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借鉴中生长自家教学智慧——《孔乙己》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设计意图:
《孔乙己》为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5
课。这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小说极
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当时炎凉的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
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小说运用正、侧面描写、白描手法,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成功塑造了一个落魄无
助的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新课标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
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何重读经典?如何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如何探索适宜的
“语文知识”学习途径?这是本节课切入的基本视角——拟主要围绕“看”字展开,利用
“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同时完成对小说主题的探讨。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主问题贯穿、矛盾语激疑、关键字词还原比较、截取视频片
段再现“历史”场景等方式,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品读、还原等教学方法,引导
学生合作研讨。注重多层次对话,全面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力求使学生在语言知识、
文本品读等方面都有收获。
评析:以“看”为课眼切入教学设计,感悟人物看与被看的关系,同时渗透小说文类
知识,完成小说主题的探讨,有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立意不俗。有语文课程视野——提
到了“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也有立足文本类性的自觉——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这便与就文本教文
本,将小说、散文、诗歌类性特征一锅煮的现象,彻底划清了界限。
但是,将文本定位为: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
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明显带有社会历史批评和伦理批评的色彩,很可能遏制学生对小
说题旨的多元而深度的阐发。谈正、侧面描写、白描等手法时,并未触及小说的篇性特征
——独特的形式秘妙,比如“笑”这一草蛇灰线,形象塑造中虚实相生的结构艺术。
二、学习目标1. 借助关键字词还原比较,凸显人物性格,渲染场景氛围,揭示小说主题。
2. 能抓住独特的“叙事结构”“变换视角”,借助主问题,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丰
富性。
3. 找出作品中的两三句矛盾言语,初步体会作者创作的独具匠心。
4. 从呈现的视频片段再现真实场景,根据设置的情景另眼假想人物遭遇。
三、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的主题。
四、教学难点:理清文中“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
评析:所有教学目标均指向了形式秘妙的揭示,作者言语表现智慧的体悟,强有力地
守住了语文的体性。“三维目标”没有被生硬切割,做做摆设,而是更高明,更个性地融入
上述目标,体现了教者独特的语文教学智慧。
不过,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有些含混。照理,重、难点应是上述目标的择定,可教
者在表述形式上与上述目标明显分道扬镳,而内容上又密切关涉——教学重点便横跨了目
标和;教学难点中“看/被看”的关系属于“叙述结构”,“揭示矛盾的根源”似乎又回到
了主题的探讨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如此一来,重、难点其实是叠合的。
为何要兜圈那么大的一个圈子,而不直接亮出呢?
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孔乙己》配音视频,渲染课堂氛围。)
(一)图片导入引课题
出示昔日咸亨酒店的图片,导入:同学们,咸亨酒店的大门在我们面前缓缓打开,站
在大家面前的是谁?(生答“孔乙己”,出示今日咸亨酒店的图片)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绪年
间,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从小说《孔乙己》问世以来,咸亨酒店随之闻名于世了。现在
的咸亨酒店,是 1981 年为纪念鲁迅一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开放使咸亨酒店成了
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大家看看,是谁成就了咸亨酒店?(生:孔乙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走进他的小说《孔乙己》,听听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出示课题。
评析:好的导入,应该是“引桥”或“引线”,不论是情趣唤醒,想象开启,还是思维
引爆,都能让学生比较迅捷、顺利地进入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有此追求,但整个过程比较“绕”:第一问“站在大家面前的是谁”,纯属“为问而问”,对已经预习、或即使不预习,
正在听配音视频,也能心知肚明的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思维挑战;第二问“谁成就了咸
亨酒店”亦无必要,因为成就者是孔乙己也好,鲁迅也罢,与下文探讨的内容均没有太大
关系。
何不直接亮出呢?即使热衷“慢热”,让学生先谈谈对小说《孔乙己》的了解,再趁
势扼要“点出”相关史料或资讯(如在小说史上的地位,鲁迅本人的评价,孔乙己形象的
价值,乃至虚构的环境化为风景名胜的神奇),不断刷新学生的眼光,使他们的认知贴地飞
翔,岂不更好?
