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中国古代史部分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中国古代史部分

ID:122531

大小:110.66 KB

页数:52页

时间:2009-09-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 --中国古代史部分 华夏文明的勃兴--先秦 一、知识梳理: 先秦,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继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出现,我国以农业文明为主要特征的华夏文明勃兴,使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1、物质文明: (1)生产工具。夏、商、西周处于金石并用时代;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把我国推进到铁器时代。 (2)水利灌溉事业。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出现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手工业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冶铸业有划时代的发展,创造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同时,青铜铸造工艺中的金银错技术、漆器工艺中的夹纻技术、酿造工艺中的用曲造酒技术等都是当时的新发明,并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 (4)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我国历法独具特色,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体系,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其创造性的生产实践活动被大量记载下来,如《墨经》里面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关于光学的记载,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我国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如扁鹊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他开创的"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2、制度文明: (1)经济制度,这一时期主要是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西周实行井田制,与之相适应的是各受封诸侯国向周王缴纳"贡赋";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各诸侯国如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确立起来,与之相适应的是按亩纳税、重农抑商等赋税制度和经济政策。 (2)政治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该制度逐渐瓦解,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如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之相适应,选官制度也发生变化,在夏、商、西周,王族、贵族等世袭爵位、官位,至春秋战国时期逐渐为军功爵制、诸侯国君任命等所取代(参见"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3、精神文明: (1)思想。在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其中,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等思想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学。《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其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南方民歌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其诗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先秦诸子的散文各有特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 (3)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青铜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音乐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后,逐步建立起以华夏族为主体、以黄河流域中游为中心的政权;至商朝时期,已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周围还有一些属国。 (2)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西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使它成为一个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最终瓦解,相继形成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格局。在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北方有匈奴、东胡,西方有戎,南方有越等。频繁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精析 1、农业文明的发展 (1)中国古代以农业文明为主要特征的华夏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标志是铁器时期的到来和牛耕的运用。 (2)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铁器的发明和应用,使夏、商、西周原有的制度和思想体系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至春秋战国时期,各种矛盾重重,当时的矛盾主要有诸侯国之间的(主要表现为争霸和兼并战争)、诸侯国国内君臣之间的(主要表现为对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争夺)、官民间的(主要表现为如何有效地控制民众)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诸侯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农业文明的各种表征在制度上基本确立。以商鞅变法为例: ①农本: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确立起来。 ②专制主义:强化君权,奖励军功,按功授爵,这样废止了贵族政治,逐渐推行官僚政治;行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人身、思想控制。 ③中央集权: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与上述变化相适应,思想、教育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作为统治阶级一部分的"士人",随着社会身份的下降,他们日益贴近社会下层,也把知识传播到社会下层。如: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的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和此时中国历史呈现的两个显著趋势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具体表现在:经济上,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产生了新的封建生产方式,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的政治制度逐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民族关系方面,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军事征战和生产交流中逐渐开始融合;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兴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显著趋势:其一是从分裂到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嬴政经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进而统一全国。其二是从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井田制开始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3、诸子百家对"和谐"秩序的构想 (1)人与自然的"和谐":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使之为人所用。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于我们今天反思现代文明的负面作用具有警钟长鸣的意义。 (2)人与人的"和谐":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都肯定我与他人同类,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的"人生不能无群"、"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强调要使群居生活免于纷争,趋于强胜,人们就必须各守职分而彼此和睦;只要社会各阶层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能够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 三、巩固演练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______和____,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把我国推进到______时代。 2、下列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A B C D 3、下面关于春秋战国经济史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出现了采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 ②铁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 ③已能用曲造酒 ④出现了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在右图中指出芍陂、都江堰、 郑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材料二 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材料三 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籍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材料四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谮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回答: ①材料一、二反映在当时社会生产中出现了哪些新的现象? ②如何理解材料三、四中所说的"非正也"、"虽非古道"? ③材料三、四所涉及的变革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④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该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西周晚期 铁农具 牛耕 铁器 2、A 3、C 5、①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并开始出现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 ②春秋以前,实行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政府不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同时实行分封制,贵族有无军功都是世袭的。因此,"初税亩"、"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是"非正也"、"非古道"。 ③井田制瓦解,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及与之相适应的赋税制度逐步确立;分封制解体,奖励耕战;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并出现统一的趋势。 ④趋势:春秋战国时期从分裂到统一、从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先秦时期,社会不断进步。其中,社会改革、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促使土地制度逐步由______向______转变,如春秋时期齐国_____的______________和鲁国的________,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_____以法律形成确立了_________制度。 2、《史记o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 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3、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右图首先出现在哪一时期? 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管仲)!……'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勤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酋也。'……公乃使鲍叔成行……至于堂阜之上,鲍叔祓而浴之三,桓公亲迎之郊。" --《管子·小匡》 材料二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三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 回答: ①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结果如何? ②据材料二概括墨子用人主张,该"主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③据材料三概括孟子规定的贤人标准,他还有哪些著名的主张? ④上述材料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并从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指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国有制 私有制 管仲 "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 井田制 土地私有 2、D 3、D 4、商鞅变法时期;统一秦国的度量衡,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5、①目的:争夺霸权,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 结果: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②主张:选贤任能,根据才干来确定爵位、俸禄、任免。