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读图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时间上看,人口增长特点是 ,这种变化说明人口增长主要受 的制约。
(2)从地域上看,“二战”后人口增长特点和带来的问题是:
发达国家 ;
带来的问题是 。
发展中国家 ;
带来的问题是 。
(3)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世界总体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
(4)解决目前世界人口矛盾的途径是 、 。
9.读“人类与环境图”回答下列问题:
(l)人口系统通过社会一经济系统提供 与之发生关系。
(2)社会—经济系统通过人口子系统提供 发生联系。
(3)环境要素有 、 、 等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 ,反过来生态系统变化对环境要素也会产生 。
(4)人类活动从环境系统中获取 和 ,通过生产、消费又向 排放废弃物,而各环境要素的变化,反过来作用于 系统。
(5)图中“状态”指由于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压力”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响应”显示社会为减轻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所采取的对策。据此将下列内容序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内:
①工厂 ②水污染 ③某些物种消失 ④某地发病率上升 ⑤使用清洁能源 ⑥工人
(6)图中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和 ,说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和 。
10.读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
(1)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持续发展,条件是 的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是目的。
(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
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3)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必要条件有( )
A.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B.公众认识、接受和积极参与
C.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D.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环境标志认证
(4)1994年3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 、 以及 方案,这是全球第 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
11.读“我国人口增长及其自然变动”图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文化构成,回答下列问题。
年龄结构指标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0~14岁人口(%)
36.28
40.69
33.59
27.62
65岁以上人口(%)
4.41
3.56
4.91
5.57
老少比例(%)
12.15
8.74
14.60
20.16
2000年我国每十万人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半文盲
3611
11146
33961
35701
870
(l)199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非农业人口数是 亿,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 。
(2)从“中国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图中截取1960年至1990年30年间非农业人口变化资料,填出表格中A、B、C三字母表示的数并画出相应曲线图。
年份(年)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全国人口
6.6
A
8.3
9.2
9.9
10.5
11.4
非农业人口
1.4
1.3
1.3
1.4
1.7
C
3
非农业人口比例(%)
21
18
16
B
17
21
26
1960~1990年非农业人口所占的百分比
A B C
(3)读图说出目前与解放初期比较,80年代以前人口增长比率高的是 (农业、非农业)人口;8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比重高的是 (农业、非农业)人口,说明我国 进程加快,这个变化与当时我国的 政策有关。
(4)根据上面的图表简要说明我国人口存在的问题。
。
。
。
。
(5)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B 3.CD 4.BD 5.BC 6.D 7.C 8.A 9.B 10.B 11.B 12.D 13.A 14.A 15.D 16.B 17.C 18.C 19.C 20.A 21.D 22.C 23.AC 24.BD 25.C 26.BD 27.AC 28.B 29.A 30.CD 31.B 32.D 33.AC 34.BD 35.CD 36.C 37.C 38.C 39.D 40.BC 41.A 42.C 43.C 44.D 45.B 46.D 47.B 48.A 49.C 50.C 51.C 52.BC 53.D 54.A 55.B 56.A 57.BD 58.B 59.BC 60.C 61.C 62.D 63.B 64.B 65.A 66.D 67.C 68.A 69.C 70.A 71.C
二、综合题
l.(1)高 计划生育 3(2、4也算对) 负数 (2)下降 上升 老龄化 (3)劳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照顾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2.(l)尼日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 尼加拉瓜 低于出生率 快 过渡到 (2)韩国 古巴 现代 (3)过渡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3.(1)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②环境的质量下降 人口数量增加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猛增 生产活动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废弃物大量增加 (2)人口的过快增长与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3)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入手,因为资流与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问题引发的 (4)图中忽略了人口素质对环境、资源等的影响,随着人类环境观念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改变目前人口增长、资额耗竭、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现状。
4.(1)少 少 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宗教 社会 自然 (2)社会 气候水 土壤 环境污染
5.(1)A1A2 C1C2 两个地区 永久性 (2)地理范围 迁移方向 从农村到城市 社会经济
6.(1)逐年增加 (2)①从农村到城市 ②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自发 务工 经商 (4)上海 迁入
7.(1)东北 西北 西北季(或西北或冬季)(2)气候异常 过度开垦(或滥垦)过度放牧(或滥收) 草场退化(或面积减少) 过度砍伐 (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生态管理
8.(1)产业革命前慢、产业革命后变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猛增长社会政治经济
(2)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用于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等 快 滥伐森林、滥垦草原,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恶化。而且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增长很大一部分被人口增长抵消,而且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机会等方面的改善,困难也较多 (3)现代型 过渡型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9.(1)物品和服务 (2)劳动 (3)大气 水 土壤 影响 影响 (4)资源 能源环境 人类 (5) 自上而下填:人口系统为①⑥ 环境系统为③② 响应为④ 对策为⑤
(6)污染 压力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10.(l)生态 经济 社会 (2)公平性 共同性 持续性 (3)B (4)总体战略
对策 行动 一
11.(1)11.21‰ 3.4亿 28% (2)7.3 15 2.2 见图
(3)农业 非农业 城市化 改革开放 (4)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城乡人口结构改善不大,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人口素质低 (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