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必看五大主观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8年高考必看五大主观题-

ID:120414

大小:62.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08-07-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 13 材料一  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分别为95.6%、97.7%、91.9%。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约占GDP总量的65%。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投资品种纷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全年,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了24.4%。到2007年底,我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8.62万户,实有投资总额2. 1l 万亿美元。   材料二  在经济开放的同时,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中法文化年、中韩文化年、中俄国家年等活动的开展,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每一轮思想解放运动,都意味着新一轮改革大潮的兴起,意味着又一轮社会的大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推动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12分)       (2) 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何意义。(10分)       (3)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为什么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 (10分)          参考答案.(1)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③发展资本市场,扩展投资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④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每一点3分,如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适当给分)       (2)①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5分)②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从而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5分)       (3)①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的。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验和创新,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3分)②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才能避免盲目性。(3分)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新发展。(4分)       2.材料一:正当全国人民喜迎新春之际,一场五十年不遇的暴风雪突然席卷我国21个省市,引发了严重的冰冻灾害。一时间,长江两岸白雪皑皑,交通受阻,电网受损,山林遭毁,通讯中断,供水停止,燃料告急,物价上涨,食物紧张,股市下跌,城市瘫痪,人们生产生活面临严重困难,7700多万人滞留途中不能回家,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   材料二:“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面对世纪雪灾,我们看到了以人为本、亲历亲为的执政作风,看到了周密有序、高效运转的行政执行,看到了经济发展、国力提升带来的应变能力, 看到了忠于天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看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气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抗灾准备工作的不足和雪灾预警机制的落后,看到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看到人们对灾害的预见力、应变力、自救能力的缺失……一场大雪让我们意识到,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路途上,仅仅追求物质的富足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让整个社会机体变得更加雄健与完善。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好灾后重建工作?(12分)       (2)怎样理解“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试用所学哲学知识加以分析。(8分)       (3)假如气象部门预测,近日本市将有大到暴雪,你认为市政府应怎样履行职责,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12分)       参考答案.(1)①对市场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控制物价上涨,充分保障市场供应。②尽快恢复重要基础设施,加强电网、铁路、公路建设,确保电力供应充足、交通运输畅通。③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加强煤电油运的保障工作,着力防治次生灾害,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④保险公司对受灾地区保险理赔要及时,确保各种保险基金按时到位。⑤加大财政对灾区重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通过减税或免税,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⑥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每小点2分)   (2)①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天灾不由人”即天灾的发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可能改变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自然现象中的天灾。从这个角度讲,天灾的确“不由人”;但是,由于人们违背客观规律而造成的“天灾”,就不是“不由人”,如环境污染、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违背生态规律造成的天灾,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抗灾不由天”即抗灾的成败不是由天意决定的。只要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天灾是可以战胜的。(每小点4分)   (3)①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及时组织各种抗灾物资和生活必须品,保证市场供应,搞好市场监管,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3分)   ②积极履行文化职能。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加强专业培训;全面、快速发放最新最正确的气象消息,加强防冻抗寒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防冻抗灾能力;号召企业、非政府组织、当地其他社会性力量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救灾,号召广大市民齐心协力,共渡难关。(3分)   ③认真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要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确保交通畅通;组织力量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指导和帮助农民做好农作物防冻害工作,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3分)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深入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市民受灾情况,提醒市民储存必要的生活用品,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安置好孤寡老人和受灾群众。(3分)   (答切实履行政治职能,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协同社会各界及时应对和化解因冰雪灾害而引发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也可酌情给分)       3.(32分)材料一   中国政府始终重视发展中日关系,即使在两国关系处于历史底点时期,中国政府也没有放弃改善中日关系的努力。   (1)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中国政府为什么始终重视发展中日关系?(12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写出下表蕴涵的最主要哲理。(9分)   中日关系尽管有敌对、猜疑、摩擦,但中国政府始终未放弃改善中日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中日关系,在摩擦中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又不断扩大。               继温家保总理的“熔冰之旅”之后,福田“迎春之旅”使中日关系再次回暖               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材料二  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7年12月28日 会见了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胡锦涛指出中日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维护和加强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东北亚乃至亚洲的和平与发展。   福田首相表示,日方不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不支持“入联公投”。   两国领导人期待高层互访能进一步充实提升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增进两国战略互信,深化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制定蓝图和框架。   (3)请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1分)   参考答案.(1)①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竞争性、开放性的客观要求(3分)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分)                                       ③有利于扩大两国贸易,加强经济贸易合作(1分)   ④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分)   ⑤有利于我国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分)   ⑥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   (2)   中日关系尽管有敌对、猜疑、摩擦,但中国政府始终未放弃改善中日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中日关系,在摩擦中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又不断扩大。