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苏轼
【教材分析】
《定风波》是初中阶段苏轼的最后一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醉归遇雨
的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
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苏轼的作品已接触不少,对于这首词,也能感受到词人的豁达与洒脱,
然而细究起来,却不一定明白,所以这节课想带着学生先感知词人在自然风雨中
的豁达与乐观,然后结合全词的背景,体会词人面对人生困境的豁达与乐观,最
后理解苏轼的人生选择及其选择背后的想法,进而了解贬谪经历对词人文学创作
的影响,这是贬谪文人的共同之处,从而了解这种特殊人群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
【教学目标】
1、品读全词,读出词人形象;
2、联读作品,走进苏轼内心;
3、拓展提升,了解贬谪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合作补白等方式,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人生选择。
【教学设计】
一、导入:用大家的遇雨经历引出苏轼的遇雨态度,进而引出本课《定风波》
二、出示学习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品读全词,读出词人形象; 2、
联读作品,走进苏轼内心; 3、拓展提升,了解贬谪文化。
三、读懂一首词
(1)指定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在词中画出苏轼在遇雨时的表现。 (2)学生陈述苏轼在雨中的表现,感受词人的形象,完成板书“雨”和“晴” 预设
答案:“莫听”“何妨”“徐行”“轻”“无”等词,体现了词人在雨中淡定从容的
一面,而“独”“谁怕”等词能看出词人洒脱无畏的一面。
“微冷”“却”“无”等词则体现词人在面对晴天时,也依旧泰然处之,可看出
他的豁达、洒脱、乐观的一面。
(3)由自然风雨中苏轼淡定从容、泰然处之的形象引出人生风雨中苏轼的形象,
此为“语意双关”
(4)出示苏轼作此词的背景:元丰五年(1082 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
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
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词前小序有所说明。
补充“乌台诗案”:元丰二年七月,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经过
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黄州。 苏东坡蓬头垢面、跌跌
爬爬地带罪从湖州向黄州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
到了荒凉的小镇黄州。在黄州,他无薪俸,生活困难,便租 50 亩荒地(城东坡
之地)经营,故称苏东坡。在黄州,他完成了千古流芳的佳作《念奴娇 赤壁怀
古》和前后《赤壁赋》…所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轼成就了黄州,
黄州也成就了苏轼!
(6)小结:苏轼是一个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堪破人生得失的智者。(完成板书:
达者、智者)
(7)感情朗读,感受词人的旷达与睿智。
四、走进一个人
1、请结合苏轼不同阶段的作品,通过为词人补白,理解词人的人生选择。(小组
探究)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作品链接:
a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
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
(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背景:宋神宗九年即 1076 年,调任密州时中秋所作。
c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
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
新》 背景:元丰元年即 1078 年,徐州大旱,苏轼巡视归来时对见到的乡村生活
有所感触而作。②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③耦耕:两人各持一
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④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
亮,犹如水泼其上。⑤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⑥薰:香草名。⑦元是:
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d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
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背景: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表现了词
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e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
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
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
娘》 背景: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
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
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二月。苏轼元丰七年(1084)三月由
黄州量移汝州,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席创作此词。
明确:(1)朝庭。在《水调歌头》和《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都有流露出想回归
朝庭,建功立业的想法,只是朝庭的尔虞我诈,使作者心有恐惧。 结合补白朗
读词句。
(2)田园。在《浣溪沙》和《临江仙》中词人说“何时收拾耦耕身”“使君元是
此中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都流露出想要回归田园的想法。
(3)自我。词人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一种心里的宁静,而“也无风雨也
无晴”更是因为心中宁静,所以在哪里都没有关系,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
是一种回归自我的表现。 …… 2、结合苏轼儒释道三家思想来理解苏轼的人生选择。 儒家思想:救济天下,
治国安邦济民 佛家思想:以“静”“达”为主 道家思想:“顺其自然”
前期儒家思想占主导位置,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佛道思想就居主位,但他
的“济民”思想从不曾消失,所以哪怕他被贬海南,历典八州,依然不曾辞官归
隐,但也因为他有其他两家思想的支撑,所以能够随遇而安,一路走来一路歌,
越贬越豁达。 3、苏轼豁达的诗词链接: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
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4、出示法国
《世界报》对苏轼的评价:
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
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 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
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 ,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五、了解一种文化
(1)苏轼无论在何种境地,都能找准自己位置,用“出世为人,入世处事”的
态度走自己的路。纵观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贬谪不断,使他遭受了常人所不
曾有的磨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贬谪经历,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使他的文学创
作达到了巅峰。在我国文学史上,他这样的情况绝非仅,大家还有想到谁?
明确:刘禹锡、范仲淹、欧阳修、李白、杜甫、白居易……
(2)贬谪文化:他们遭遇被贬谪,被朝庭遗弃的坎坷命运,或选择寄情山水,
荡涤心灵;或选择信奉佛道,净化思想;或感怀伤世,真情难抑⋯⋯他们用命运
书写着传奇与经典,并因此形成了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贬谪文化。而苏
轼,正是凭借自己达观与睿智的心,用“出世为人,入世处事”的生活态度,成
为这一文化中最为璀璨明亮的星辰。 (3)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读懂一首词,走
进了一个人,进而了解了一种文化。
六、配乐齐读全文。
七、作业 :
1、请将词中你喜欢的句子,写进 200 字左右的励志词里送给你身边的人。 2、
作品推荐:
《苏东坡传》 ——林语堂 八、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定风波》是我经过深思之后选出来的,这是初中阶段苏轼的最后一首词,学生
都能背诵,而且因为学生初中三年读过苏轼不少的作品,对于苏轼的形象都有一
定的感受,但我觉得对苏轼的形象不能仅停留在豁达、乐观这一层面上,而要深
入到其内心,探究其能“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根源。同时,又因为初中阶段学过
大量文人的作品,如范仲淹、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等,他们的文字里都有被
贬谪的影子,于是我将这节课定下了三个目标:读懂一首词,走进一个人,了解
一种文化。为达成这三个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初读,通过解读词中苏轼的
形象来读懂这首词,然后结合词人所经历的人生风雨“乌台诗案”,感受其在生
活中的豁达与乐观,再通过联读的方式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他能在宦海浮
沉时坦然、达观的原因,最后由苏轼因为被贬而成就了其文学创作,拓展到其他
被贬的文人及他们因此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贬谪文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本人有几处比较满意的地方:
一、学生对于风雨中的苏轼形象,理解得比较准确,能感受到苏轼淡定、从容,
对于由风雨引申开来的政治风雨,能很快想到乌台诗案,并将以前学过的《记承
天寺夜游》联系起来,所以生活中苏轼的形象也出来得很自然。
二、学生在小组交流时,能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激烈地探讨,并从提供的五首词
中找出相关的依据来,比我一开始担心学生会读不懂词的情况要好很多,学生基
本能把握住词中最重要的信息。
三、整个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板块与板块之间地过渡也比较顺利,而在板书设计
的生成上,一个大大的“心”字,更是随着教学地需要而出现。特别是“出世为
人,入世处事”这一板书时,一个女生在补白苏轼的选择时,提到苏轼虽然过得
是农民的生活,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朝廷,总是心系百姓,这与板书的八个字不谋
而合,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出来了,真是给了我极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