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年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ID:134369

大小:20.9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0-05-2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年高三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      咸淳十年,大元兵大举伐宋,似道督诸军出次江上,以立信为端明殿学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讨使,俾就建康府库募兵以援江上诸郡。立信受诏不辞,即日上道,以妻子托爱将金明,执其手曰:“我不负国家,尔亦必不负我。”遂行。与似道遇芜湖,似道拊立信背哭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立信曰:“平章、平章,瞎贼今日更说一句不得。”似道问立信何向。曰:“今江南无一寸干净地,某去寻一片赵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尔。”即至,则建康守兵悉溃,而四面皆北军。立信知事不可成,叹曰:“吾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终为国一死,但徒死无益耳,以此负国。”率所部数千人至高邮,欲控引淮汉以为后图。     已而闻似道师溃芜湖,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立信叹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乃置酒召宾佐与诀,手为表起居三宫,与从子书,属以家事。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抚案者三,以是失声,三日扼吭而卒。                                                                    《宋史·汪立信传》 l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俾就建康府库募兵以援江上诸郡。    B  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C.欲控引淮汉以为后图。              D.夜分起步庭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 以妻子托爱将金明    ②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① 执其手曰:“我不负国家,尔亦必不负我。”遂行。    ②(成名)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C.① 终为国一死,但徒死无益耳。  ②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D.① 乃置酒召宾佐与诀。      ②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似道)俾就建康府库募兵以援江上诸郡。 B,(妻子)执其手曰:“我不负国家,尔亦必不负我。” C.(似道)率所部数千人至高邮。 D.(从子)三日扼吭而卒。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似道督诸军出次江上——似道带领军队按次序从江上出兵 B,立信受诏不辞——汪立信接受诏命,—毫不推辞 C,则建康守兵悉溃——那么建康守兵已知道失败 D.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江汉守臣根据具体情况都放下了武器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汪立信忠心卫国的一组是 ①立信受诏不辞    ②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③某去寻一片赵家地上死 ④率所部数千人至高邮    ⑤慷慨悲歌,握拳抚案者三 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段写了汪立信“受诏”“上道”“立志为国捐躯”“至高邮”的言或行,或详写,或略写,塑造了汪立信忠心爱国的形象。    B.汪立信在大元兵大举伐宋之时,爱国心切,受委任后即日上道,没有接受妻子的挽留。   C.似道问及立信准备到什么地方去,立信表示要死在一处属于赵家的土地上,可见立信一心念及祖国土地的完整。    D.立信听闻似道已兵溃芜湖,江汉守臣的表现也令人失望,知道大势已去,立下决心以身殉国。    (二)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①。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上戒君勿言于端乎?”严准曰:“否。”端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人,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②夫举大幸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子亦死,继迁子竞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宋史·吕端传》 【注】①军:宋代行政区域。②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    与:参预    B.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少:多少 C.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    坚:坚强    D.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    寻:寻找  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保安军奏获其母。    ② 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③ 上戒君勿言于端乎?   ④ 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A.两个“奏”字相同,两个“戒”字也相同。 B.两个“奏”字不同,两个“戒”字相同。 C.两个“奏”字相同,两个“戒”字不同。 D.两个“奏”字不同,两个“戒”字不同。 9.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至是,太宗欲诛之               ② 何以处之            ③ 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           ④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A.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以”相同。 10.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 独召与(李继迁)谋                       B.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边鄙常事)也 C.(寇准)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D.以臣之愚,宜置(继迁之母)于延州 11.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准遂告其故  ②必若此,非计之得也 A.① 寇准就把皇上召见商议的事说出来了    ② 假若一定这样做,就不是计划想达到的 B.① 寇准于是告诉了他其中的原因          ② 假若一定这样做,绝不是个好办法 C.① 寇准就把皇上召见商议的事说出来了    ② 假如一定这样做,绝不是个好办法 D.① 寇准于是告诉了他其中的原因          ② 假如一定这样做,就不是计划想达到的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吕端身为宰相,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不论边鄙常事还是军国大计,都认为不可不知。 B.吕端认为凡是干大事业的人是不顾他的亲属的,就如当年的汉高祖对待刘太公的态度一样,因此对待悖逆之人李继迁更应如此,只是处理的方法宜更妥善些。 C.吕端认为杀人不是上策,只会徒结怨仇,令“戒凶逆”的愿望适得其反。 D.吕端善待他人的看法得到太宗的首肯。最后继迁的儿子纳款请命,不能说不是吕端计谋的成功。 (三)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躶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史记·陈丞相世家》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官:管理, B.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  察:观察  C.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        让:让……说 D.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    距:抗争 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   ②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 ③ 信者固多心乎             ④ 项王不能信人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选择15~1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15.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A.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一般人当中未必有这样的人。 B.陈平虽然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能。 C.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能。    D.陈平虽然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一般人当中未必有这样的人。 16.①事魏不容  ②得请骸骨 A.①事奉魏王不能容身  ②请求辞职      B.①不同意事奉魏王    ②请求辞职    C.①事奉魏王不能容身  ②请把我处死    D.①不同意事奉魏王    ②请把我处死 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说明陈平受汉王责问原因的一组是 ①居家时盗其嫂    ②事魏不容,归楚不中,亡归汉    ③尊官之,令护军    ④信者固多心乎    ⑤受诸将金       ⑥得请骸骨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⑤⑥ (四)     至齐悼惠王时,曾参为相;礼下贤人,请通为客。        初,齐主田荣怨项羽;:谋举兵畔之,劫齐士,不与者死。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及田荣败,二人丑之,相与入深山隐居。客谓通曰:“先生之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梁石君、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与事而谢之。里母曰:  ‘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  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  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乃见相国曰:“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即欲求妇,何取?”曰:“取不嫁者。”通曰:“然则求臣亦犹是也,彼东郭先生、梁石君,齐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愿足下使人礼之。”曾相国曰:“敬受命。”皆以为上宾。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谋举兵畔之。    畔:伴随,跟随 B;齐处士东郭先生、梁石君在劫中,强从。    强:坚决 C.拾遗举过,显贤进能。    举:指出 D,里妇夜亡肉。    亡:没有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①臣请乞火于曹相国       ②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①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      ②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D.①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          ②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20.与“(足下即欲求妇)何取”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裹以帷幕。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竖子不足与谋。 21.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 A.她早晨离开家,前往善良的各位老妇家,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道歉。 B.她早晨出门,顺路看望跟她友好的各位老妇,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道歉 C.她早晨出门,前往善良的各位老妇家,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告辞。    . D.她早晨离开家,顺路看望跟她友好的各位老妇,把事情说了并向她们告辞。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郭先生、梁石君是齐国的英才。当初跟从田荣作乱,是迫不得以的。 B.有人知道蒯通知人善用,显贤进能,所以希望他能向曹参推荐梁石君、东郭先生两人 C.蒯通将“怒而逐”里妇的“亡肉家”比喻成当时的执政者,认为是当时的执政者逼东郭先生及梁石君人深山隐居,故蒯通用“束  请火于亡肉家”的做法套用在向曹参推荐这两个人才的方法上,是行之有效的。    D.蒯通认为没有“卑节下意”以求做官的东郭先生、梁石君与“幽居守寡不出门”   的妇人相类似,令人敬服,应重用他们。     (五)   希崇素朴厚,尤嗜书,莅事之余,手不释卷,不好酒乐,不蓄姬仆,祁寒盛暑,必俨其衣冠,厮养之辈,未尝闻亵慢之言。事母至谨,每食必侍立,俟盥漱毕方退,物议高之。性虽仁恕,或遇奸恶,则嫉之若仇。在  州日①,有民与郭氏为义子,自孩提以至成人,因乖戾不受训,遣之。郭氏夫妇相次俱死。郭氏有嫡子,已长,时郭氏诸亲与义子相约,云是亲子,欲分其财物,助而讼之,前后数政不能理,遂成疑狱。希崇览其诉,判云:“父在已离,母死不至。止称假子,孤二十年抚养之恩;倘曰亲儿,犯三千条悖逆之罪。颇为伤害名教,安敢理认田园!其生涯并付亲子,所讼人与朋奸者,委法官以律定刑。闻者服其明。        《旧五代史·晋书·张希崇传》     [注]①在  州日:清泰(公元934—936年)年间,张希崇任  州(今陕西彬县)节度使。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莅事之余,手不释卷。  莅:管理              B.事母至谨。    谨:重要 C.物议高之。    高:高度                      D.止称假子。   止:禁止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或遇奸恶,则嫉之若仇。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有民与郭氏为义子。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C.欲分其财物。                   其生涯并付亲子。 D.遂成疑狱。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25.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尝闻(姬仆)亵慢之言           B.每(希崇)食必侍之 C.云(嫡子)是亲子                 D.(义子)孤二十年抚养之恩 26.选择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①郭氏有嫡子  ②希崇览其诉. A.郭氏夫妇有个亲生儿字    张希崇听了他的控诉 B,郭氏夫妇有一仇家的儿子    张希崇看了状子 C.郭氏夫妇有一仇家的儿子    张希崇听了他的控诉 D.郭氏夫妇有个亲生儿子    张希崇看了状子 2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希崇品性宽厚仁爱的一组是 ①不好酒乐    ②必俨其衣冠    ③事母至谨    ④未尝闻亵慢之言 ⑤或遇奸恶,则嫉恶如仇    ⑥止称假子 A.①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