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分)   继温家保总理的“熔冰之旅”之后,福田“迎春之旅”使中日关系再次回暖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   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3分)   (3)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是国家元首,重要的国家机关,行使加强国际合作和对外交流的对外职能;中日两国关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时代的潮流;4分   双方维护睦邻友好是正确的选择,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说明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主要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所决定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说明我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新教材: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4分   福田表示不搞“二个中国”、“一中一台””说明“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国家主权是不能分割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国平等交往的前提条件;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说明联合国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4分   两国领导人的期待说明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借重、相互依存、相互制衡,各国的经济生活日益全球化,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并且相互影响。3分   4.如右图所示,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经过326个小时的飞行和8次变轨, 2007年11月7日 8时34分,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11月26日 ,嫦娥一号传回了清晰的可见光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一  “嫦娥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用于航天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为“嫦娥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航天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嫦娥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工程从研制开始,所有关键的设备、仪器,全部都是独立自主完成;同时,我国有许多从事空间、天文、月球以及其他星系研究的科学家、部门和单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这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光荣任务。   (1)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取得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12分)        材料二  参加探月工程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职工,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坚持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缜密决策,埋头苦干,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设计出合理的奔月方案,仅用3午多时间就突破了绕月探测工程技术,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工程任务。   (2)请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10分)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之一,实施探月工程是对民族夙愿的最好回应。嫦娥工程的实施不仅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学科的出现,还培养了一支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了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我国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积极参与国际空间合作,能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3)结合材料三,简述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政治意义。(10分)   参考答案.(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用于航天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为“嫦娥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   我国发展航天科技事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嫦娥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4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协作完成了这一工程。(4分)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2分)   首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参加探月工程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职工,坚持了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尊重客观规律,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工程任务。(4分)   其次,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规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有所建树。探月工程的成功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职工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结果。(4分)   (3)实施探月工程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美好夙愿,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3分)   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3分)   我国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积极参与国际空间合作,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2分)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5. 材料一  2006年以来,股市风生水起。 2007年10月15日 ,上证综指达到6124点。股市大涨,股民狂热,风险也在快速积聚。许多新股民在股市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没有任何风险意识盲目入市,对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证券市场常识根本不了解而随意买入股票。更缺乏对当时股市是以上涨为主还是以下跌为主的基本判断任意买卖。有不少高位买入的新股民由于股价的大幅下跌损失惨重。   材料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态度和决心。股市能否健康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利益能否得到保护、能否让人民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此,证券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力度。如: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增强股民风险意识;利用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股市资金,防止股指大起大落,呵护股市可持续发展;依据《证券法》对杭萧钢构等公司立案调查;打击庄家操纵股价,净化股市环境……   (1)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并存。你认为作为新股民应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规避投资风险、获取投资收益?(12分)       (2)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政府对待股市的态度和采取措施的正确性。(10分)       (3)请简要回答政府创造哪些条件有利于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10分)   参考答案.(1)①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股票投资能获取收益,又要看到存在巨大风险。(4分)   ②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分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投资优质公司,使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4分)   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认清股市性质,调整投资思路,做出正确选择(4分)   (2)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查处违法行为。调控股市,对股民开展教育,是在履行政治、经济、文化职能(4分)   ②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3分)   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依法查处和打击违法行为,体现了依法行政的要求(3分)   (3)①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增加群众收入奠定基础(2分)   ②贯彻落实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激励群众创造财富积极性(2分)   ③强化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为群众财产增值提供良好环境(2分)   ④完善市场机制、投资体制,拓宽投资渠道,为群众财产增值提供平台(2分)  ⑤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群众创造财富的 131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