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0届高三九月考试历史试题简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武汉市2010届高三九月考试历史试题简评

ID:122530

大小:22.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09-09-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武汉市青山区九月调考历史阅卷分析 青山区九月调考历史阅读组 一、试题特点 1、内容特点 试题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的:天干地支纪年方法,中国近代城市化,中国近代社会观念变化,1895年大事,热词与人名变化反映19世纪晚期社会思潮,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中华民国国歌反映出中国20世纪初期思想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间的思潮,抗战相持阶段,新中国建立的起意义,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十年探索与文革十年中口号,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美经济关系;世界近代现代史主要考查了启蒙思想,1787年宪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一战后的法德关系,苏(俄)联的经济政策,二战后美苏对日政策矛盾,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赫鲁晓夫改革,冷战后世界政治局势,冷战后地区战争与经济关系,冷战后世界经济形势。 试题用主观题的形势考查了中国近现代报刊如何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变化,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工业革命后的社会问题与社会保障,两极格局下的德国。 2、分值特点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6分,下册25分,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21分,下册28分,合计中国近代现代史51分,世界近代现代史49分。 3、命题特点 试题重视对阶段特征的考查,特别是对某阶段历史特征在思想、语言、报刊上的表现进行重点考查;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如第27题第1题“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 "该题体现了新课程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精神和要求"即: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试题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方向。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观取代了教材观。以前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考查内容应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应该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因此,今年高考试题就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大量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本次试题除了文字材料外,还有图片、地图等形式。能较好的体现学生的能力。 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由于是高三起点考试,本次试题以较大比较例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时间、人物、事件、特征等),其中直接考查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的题有:选择题第1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时间,第4题考查1895年大事,第6题考查戊戌变法内容的评价,第8题考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第10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第12题考查十年探索和文革中左倾错误的表现,第17题考查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主观题如第26题第1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代表性的报纸”(2分),第27题第2问题要求举中国共和中国为参与全球化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6分),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有22分之多,其他题也是以基础知识为前提的提高。有很好的导向性。 试题对教学来说,虽然有很好的导向性,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由于学生的得分偏低,对学生信心是个打击,因此考后如何科学的帮助学生分析考试,推动学生向预想的方向发展是个重要问题。试题对民族解放运动、罗斯福新政策、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毛泽东思想等内容没有涉及,而其中有些内容是影响全局的主干知识。当然这些都不影响该试题是一份不错的试题总评价。 二、问题分析 综合我区阅卷情况,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基础知识不牢 如第26题第1问,答出孙中山创办新青年,康有为创办《时务报》,长沙的时务报,等错误史实。第2问把维新运动说成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运动。在答第28题第2问分析采取这些社会保障措施的原因时,一部分学生答成一战或二战的影响,把基本的时间搞错了。又如德国的分区占领,理解为德国的分区也被占领了,以为分区是德国的一个地区 2、基本思维能力和答题规范和文字表达能力不够 一些学生不知到如何分析、概括、论证,只能照抄材料,而一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弱,材料也没有找到准确的。 如第26题第1问题,审题不过关,在答题的语言组织上未体现变化的过程,相当于一部分学生仅仅答到:由国人自办,或内地城市报刊兴起,语言上的不合要求严重影响得分,还有极多考生未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报纸的要求,盲目举来自材料的报例,导致不能得分。语言表达不准确,如将“从通商口岸扩展到内地”答作从通商口岸迁移到内地或扩展到全国各地,扩展到世界各地等说法,都是不准确的。答题缺乏条理化,逻辑性,堆上一段文字,或者将报刊和特点的答题顺序颠倒,这也是不合要求的。错别字较多,如学生将报刊的刊字写成刑字,邢,邗字,或将报与刊字用混,答出时务刊,将纸写作氐,还有些同学列举报刊时不打书名号,这都是不合规范的。 又如第26题第2问,不能正确区分题目要求,分述三则材料不同作用而混淆一起作答,答题时没有能把材料中涉及的时间回归山课本得出阶段特征:如材料二中要有民权或维新,材料三中要有革命或辛亥革命,材料四中要能分抗日战争时让国外人士了解中国抗战的活动和政策,在国统区的人民群众中起了宣传、组织作用,只是单纯抄材料,不得分。 能力方面:不能区分说明、归纳两种不同要求;将报刊功能具体化, 不能抽象归纳,思维角度单一,相当多的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提炼概括信息,而是照抄材料,语言不规范,前后矛盾,错别字太多 又如第29题第2问,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没有落脚点,不会分层次表述,费话太多,本题需要从政治和经济来回答,而学生只仅仅从政治或经济某一个方面重复叙述,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看懂本题注重考查对德国产生的积极影响,而误答为对世界的影响,学生忽视德国法西斯的清除对德国政治民主化的作用,仅仅只注意有利于经济发展 三、建议 1、扎实搞好一轮基础复习,纠正学生忽视基础的观念,纠正学生忽视基础的做法,采取多种方法督促学生落实到位,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千方百计的落实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2、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找到学生存的知识、能力和方法上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加强学生规范性训练,从审题、文字表达、书写等方面,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试题形式多样 执笔 张尊健 2009-9-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