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

ID:133166

大小:33.6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0-04-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认识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 1.“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不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物质世界不仅是独立于人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着的,而且是无限地存在着的,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对物质的“存在”或“非存在”的状态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和观察,是一个无限的“悬而未决”的反复过程。对我们视野之外物质状态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实践范围,才能不断地解决,使得人的认识不断丰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处于不断解决的过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绝对不可能认识的东西。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包含着认识相对性、无限性的可知论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认识之所以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科学研究的人物一般说来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需要,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取决于欧洲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实际需要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从实际需要中产生出来。现代科学研究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它探索的课题有时并不直接来自实践的需要。然而,就是在这种研究中,人们仍然重视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何种实际的意义。实际上,大多数科学研究课题,都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与实践需要所决定的。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就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研究、认识和解决,从而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的发展就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生要注意的是: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客体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 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w.w.w.k.s.5.u.c.o.mwww.ks5u.com  4.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说明 A.纯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神秘主义                   B.任何理论认识都是人的实践的结果 C.社会生活实践是产生神秘主义理论的惟一根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理论认识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立足于实践、依靠实践来解决一切理论上的问题。实践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具有目的和要求的主观因素,又具有客观的物质因素,是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它能够使主观客观化、现实化,因而是认识客观性的基础和准绳。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正确的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反之,凡是把理论引导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并从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正确观点,表明马克思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的,从而科学地把握了社会的本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5.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是 A.主张知易行难                            B.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 C.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D.主张行先知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知行观。 王夫之这段话意思是: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于认识。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的效果,而认识本身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这一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学说,是中国古代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6.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B.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 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D.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对认识客体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以具体性、内容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题干的这一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和质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试题引用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话,表达了他对感性和理性关系的看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眼睛是最坏的证人”这句话的含义。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人们获取事物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于眼睛这一视觉器官。但是眼睛所获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而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认识停留于感性,非但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还有可能受到假象的欺骗,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最坏的见证人”。其次,要正确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这一命题进行正确地评价,既要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和合理之处,又要看到在认识过程中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w.w.w.k.s.5.u.c.o.mwww.ks5u.com  8.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           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 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真理存在于感觉、观念之中,是生而具有、主观自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客观唯心主义并不直接否认客观真理,甚至还强调真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认为观念上的真理也是对客体的认识,因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客体,并不是物质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神秘化、绝对化、客观化了,依然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创造物。所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仍然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鼓吹从主观到主观的主观真理。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不依赖人的意志的客体,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真理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相一致。世界上只存在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没有的。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否认客观真理,必然为宗教和信仰主义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和真理观具体观点的辨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指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有多少个看法,就有多少个真理,不管它是否与实际相符合。针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形成的不同认识,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张客观真理不止一个,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则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当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要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混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0.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括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一个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真理的具体性还表现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因此,本题的答案选C。 w.w.w.k.s.5.u.c.o.mwww.ks5u.com  二、多项选择题Ⅱ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一般的抽象的人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相对于主体而言,认识的客体则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分级是指认识的主体按其活动的社会形式所分成的不同的社会层次。这些层次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细胞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主体的社会性,但并不等于脱离个人抽象地谈论社会,而是认为主体的具有社会性的认识活动也是通过个人并由个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活动的一种形式。集团主体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普遍存在的一种主体形式,它指的是以一定的集团、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形成的主体。社会主体指的是一定地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整体,是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以社会总体的形式进行活动的认识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主体的活动形式是由条件的、相对的。人类主体是认识主体的最高形式,它指的是人类以统一的整体作为主体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迄今为止,自觉的人类主体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既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还有阶级的、社会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12.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宗教迷信思想,乃至种种错误思想产生的认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承认并坚持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的同时,又进一步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创造和反映是认识本质的两种不同功能,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如若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错误的接收、整合、系统化加工,必将产生种种失真的甚至是极其荒诞的认识。 人脑中的鬼神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过是把自然界和自然力神化,或者是使人们的力量具有超人间的感染力罢了,这种错误的认识绝不是主体主观自生的或无中生有的,在客观世界中都可以找到其根源。A项否认认识从实践中发生,否认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对象性关系;C项错误地肯定了鬼神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13.《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原理来判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 “天下无心外之物”,意思是在人的意识之外无独立存在之物,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而在你心中,对花的感觉就等于花的存在,即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而不是人的某种意识。因而能够表现王阳明错误观点的选项是AB选项。C项是讲思维存在、感觉与花的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这个命题本身是正确的。D项也是正确的命题。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14.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只注重认识世界,忽视改造世界 B.哲学的任务只是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C.哲学不仅要认识现实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不可分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对事物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需要。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发现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这些规律去改造世界,规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一切科学理论或知识,一旦离开了为实践服务这个根本目的,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往的哲学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都曾起过进步作用,为人类的思维增添过真理的颗粒,但是由于它们的理论的立脚点和方法的局限性,它们的理论不可能是彻底的,革命的,所以“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立足于使“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放眼于人类的解放,“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w.w.w.k.s.5.u.c.o.mwww.ks5u.com  15.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论断揭示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有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因此“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本题正确答案为AB。  16.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但是189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 A.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                          B.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C.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D.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客观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基本属性。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种含义:(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区别,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2)人类的认识能力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的,这种无限接近客观世界的必然趋势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因此,绝对真理的实质是揭示真理性认识无限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趋向。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层面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人们的认识有待扩展。(2)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特定对象的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人类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相对真理的实质在于揭示了人类认识界限的可变性。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依赖,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组成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每一个真理性认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来说,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它又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绝对真理。人们的认识要达到和它所反映的外部客观世界相一致,都有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17.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领导—群众”相一致的哲学基础是 A.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             B.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 C.辩证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D.认识论的“认识—实践—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认识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其次,从群众中来,就是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把群众的经验和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理论、政策和办法。这大体上相当于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过程。再次,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已经形成的理论、政策和办法拿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直到群众的实践。这大体相当于将“一般”转化为“个别”,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政策和办法等得到了检验、丰富和发展。最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坚持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并进而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无限认识过程。群众的意见往往是不系统的、分散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局部的、具体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听取群众的意见,然后再把群众的意见加以集中、整理,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意见。但是,这种意见还必须返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任务,而需要多次的循环,每进行一次循环就会使认识达到更高一级的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