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2.3.5 三垂线定理(尖刀班)(1)
课 型:新授课
一、课题:三垂线定理
二、教学目标:1.掌握科学的概念,了解射影、斜线的定义;
2.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有关线线
垂直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中各条直线之间的关
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面几何中,点、线段在直线上射影的概念及性质:
(二)新课讲解:
1.射影的有关概念:
(1)点的射影:自一点 向平面 引垂线,垂足 叫做 在平面 内的正射影(简称
射影)。
(2)图形的射影:如果图形 上所有点在一个平面内的射影构成图形 ,则 叫做
在
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2.斜线的有关概念:
(1)斜线: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叫做平面的斜线;
(2)斜足:斜线和平面的交点;
(3)斜线段:斜线上一点和斜足间的线段叫做斜线段.
由此,斜线段 在平面内的射影仍为线段,
即为线段 .
3.三垂线定理:
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已知: 分别是平面 的垂线和斜线, 是 在平面 内的射影, ,
且
求证: ;
证明:∵ ∴ ,又∵
∴ 平面 , ∴ .
P α P′ P α
F F′ F′ F
AB
0A B
,PO PA α OA PA α a α⊂
a OA⊥
a PA⊥
PO α⊥ PO a⊥ ,a OA PO OA O⊥ =
a ⊥ POA a PA⊥
A 0 A 0A 0(B0)
A 0
A 0(A0)A 0 B0B0B0B0
B
B
BBB
A
AA
A
A
A
A
α BA0
A
a
α
O A
Pα
P
O
E
F C
B
A
说明:(1)定理的实质是判定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垂直关系;
(2)推理模式: .
4.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证
明
略)
推理模式: .
练习: 在平面 内, 于点 ,请指出图形中的
直角三角形。
三.例题分析:
例 1.已知:点 是 的垂心, ,垂足为 ,
求证: .
证明:∵点 是 的垂心,
∴
又∵ ,垂足为 ,
所以,由三垂线定理知, .
例 2.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
角的角平分线上.
已 知 : 在 平 面 内 , 点 , 垂 足 分 别 为
,
求证: .
证明:∵ ,
∴ (三垂线定理逆定理)
,
,
PO O
PA A a PA
a a OA
α α
α
α
⊥ ∈
= ⇒ ⊥
⊂ ⊥
,
,
PO O
PA A a AO
a a AP
α α
α
α
⊥ ∈
= ⇒ ⊥
⊂ ⊥
Rt ABC∆ α 90 , ,C PC CD ABα∠ = ⊥ ⊥ D
, ,
,
, ,
Rt ABC Rt ADC Rt BDC
Rt PDA Rt PDB
Rt PCA Rt PCB Rt PCD
∆ ∆ ∆
∆ ∆
∆ ∆ ∆
O ABC∆ PO ABC⊥ 平面 O
PA BC⊥
O ABC∆
AD BC⊥
PO ABC⊥ 平面 O PA ABC A=平面
PA BC⊥
BAC∠ α , , ,P PE AB PF AC POα α∉ ⊥ ⊥ ⊥
, , ,E F O PE PF=
BAO CAO∠ = ∠
, ,PE AB PF AC PO α⊥ ⊥ ⊥
,AB OE AC OF⊥ ⊥
α D
C
BA
P
O D
A C
B
P∵ ,∴ ,
∴ ,又∵ , ∴
∴ .
例 3.如图,道路两旁有一条河,河对岸有电塔 ,高 ,只有量角器和
尺作测量工具,能否测出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
解:在道路边取点 ,使 与道路边所成的水平角等于 ,
再在道路边取一点 ,使水平角 ,
测得 的距离等于 ,
∵ 是 在平面上的射影,且 ∴ (三垂线定理)
因此斜线段 的长度就是塔顶与道路的距离,
∵ ,∴ ,
在 中得 ,
答:电塔顶与道路距离是 .
四、课堂小结:
1.射影和斜线的有关概念;
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五、作业:
1.在正方体 中,求证:正方体的对角线 垂直于平面 .
2.如图, 是矩形, 平面 ,点
分别是 的中点,
求证: .
3.已知:如图若直角 的一边 平面 ,另一边 和平面 斜交于点 ,求
证: 在平面 上的射影仍为直角。
课后记:
,PE PF PA PA= = Rt PAE Rt AOF∆ ≅ ∆
AE AF= AO AO= Rt AOE Rt AOF∆ ≅ ∆
BAO CAO∠ = ∠
AB 15m
C BC 90
D 45CDB∠ =
,C D 20m
BC AC CD BC⊥ CD AC⊥
AC
45 , , 20CDB CD BC CD m∠ = ⊥ = 20BC m=
Rt ABC∆ 2 2 2 2| | 15 20 25( )AC AB BC m= + = + =
25m
1AC 1AC 1 1AB D
ABCD PA ⊥ ABCD
,M N ,AB PC
AB MN⊥
ABC∠ //BC α AB α A
ABC∠ α
A
B C
D
M
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