原因:随着封建的发展,小生产者不断壮大。 ③标准:根据国人的评价,并结合考查进行推举。其他主张:政治上主张实施仁政,"民贵君轻",反对苛政;经济上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④用人问题。原因: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取得主动和优势,都非常重视人才。 气势恢弘的大一统--秦汉 一、知识梳理: 秦汉王朝,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它是当时世界东方的一大文明中心,并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 1、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以中央集权制为主体的一系列制度 (1)皇帝制度:秦始皇创设皇帝制度,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树立了绝对皇权的统治秩序。 (2)中央集权制度:为了有效地控制前所未有的帝国版图,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使地方行政管理权集中于中央。西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之制,随着各封国的权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威胁到中央,直至汉武帝推行"推恩令"、"附议之法"等政策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3)户籍管理与赋税制度: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据户籍征发赋税和徭役。西汉时,实行编户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财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4)监察制度:秦始皇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至汉武帝时,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即刺史制度。 (5)选官制度:秦朝时,中央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以及地方的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至西汉,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统治需要,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2、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 (1)政治版图: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两汉时期,在与匈奴、西域各族、西南夷和百越等少数民族的征战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于开发边疆、推动民族融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统一制度:除了前面提到的制度外,秦朝统一了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等,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民族交往:秦汉时期,中原和汉族先进技术文化传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大大促进了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产传人内地,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生活。 (4)共同的心理特征: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主张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学内容。这些主张为汉武帝所接受,借助于统一的政治力量不断在各民族间传播,使不同民族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 3、开始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 (1)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不断扩大。 (2)张骞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线的第一人,他的探险直接产生的"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两大文明中心的通道。 (3)汉武帝以后,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开通,加强了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4、迅速发展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文化 秦汉时期,我国在造纸、医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科技领域都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领先的创造发明,在文学、艺术、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中国后世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重点精析 1、秦汉文化的大一统与多样化 (1)秦汉长期的政治一统,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秦汉人奋发向上、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造就了秦汉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典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制度:秦统一中国后,逐步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诸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法律制度等都是开创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创举。"汉承秦制",继秦而兴的汉朝,在全面继承秦朝的各种制度的同时,在监察制度、地方行政管理、选官制度、户籍和赋税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变革和发展,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得到了完善和巩固。 ②经济制度: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度量衡、货币、车轨,修建了遍布全国的驰道、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便利了全国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在秦汉时期,"书同文","行同伦"。随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应用,随着独尊儒术和兴办太学,"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学价值观念,冲破了地域、民族的藩篱,在全国传播开来,使不同民族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秦汉时期逐步凝结为一,并与政治的统一相辅相成。 (2)秦汉是多民族的国家,也开始走向世界,使的秦汉文化形成了统一前提下的风格多样的特质。典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中央王朝在影响着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同时,也深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如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源源东来;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等也传到西域。 ②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的中外交流,在促进秦汉文化的传播发展的同时,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也大量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如两汉之际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佛教,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1)含义: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皇位的终身制与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和不可分割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形成的根本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其形成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封建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它经不起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冲击,要维持生产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依赖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秩序的稳定。一方面,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封建地主有着极强的割据性,割据局面一旦出现,必然引起大的社会动乱,严重威胁到封建政权基础的稳固。 (3)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大范围内传播,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3、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1)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知识群体),可以在各诸侯国统治者之间从容择主,各诸侯统治者为了笼络贤能之士为己所用,也极力显示"求贤若渴"的诚意。但在秦汉大一统时期,在皇帝的心目中,士人已经由可以依靠的对象变为必须加以控制、打击的对象。这是我们理解"焚书坑儒"或"独尊儒术"这样的历史现象之所以出现的基本出发点。 (2)"焚书坑儒"与秦朝统治者追求思想统一的努力有着必然的联系,它采用强硬的管制措施,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文化高压政策,不仅没有达到统治者预期的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导致了知识群体和统治者离心离德,加深了社会矛盾,成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3)"独尊儒术"表明汉武帝不是像秦朝的统治者依靠政治暴力手段,而是利用舆论诱导和利益驱动,来推动思想统一进程。一方面,兴办太学,以儒学垄断教育,并进而影响仕途;一方面,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如此,汉武帝表面上没有以强制手段推行"尊儒",但这种诱导力所形成的约束作用,却更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西汉走向强盛的重要原因。 三、巩固演练 秦汉时期是我国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体确立和巩固的时期。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在中央设_____、御史大夫、_______,其中,御史大夫执掌________,下达______,兼理_______事务。至______(皇帝)时,分全国为13州,设_____一名进行监察,它在巡察时代表______,可以监察_______和地方高官。 2、秦律的发现,印证了下列哪一句史料的内容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C.《诗经》:"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右图的出现反映了哪一历史 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有哪些 积极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偃说上曰:"…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①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结果如何? ②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父偃的主张。 ③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丞相 太尉 群臣奏章 皇帝诏令 国家监察 汉武帝 刺史 中央 诸侯王 2、B 3、B 4、秦朝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便利了全国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①历史现象:秦统一全国后,如何治理广阔的疆土,君臣之间发生过激烈的争论。结果: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②历史现象:封国制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主张:实行"推恩令"。 ③地方权力日益减小,中央集权不断增强。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的时期,也是我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时期。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皇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在南越设____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公元前___年,西汉设_____,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_______。 2、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注目中国。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赐印绶与倭奴国使者 B、汉代陆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C、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来到汉朝 D、西汉的皇帝曾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 3、右图中"丝绸之路"的开通发生在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通过丝绸之路, 除了"无极锦"外,在两汉时期,中国 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还进行哪些经 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西汉无极锦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①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农牧分界线北移的政治原因。 ②据材料二,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③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汉武帝 南海 60 西域都护 中央政权 2、C 3、张骞通西域后 中国的铁器和铸铁术、养蚕技术、井渠法、造纸术等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4、①汉武帝时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军事反击,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②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③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间尽管时有征战,但经济文化交流是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主流。 民族文化共生交融和经济区域的拓展--魏晋南北朝 一、知识梳理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封建国家的分裂、民族融合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士族门阀制度的形成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高考在本单元的命题较为集中,重点突出"社会经济"和"文化"两大块内容,但复习时,要注意结合课本历史地图,了解这一时期政权更替和民族交往的时序和空间关系,这是复习的基础。这一时期,北方经济遭破坏并迅速恢复,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从东汉末年起,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分裂割据战乱,民族大流动大迁徙,汉族活动区域扩大,民族杂居普遍,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北方出现民族融合。孝文帝进行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加速民族融合,促进社会发展。南方六朝建都南京,北方人民南迁,与江南各族人民杂居相处,劳力和技术南传,也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减弱。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人民南迁,在中华民族形成史上有重要地位。 这一时期,门阀地主在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他们享有政治特权、家庭土地私有、剥削依附农民,建立起士族门阀制度,确立了屯田制、占田制、均田制等土地制度。思想文化方面,儒学独尊局面被打破,玄学兴起,佛道发展,"三教同源"、"三教合流"趋势出现。先秦诸子学说不同程度的复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 尽管这一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贫困、流离失所等,并不意味着社会没有发展。进步主要表现在:局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民族间融合和交流增多、中华民族生活区域的扩展、科技和思想文化的进步、局部统一的完成使统一趋势明显等,这些因素为隋唐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复习时,紧紧扣住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异彩纷呈的文化这两点,与秦汉及隋唐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认清这一时期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经济部分要把握北方和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文化史要注意运用"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理论分析和认识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重点掌握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和思想文学艺术成果这两大重点。以江南经济发展的材料、文学艺术方面的杰作为情景,考查这一时代的特征和内涵,是考试命题较常出现的形式。 二、重点精析 1、民族文明共生与融合。 第一,魏晋时期民族大融合在中华民族形成史上有重要地位。 魏晋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民族发展具有多元性和一体性,多个民族不断混融互化,以炎黄二帝为始祖,以中华文化为纽带,逐渐认同"同根"、"同文"。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华民族构成的变动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居民与蛮、夷、戎、狄融合,华夏族形成;秦汉时期,国家安定,政治统一,"秦人"易称为"汉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大量涌入,打破民族居住空间限制,杂居混处,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唐人。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即使在同一政权下,各民族间关系也相当紧张。元代以后,民族构成相对固定下来,基本形成今天的民族格局。 第二,多角度复习民族融合的历史。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混融互化的过程,逐渐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融合中友好交往是主流,各民族优点最终汇入中华文明。这一时期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有:民族战争、友好交往、人口迁移、政府改革或加强管理等。表现为民族经济和谐发展、民族文化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复习这一内容时,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整理各民族自身发展历史,掌握少数民族发展有历史阶段特征,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关系的阶段特征;②运用历史地图,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空间地域和中原政权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情况;③从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冲突与交融的角度,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各族人民及其杰出领袖为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④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和文化部分的内容(如《齐民要术》)。2002年文科综合第40题第3小题,就是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考查的。 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一些先进工具和技术为少数民族接受,接近农耕文明的区域融入农耕文明,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丰富了中原的农耕文明。文明在碰撞中交融和发展。 2、经济区域拓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从空间上讲突出表现为经济区域的扩展,以中原为中心向江南和边远地区拓展。 第一,北方农业区仍是中国经济的中心。 汉代,中国形成了几大农业区。华北平原是中国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从战国时到安史之乱前,是全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关中地区,战国时普遍使用铁农具,商鞅变法推行奖励农垦的政策,郑国渠使关中成为沃野千里,"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成都平原自李冰主持兴修都江堰,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二千年来中国农业保持稳产高产的主要农业区。 魏晋时期北方生产遭到破坏,随着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明,但恢复也很快,生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北方仍是全国经济中心。 第二,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东南地区是最古老的稻产区之一。自东汉末,中原人民"避地江南甚众",江南政权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开辟农田,到南朝末一片富庶,这为安史之乱后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朝时,江南相对于北方发展经济的优势有:①政治环境比北方相对安定;②人口南迁,造成劳动力和技术的优势;③南方统治者"保境安民",谋求经济发展;④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江南农业发展加快,是北方的优势逐渐衰落、江南优势充分发挥两种趋势同时发展的结果。复习江南农业开发这一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关系:①江南开发与战乱;②江南开发与水利工程建设;③江南开发与我国作物品种;④江南开发与我国农业商品化;⑤江南开发与江南城镇的发展;⑥江南开发与人口的迁移;⑦江南开发在中国近现代的延续及与世界历史的联系。 3、中国农耕文明与佛教文明的碰撞交汇,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 要把这一问题放在儒学、佛教和道(家)教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中理解。 佛教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产生于印度,自西汉末佛教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佛教广为传播,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品格、社会心态、文学艺术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就是佛教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分为三大时期:汉魏六朝为"传入期"--佛道融合和佛玄融合、隋唐为"鼎盛期"--三教鼎立、宋元明清为"衰微期"--三教会同。 魏晋时儒学衰微,道教融汇佛儒。儒道佛在宣传的教义、观念上相互吸收借鉴,同为统治阶级服务,适应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三教合流的趋势明显。南朝梁武帝提出"三教同源"说,把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并称"三圣"。隋唐皇帝崇佛。宋代佛道发展靠近儒学,理学产生。佛教在西藏地区传播形成有特色的藏传佛教(喇嘛教),清朝注重宗教领袖对西藏地区的统治。 魏晋时期文学、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成就突出,受佛教影响大,多元化特征明显。要牢固记忆,注意与其它历史时期进行比较,理解历史阶段特征,能用史实分析论证"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三教会同"留下的印痕,高考也常涉及。2004年上海高考试题的第28题就是这样考查的。2004年北京卷第12题考查了佛教文化以及藏族文化的发展。2005全国(三)第12题考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吸收了佛教教义。 三、巩固演练 拓展思考1 材料一 历代游牧民族疆域南界纬度变化表(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P55) 时代 政权界线(北/南) 纬度(N) 相当于今地名 秦朝 匈奴/上谷郡 41o42′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炮台营子 西汉 乌桓/幽州上谷郡 41o18′ 张家口市二东台 东汉 鲜卑/幽州上谷郡 40o56′ 张家口市东北 三国 鲜卑/魏·幽州上谷郡 40o56′ 张家口市东北 西晋 鲜卑/幽州上谷郡 40o56′ 张家口市东北 东晋 前秦/豫州弋阳郡 32o18′ 河南息县临河镇 南北朝 北朝·北齐/南朝·陈 30o24′ 湖北浠水县下巴河镇 (1)从上表可以看出游牧民族疆域南界有什么变化? 答:从秦朝到南北朝,不断南移。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佛教盛行。北魏时开凿的著名石窟有 和 。 答: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3)魏主是孝文帝。他的这一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答: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4)北魏统治开始了我国北朝的历史。简述北朝对中华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 答:北魏相州制造军刀有名;贾思勰著述《齐民要术》,留下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郦道元著《水经注》;北方出现著名民歌《敕勒川》等;留下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材料三 读图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④ (5)上列工具中北魏时不可能在黄河流域应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①这种生产方式出现在嘉峪关地区是在 时期。 答:曹魏。 (7)下列文化成就反映了南北朝民族融合这一历史特征的包括 ①《齐民要求》 ②云冈和龙门石窟 ③《敕勒歌》④《归园田居》⑤《洛阳赋图》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这组题意在考查北方少数民族南迁中原后,接受中原地区先进文明,并促进中国文明发展的情况。要求能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准确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拓展思考2 材料一 《晋书》卷62《祖逖传》记载:"祖逖字士稚,范阳遒(河北涞水县)人也。……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交情浓厚),共被同寝。中效闻荒鸡鸣,蹴(cù)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这就是讲立志北伐的英雄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至于元嘉末(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五世纪中期),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关门),盖东西之极盛也。