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与实践
《视力的变化(第 2 课时)》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积累了部分数学活动经
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本节课将组织学生对数据分析
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二、任务分析
本节课有很大的自主性,从理论到实际,对培养学生的统计决策能力、提高
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可以有较大空间.通过组织统计活动,
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切实提高学生的统计决策能力,以完整体现落实“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
念”的想法.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3.教学重点:用统计方法进一步分析实际问题,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完整落实“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四、教学流程安排
(一)课前准备阶段
内容:做一做
思考“若要了解全校范围内学生视力状况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你将如何进行
统计活动?”
写出简单的收集数据方案(方案中谈谈你认为与影响视力变化因素有关的相
关因素). 2
意图:着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步骤后进行再概述,
比较统计数据的方法哪种更合适,分析全校范围内学生视力状况随年龄变化的趋
势,对视力不良率进行比较,等等.
效果:可引导学生分析视力不良形成的原因,并与之前的猜想相联系.归纳
思考“想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应当对数据做哪些分析”.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扩大范围 继续探究
内容:议一议
1.抛出课前准备的问题“若要了解全校范围内学生视力状况随年龄的变化
趋势,你将如何进行统计活动?”
2.对较多数据的统计,可采取什么方法?样品应具备什么特点才有说服力?
3.各组讨论,阐述统计全过程,并对对统计过程进行反思,即对数据的来
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4.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合作交流.
5.布置任务:部分小组撰写简单的统计分析报告,部分小组分任务对7、8
年级同学视力状况随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查.
意图:让学生感受统计活动的普遍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更明确统计活动全过
程所必经的完整步骤:即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
效果:再次感知统计全过程,并对统计过程进行反思,即对数据的来源、处
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第二环节】问题拓展 提升能力
内容:做一做、议一议
1.课前组撰写简单的统计分析报告的小组向全班简单汇报.全班互动,对
统计全过程再一次进行概述与反思.
2.课前对7、8年级同学视力状况随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调查的小组向全
班展示收集和整理的数据,用对比的方法向全班同学阐述分析能否得到同样的推
断.
3.回顾上述统计活动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1)调查的问题和目的分别是什么?你经历了哪些主要的步骤? 3
(2)确定调查对象时应当注意什么?
(3)你认为如何收集数据比较方便?你将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
表示?
(4)想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应当对数据做哪些分析?
意图:让学生感受统计活动的普遍性和必要性.在学生更明确统计活动全过
程所必经的完整步骤:即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后,引导学
生学会反思.
效果:能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提炼和反思,引发学生对更多问题的思考
和发现,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学生
的数据分析观念.
【第三环节】提炼总结 反思提高
内容:做一做
请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修改之前的统计分析报告,对以下问题进行进
一步的思考和形成决策.
(1)根据全班同学收集的数据,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是否随着年
级的升高而逐渐变差?
(2)学生的视力状况是从 7 年级到 8 年级的变化更显著,还是从 8 年级到 9
年级的变化更显著?
意图:切实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决策能力.
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听、发表、交流、撰写,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合作
交流能力.能进一步对思维进行提炼和反思.
(三)作业布置
有条件调查一部分小学和高中的学生的视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