(二)具体的课堂研读
环节一:初读课文说感受
以下列句式理清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在 (说具体的段落),我从
的眼睛中,看到了一个 的孔乙己。
(设计意图:磨砺学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理清小说中复杂的“看/被看”
的人物关系,并初步形成板书框架。)
环节二:再读课文“看”人物
思考:成为看之焦点的孔乙己,最终命运如何?请找出具体的句子——大约孔乙己的
确死了。
点睛: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句子,鲁迅运用了他特有的“非语法性”修辞手法,揭示
了孔乙己的命运。
探究一:何以证明孔乙己“的确”死了?
1.哪里“看”?社会环境:等级森严的咸亨酒店
①曲尺大柜台:外面是短衣帮,里面是长衫主顾(踱、坐喝);孔乙己是另类:穿着长
衫站着喝酒。(暗示悲剧:读书人的身份与科举落第的对比。)
②多次被统治者打:(何大人与丁举人),使得身心羞辱并丧失生活能力。
2.被谁“看”?人际关系:被人“哄笑”与“念叨”
第 4、6、8、11 自然段,一个敌对的“异己”环境,主要从四次哄笑中见出。描
写的实际上是众人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他们很
开心。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讲述第一次与第四次哄笑时,播放电影视频,让学生真实感受孔乙己“排”“摸”的不同镜头。随文分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a、短衣帮:在封建社会中,处于备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第 4 自然段:
便、都;又、故意、嚷;引得、哄笑。他们有意无意地把孔乙己作为嘲弄与取笑的对象,
专以揭开他的心灵伤疤为乐。)
b、小伙计:一个孱弱、饱受歧视却又参与歧视的孩子。(第 2、3 自然段;揭露世风炎
凉;只有……才……)
c、掌柜:挖苦并反复念叨孔乙己还欠他十九个铜钱。
d、众人:围观。(第 11 自然段。“看时又全没有人”“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又
在旁人的说笑声中”。)
孔乙己是一个“被看者”,一个多余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
人也便这么过),一个当时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苦人和弱者,作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
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哄笑是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
悲剧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
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
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PPT 展示链接资料: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
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
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
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
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 鲁迅《藤野先生》
旧中国末世深陷在封建统治思想、秩序的重压下,麻木、冷漠,没有一点儿生气和活
力;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表明他们精神的空虚、无聊,封建社会病态暴露无遗。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必将崩溃。这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鲁迅多次抨击
这种看客心理。
3.孔怎“看”?性格悲剧:精神与现实的落差(固守读书的人的“身份”,丧失生存
的能力)
正面写孔乙己(第 4、11 自然段,写孔乙己的外貌及绰号的来历;第 4、6、7、8 自然
段,写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
结合黑板上解剖孔乙己形象的板书着重分析:“窃”与“偷”;满口的文言词汇;对待
钱的动作。
4.作者“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
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
探究二:何以证明“孔乙己“大约”死了”?
(提示:可以从时间推移的角度入手分析,因为没有亲见。)
(1)侧面了解孔乙己
第 5 自然段:好吃懒做,不肯自食其力;第 10 自然段: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
腿丧失劳动力。推断“许是死了”。
(2)长久不见孔乙己
第 12、13 自然段,抓住时间词:自此以后——到了年关——到中秋——到第二年
的端午——到中秋——又到年关——到现在,“终于”没有见,推断孔乙己“大约”死了。
可见其悲剧,连死也没人知道,也不知死在何处,这就是一个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归宿。
(设计意图:课标指明“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
