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空间向量及其运算(2)
课时:0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共线向量定理和共面向量定理及它们的推论;
2.掌握空间直线、空间平面的向量参数方程和线段中点的向量公式.
教学重、难点:共线、共面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空间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二)新课讲解:
1.共线(平行)向量:
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
平行向量。读作: 平行于 ,记作: .
2.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使 ( 唯
一).
推论:如果 为经过已知点,且平行于已知向量 的直线,那么对任一点 ,点在直线 上的
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满足等式 ①,其中向量 叫做直线 的方向向量。在
上取 ,则①式可化为 或 ②
当 时,点是线段 的中点,此时 ③
①和②都叫空间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③是线段 的中点公式.
3.向量与平面平行:
已知平面和向量 ,作 ,如果直线 平行于或在内,那么我们说向量 平行于
平面,记作: .
通常我们把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a b //a b
, ( 0), //a b b a b≠ λ a bλ= λ
l a O l
OP OA t AB= + a l l
AB a= OP OA t AB= + (1 )OP t OA tOB= − +
1
2t = AB 1 ( )2OP OA OB= +
AB
a OA a= OA a
//a α
al
P
B
A
O
a
a α4.共面向量定理:
如 果 两 个 向 量 不 共 线 , 与 向 量 共 面 的 充 要 条 件 是 存 在 实 数 使
.
推 论 : 空 间 一 点 位 于 平 面 内 的 充 分 必 要 条 件 是 存 在 有 序 实 数 对 , 使
或对空间任一点 ,有 ①
上面①式叫做平面 的向量表达式.
(三)例题分析:
例 1.已知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外任一点,满足条件 ,
试判断:点与 是否一定共面?
解:由题意: ,
∴ ,
∴ ,即 ,
所以,点与 共面.
说明:在用共面向量定理及其推论的充要条件进行向量共面判断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恰当的
充要条件形式,然后对照形式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运算.
【练习】:对空间任一点 和不共线的三点 ,问满足向量式
(其中 )的四点 是否共面?
解:∵ ,
∴ ,
∴ ,∴点与点 共面.
例 2.已知 ,从平面 外一点 引向量
,
(1)求证:四点 共面;
(2)平面 平面 .
,a b p ,a b ,x y
p xa yb= +
MAB ,x y
MP xMA yMB= + O OP OM xMA yMB= + +
MAB
, ,A B C 1 2 2
5 5 5OP OA OB OC= + +
, ,A B C
5 2 2OP OA OB OC= + +
( ) 2( ) 2( )OP OA OB OP OC OP− = − + −
2 2AP PB PC= + 2 2PA PB PC= − −
, ,A B C
O , ,A B C OP xOA yOB zOC= + +
1x y z+ + = , , ,P A B C
(1 )OP z y OA yOB zOC= − − + +
( ) ( )OP OA y OB OA z OC OA− = − + −
AP yAB zAC= + , ,A B C
ABCD AC O
, , ,OE kOA OF KOB OG kOC OH kOD= = = =
, , ,E F G H
AC // EG
O
A B
CD
H
F
G
E解:(1)∵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 共面;
(2)∵ ,又∵ ,
∴
所以,平面 平面 .
五、课堂练习:课本第 96 页练习第 1、2、3 题.
六、课堂小结:1.共线向量定理和共面向量定理及其推论;
2.空间直线、平面的向量参数方程和线段中点向量公式.
七、作业:
1 . 已 知 两 个 非 零 向 量 不 共 线 , 如 果 , ,
,
求证: 共面.
2.已知 , ,若 ,求实数 的值。
3.如图, 分别为正方体 的棱 的中点,
求证:(1) 四点共面;(2)平面 平面 .
4.已知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 边 的中点,
(1)用向量法证明: 四点共面;
(2)用向量法证明: 平面 .
ABCD AC AB AD= +
EG OG OE= −
( ) ( )
( )
k OC k OA k OC OA k AC k AB AD
k OB OA OD OA OF OE OH OE
EF EH
= ⋅ − ⋅ = − = = +
= − + − = − + −
= +
, , ,E F G H
( )EF OF OE k OB OA k AB= − = − = ⋅ EG k AC= ⋅
// , //EF AB EG AC
//AC EG
21,e e
21AB e e= +
212 8AC e e= +
213 3AD e e= −
, , ,A B C D
3 2 4 , ( 1) 8 2a m n p b x m n yp= − − = + + + 0a ≠ //a b ,x y
, , ,E F G H 1AC 1 1 1 1 1 1 1 1, , ,A B A D B C D C
, , ,E F D B AEF // BDHG
, , ,E F G H ABCD , , ,AB BC CD DA
, , ,E F G H
//BD EFGH
D1 C1
B1A 1
H
GF
E
D C
BA
A
B
C
D
F
E
G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