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调查测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调查测试-

ID:120452

大小:22.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08-07-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调查测试政  治  试  题第1卷(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所有哲学  A.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都是具体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都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变化发展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消费方式3.长期以来,多数人相信那些占宇宙大部分空间的黑色“虚空”是空虚无物的。然而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宇宙黑色“虚空”并不空,那里也有物质。这一事实表明.  A.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新物质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4.人类大脑的扁桃体受损,会出现情感障碍。比如有一种病叫伍巴哈·威提症,得这种病的人无法判断他人的表情。人们通常会远离正在发怒的人,但伍巴哈·威提症患者却读不出发怒者脸上的表情而接近发怒者,使自己卷入纷争。这说明  A.有了人脑就会有丰富的情感    B。人脑是情感产生的根源  C.人脑是情感产生的生理基础    D.情感障碍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强调,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回答5~6题。5.之所以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是因为  ①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总结总是正确的  ②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③历史不是空白  ④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A.②③④    B.④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6.之所以要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决定物质  C.爱国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7·2005年1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重要情况,,这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说明,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是  A.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    B.科研机构的调查报告  C.c-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   D.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8.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9·《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郑人有且(将要)置(购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座位),至之市而忘操之,巳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相信自己的脚)也。”这则寓言的本意是说,想问题、  办事情  A.要有认真精神    B.要克服教条主义  c.要向他人学习D.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10·通信卫星把一条条看不见的空中信息高速公路铺向四面八方,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2005年10月12日21时34分,神州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的费俊龙和聂海胜与家人进 行了天地对话。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联系具有多样性    C·联系具有无条件性    D.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人元远虑,必有近忱”,也常说;“前事不惑,后事之师”。回答11~12题。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都强调  A.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C.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要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不同之处在于  A.前者着重强调要预见“后果”,后者着重强调要探究“前因”  B.前者着重强调要探究“前因”,后者着重强调要预见“后果”  C.前者着重强调要树立全局观念,后者着重强调要搞好局部  D.前者着重强调要搞好局部,后者着重强调要树立全局观念13.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物体的位置变化    B.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c·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    D.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14.下列说法中,与“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5·发展当然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这是因为  A·变化是量变,发展是质变    B.变化是质变,发展是量变  C·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    D.变化是直线的,而发展不是直线的  16.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决定治理水患。他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C.认识了规律就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D.认识客观规律是改造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17.艺术的表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达芬奇说“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由与规则之间是无法实现统一的    B.完全遵循规则要求,才能更好地表现艺术    C.规则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D.脱离了一定规则限制的自由,必然导致失败  18.我国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求同存异”与“和而不同”,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A.只有对立没有统一    B.只有统一没有对立    C.既对立又统一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1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社会’。”这一观点    A.是掩盖矛盾和回避矛盾的表现    B.承认了矛盾的客观性    C.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    D.否认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B.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C.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D.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1.专家指出,以前支援西部地区主要是给钱、给物或援建几个项目。现在应改变思路,不仅“输血”,更要“造血”。这是因为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C.外因可以撇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D.外因在事物发展中是可有可无的  2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名言给人们的哲学警示是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要辩证对待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  2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一五”时期要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可以引起质变    B.事物在速度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    C.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    D.事物场所的变更可以引起质变  24.1814年世界上第一台铁路蒸汽机车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跟火车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今天,马车仍然按照原速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列车时速已达300-500公里。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发展速度快慢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C.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D.新事物的成长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25.马克思主义哲学  A.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既唯物又辩证地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D.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现成的方法26.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  A.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B.社会是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C.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D.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27.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完成的根本任务  C.是科学地制定和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  D.是认识和解决我国一切社会问题的起点和依据28.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等接触行为,以及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浴室、游泳池等公共设施并不会感染艾滋病。然而我国居民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与恐惧普遍存在,而艾滋病常识的缺乏,更加剧了这种心理。这说明  A.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B.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知识构成的差异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D.真理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29.哲学上讲的静止的两种情形是  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B.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C.事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D.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30.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狼急剧减少,老鼠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鼠疫病菌席卷了欧洲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上述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具有因果联系  C·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     D.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31.漫画中人问:“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呢?”  从哲学上,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  A.规律其实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B.规律是深藏在事物内部的  C.现象和规律是有区别的  D.只有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32.下列表述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33.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依据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34、某市有一家名叫“康尔福”的刮痧连锁店,它不仅为该市创办了一个新兴的服务领域, 先后免费培训了2000多名下岗职工,安置推荐800多人重新走上工作蔚位。而“康尔福”的创办人原来也是一位下岗职工。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时,她说:“把失业改一个字,变成‘转业’,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简析“把失业改一个字,变成‘转业’,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所体现的哲学道理。35.2005年11月11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吉祥物由鱼形象的福娃贝贝、大熊猫形象的福娃晶晶、奥林匹克圣火形象的福娃欢欢、藏羚羊形象的福娃迎迎和燕子造型的福娃妮妮5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福娃”的形象设计既展现了中国文化,也传达了奥运精神。 结合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福娃”的形象设计为什么既能展现中国文化,又能传达奥运精神?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6.自然界虽然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但是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就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7.承认世界是运动的,就意味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8分,第39题17分,共35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38.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9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超过9%,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GDP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有人认为:"GDP并不能涵盖一切,追求GDP快速增长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专家指出:“不能不要GDP,也不能只要GDP”。    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阐述为什么“不能不要GDP,也不能只要GDP”?39.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引进来”为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正在发生质的飞跃。  材料二: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日本则仅为5%左右。在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进口。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材料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正在发生质的飞跃”?(2)怎样解决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命题:张树林  仇恒俊  审校:秦书珩 庄卫军   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调查测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06.1     注: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    34.(1)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下岗职工及时转变就业观念,自觉克服等、靠、要思想,有利于顺利实现再就业。(3分)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变换工作岗位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下岗职工要以平常心对待下岗失业现象,并努力寻找新的岗位。(3分)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下岗职工如果夸大就业的艰巨性,对再就业信心不足,是很难找到新的岗位的。(3分)    注:考生如答“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或答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旧岗位失去了,往往也预示着就业的新机遇。一些下岗职工能够及时找到新的岗位并且做出新的成绩,可以说明这一点”也可给3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9分。    35.(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2分)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2分)因此,必须把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2分)    (2)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必须传达奥运精神,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同时也必须体现中国的文化,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福娃”的形象设计将两者巧妙地结合下来,因而既能展现中国文化,又能传达奥运精神。(3分)    36.(1)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说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是正确的。(3分)    (2)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虽然体现了人的本质能力,但人们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有益成果,都是首先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并服从自然的属性与规律的结果。(5分)    (3)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分)    37.(1)承认世界是运动的,否认绝对静止的存在,这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之一。(3分)    (2)承认世界是运动的,并不必然意味着坚持了唯物主义。判断是否坚持唯物主义,关键看是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4分)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但依然坚持唯物主义;有些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运动但把运动仅仅看作是精神的运动,而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4分)    38.(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4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不能不要GDP”。(5分)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4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不能盲目追求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只要GDP”。(5分)    39.(1)①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从“引进来”为主,到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4分)②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发展时,必须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我国适时提出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发生质的飞跃。(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1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到:①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4分)②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认真加以消化和吸收,将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形成自己的优势。(4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