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矛盾言语,初步体会作者的创作匠心,渗透小说
的语言知识,体现课标中对语文知识“随文而教”的理念。)
环节三:今眼再看“孔乙己”
1.写作背景
PPT:《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自己
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后来亲自将它译成日文。这篇小说写于 1918 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
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 1905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
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 20 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
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
会生活。
2.现实意义
孔乙己不只是生活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今天,从东方到西方,多少人是根据自己的思
想、理想、幻想或价值观而生活,而他们自己又不了解或醒悟他是生活在梦幻中,他生活
着的社会根本不能容纳像他那样的人。这样,我们更能感受小说的意义的丰富,而且具有
很普遍的世界性意义。
鲁迅的《故乡》以家为缩影,人物事件发生在房屋内,而鲁镇以大门敞开的酒店为焦
点,悲剧就在街边的柜台旁产生。表面是在咸亨酒店,其实反映的是整个鲁镇,甚至是旧
中国的缩影。
3.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
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麻
木。
4.小说概念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这
就是小说。
(设计意图:借助资料链接还原作品的写作背景,揭示小说的现实意义,“从中获得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明晰小说的主题,并进一步强化对小说概念的
理解,显得水到渠成。)
评析:
围绕“看”这个课眼,大体是按“人物形象的看(含孔乙己的自看)→作者的看——
我们的看”这一线索经纬教学的。这是教学的意脉,更是教者审美认知不断深化与突破的
标识。没有深度的生命融合,扎实的文艺理论素养,灵动的教学智慧,难有如此高屋建瓴、
纲举目张的大气设计。浑然天成地贯彻了扶放结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提供句式让学生自由地替人物形
象立心、立言,及时地引入相关史料升华学生的认知,由人物形象的历史价值谈到现实意
义,再回归到对小说文类特性的感悟上,由浅到深,总分结合,让人不时有柳暗花明的阅
读惊奇,较好地体现了新型的知识观——知识技能的本质不在于其确定性,而在于通过批
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建构新的意义。
无处不在的精致化的追求。无论是掘进式的思维推进(如三大环节的确立、探究题的
选择),还是扇面式的思维打开(如从社会环境、人物关系、性格悲剧三个层面来分析孔乙
己“的确死了”),抑或跳脱式的宏观审视(从写作背景、现实意义、小说主题、小说概念
四个层面切入),甚至连电影视频播放孔乙己“排”“摸”的不同镜头,以烘托悲剧氛围,
揭示灵魂秘密的细节都能考虑到,体现的正是教者精密而深邃的审美考量。有了思维的精
致化,教学的深刻化、扎实化、个性化才会有充分的保证。好课如精美的文章,就是这样
炼成的。我们渴望平等对话、深度沟通、化育裕如,教学能永远在“和易思”之境中徜徉,
与学生共同享受精神生命拔节的欢愉,可如果缺少了精致化的追求,一切都无从谈起。黑
格尔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一个面对自然美只知道喊美呀美的人,还是个野蛮人。”[①]
文本解读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没有精致、深入、独到的阐发,对“美点”的欣赏永远只能
停留在人云亦云的“美啊、妙啊”层面。这样的野蛮人还少吗?
不过,在涉及人物形象分析、背景介绍,现实意义的界定时,的某些结论还是有失偏
颇的。比如,认为人们对待孔乙己的麻木、冷淡态度,表明了“精神的空虚、无聊,封建
社会病态暴露无遗”,这其实在无形中否定了鲁迅对人性劣根解剖、鞭挞的普世价值,超越
价值;认为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
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却忽略了孔乙己身上“书痴斗士”的特质
——善解人意,也知晓人情练达,为何执迷不悟地对书一偷再偷?只要抛弃“之乎者也”,
脱下破旧的长衫,就可以轻松将嘲笑扔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为何苦苦坚守?这里不正有鲁
迅塑造的精神斗士的影子吗?鲁迅有意识地设置这一“个体象征”,正是为了突出孔乙己与
异己环境的对抗,以及鲜活生命力被凌迟的悲剧命运[②]。
三、布置作业:另眼假想“孔乙己”
请发挥你的想象,另眼假想“孔乙己”,任选一题完成。300-500 字。
1、假如孔乙己考中了进士…… 2、假如孔乙己没有偷丁举人家的东西……
3、假如孔乙己自己脱掉了长衫……
4、假如孔乙己打折的腿好了……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激发学生去探究人物悲剧的深层社会原因,并进一步深化对
人物悲剧的认知。)
评析:此处设计等于是引领学生跳出文本看孔乙己,或者说是以另类的方式还原小说
