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试
高一化学(必修1)
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 Ⅰ 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成绩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的答案均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在答题卡内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Cl 35.5
Na 23 Al 27 K 39 Cu 64 Ag 108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2.“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下列的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能全部通过滤纸
C.有丁达尔效应 D.有布朗运动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胶头滴管的管口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以免外溅
C.在加热的情况下,蒸馏烧瓶中的液体体积不要超过容积的1/3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4.下列对实验仪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或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托盘天平标尺的“0”刻度在中间 B.量筒的“0”刻度在下面
C.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盐酸 D.用托盘天平称量25.2gNaCl晶体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B.凡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含氧酸能发生氧化反应,无氧酸则不能
D.反应中某元素的原子变为阳离子,则该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一定是还原剂
6.下列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单位
B.某物质含有8mol分子,也可以说该物质含有的分子数目为8NA
C.通常情况下,近似值6.02×1023就是我们所说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D.粒子数目越多,所含粒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越大
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钠变成钠离子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32g氧气的体积为22.4L
D.体积相同的H2和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在两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HCl,另一个盛H2和Cl2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质子数
9.下列关于agH2和bg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和He的体积比是a:2b
B.同温同压下,若a=b,则H2与He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C.体积相同时,He的质量一定大于H2的质量
D.同温同压下,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其体积也相等
10.配制250mL0.10mol/L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1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A.K+、Na+、NO3—、MnO4— B.K+、Na+、Cl—、SO42—
C.K+、Na+、Br—、Cu2+ D.Na+、Ba2+、OH—、SO42—
12.对于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CCl4,可用蒸馏法
B.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O3,可用过滤法
C.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
14.下列溶液中,跟100mL0.5mol/L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0.5mol/LMgCl2溶液 B.200mL0.25mol/LCaCl2溶液
C.50mL1mol/LNaCl溶液 D.25mL0.5mol/LHCl溶液
15.体积为VmL,密度为dg·cm—3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质量分数为ω%,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c= (ω×1000×d)/M B.m=V×d×(ω/100)
C.ω%=(c×M) (1000×d)% D.c=(1000×m)/(V×M)
16.已知下列两个反应:①Cl2+2KI=I2+2KCl ②I2+2KClO3= Cl2+2KI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高考资源网
A.①②均属于置换反应 B.①中的I2是还原产物,②中的Cl2是氧化产物
C.反应①说明KI的氧化性比KCl强 D.反应②说明I2的还原性比Cl2强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 (本题共2小题,共28 分)
17.(共18分)
(1) 0.5molO3中含有的分子数是 个,原子数是 个,质子数是 个。(每空1分,共3分)
(2) 将4gNaOH溶于 克水中,才能使每100个H2O分子溶有一个Na+。(3分)
(3) 将下列残缺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然后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共2分)
Cu(OH)2+ = Cu2++
(4)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每空2分,共6分)
① 水银 ② 烧碱 ③ 干冰 ④ 氯化钠晶体 ⑤ 盐酸溶液 ⑥ 蔗糖
(5) 在标准状况下,1.7g氨气所占的体积为 L,它与标准状况下 L的硫化氢(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每空2分,共4分)
18.(共10分)
(1)在下列反应中,用序号填空: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C.CaO+H2O=Ca(OH)2 D.2H2O 2H2↑+O2↑
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每空1分,共4分)
(2)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2分)
高温
Fe2O3 + 3CO 2Fe+3CO2
(3)用“单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2分)
Δ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Δ(4)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发生:Cu2S+2Cu2O 6Cu+SO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
。(2分)
四、本题共3小题,共27分。
19.把18.0 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实验操作如下,请把正确操作步骤(用1,2,3……表示)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并填写有关的空格:
(操作顺序2分,其他每空1分,共7分)
( )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 )盖好容量瓶塞,反复 颠倒摇匀;
( )用量筒量取 mL的18.0 mol·L—1的浓硫酸;
( )将 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 的烧杯中;
(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 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 )将已冷却至室 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
( )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至 ;
(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20.现有含NaCl、Na2SO4、Na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
(每空2分,共12分)
过量试剂2
操作②
过量试剂1
操作①
混合 溶液
溶液
沉淀A
溶液
沉淀B
溶液
沉淀C
固体D
过量试剂3
操作③
适量试剂4
操作④
(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的名称:
试剂1___________ 试剂2_____________ 试剂4________________
(2)恰当地控制试剂4的加入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试剂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加入试剂4后,获得固体D的实验操作④是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种品牌味精中食盐的含量。下面是该小组所做的有关实验步骤:(每空2分,共8分)
①称取某品牌袋装味精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并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
③
④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
⑤将沉淀干燥、称量,测得固体质量4.9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 补齐所缺少的实验步骤:② ,
③ ;
(2) 实验步骤③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
(3) 若味精标签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0%,NaCl含量≤20.0%”,则此样品是否合格?
(填“合格”,“不合格”)。
五、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2.常温下,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跟30.0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共5分)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