23 诗词曲五首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部编教).docx
加入VIP免费下载

23 诗词曲五首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部编教).docx

ID:108551

大小:2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歌内容,情感基调及风格特点。 2.理解诗中关键词句的内涵及意蕴。学 习词作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和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 3.了解诗词分类,总结咏史怀古诗特点,学会阅读这一类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内容,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者思想感情,体 会词作是有感而发的产物。 (三)情感与价值观:理解词作与时代、国家背景及个人遭遇的密切联系,接受 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 知人论世,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学习怀古诗的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总结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古诗词鉴赏方法。 三、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方法:揣摩和练习诗词的朗读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探究作者内心情感; 通过学习言语形式(此处指问答句),展开讨论,体会典故及借古讽今的写法对 作者情感表达的作用。通过以课文为例了解一类题材诗歌特点。 2.教学课时:1 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将近千年前,一位老人出现在位于今天江西镇江的北固亭上, 老人虽已是花甲之年,但却依然高大威武。放眼望去,老人看见的是神州大地一 片美好景色,长江流水正滚滚东去,如此美景,老人却仰天长叹,写下了一首千 古名词,这位老人,便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范读。 (三)品词析情 【一读音韵】 1.范读 2.自由诵读 借助注解把词读通,读顺,划出节奏。 3.指导诵读,齐读检查。 【再读把握思路内容】 根据提示把握诗词内容: 1. 全词以三问、三答构成,问答贯穿全文,请同学们带着问答找搭档再读。 2. 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 ,兴亡贤愚而 已。”这里,写了哪个古迹,有何特点?哪位古人,作者称他为英雄,你能用词 里的意思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人物的英雄之处吗?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3.请简单介绍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再读理解和赏析】 1.理解第一问:“何处望神州”?答曰:“满眼风光北固楼”。 问答中的弦外之 音你能读懂吗? (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何处望神州?中原已非以往了。) 2.自选角度赏析 第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答曰:“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京口一带千 百年来发生过多少事情,兴亡之变该有多少,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 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运用设问和双关,问句纵观千古成败,双关意味深长, 既指流水悠悠,又指岁月流逝感慨万千,饱含作者世事变迁、国土不能收回的伤 感。) 3.赏析第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答曰:“曹刘。” 思考:三问为何由孙仲谋而发?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 (本问通过夸张,融古人的话入词,活用成语典故,借古讽今,极力渲染孙权不 可一世的雄姿,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斥责。) 【四读析情】 中国文学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诗言志词言情,“词言情”是词 的一个重要特点。请说说作者想籍此词表达怎样的情感? 1.上阕写景:望神州、 北固楼、长江流。 (在历史上京口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 线,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触景伤情,这怀里还有作者那挥之不去的对中原故土 不能收回而念念不忘的忧伤,这份“怀”是“为国伤怀”的怀。) 2.下阕怀古: 万兜鍪、战未休、孙仲谋。 (因为孙权曾在此建功立业。这句话隐含着当朝不 如当时的东吴孙权,并寄希望于下一代。这一愿望代表了南宋子民的呼声,也是 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交流。这里的“怀”是壮志难酬的不甘心, 是“怀才不遇” 的感怀。) 小结:——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今天, 读罢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我想你一定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一定读到了 作者怎样的内心——对当朝的不满、对失地难收的忧伤以及壮志难酬的不甘心。 【五读入情】 怀古诗语言风格上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感情基调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 (四)拓展提升 回忆我们学过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登幽州台歌》,请总结一下咏史怀 古诗在形式标志、写作结构、诗词内容、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上有何特点。 并 找一找本课还有没有咏史怀古诗,找到并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思路自学这一首诗词。 (五)回顾品鉴,总结提升 如何了解一首词? 1. 识人知境。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及写作风格。 2. 比较同一作者不同 时期作品,不同作者同一题材作品。 3. 审准题目,弄清句意,字斟句酌。 运用所学,解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资料: 4978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