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ID:155865

大小: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09-01-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字形和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匿名(nì)    禁锢(gù)    鹤立鸡群   颔首低眉    B.憎恶(zèng)   栖息(qī)    随机应变   囊萤映雪C.朔方(sù)    家醅(pēi)   孤陋寡闻  托泥带水D.氛围(fēn)   提防(dī)    慷概大方   不可名状     2、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课堂讨论,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又要认真思考,不能信口开河。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莫言从“内部”     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 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埋葬。 A. 审视   期待   警醒          B. 审查   期盼   唤醒  C. 审查   期待   唤醒           D. 审视   期盼   警醒4.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③⑤④②①     B.⑤②④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④②①③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罗曼.罗兰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D.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6、古诗文填空( 共10分,每空1分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赤壁》中,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③、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       _,                   。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来表现自己安贫乐道、不慕虚荣的磊落胸怀的语句是__________     _,                   。⑤、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学习效率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 掌握50%-80% 掌握50%以下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10人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2分)②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分) 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2分)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共44分)(一)(4分)春  雪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9、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0、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二)(15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①②: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4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⑵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⑶亭以雨名,志喜也  (      )            ⑷甲子又雨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1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农夫相与忭于野。14.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⑴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⑵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11分)民间花鼓戏                         陈平凹    湘北最受欢迎的正是这朵尽情绽放在乡野民间的艺术之花。依照古岳州府沿袭的称谓,应该叫巴陵花鼓戏,很阳春白雪,以前是专门唱给那些达官显贵听,平民百姓是无缘消受的。但到后来在民间下里巴人也唱开了,高雅的文学艺术在通俗的艺术苑囿中绽放出异彩,流行最久最快的也正是那些与百姓最贴心的唱本,像《刘海砍樵》就是典型。    一沦为“草根”就成民间的了,花鼓戏便返璞归真、原汁原味了:本色、生动、谐俗、野趣,乡民们唱了一代又一代,就是百唱不厌百唱不烂啊。因了这朗朗上口,到如今乡民人家长点岁数的大多耳熟能详,而不比皮影戏、杂耍戏须讲究特技高招。它又不受多少时空的局限,情之所钟,兴之所至,皆可随意发挥,自由流出,因之乡民人家嗜之如烟土,真一日不可少了。农忙抢收的地头,赋闲歇凉的庭院,便常有人拿了腔调,有模有样的,声情并茂,谝三句戏文,摆两下姿态,少不了哄然群起的喝彩阵阵。由此乡村单调乏味的日子更平添了几多亮色雅趣。    逢着演花鼓戏了,村民人家无论老少,皆欢天喜地奔走相告:“唱老戏喽!唱老戏喽!”回声飘荡在屋场上下,个人心头,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戏班大体分两种:正式的县城剧团和自发的野鸡班子。前者文雅高逸,彰显大家风范;后者粗俗谑趣,濡染乡野气息,皆受欢迎,皆有完整配套的行头,几个压得住台脚的角色,偶露一两手精湛服众的绝技,便一并流传于民间口头,化作了茶余饭后海阔天空的谈资。花鼓戏就这样火热了太古沉寂的村村寨寨,喧嚣了鲜活明快的市井闹声。    吾乡每遇续宗谱、祝长寿、娶媳妇、考大学之类的大好喜事,皆以演花鼓戏喜庆道贺为正宗,为有气魄,为至上礼仪。也有在露天放映电影的,但只是凑热闹而已,算不得很正式。开演前,台下人头攒动,台上紧锣密鼓,台柱两边贴细长细长的对联,悬亮亮堂堂的马灯,前后台用暗红或深绿的帷幕隔开,伴奏的乐者侧坐台边吹拉敲弹气定神闲。而小货贩们则遥对了戏台子,摆开了小摊位,但见到列队成一字长龙,前村后店的,四面八方的,皆拉长了调子,嘶喊了号子。小孩子们便纷纷受了诱惑,涎了口水,吵嚷着扯了大人衣襟,争买零食吃,只一会便吃的心儿欢欢的,小脸儿通红通红的。其时月明星稀人定初,夜渐渐深了,轰轰火铳忽地爆出雷霆巨响,众人惊魂未定,一片悦耳奏乐声中,花鼓戏便正式开演了。颇受平常乡民青睐的角色,是小生和花旦。演一幕夫妻悲欢之事,传一段悱恻缠绵之情,即能以哀婉之意动人心。而小孩们此时多半想困觉了,眼皮上下直打架;待得小丑蹑了手脚表情夸张出了台,登时见到愚顽油皮滑稽搞笑,遂不自禁在睡梦里嘻出声来。老人们似乎对老生更寄托了热情,许是皆因在唱老了听老了的唱文声里,一起慢慢地熏陶长大到老的吧。台上是演,台下是观,遂以戏为缘,相互间便熟稔了,平时不免有了招呼往来。老生颇为恪守严训,讲究的是“一个名声养到老”。那音质沉雄浑厚,那姿势拿捏准确,一句念白,一记招式,皆运了心凝了神,针眼大的破绽也硬是找不出,不愧以娴熟之技服人心。