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四教案: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 Word版含答案.doc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教案 一、教学分析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是在研究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具有“两角和差”关系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在这些公式的推导中,教科书都把对照、 比较有关的三角函数式,认清其区别,寻找其联系和联系的途径作为思维的起点,如比较 cos(α-β)与 cos(α+β),它们都是角的余弦只是角形式不同,但不同角的形式从运算或换 元的角度看都有内在联系,即α+β=α-(-β)的关系,从而由公式 C(α-β)推得公式 C(α+β), 又如比较 sin(α-β)与 cos(α-β),它们包含的角相同但函数名称不同,这就要求进行函 数名的互化,利用诱导公式(5)(6)即可推得公式 S(α-β)、S(α+β)等. 2.通过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推导,揭示了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与 这两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还使学生加深了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方法的理解.因此本 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 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本节的几个公式是相互联系的,其推导过程也充分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深 刻领会它们的这种联系,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本节几个例子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 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习惯 进行引导,例如在面对问题时,要注意先认真分析条件,明确要求,再思考应该联系什么公 式,使用公式时要具备什么条件等.另外,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表述,不能只看最后结果而 不顾过程表述的正确性、简捷性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三角恒等变换能力所不能忽视的.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学习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 正切公式,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 生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使 学生深刻体会联系变化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寻找数学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应 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其推导.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设想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思路 1.(旧知导入)教师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推导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并把公式默 写在黑板上或打出幻灯片,注意有意识地让学生写整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cos(α-β) 与 cos(α+β)、sin(α-β)的内在联系,进行由旧知推出新知的转化过程,从而推导出 C(α +β)、S(α-β)、S(α+β).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思路 2.(问题导入)教师出示问题,先让学生计算以下几个题目,既可以复习回顾上节 所学公式,又为本节新课作准备.若 sinα= ,α∈(0, ),cosβ= ,β∈(0, ), 求 cos(α-β),cos(α+β)的值.学生利用公式 C(α-β)很容易求得 cos(α-β),但是如果 求 cos(α+β)的值就得想法转化为公式 C(α-β)的形式来求,此时思路受阻,从而引出新 课题,并由此展开联想探究其他公式. (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①还记得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吗?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写出来. ②在公式 C(α-β)中,角β是任意角,请学生思考角α-β中β换成角-β是否可以?此时观 察角α+β与α-(-β)之间的联系,如何利用公式 C(α-β)来推导 cos(α+β)=? ③分析观察 C(α+β)的结构有何特征? ④在公式 C(α-β)、C(α+β)的基础上能否推导 sin(α+β)=?sin(α-β)=? ⑤公式 S(α-β)、S(α+β)的结构特征如何? ⑥对比分析公式 C(α-β)、C(α+β)、S(α-β)、S(α+β),能否推导出 tan(α-β)=? tan(α+β)=? ⑦分析观察公式 T(α-β)、T(α+β)的结构特征如何? ⑧思考如何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活动:对问题①,学生默写完后,教师打出课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点拨学生思考公式中的α,β既然可以是任意角,是怎样任意的?你会有些什么样的奇妙想 法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比较 cos(α-β)与 cos(α+β)中角的内在联系,学生 有的会发现α-β中的角β可以变为角-β,所以α-(-β)=α+β〔也有的会根据加减运算关 系直接把和角α+β化成差角α-(-β)的形式〕.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转移到公式 C(α-β) 上来,这样就很自然地得到 cos(α+β)=cos[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cosβ-sinαsinβ. 所以有如下公式: cos(α+β)=cosαcosβ -sinαsinβ 我们称以上等式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记作 C(α+β). 对问题②,教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公式 C(α+β)的结构特征,可知“两角和的余弦,等于这两 角的余弦积减去这两角的正弦积”,同时让学生对比公式 C(α-β)进行记忆,并填空:cos75° =co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问题③,上面学生推得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才能得到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呢?我们利用什么公式来实现正、余弦的互化呢?学生可能有的想到 利用诱导公式⑸⑹来化余弦为正弦(也有的想到利用同角的平方和关系式 sin2α+cos2α=1 来互化,此法让学生课下进行),因此有 sin(α+β)=cos[ -(α+β)]=cos[( -α)-β] =cos( -α)cosβ+sin( -α)sinβ =sinαcosβ+cosαsinβ. 5 5 2 π 10 10 2 π 2 π 2 π 2 π 2 π在上述公式中,β用-β代之,则 sin(α-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cosβ-cosαsinβ. 因此我们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分别简记为 S(α+β)、S(α-β). sin(α+β)=sinαcosβ +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 -cosαsinβ. 