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ID:122819

大小:29.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09-10-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点浏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机构、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的行省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废丞相设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本课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   王位世袭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继承权的演变 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帝制度 中央集权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考点知识内容梳理】 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1.1西周的分封制 时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 内容: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公在推行分封制中起很大的作用。 ②分封制规定,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这些受分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作用: 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衰亡: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增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战国末年,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西周层层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缺陷? 诸侯再次分封后的臣民不直接从属于周王,产生一种离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重亲缘而轻法度,缺乏对诸侯的约束力。                 1.2西周的宗法制 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 与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里),分封制(外)。 目的: 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受分封的诸侯与卿大夫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 *实质: 宗法制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内容: 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之、庶子的后裔称为小宗。  ③形成森严的等级。由血缘系统,形成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作用(目的):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商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消极),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宗法制维系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反映出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严密复杂的一面。 1.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本课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   首创皇帝制度 健全中央官制度 完善地方官制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秦的统一                         重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2.1皇帝制度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 前提: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秦始皇帝的名号有两点含义:一是创立皇帝称号;二是其中含有序号,自己为始皇帝,以下顺序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 皇帝的特殊权力和地位使得皇位继承意义重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政治动荡,导致无序、失控。皇太子继承制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把父系家族内部的继承秩序稳定下来,并且明确化、法律化。 特点: (1)皇帝神圣 皇帝地位至尊。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 在讲此问题时,可以找如下资料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皇帝至尊的地位。 ①名号制度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包括皇帝以及附属的皇后妃嫔、太上皇、皇太后、皇子、皇太子、皇孙、公主等在内的皇帝宗族名号系列,还有谥号、庙号、尊号等称号系列,突出皇帝制度的神圣、尊严。②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权利,显示其联系上天与人间的特殊身分。③有历法、年号、礼仪、乘舆、宫廷、陵寝等一系列体现正统与等级的规章制度,表现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形象。④有后妃制度、宗室制度、以及有关皇子、公主、外戚等的一系列制度来保护、协调家族利益,其核心是宗法制度。⑤有皇太子继承制体现皇权的延续和稳定,并保障皇权的顺利交接。⑥皇室开支有财政保证。⑦有宦官制度为之服务。 (2)皇权至上 皇帝权力至上。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比如最高决策权、政务的最高决定权、财政的最高支配权、立法和司法权、官吏任免权、军事指挥权,等等。皇帝是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金字塔形结构的尖,他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实现政治统治。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以皇帝制度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皇帝制将国家的一切大权,即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手中,并且实行皇位继承制。这都体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权力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另外,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意义: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 职位 职务 地位 补充 丞相 帮助皇上处理全国的政事 最高   御史大夫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次于丞相   太尉 负责全国军务 等同丞相 未任命,秦始皇亲自掌权 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2.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内容: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加至四十余郡。郡守是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促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者县长,由朝廷任命,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考察,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作用: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评价: 秦朝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秦朝郡县制的管理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特点为: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2.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地主阶级专制主义统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消极: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补充:1、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①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先,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皇权至高无上。其次,确立了“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皇帝制度的建立;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制定严酷的法律;为了防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由都城通往各地的驰道;开灵渠;大规模移民等。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三课——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本课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   从汉   到元   政治   制度   演变   中央政治 制度的演变 地方政治 制度的演变 君主专制 不断加强 中央集权 不断强化 专制 主义 中央 集权 制度 巩固 完善 继续 发展                         重点:三省六部、行省制度 难点:如何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三省六部 1.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2.隋朝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3.唐朝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 具体分工为: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史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设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3.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4.东汉末年,州逐渐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逐渐变为州之上的行政实体。 2.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2.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记忆表格 朝代 地方政治制度 汉初 郡国二制并行 东汉末年 州、郡、县 隋初 州、县 唐 道、州、县 宋 州、郡、路 元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评价:(1-5积极作用,6局限性)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郡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 清朝 设三司 设内阁、置六部 废中书省和丞相 设南书房 设内阁 设军机处       封建制度的衰落               重点: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创立、军机处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4.1宰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内容: 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4.2内阁的创立 内容: 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事务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深感处理全国事务的疲惫,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又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 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万历初年,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但是内阁只是顾问,票拟的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意义:内阁时郡主专制的强化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4.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内容: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由八国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极为后,为销弱旗主的力量,增加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议政会议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由于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会议决定的事,皇帝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上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写成文,经过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员执行。于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