……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作物成就),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54《传论》 (1)祖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迁移出祖居之地的人之一。指出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两大走向,分析两大走向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一是北农南迁;二是五胡内迁。北农南迁,加速了江南的开发,使江南经济逐步赶上北方;是五胡内迁,扩展了封建生产方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农耕化,实际上就是封建化,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民族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为重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反映了南朝刘宋王朝怎样的景象? 答:统治者清静无为,社会安定,农业生产发展。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4)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没有扩展到 A.长江流域 B.岭南地区 C.闽江流域 D.云贵高原 材料三下图是"我国自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这个过程与农耕经济发展是一致的。 (5)上图中所示A地区和C地区使用铁器分别是在 时期和 时期。为加强与上图中所示B地区的联系,秦始皇派人开凿的水利工程是 。 答:春秋;西汉;灵渠。 (6)东晋南朝时,D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开垦出大量土地;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较多的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7)概括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 答: 主要特征:①南方开发,南北方经济的差距缩小。由于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的开发;②北方经济的破坏和恢复。③各民族生产方式的相互影响和接近。北方游牧经济和中原农耕经济相互影响和借鉴,北方民族封建化。 材料四 读下图回答问题。 (8)左图中从左至右第三列的字体是曹魏时 创立的楷书。从左至右第四列的字体是在 时产生的。右图是东晋书法家 的代表作《 》(摹本局部)。 答:钟繇;秦朝。王羲之,兰亭序。 材料五 《南齐书o祖冲之传》记载:"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太祖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焚之。" (9)材料五介绍了祖冲之的什么科技成果?你能简要说明这种科技成果发明--失传--再发明--再失传的原因吗? 答:制造指南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如,因为战乱;科技成果不注重理论总结,停留在技术层面等)。 (10)东晋南朝在科技和文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南方相对安定,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民族融合,多民族共同促进江南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的需要;思想活跃,也促进科技发展;在继承秦汉时期的成就基础上发展进步。 这组题是按照北方人口南迁--江南经济发展--南方科技文艺发展这样一个逻辑关系来命题的。目的是要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巩固基础知识记忆,提高解析材料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牢固构建知识结构,弄清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还要注意,高考考查"调动和运用能力",命题时给出的材料是可以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的。 繁荣与开放---隋、唐 一. 知识梳理 1、隋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581年,外戚杨坚建隋,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统一的原因:①民族融合;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③隋文帝的经济建设,做好准备;④陈朝的腐败 统一的意义: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2、隋朝建设 兴建两都:大兴城和洛阳城 广设仓库:洛口仓和含嘉仓等 开通运河:①目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②概况,公元605~610年修建,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③特点: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 修筑驰道:榆林--涿郡、太原--洛阳 3、贞观之治 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强调"存百姓思想。 含义: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措施:①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②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戎奢从简;③文化上,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3、武则天的统治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统治具有贞观遗风 政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能破格用人才(狄仁杰、姚崇);注重发展科举制;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首创武举和殿试;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旧地;在洛阳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使洛阳"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 4、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 玄宗措施: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姚崇、宋璟);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大兴文治 评价: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 5、三省六部制 背景: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 目的:为了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事实:隋文帝时实施,唐朝完备,后世沿用 内容: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门下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职权:中拟、门审、尚行 评价: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后世沿用 6、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推行原因:随着土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建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 完善:唐朝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土,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定制 评价: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局面;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农业生产 7、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增加了赋税收入 内容:隋沿用前朝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扩大了兵员 发展:唐初调整健全府兵制,增加军府数量,并将分离 清除胡汉分治遗迹 破坏:武则天时,原因是均田制遭到破坏 有益统一富强融合 崩溃:开元年间,开始实施募兵制 与募兵制的区别:①来源,均田农户出丁;自由应募。②补给,自备资粮;衣食由国家供应。③性质,兵农合一;终身职业兵。④兵将关系,分离;有隶属关系 8、租庸调制 含义:租即地租;庸纳绢或布以代役;调即户税,交纳定量的绢和布 创立:北魏 基础: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 发展:隋沿袭,"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推行) 完善:唐前期,庸不再有年龄限制(意义: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政府收入有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国家富强) 崩溃:公元780年,标志是两税法的实行--根源是均田制破坏 9、两税法 原因:土地兼并--政府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内容: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制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秋季两次纳税 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0、经济的发展表现 农业特点:①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②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农田灌溉和农具的改进,筒车、曲辕犁;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手工业特点:①产地分布广;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③分工细,品种繁多;唐三彩、秘色瓷;④技术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冶铸业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造船业最早使用机械动力,丝织品吸收波斯的风格) 商业繁荣:①交通四通八达;②有统一货币,开元通宝;③市场发达,固定交易,市中有柜坊和邸店,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六七百年 城市兴旺:①长安、洛阳是隋唐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大都会;②扬州、成都是长江流域商业都市的东西两个中心。 11、民族关系 (1)突厥 兴起:兴起于阿尔泰山,6世纪中期建突厥汗国 分裂:隋初分裂为东、西突厥 东突厥:贞观年间,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太宗用开明政策,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等,设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 西突厥:隋唐之交势力强大,控制天山以南的西域各国,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唐太宗征服依附其的高昌,治安西都护府下高昌故地;唐高宗时,灭西突厥;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辖其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从回纥到回鹘 兴起:7世纪初,活动在色楞格河一带。 与唐的关系;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几次和亲 衰落:8世纪后期,改为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 (3)靺鞨和渤海国 兴起:7世纪中期以后,黑水和粟末部强大 与唐的关系:①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正式归属唐朝版图; ②7世纪末,唐玄宗封大柞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假手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 兴起: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 与唐关系: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5)唐蕃关系 吐蕃兴起: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内容: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入藏;8世纪初再次和亲,金城公主入藏;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9世纪中期,与唐会盟,史称"长庆会盟" 12、唐疆域 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13、对外关系 从登州、扬州处罚可到达今天的韩、日 (1)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 从广州出发经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设市舶司) (2)和新罗 留学生:新罗人最多;著名的如崔致远 影响: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及制铜技术传入新罗,姓氏、服饰、节令、风俗受唐影响 (2)和日本 隋朝:日中互遣使臣 唐朝: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文化交往中突出人物有吉备真备、鉴真 对日影响:①日本大化改新仿唐制度;②都城建造;③儒学传播;④贸易往来频繁 (3)和印度 印度被称作"天竺" 往来:唐太宗派人学习熬糖法,中国十进位计算法传入天竺 代表人物:玄奘、义净 (5)和西亚、中亚、欧非各地 和波斯:隋时已互遣使节,唐时,其王及其子来中国,其商人在中国开"波斯店" 和大食:唐高宗时遣使来唐,造纸术传入大食 和东罗马:使节来往,东罗马的杂技、医术传入中国,唐的丝绸、瓷器运往欧洲 和非洲:最早到达非洲的中国人是杜环 14、文化 (1)科学技术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书 火药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天文历法:僧一行,《大衍历》;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医学:孙思邈《千金方》;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唐本草》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建筑:长安城;赵州桥 (2)诗歌的黄金时代 初唐:陈子昂 盛唐: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王维;边塞诗,高适、岑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白居易、杜牧、李商隐 (3)多姿多彩的艺术 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绘画:宗教画、人物画、花鸟山水画;隋朝展子虔、唐朝阎立本、吴道子 书法:初唐三大家;盛唐颜真卿;中晚唐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 乐舞:隋有九部乐,唐扩为十部乐;《秦王破阵乐》;健舞、软舞,《霓裳羽衣舞》 二。