对问题④⑤,教师恰时恰点地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推导过程进行记忆, 同时进一步体会本节公式的探究过程及公式变化特点,体验三角公式的这种简洁美、对称美. 为 强 化 记 忆 , 教 师 可 让 学 生 填 空 , 如 sin( θ + φ )=___________ , sin =__________. 对问题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推出了公式 C(α-β)、C(α+β)、S(α+β)、S(α-β)后, 自然想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怎么样来推导出 tan(α-β)=?,tan(α+β)=?呢?学生很 容易想到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弦为切得到.在学生探究推导时很可能想不到讨论, 这时教师不要直接提醒,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当 cos(α+β)≠0 时,tan(α+β)= 如果 cosαcosβ≠0,即 cosα≠0 且 cosβ≠0 时,分子、分母同除以 cosαcosβ得 tan(α+β)= ,据角α、β的任意性,在上面的式子中,β用-β代之, 则有 tan(α-β)= 由此推得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简记为 T(α-β)、T(α+β). tan(α+β)= tan(α-β)= 对问题⑥,让学生自己联想思考,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中α、β、α±β的取值是任 意的吗?学生回顾自己的公式探究过程可知,α、β、α±β都不能等于 +kπ(k∈Z), 并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结构特征,加深公式记忆. 对问题⑦⑧,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类总结,我们把前面六个公式分类比较可得 C(α+β)、 S(α+β)、T(α+β)叫和角公式;S(α-β)、C(α-β)、T(α-β)叫差角公式.并由学生归纳总结以上六 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以下逻辑联系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出这六个框图.通过逻辑联系 图,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借以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 意:不仅要掌握这些公式的正用,还要注意它们的逆用及变形用.如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7 5sin7 2cos7 5cos7 2 ππππ + .sinsincoscos sincoscossin )cos( )sin( βαβα βαβ β β − +=+ + a a )tan(tan1 tantan βα βα −− + .tantan1 tantan )tan(tan1 )tan(tan βα βα βα βα + −=−− −+ ,tantan1 tantan βα βα − + .tantan1 tantan βα βα + − 2 π的变形式 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 在化简求值中就经常应用到,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也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对于两角和与 差的正切公式,当 tanα,tanβ或 tan(α±β)的值不存在时,不能使用 T(α±β)处理 某些有关问题,但可改用诱导公式或其他方法,例如:化简 tan( -β),因为 tan 的值 不存在,所以改用诱导公式 tan( -β)= 来处理等. (三)应用示例 思路 1 例 1 已知 sinα= ,α是第四象限角,求 sin( -α),cos( +α),tan( -α)的值.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角的关系,在面对问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条件,明确要 求.再思考应该联系什么公式,使用公式时要有什么准备,准备工作怎么进行等.例如本题中, 要先求出 cosα,tanα的值,才能利用公式得解,本题是直接应用公式解题,目的是为了让 学生初步熟悉公式的应用,教师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解:由 sinα= ,α是第四象限角,得 cosα= . ∴tanα= = . 于是有 sin( -α)=sin cosα-cos sinα= cos( +α)=cos cosα-sin sinα= tan(α- )= = = . 点评:本例是运用和差角公式的基础题,安排这个例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有 序性,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变式训练 1.不查表求 cos75°,tan105°的值. 解:cos75°=cos(45°+30°)=cos45°cos30°-sin45°sin30° 2 π 2 π 2 π β β βπ βπ sin cos )2cos( )2sin( = − − 5 3− 4 π 4 π 4 π 5 3− 5 4)5 3(1sin1 22 =−−=− a a a cos sin 4 3− 4 π 4 π 4 π ,10 27)5 3(2 2 5 4 2 2 =−×−× 4 π 4 π 4 π ,10 27)5 3(2 2 5 4 2 2 =−×−× 4 π 4tantan1 4tantan π π a a + − a a tan1 1tan + − 7 )4 3(1 14 3 −= −+ −−= , tan105°=tan(60°+45°)= =-(2+ ). 2.设α∈(0, ),若 sinα= ,则 2sin(α+ )等于( ) A. B. C. D.4 答案:A 例 2 已知 sinα= ,α∈( ,π),cosβ= ,β∈(π, ).求 sin(α-β),cos(α+ β),tan(α+β). 活动: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对探究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学 生认真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值的内在联系.根据公式 S(α-β)、C(α+β)、T(α+β)应先求 出 cosα、sinβ、tanα、tanβ的值,然后利用公式求值,但要注意解题中三角函数值的 符号. 解:由 sinα= ,α∈( ,π),得 cosα= =- = ,∴tanα= . 又由 cosβ= ,β∈(π, ). sinβ= = , ∴ta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 ×( )-( .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 )- ×( ) = 4 26 2 1 2 2 2 3 2 2 −=×−× 31 13 45tan60tan1 45tan60tan − +=− +   3 2 π 5 3 4 π 5 7 5 1 2 7 3 2 2 π 4 3− 2 3π 3 2 2 π a2sin1−− 2)3 2(1−− 3 5− 5 52− 3 1− 2 3π β2cos1−− 4 7)4 3(1 2 −=−−− 3 7 3 2 4 3− 12 356)4 7()3 5( −−=−×− 3 5− 4 3− 3 2 4 7− .12 7253 +∴tan(α+β)= = . 点评:本题仍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求值的基础题,其目的还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应 用,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 变式训练 引导学生看章头图,利用本节所学公式解答课本章头题,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解:设电视发射塔高 CD=x 米,∠CAB=α,则 sinα= , 在 Rt△ABD 中,tan(45°+α)= tanα. 于是 x= , 又∵sinα= ,α∈(0, ),∴cosα≈ ,tanα≈ . tan(45°+α)= =3, ∴x= -30=150(米). 答:这座电视发射塔的高度约为 150 米. 例 3 在△ABC 中,sinA= (0°

资料: 4978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