年轻一辈则全为凑兴瞧热闹而来,台词的乡语古调十分只听得三分半,懵懵懂懂的,剩下的全丢爪哇国了;且闭了目只痴痴地想满台子咿咿呀呀的声和打恭做揖之姿,偏巧此时现出个古装打扮的曼妙女子,便齐齐睁圆了眼死死地瞅,不知是恍兮惚兮还是惚兮恍兮,反正后来那皓齿秋波相会在了春梦边,那水袖红妆便缀满了五彩遐想。如此整晚上一场戏终了,不知不觉地,月隐了,鸡鸣了,天亮了,乡民人家却不懈怠,皆神清气爽,热烈地谈论起昨晚的戏,又开始翘望着那第二晚的戏了。15.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内容,并说明其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16.结合上下文解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含义。(3分)17.为什么说“一沦为‘草根’就成民间的了,花鼓戏便返璞归真、原汁原味了”?(3分)18.文章大量笔墨写不同观众的表现有何作用?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共14分)流泪的蓑衣                                                       余君才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的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的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http://ww w.(选自2012年第3期《散文选刊》)19、品味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20、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3分)2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6分)①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②第三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为什么?(3分)22、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3分)三、写作(共50分)23、题目:让_______走进心灵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校名、人名等。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34分)1.(2分)(   A )  2.(2分)(    C )  3.(2分)(   D  ) 4.(2分)(     B)  5.(2分)(   B  )  6. 古诗文填空。(10分)(1)   怀旧空吟闻笛赋     ,___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铜雀春深锁二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但愿人长久          ,___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4)     不戚戚于贫贱      ,___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____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______。7.综合性学习。(4分)①    (2分)要点: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采取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各1分,言之成理即可)②要点:a、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实践;缺乏指导,容易走弯路。        b、既有正确指导,又有自主实践。(各1分)8、仿写句子示例:乐观的人,将失败当作垫脚石,一步步登临理想的高峰。二.阅读(44分) (一)古诗赏析。(4分)9. (2分)    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10、(2分)     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二)文言文阅读(15分)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1)  情趣                      (2)      离开            (3)   记                     (4)       下雨          12、( C  )(3分)13、翻译句子(4分)(1)    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2)    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14.(4)(1)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2)       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三)说明文阅读(11分)15(2) 总写花鼓戏的来历、地位、延续等内容;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                      16(3) 阳春白雪指的是高雅的文学作品;下里巴人指的是通俗的文学作品。17(3) 花鼓戏以前是专门唱给那些达官贵人听的,是少数人的,后来在民间唱开了,流行最久最快,形成了突出的特点,并且代代传唱,长盛不衰。所以说花鼓戏一到民间便返璞归真、原汁原味了。18(3)花鼓戏是绽放在乡野民间的艺术之花,它本色、生动、谐俗、野趣,它为乡村单调乏味的日子增添了几多亮色雅趣;表达了作者对花鼓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寄托了对家乡、对家乡的文化、家乡的人民的热爱之情。(四)散文阅读(14分)19(2)    ①从久远的古代就倍受重视;②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经常感受着父亲的温暖(若答“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他遮风挡雨”也可以。)(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20、(3)①自古至今倍受重视的喜悦自豪;②与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③感受父亲温暖的感动;④被闲置的无趣和寂寞;⑤被遗忘的失望与伤心(答对4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21、(6分)(1)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的人(说明:从父亲听从劝说去陌生的城里生活看出他善解人意;从父亲生活艰辛但从不抱怨,怀念故土但不表露看出他感情深沉)(3分,每个要点1分)(2) 没有忘记(1分)因为:①父亲多年在农村劳作,与蓑衣接下了深厚的感情;②文末,了解父亲的“我”断定父亲不会忘记;③修缮房屋预示着父亲将来还要回老家,那时自然会看、会想、会披蓑衣的。(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22_①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②蓑衣竟会流泪,题目新颖富有悬念,能激发阅读兴趣;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3分)               三.23、作文(50)(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