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题(政治)(海淀三模)-
加入VIP免费下载

08年海淀区高三查漏补缺题(政治)(海淀三模)-

ID:120424

大小: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08-07-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说明:查漏补缺题是在海淀的五次统练基础上的补充,绝非猜题押宝,每道题的选择都有其选题意图,有的侧重知识、有的侧重题型、有的侧重选题内容,请老师根据选题意图,有所侧重地训练学生。因为选择题已练了很多,所以这次补充的主要是主观题。 13 13 最后阶段的复习,应是梳理知识、梳理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查漏补缺。 1-2题选题意图:落实基础知识 1.下面是2007年美元及部分商品价格联动示意图:美元贬值→国际油价上涨→大豆、玉米等植物油开发规模扩大→国际大豆、玉米价格上涨→国内粮价上涨→猪肉价上涨→加工食品价格上涨。这一图示说明 ①商品供求量影响商品价格             ②商品成本影响商品价格 ③纸币流通量影响商品价格             ④国际贸易不利于国内经济稳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2.近一个时期,由于我国生产粮油成本的增加、农业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受国际市场粮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油副食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既要做到保证供应,又使粮价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在经济学中,决定和影响粮油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2)粮油副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价格是自身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前粮油市场供不应求,形成卖方市场;受货币发行量的影响;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受市场竞争的影响。(6分)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扩大内需。影响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4分)   3题选题意图:训练表格题;再次强调党和政府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今年的灾害偏多,党和政府的作用尤显突出,因此,有关党和政府的基础知识应进一步落实。另外,针对自然灾害,如雪灾、地震等,哲学方面要巩固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集体主义价值观、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3.阅渎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2000~2006年我国投资与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注:2006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图2  1998~2006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变化曲线 材料  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生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这是11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1)根据图l(含注)、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材料,提出提高消费需求列GDP增长贡献率的主要措施。 (3)简要分析我国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所包含的政治学道理。   答案: (1)图1(含注)反映了从2000到2003年我国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攀升,2003到2006年有所降低。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很高。从2000年到2003年,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逐年有所降低,2003年到2006年相对平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消费贡献率偏低。(2分)这说明我国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 图2反映了从1998年到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降低。 正是由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中的比重降低,最终消费支出失去了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的地位。为此,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提高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要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 (3)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我国政府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是行使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文化职能、经济职能的体现,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我党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③我国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题选题意图:本题设问是评析一种观点,选题也是当前热点。训练学生这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4.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2007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9%,1—11月累计上涨4.6%。2007年1—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为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幅为2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项全国调查显示,90.9%的人对粮油价格上涨有切身感受,78%的人认为粮油价格上涨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有人认为:由于物价上涨,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下降,所以,国家应降低物价。 请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评析这种看法。   答案:(1)居民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其中收入是消费的基础。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物价持续上涨,必然会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2)物价上涨不一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下降。如果物价上涨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则居民消费水平下降;如果物价上涨幅度低于收入增长幅度,则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由此,该看法是片面的。 (3)针对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宏观调控应遵循价值规律,政府不能简单地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由此,该看法中认为“国家应降低物价”是错误的。       5题选题意图:本题选题材料较好,三个设问角度也较好。其中经济和哲学两问的知识我们在大题中没有考过。 5.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过程中.某企业在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企业的每一项战略、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考虑其对人、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设计上优先选择节能、无污染的产品,制造中必须达到国际环保标准,对废旧产品实行回收制,并号召企业员工树立环保意识。       材料二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示意图(图9) 注:人类文明中发生了三次转换,形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文明结构不同。 (1)结合材料一,分析企业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有何经济意义? (2)阅读材料二,谈一谈人类不断改变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论启示? (3)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说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11分)   答案:(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保护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要坚持实践的观点,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要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3)①在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的。 ②公民应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监督权,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积极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言献策;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方式。     6、7题选题意图: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可从多角度考查,这也是一种角度,第7题是哲学的角度变换。 6.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分别为95.6%、97.7%、91.9%。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约占GDP总量的65%。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股票、基金、债券、期货等投资品种纷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全年,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了24.4%。到2007年底,我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8.62万户,实有投资总额2.1l万亿美元。 材料二  从1978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到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再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科技发展已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材料三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每一轮思想解放运动,都意味着新一轮改革大潮的兴起,意味着又一轮社会的大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推动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12分) (2)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党和国家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为什么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10分)   答案:(1)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③发展资本市场,扩展投资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④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     (2)①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政府实施经济、文化职能的需要,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也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②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生产发展,维护人民利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3)①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的。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验和创新,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②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才能避免盲目性。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7.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今天,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需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 ①解放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止确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②解放思想必须勇于创新,打破习惯势力,冲破主观偏见的束缚,应对改革开放实践带来的新挑战;③解放思想要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管符合客观,走适合中国国情、人民拥护的科学发展之路。④解放思想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8题选题意图: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主张、政策,热点主要是大国关系。这部分只是我们考查的少,但重要,要掌握。 8.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两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请回答: 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新理念有何意义?我国应怎样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努力?   答案:意义:①建设和谐世界,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赢得更加良好的周边环境;②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 举措:①我国应坚定不移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则的基础上加强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③我国应一如既往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切实履行国际义务,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