重点精析 1、对大运河的评价 对隋朝大运河,应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从主观方面来,隋朝大运河的动机包括: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对江南繁华地区巡游享乐。从历史上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从客观上看,一方面,开凿大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秦隋两朝的相同点 (1)都是在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都是由于实行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3)统治时间短,二世而亡,教训被后世所吸取,开创了盛世局面;(4)开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为后世所延续;(5)都修筑了闻名世界的巨大工程。如秦长城,大运河;(6)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7)在民族交往方面,都采取了积极措施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往。 3、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规律和对盛世的认识 (1)规律①都是在封建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初期出现的,②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下出现的;③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④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家强盛。⑤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 (2)盛世之下的劳动人民,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阶级地位丝毫没有改变。 4、隋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2)前期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4)对外政策开明,中外经济交往频繁。(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6)科技推动。 5、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和方式 (1)原因:①国家统一,②交通发达;③各民族互相交流、融合;④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方式:①册封;②设立机构;③和亲;④会盟。 6、对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及认识 (1)特点:①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 ②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 (2)认识:尽管隋唐时间,民族之间有战争,但它却是短暂的,民族友好、和平交 往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 7、唐对外交往的新特点 (1)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且具有连续性:(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3)交往是双向的,但内容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艺术;(4)对外交往的渠道众多,有使节、留学生、民间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5)从唐对外贸易来看,海路贸易与陆路贸易并举;对外贸易与外交同时进行等。 8、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 (1)有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2)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对外政策比较开放;(4)有比较发达的对外交通线(海、陆丝绸之路);(5)文化交往频繁。 9、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特点 (1)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国内各族交往密切;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文化。(2)特点: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三. 巩固演练 1.右图中的货币发行于 A.春秋战国 B.汉武帝时期 C.唐朝初年 D.北宋中期 2.下列诗句描绘了隋唐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的是 A.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B.海将盐做雪,山用火耕田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麇林鹤来交游 3.隋唐时期,洛阳是当时繁荣的经济中心之一,主要原因是 A.地处黄河流域 B.大运河的开凿 C.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D.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4.《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朝)"两京诸市署,今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贸交易,度器扬,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三百而散。"说明 A.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快速发展 B.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C.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 D.唐政府十分重视商品的质量 5.唐朝城市固定的交易场所一市中"柜坊"的主要职能是 A.兼旅店货栈的交易场所 B.管理市场的物资和税收 C.负责物资的采购 D.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6.居住长安(唐都)的柳宗元,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好友,他可以为好友办到的事有 ①清晨去大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 ②上午去东市选购朝鲜人参③傍晚西出全光门,遥观夕阳映衬的宏伟建筑大明宫 ④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③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6-10题。 7.使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皇帝是 A.隋文帝杨坚 B.隋炀帝杨广   C.唐太宗李世民 D.唐高祖李渊 8."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从这句记载唐朝科举制的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①考试有一定的资格限制 ②以门第出身为选官标准 ③反映了统治者重农抑商的观念 ④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意义在于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权力有-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10.武则天掌权时期,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 A.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  B.首创武举和殿试,任用高官主持 C.实行糊名法,增加录用名额     D.推行"八股取士",观点不允许自由发挥 11.隋唐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沿袭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 A.它便于选拔人才          B.它巩固了专制统治 C.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      D.它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 隋唐时期,我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据此回答11-16题。 12.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这是何时期开始推行的赋税制度 A.北魏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13.隋唐时期,政府分给农民土地,这是对 A.农民原有土地的再分配 B.官僚、地主超额多占土地的再分配 C.全国所有土地的重新分配 D.政府所掌握的土地的分配 14.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农民可以纳绢或的布代役,"布"是指 A.丝织品 B.棉织品 C.麻织品 D.毛织品 15.关于唐前期的"庸"的规定对农民的影响是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刺激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16.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B.增加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C.放松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调整农民对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 17.两税法的实施所产生的实际作用是 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B.缓解了因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困难 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隋唐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据此回答17-20题。 18.唐朝掌管行政的中央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 1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们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控制和监督 ②它是两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③它的实行,加强了封建君主的中央统治权 ④对隋唐以后的各朝政冶制度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唐朝时期,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的根本原因是 A.租调制遭到破坏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防止地方割据 D.杜绝武将专权 21.以下关于募兵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士兵服役期间免征赋税,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等 ②国家供给士兵衣食,免征赋役 ③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④容易形成地主割据势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文化达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据此回答21-25题。 22.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文化空前发达的原因在于 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展 ②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③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④继承并发扬了历代传统的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与唐朝的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 A.唐朝国力强盛 B.造纸术的发明 C.社会政治安定 D.科举制的实行 24."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朴实而深刻的感情。这主要是因为 A.前者性格豪放,后者性格沉郁 B.前者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后者出生于农民家庭 C.前者生活于盛唐时期,而后者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后者的艺术技巧不如前者 25.唐朝时期,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业技术是. A.造纸和雕版印刷 B.冶铁和制瓷 C.制瓷和纺织 D.造纸和纺织 26.下列古代科技成就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C.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D.沈括的《梦溪笔谈》 27.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回答28-30题 28.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 ) 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商路 B.可到达波斯湾 C.通向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 D.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 29.下列现象与唐朝历史不符的是 ( ) A.古印度人能看到翻译过的《道德经》 B.在长安能看到东南亚的歌舞表演 C.俄国人在扬州做生意 D.大食人会使用造纸术 30.