的创作秘妙——鲁迅在其《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就说过必须知道“不应该那么写”,才会
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有学者考证过,孔乙己有两个原型人物:一个叫“四七”,喜欢
喝酒,抽鸦片,但能写得一手好字。经常穿着破旧肮脏的竹布长衫,头上歪戴瓜皮帽,到
处游荡。好骂人,却经常被人打。一个叫“亦然先生”。迫于贫困,只得以卖烧饼油条为生。
因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意大声叫卖,只好跟随别的小贩后面。人家吆喝一次,他低叫一
声“亦然”。可是到了鲁迅的笔下,抽鸦片、好骂人,卖烧饼油条等形而下的生活化特征全
部被剔除,一个劲突出的正是人物对书鸦片般的痴迷,对长衫、“之乎者也”话语系统命根
子般的保护和坚守,其实就是别样地表现在屈辱中以笑当哭的斗士品格,的第 2、3 题恰好
命中了作者的写作匠心,精妙至极。奇怪的是,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将作业指向写作,不仅可以深化对文本意蕴、形式秘妙的理解,也可以使占有式阅读
有效地转化为存在式阅读。
四、板书设计
总评——
这篇教学设计,显然受惠于钱理群先生对鲁迅小说结构的分析——鲁迅小说表现的深
切,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归来-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③]。以之为“课眼”,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环境,以及基于其上的人物
形象现实意义探究、小说类性特征认知,还有作业中对小说情节的重新假定,莫不是受“看/
被看”结构模式启悟所作的个性化开掘。将抽象的文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生产力,
并借势发展自我的思考,当然是一种创造。就像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得力于塞尔维
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启示一样,借鉴的是词条形式,创造的却是对
中国知青生活的独特表现。的跨领域打通、化用和发展,使教学设计脱胎换骨,新意郁勃,
亦然。
在借鉴中生成自家的教学智慧,也表现在独特的板书设计上。那放大的眼球,既可视
作麻木庸众的窥视之眼,亦可视作孔乙己孤独而绝望挣扎的象征。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何
大人、丁举人的冷观视为两把利刃,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凌迟”一词。其实,每个人
嘲笑的目光都是一把刀,在无情地宰割孔乙己的尊严、自信、锋芒,乃至善良。这与文本
的深层结构高度一致——小说中,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带有轻伤的
孔乙己,一次是被丁举人打残后的孔乙己。可是,如果将年轻时代,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的孔乙己形象,与在贫穷、伤残、饥饿中凄惨离世的孔乙己形象在召唤结构中还原出来,
一个鲜活的生命力是如何遭遇凌迟而逐渐走向萎缩与衰亡的,不就一目了然吗?在传统的
观念“吃人”中,发现了目光“杀人”,颇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
创造之妙,只改动了唐代江为诗句中“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一个字,
便满篇生色,境界自出。事实上,在播放孔乙己“排”“摸”不同镜头的时候,也触碰到了
“凌迟”这一凉薄而残酷的现实,只是未能定格,做足文章罢了。
教学设计中的创造,还表现在对小说“悲剧”基调的把握上。在传统的“科举制度的
牺牲品”认知之外,她看到了孔乙己的善良,固守读书的人的身份,有自己的理想、幻想
等特点,并认为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是“暗示悲剧”;人们无聊的逗笑和取乐,是以
乐境写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确是忠于自我的细腻
而独到的体验。
为什么这么说呢?抓住孔乙己的酸腐、邋遢、狡辩、之乎者也等,以为这是鲁迅的讽
刺,将之上出喜剧色彩的现象太多了。这实在是荒谬至极!亚里斯多德早就说过,喜剧是
“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坏不是指一切恶,而是指丑,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
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④],可是我们读《孔乙己》会没有痛苦吗?伯格森也认为,喜剧中的笑“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警告,使可笑的人觉得自己笨拙,加以
改正”[⑤],可是孔乙己受到嘲笑改正了吗?读《孔乙己》,如果真发笑,也是一种“带泪
的笑”。这即使不从生命力被凌迟的潜在结构中看出,也可从结尾处作者对孔乙己凄凉景象
的工笔细绘中见出,这是体现了悲剧精神的——引起怜悯和恐惧,更何况鲁迅明确说过是
将孔乙己作为一个“苦人”形象来塑造的。从“看”字切入,揭示庸众与孔乙己的感情错
位,还原人物残忍的内心深层,以及孔乙己的物性处境与命运,是契合文本的悲剧性内核
的。
当然,教学设计在某些认知和细节处理上的确有火候未到之感。不过,这难掩充盈其
间的创造气象:扎实而灵动,大气而饱满。如何在借鉴中创造,的这篇教学设计对我们颇
饶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