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ID:122109

大小:14.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09-08-0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   文科理科都做   答案必须填入答题卡中   试卷全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行为中,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 国产自行车出口到日本              B 温家宝出访南亚四国     C 打扫学校图书馆                    D 游览“西部影视城” 2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以上论断共同说明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3流行歌曲的传唱应属于 A精神交流       B语言交流        C文化传播          D思想传播 4 2005年13岁的初中生潇艺,在一个宁静的早晨,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造型,沉醉而安详地从24层高楼坠落,飞进他神往的虚幻世界。潇艺的悲剧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人们接受文化影响的方式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5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6俗语“乡音难改”表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7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表明 A 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现                       B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 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D 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8 少数民族的区域、语言都可以改变,但其心理素质却不易改变,是因为 A 由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 由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产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 由不同的经济生活导致的            D 是一种适者生存的需要 9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 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文化继承             D 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 从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上看 A 汉字书写了中华民族产生以来的全部历史        B 汉字的主要字体在不断的演变 C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D 汉字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11 网络文化给中学生带来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冲击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行为的改变产生不良影响,这表明 A 网络文化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        B 必须禁止中学生上网 C 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D 网络文化具有商业性 12 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A 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 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 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D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13 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 A 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 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C 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14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思想道德修养好的人知识文化修养就高    B 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是完全对立的 C 丰富知识文化修养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D 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15 许多欧美人非常喜爱中华文化,许多中国人也非常欣赏欧美文化。这是因为 A 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B 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 世界文化因多样性而精彩   D 欧美人喜欢看到中国文化的落后,中国人欣赏欧美文化的发达 16 韩愈的《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现了 A 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 文化具有继承性                     D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17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表演得天衣无缝、美妙绝伦。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辉映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 A 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B 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C 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D 艺术创作不需要通过社会实践 18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A 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B 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 C 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          D 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19 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 A 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      B 文化创作者的头脑       C 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 20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 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 民族文化是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D 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21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 世界观         B 人生观          C 价值观       D 发展观 22 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B 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    C 传统文化是财富,必须完全继承         D 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 23 “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A 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C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24 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正确的是 A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C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5 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在国内,也有大量的“哈韩族”。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的张扬,正是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这启迪我们 A 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发展        B 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C 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体现时代精神 D 文化产品应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 第Ⅱ卷(非选择题   每题8分   答案写在答案卷上) 26 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科作) 27 简述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理科作) 28 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应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理科作) 29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其原因有哪些?(文科、理科都作) 30 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也有人说:“文化创新主要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你对此有什么认识?(文科、理科都作) 31 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 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文科作) 32 美国目前已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生产和制作,传播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有90%已被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从全球看,美国影视业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美国电影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方法思考问题。” 试用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文科作) 33 湖南强力保护“红色文化”。湖南伟人辈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在中国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刘少奇等伟人故居是“红色旅游”的品牌。该省文化部门、卫生部门表示,要以“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让“红色旅游”反哺“红色文化”。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保护“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文科作) 附加题(20分  文科、理科都作  记入总分)   材料一:某地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情况表 内容 聊天、游戏 浏览不健康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50% 15% 20% 10% 5%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购物等,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所学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文化的认识。(提示:可从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及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的两面性方面进行分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