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之方法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历史复习之方法

ID:122513

大小:3.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09-09-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记、联、比、析 ——高考历史复习之方法 胡杭军(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级中学 浙江东阳 322121) 高三除了继续学习新教材外,还要归纳、总结、深化、拔高已学过的知识,为高考准备,因此是整个高中阶段最紧张、最关键的一年。因此,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是关键,笔者认为,“记、联、比、析”不失为高考历史复习的好方法。 一、巧记——夯实基础 在中学课程里,历史课是一门记忆量很大的学科。人类历史从时间范围说,上下二三百万年;从空间范围说,遍及地球上的全人类。必须记住大量年代、地点、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迹、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典籍、文物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才 能学好历史。另外“能力立意”虽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旋律,但我们只要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就不难发现高考对学科的“双基”的要求并没有削弱,而 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的根基。可以说,掌握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是高考备考的关键所在。因此掌握较好的记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 面我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忆方法: 1、“浓缩”记忆法 即抓住历史内容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一些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记忆。 例如,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实在太多,我们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掌握了浓缩记忆法,就会提高驾驭和记忆复杂问题的能力。 2、规律记忆法 历史知识虽然繁多而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规律进行记忆。如分析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时,虽然引起起义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源无非是:(1)残酷的刑法,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2)土地高度集中;(3)自然灾害等等。 规律记忆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记忆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个性,这样常常能起到触类旁通、一石三鸟的作用,还可能帮助你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除此之外,常见的记忆方法还有:歌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词头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卡片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等,在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 二、妙联——构建网络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实践来看,知识载体都是在教学大纲范围内,而材料的背景新,现实感强,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做到“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对教材融会贯通,注重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原因、经过、结果之间要因果相连,前呼后应。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总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因此历史复习必须重视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如复习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时,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四次事变构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2、同时代问题要左顾右盼,统观全局。 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因此历史复习必须重视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时,我们可以列举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或历史现象:从1871—1917年, 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政党政治、列宁主义、亚洲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然后分析这些事件或现象的特点和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 学有了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产生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化,以科技为依托、垄断为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为主要手段 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最终形成。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改变,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的国体和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为政体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定型。资 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些变化影响到工人运动,各国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增多,列宁主义诞生。最后,概括出时代特征: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3、中外历史要呼应对照,纵横捭阖。 教材中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分别编写的,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打破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界限,融中国史和世界史为一体,相互呼应,纵横捭阖。 考生在复习中国史时,可以把历史现象、事件置于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如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是19世纪40-60年 代,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正发生历史性的巨变。而同时期世界史则是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阶段。因此考生 在复习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的内容时,可以通过拆散结构,把世界史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与中国史的发展特点联系起来,体现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 而复习世界史时要联系到中国。如复习三次工业革命时联系中国史内容分析其影响,这就体现了世界史的发展包括中国史。 三、善比——提升能力 波 兰著名史学家托波尔斯基认为:“研究历史要寻求历史的规律性,不运用比较法,难以独立地找出多少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性;在阐述历史时,要说明某一过程的 进化,不把它与其他过程进行比较,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可见,学习和探究历史离不开比较。因此,科学地运用比较法进行复习,有利于考生全面认识历史现 象,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 例如在复习列强侵华史时,考生可以从割地、赔款、开埠、特权等四个方面对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比较,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条约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通过对条约内容的分析,总结出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 四、精析——掌握规律 历史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但要一般地了解史学常识和历史知识,还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即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联系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历史规律: 1、从迁移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分析问题的立场、角度和出发点,使之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而以此为指导去解决其他同类问题。例如学了世界史“50年代至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后,要联想到当今中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也需要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 2、不仅将历史知识体现的理论观点挖掘出来,而且能运用理论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从而达到从理论高度去驾驭知识。例如从中国古代史上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过程中挖掘出:生产力的发展起最根本的决定作用。 3、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历史精髓。例如学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情况后,要把握: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高三复习虽有方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考复习,应尽可能做到大容量、快节奏、短周期、高效率,以求高考备考的最优化,从而驾驭不断变化的高考。 本文发表于《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2006.12,有修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