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出我国与外国交往史实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④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图1 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3 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阅读后回答: (1) 根据材料-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4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城市发生的变化。(4分)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得主书填"奉行"而已。 --引自《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_意见,每或(有的)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引自《贞现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阅读后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初年皇帝的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3分)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初年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3分)     (3) 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3分)     (4)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朝初年君主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回答:(1)材料一、二两段的共同点是什么?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什么?(5分)     (2)材料一中王勃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在哪里?(5分)       三、问答题:共2小题,共26分。 34.读以下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l 西汉陆上"丝绸之路" 图2唐朝的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回答: ⑴ 唐时期对外交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不同?(5分)     ⑵ 根据所学的指示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有哪些?(8分)         3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古代史》指出:"科举制度和两税法是封建社会后期封建专制高度发展的两大杠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⑴这两种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⑵这两种制度分别产生了哪些主要作用?(8分)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D 6.B 7.B 8.C 9.A 10.B 11.B 12.B13.D 14.C 。15.B 16.B 17.B 18.A19.A 20.B 21.C 22.A 23.D 24.C 25.D 26.C 27.A 28.B 29.C 30.C 31. (1)政治的需要,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 (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 (3)原因: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南移的推动,人口南迁的影响,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农业、手工业及海外贸易的发展等。 32.(1)皇帝和三公大臣的综合意见。 (2)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度。民主程度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并受到唐朝政权建立初期的历史背景的影响。 (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在当时占了上风。 (4)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但在唐朝时时期皇权并非是绝对的权威。这与以后各朝代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33.(1)共同点:都是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给人有所启示。 侧重点:前者从民族文化的自身加以发掘和发扬,后者是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 (2)这个潜力在于我们自己。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要大量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 34.(1)特征: 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沟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贸易关系开始发展起来。汉武帝时还开辟了到达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唐朝时,"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新开辟了登州、扬州至朝鲜的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延伸到波斯湾。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几乎没有使臣往来。唐朝使臣、商贸、文化往来等全面展开。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波斯等都有使臣往来。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等商贸品为主,唐代以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为主。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来促进唐朝的繁荣。 (2)原因:汉代江南经济落后,海上"丝绸之路"只到达印度。唐朝经济重心南移,造船业发达。尤其是自力强盛.经济文化、政治制度均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因而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35.原因:(1)科举制: ①士族制度的腐朽,不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巩固。 ②随着庶族势力的发展,吸收他们参与政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③隋唐时期,加强封建统治需要人才,需要笼络士人。(2)两税法: ①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盛行,土地兼并严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无法实施。 ②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财政困难。 作用:(1)科举制: ①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 ②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2)两税法:①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③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④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整合与创新--五代、辽、宋、夏、金、元 一、知识梳理 10至14世纪中期,是我国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相对于欧洲、日本尚处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庄园制的确立)时期而言,中国封建制度文明进入高度成熟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思想文化成就突出,在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1、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与扩展 (1)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从历史的眼光看,是小农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现象,传统农业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创造出骄人业绩来的。 (2)封建农耕经济的扩展。宋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先后并立及蒙古政权的崛起、统一,都伴随着这些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如自唐末以来,汉族农民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相处,促使部分契丹人开始农耕生活;金实行猛安谋克制以后,一些猛安谋克户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元大一统出现,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 (3)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多个民族政权的并立、和战,推动民族间的互通有无。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1044年,宋夏和议,协定重开边境贸易。 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两宋时期,丝路中断,海上交通发展起来;蒙古军队长期征战,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庞大的帝国带动了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流,因此宋元时期对外经济交流很频繁。 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的迅速兴起等都证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2、传承、融合中的制度完善与创新 (1)中央集权及专制统治的强化。 在吸收晚唐、五代弊政的历史教训的前提下,北宋制订出一整套集中军权、财权、立法与司法权的政治体制。宋王朝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分相权,通过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等把宰相职权一分为三,地方实行文官制度以削藩镇权力,各州通过设置知州、通判并相互制衡以达到加强中央控制地方的目的;北宋在各路设转运使,大部分地方赋税收交中央以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实行更戍法、设枢密院等一系列方法集中兵权。此外,北宋完善了科举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政权基础,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宋王朝也因此产生三冗及积贫积弱的问题。 元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废三省制行一省(中书省)制;另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改革与创新 面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尖锐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进行了旨在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范仲淹"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王安石变法围绕理财(富国)、整顿军队(强兵)和科举(选才)等方面全面系统展开,从改革方案到改革者的精神都影响深远。 少数民族统治者结合民族特点,吸取汉族先进制度文化,也有推动民族封建化进程的制度创新。如辽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女真领袖阿骨打为加强统治力量,推行猛安谋克制;元统治者为有效控制地方实行的行省制度及为有效管理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等等。 3、科技文化的高峰 (1)科技。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并出现管形火器,开创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沈括的《梦溪笔谈》涉及领域宽阔,总结了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果,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元代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2)思想。在宋元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完善,迫切需要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政治理论,作为社会纲常秩序以及王朝官僚体系的维系力量,理学应运而生。它是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3)文学。词是宋代文学发展的标志苏轼创立豪放派,南宋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词风,柳永和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主要代表,陆游是宋诗的代表。随着城市的发展,世俗文学也迅速兴起。宋代的话本对后世小说和戏剧很有影响,元曲则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 4、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宋元时期是继魏晋时期后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战争最频繁、民族融合也最深入的时期。在与宋先后并立、和战中,少数民族地区从政治制度、经济方式、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不断吸收中原汉族先进的因素,加速了边疆地区封建化进程,为元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元代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突出的表现(成果)是回族的形成。 二、重点精析 1、宋代的历史地位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而我们通常说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灿烂,是封建社会的高峰。