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讲解与练习(7)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讲解与练习(7)

ID:134550

大小:1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0-06-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 有人以为,只要拿起毛笔沾了墨汁在宣纸上一挥,写上几个汉字就是书法了,甚至自称是书法艺术。其实,称得上“艺术”需要有“艺术性”,更需要有个性的创造力。若以现代的艺术概念来衡量,是应该对实用性的书写和艺术性的书写做点区别的。书法艺术是对书法的高要求,书法是对写字的规范化要求。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的文化的双重魅力。而一般的书写者只是在写“字”——这是文字的功能。书法是以“法度”来规约书写者,而书艺则比法度的要求更高。显然,书写者(写字)不必具有书法和书艺的丰富因素,而书艺则必须包含书写和书法的因素。字外无字,写字匠所为;字外有人文,书法家所为。自古及今大量的书法作品严格说来只是“书法”和“写字”。好的书法艺术作品一定会集中透露书写者的生命感动与文化趣味以及书写习惯。     中国书法艺术在漫长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母体是汉文字,故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这是一个误会。书法艺术的内容在于书写的意与法的艺术性,要落实到“法”的美,而不是落实到“字”的是与非上。中国书法是形式上极为简约的艺术,它利用汉字,寄生于汉字,但它有相对独立的生命。文字内容(文学性)可以引导和升华书写艺术,使意与法得到更完善的发挥,但从本质上而言,“字”的内容不是“书”的内容。“字”义决定实用功能,“书”法(写意)决定欣赏功能。虽然历史上的书法存活常常两位一体,但是,在今天从学术立场不妨进行区别认定,不要混淆。如半坡彩陶刻符我们可以认定它富于艺术性,但不能认为它是今日概念中的“艺术”。又如古代的刑徒砖上的刻划,它可以用作艺术研究的佐证和实物,但不能无限夸大它的艺术性。从本质上说,艺术的精神含量决定了艺术品性。 “字”“写”得好不好,标准可以不同,但“字”的“写”是书法之成为艺术的关键。因而,从传统的立场言,理解书法的关键在于理解书写性,理解对象何以“书写”和为何如此“书写”以及“书写”得如何。欣赏书法艺术,是一次生命节奏和文化秩序的摸索、体验:而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通过书法,我们可以感觉体验到不同的生命和文化力量,其中有无尽的活泼力量让人感动。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个显著不同:它受制于一个母体一一汉字。但是,对于艺术的书写而言,是不同的文化生命个体对汉字标准形态的不断“试对”和“试错”的过程。书意就在书写之中,而书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我意思的“试对”和对他人规范的“试错”过程。其实,理解书法比理解绘画难多了。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 (摘自《光明日报》,2001.9.13) 7.第二段中“半坡彩陶刻符”、“古代的刑徒砖上的刻划”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A.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 B.中国书法是形式上极为简约的艺术,它利用汉字,寄生于汉字,但它有相对独立的生命。 C.书法艺术的内容在于书写的意与法的艺术性,要落实到“法”的美,而不是落实到“字”的是与非上。 D.历史上的书法存活常常两位一体。 8.不能支持“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体现着书写者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即“字外有人文”。 B.欣赏书法艺术,是一次生命节奏和文化秩序的摸索、体验;而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 C.中国书法受制于一个母体——汉字,这一点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显著不同。 D.艺术的书写是不同的文化生命个体对汉字标准形态的不断“试对”和“试错”的过程。 9.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着重表述的一项是 A.书法艺术应体现书写者的人格的文化的双重魅力。 B.人们往往将书写的内容当作书法艺术的内容,这是一个误会。 C.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艺术有显著不同。 D.中国书法的美妙不是人人都能轻易体认的。 10.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对实用性书法和艺术性书法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B.为体现书写者的文化魅力和人格魅力,书写者可以不考虑书写的内容。 C.用今人的眼光来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古代的书法作品并不能称得上是艺术。 D.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创作出具有同样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的书法艺术作品。 [解析] 7.C (第二段开头即提出C项的观点,后面所举例子全为C项服务)  8.C(C项句子与“美妙”无关)  9.C(C项中提到的是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之比较,而本文主要讲的是书法之美,并无其它视觉等)  10.A(文中有“若以现代的艺术概念来衡量,是应该对实用性的书写和艺术性的书写做点区别的”句,可知A项的推断正确:“文字内容(文学性)可以引导和升华书写艺术,使意与法得到更完善的发挥”、“自古及今大量的书法作品严格说来只是‘书法’和‘写字’、”“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等句可印证B、C、D三项的推断错误)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题。 桥的运动 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在面标志,应当是不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上,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胡子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    12.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    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    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    13.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说明的一项是    A.桥是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    B.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    C.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    D.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    14.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桥墩就有摇动、转动和移动 B.桥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会发生摆动和扭动    C.受水流压迫和风浪打击,桥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    D.在冷暖不均、温度升降时,桥会伸缩,发生蠕动    15.下列对本文中心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桥在重力作用和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形    B.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C.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瞬间现象    D.桥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