如何理解?如何看待宋代的历史特征和历史地位? 宋朝确实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经济迅猛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反映在政治上,文官政治取代了唐代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封建文化高度繁荣,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颠峰状态,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等等。宋代文明是唐代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两朝在许多方面是相接续的。宋代文明的新变可以追溯到中唐,在以后一千年里中国最典型的、影响最深厚的东西,至少在唐代后期开始萌芽。而在宋代开始繁荣。 (1)唐代所建立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宋代在此基础上有发展与创新,为彻底割掉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武人专权的政治恶瘤,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种发展不仅顺应了自门阀士族逐渐衰落,庶族地主到唐后期逐渐居于主体地位的趋势,扩大了统治基础,还在此后封建王朝更替中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 (2)唐朝两税法的改革,标志着从按人头为基础的税收制度转变为以土地面积为基础的税收制度,产业不再是国家财政基础的威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得很灵活且极具弹性,宋朝不抑兼并,客观上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也从经济上遏止了藩镇割据的可能。 (3)继承隋唐南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繁荣,尤其是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经济重心也最终实现南移。 (4)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封建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成熟,反映在思想领域则表现为理学的兴盛等。程朱理学的形成是继董仲舒之后儒学的一次重大的革命性发展。其共性是吸收其他学说,发展充实儒学,使之成为此后封建王朝维持统治的理论依据,且成为知识分子的价值标准体系。 宋代文明确实呈现了不同于唐代的带有标志性的新面貌,其所达到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唐代。学者以为,唐代文明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外拓的、粗犷的、甚至是原始的创造力,到了宋代趋向内敛、细腻、稳健、成熟。 2、宋元时期文化特征及因素 (1)唐、宋是整个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所谓整合,主要是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融、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儒道释各种思想的融合。整合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整合的积极成果。 (2)民族和战在文化上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方面,少数民族对宋王朝长期包围与冲击,使两宋时期的文化带有一种深重的忧患意识,如两宋词坛和诗坛不乏忧患之作和悲愤之唱,如范仲淹、王安石等改革派因忧患而提出旨在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另一方面,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在入主汉地甚至整个中国后,在保留本民族的特性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逐渐被先进的汉文化所征服。如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接受农耕和定居;文化教育的仿效,契丹、西夏都仿汉字创民族文字;行政管理手段的沿袭,,元昊推行科举制等等。 (3)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因素概括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的发达;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哲学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科举制度的发展带动文化教育的兴盛;蒙古帝国打通东西交通;唐代繁荣文化的遗产等等。 (4)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及市民阶层的扩大、活字印刷的发明推动文化知识的普及,为曲艺、戏曲等通俗文学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温床,话本、元曲的发展即是证明。 3、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危机、内外交困下的封建制度的一次自我调节。值得肯定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改革的精神。其"三不足"之说反映了他所倡导、所追求的精神,虽然与司马光等人在变法运动中的态度、主张非常不一致,但士大夫表现出来的对国家的责任感、对道德的追求、对学术的探讨,却是极有共同之处的。二是改革的进步性。变法中有不少创举,如方田均税法,是唐两税法之后税制的重要发展;青苗法所设计的低息贷款制度和募役法试图纳钱免役的作法,都是经济和行政上向前迈进的体现。"虽还远远谈不上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但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运动,如果把当权者及其既得利益作为打击对象,那么无有不遭惨败的。王安石变法带有明显的激进理想主义色彩,同时用人不当等因素决定了系统变法的最终失败,甚至变质。 三、巩固演练 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进士6603人,而两宋310年,仅正奏名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当时的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 材料二 宋太宗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材料三 王安石认为,要想"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必须培养出"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 回答: ①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 、省试、 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 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实行 法,防止官僚舞弊。 ②王安石在教育改革中整顿太学,主持编纂了《三经新义》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的目的是 A确立个人崇拜 B统一变革思想 C抬高儒学地位 D改革科举制度 ③根据材料一,简述宋代科举制较之唐代对国家政治生活影响产生了哪些变化?并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 ④结合材料一、三说明宋代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王安石变法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措施。⑤简述从宋代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中的启示。 参考答案: ①乡试 殿试 进士 糊名 ②B 解析:王安石变法有托古改制的特点,在对经书的解读中寻求理论依据,即产生了《三经新义》。以此为教材,旨在培养变法人才,统一变法思想。 ③变化:科举考试成为国家选才最重要的途径;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越来越受到重用;科举考试录用的人大幅度增加。原因:宋初统治者为改变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文化教育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发展。 解析:本题难在后一问,关键在考虑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注意学习问题选析1。 ④问题:考试内容不切实际;录取太多,形成冗官的局面,给国家财政增加负担。措施:一系列理财措施以提高国家收入;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⑤尊重文化教育;完善选材制度;培养实用型、专业型人才。 解析:近年高考题中多见类似开放式的问题,可理解为对命题人意图的把握,也可理解为对一种历史规律或历史价值观念的考察,还可以看作借历史现象帮助解答现实问题或对现实现象形成正确认识。 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图1 西夏文字 图2 契丹文字 材料二 宋朝朱彧《萍洲可谈》中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元史》载至元十五年(1278)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藩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材料三 南宋与金对峙期间,双方竞相改进火药性能研制爆炸火器,都取得了较大成就。理宗时,出现一种火器"以钜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回答: ①材料一中所示契丹文字是契丹人仿照汉字 创制的,西夏文字则是汉文 字体创制的。材料三中描述的火器应该是管形火器 。 ②除仿效汉字外,契丹统治者还仿汉制实行统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君主世袭制 B设枢密院掌军权 C采取"蕃汉分治" D局部沿用唐管制 ③材料二表明元代对外交流的什么特点,结合史实说明丝绸之路自五代以来地位逐渐没落而在元代又有所起色的政治原因。 ④依据以上材料,结合元代史实说明科技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①偏旁;楷书;突火枪。 ②B 解析:契丹接受汉族封建文化,迅速实现封建化,最有意思的制度是"蕃汉分治",但本题容易在时间上出错,契丹建国,宋朝尚未建立,应该注意。 ③特点:元代对外交流主动、频繁、范围广,海上交流为主。原因:宋王朝始终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西北西夏的存在阻隔了丝路;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陆上交流越来越不方便;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为东西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活字印刷的推广,推动文化传播,利于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火器的应用,推动民族战争,长期民族战争促进融合,也促进人民对统一的渴求,客观上为元的统一了有利条件,辽金时期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在元代已被为"汉人";指南针的运用,推进元朝对外交流,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解析:以上两问,主要考察知识间联系的掌握和运用,陆上丝路及海上丝路的发展、变迁,包含了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交通条件等等很多因素,建议认真总结归纳。科技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与反作用,也是很能启导人们思考的角度。 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明、清 一、知识梳理 14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中国处于明朝和清朝前期,是西方渡过中世纪黑暗而迅猛发展和中国逐渐丧失世界领先势头而趋于落后的时期。在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并不断成长,新航路开辟使西欧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贸易圈开始形成,资产阶级文化萌发并发展起来,英、法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宣告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工业革命从英国向欧美扩展使世界一些国家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不断开拓世界市场的欲望与日俱增。在中国,一方面,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重农抑商、闭关自守、思想禁锢阻碍社会进步,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经济和科技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社会危机日渐深重,无从与时俱进。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线索具体如下: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1)明朝君主专制加强:①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分权六部,后又建立内阁;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②设立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实行特务统治。③制定《大明律》,量刑严苛,凸显君主专制色彩。④实行八股取士,束缚读书人的思想。 (2)清朝君主专制登峰造极:①沿袭明朝官制,在中央设内阁和六部。②逐步废除对皇权有限制作用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增设军机处,使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③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 2.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成长 (1)生产关系调整:①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有利经济发展。②清朝康熙帝宣布"更名田",部分农民获得私有土地。③清朝固定人丁税和摊丁入亩促进经济发展。 (2)农业兴旺:①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广到江北。②引进外国新作物品种玉米和甘薯。③经济作物种植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2) 手工业进步:①工具革新,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扩大。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产生,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直至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生产始终处在萌芽状态徘徊。 (3)商业繁荣:①国内市场扩大;②区域间贸易发展快;③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工商业市镇兴起。⑤但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外贸份额极小,工商业发展受到制约。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1)反击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倭,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郑成功收复台湾。 (2)反对地方分裂:平定三藩之乱,进兵台湾,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加强边疆管理:①明朝封鞑靼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封贡互市。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乌思藏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在西南设贵州布政使司,开始改土归流。②清朝在东北、北部、西北边地设置五个将军辖区,建立蒙古盟旗,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在西藏实行册封达赖和班禅,并设驻藏大臣的制度。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在东南设置台湾府。在中央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4.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1)明朝主动外交和外贸限制:明朝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因不计经济效益,无以后继。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私人外贸受到严厉的限制。 (2)清朝前期闭关自守:统治者禁止国人出海,限制外商来华,清初多次颁布禁海令,康熙帝一度开海禁,后只准广州一处设"公行"通商。 5.文化承古萌新和科技趋于落后 (1)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2)适应市民文化需求的古典小说蓬勃发展,产生"四大奇书"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3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产生。 (4)明朝出现《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等集大成的科技著作,西学东渐给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但随着外贸禁令和传教禁令的出台,西学东渐势头衰落,古典科技停滞不前。 6.封建社会面临全面危机 (1)皇权强化,法律苛严,极端的特务统治和思想禁锢,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也表明封建统治者已无法依靠正常手段维持统治。 (2)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显示封建社会的衰落。 (3)葡萄牙强租澳门、荷兰侵占台湾,暴露国防危机。 (4)明末农民战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5)闭关自守,立中外大防,反映统治阶级虚弱。 (6)科技停滞,"西学东渐"衰退,理学走向极端,反封建民主思想潜滋暗长。 二、重点精析 1.明清之际海外政策的变化 (1)明朝以海路为主的开放陷入危机 明朝对外开放一波三折。明初为防范反明势力和外来侵扰,加之厉行专制政策,恪守封建礼教治国之道,视出国者为"无父无君"之辈,明太祖推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明成祖取得帝位后,主动发展朝贡贸易,成为发展对外关系成就最大的皇帝。郑和七下西洋,范围远及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直接导致明朝无力也不愿意再开展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更严重的是到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与外贸有关,取消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严厉限制私人外贸。倭患平定后,明政府重开海禁,但限制私人出海的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明朝中后期具备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内有商业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外有尚不够强大的西方殖民者拓宽海外市场。但极端专制统治和重农抑商意识制约了机遇的把握。尽管如此,有限的对外交往对明朝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白银大量流入,使之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二是引种高产农作物引起粮食结构"革命"和人口剧增;三是"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2).清前期闭关自守局面形成 清朝初年,多次颁布禁海令,康熙帝一度开海禁,后乾隆帝规定只留广州一处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管理对外贸易。闭关政策由此定型,直至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才被击破。 闭关政策从根本上说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封建统治者蒙昧落后,是虚骄自大的产物,也是害怕人民群众的虚弱表现。清朝统治者颁布禁海令,先是防备东南沿海抗清力量,继而害怕中外接触使人民眼界开阔而对统治不利;封建社会没落,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文化上缺乏自信心是深层次的原因。由于西方侵略加剧,闭关政策也是为防范西方侵略而采取的自卫手段。 这种关起大门拒敌防变的简便方法无疑是错误的。闭关政策的推行不仅使中国失掉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船业和航海业不断衰落,而且使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受阻,科技文化日益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终至被动挨打。 2.康乾盛世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清朝前期,从康熙至乾隆年间,即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政治安定,经济繁荣,财力雄厚,国势强盛,文化兴旺,史称"康乾盛世"。 (1)经济方面:康熙帝实行"更名田", 规定原明藩王的土地归耕种的人所有;宣布从公元1771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史谓"海内富庶,家给人足"。 (2)政治方面,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派清军进入台湾并设置台湾府,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和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基本实现国家统一。雍正帝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管理。乾隆帝最终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掌管蒙古各部军政大权;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地区;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这些举措,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奠定我国辽阔的版图。 (3)文化方面,康熙年间官修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乾隆年间官修我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 康乾盛世背后隐伏着严重危机,将这一时期历史放在世界发展大势中考察更加明显。 (1)西方正经历着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的巨变,中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康熙帝设南书房,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帝设置军机处独裁军国大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到乾隆帝时废黜。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乾隆帝认为:"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君主专制具有神秘性、独断性、随意性特点,行政决策难免偏失错漏,无从保持政治清明,无从克服官僚腐化,无法确保社会长足进步。 (2)西方正经历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革命勃然兴起、世界市场不断拓展的巨变,中国固守农耕经济藩蓠。雍正帝强调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乾隆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以通有无。"厉行闭关政策堵塞了给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重农抑商与闭关自守交相作用,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未能促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中西国力强弱和发展方向。 (3)西方正经历着资产阶级思想取代封建思想、近代自然科学取代古典科技的巨变,中国文化专制加强,科技停滞不前。理学独尊,科举死气,教育僵化,尤其是文字狱频繁,仅乾隆年间多达130余次,它使明朝后期稍稍活跃起来的思想文化界顿时万马齐喑,中国原本一直受到压抑的创新精神被彻底扼杀,特定社会环境导致传统科技走向没落,近代科技未能启航。 康乾盛世时期的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巨变毫无认识,对内压制工商对外紧闭国门,鄙视科技,厉行文禁,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康乾盛世是中国农耕文明最后的辉煌,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社会的回光返照,而没有为走向近代化奠定任何基础。18世纪以后,西方世界出现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中国则陷于贫困、落后和长期的危机之中。 三、巩固演练 对内加强皇权专制,对外走向闭关自守,是明清时期政治和外交发展的两大趋势。 1.直接导致明朝中期出现宦官专权局面的是 A.废除丞相 B.三司分权 C.设立厂卫 D.八股取士 2.赵翼《檐曝杂记》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 (1)从康熙帝到乾隆帝约七十年间多次用兵西北,最终粉碎 割据势力。 (2)雍正帝所设军机处是 A.直接由南书房演变而来的 B.与地方分裂势力斗争的产物 C.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举措 D.沿用明朝政治制度的必然结果 3. 明朝中后期,中外交往对中国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A.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科学技术取得进步 C.封建专制制度开始受批判 D.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4. 右图为清朝广州十三行,它是 A.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B.商业繁荣和市场扩大的表现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驻华贸易机构 5.决定明清时期政治和外交发展趋势的主要社会因素有哪些? 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文化是经济的升华,基本上和经济是适应的。但文化并不一步一趋地反映经济生活,有些跑到经济的前面,有些落在经济的后面。"明清文化的这一特点十分鲜明。 1.明清时期最能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经济现象是 A.赋役征银          B.取消人丁税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农产品商品化 2.右图所示著作序言声称:"丐(寻求)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它表明不利当时科技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科举考试不务实际 C.文人贪恋功名的风气   D.文字狱摧残人才 3.该著作是继战国时期的       之后,在农本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又一部总结手工业技术的书籍,它还和同时期产生的农学专著      打上西学东渐的烙印,被国外称为         。到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针对重农抑商明确提出        的主张。 4.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理论。明清时期科技由发展转向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政府一直不重视科学技术 B. 农耕生产方式长期占绝对统治地位 C.经常发生战乱,积弱不振 D.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又不愿吸纳外国先进文化 5.试以明清时期的思想和文学为例分析当时的时代特征。 参考答案: 第一组: 1.C    2.准噶尔贵族分裂割据势力 D     3.D      4.C 5.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中外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组: 1.C  2.B 3.《考工记》 《农政全书》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工商皆本" 4.D 5.思想方面,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如黄宗羲揭露和抨击封建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这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文学方面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反映。《红楼梦》通过描写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过程,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它揭示了明清时期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 说明:只要言之成理,举其它事例皆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