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狂妄(wàng) 酷肖(xiāo) 譬喻(bì) 混淆(hún)
B. 繁衍(yǎn) 胆怯(qiè) 眷念(juàn) 炮制(páo)
C. 瞥见(piē) 炽热(zhì) 执拗(zhí) 污秽(suì)
D. 缄默(jiān) 哂笑(shěn) 迸射(bìng) 吞噬(sh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 粗制滥造 粲然一笑 不可明状 广袤无垠
B. 孤陋寡闻 沧海桑田 顾名思意 海誓山盟
C. 左右逢源 盛气凌人 不容置疑 抑扬顿挫
D. 众目睽睽 相形见拙 莫衷一是 长圩短叹
3. 修改病句。(2分)
(1)良好的心态是刘翔在2011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通过“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使青少年阅读现状得到较大改善。
4. 名著阅读。(4分)
(1)《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下面的外貌描写分别是三位名人中的哪一位,请在括号内填出来。(2分)
①“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
②“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
(2)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意思是说,上天将要降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经受一些困苦。《名人传》里的三位主人公的经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战胜种种困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2分)
5. 古诗文默写填空。(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2)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
(6)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洛阳市假日旅游指挥中心透露,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圆满结束。全市共接待游客1770.17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4.08万人次,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476.95万人次,本届牡丹文化节期间,我市旅游市场特点显著。赏花游、文化游、生态游并驾齐驱。主要牡丹园高峰期日均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为代表的文化游魅力不减,同时,白云山、鸡冠洞、重渡沟、龙潭峡等生态旅游景区也吸引了大批游客。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2)有一位外国朋友要到洛阳旅游,请你为他推荐一处景点,并写出推荐的理由。(4分)
(3)今年牡丹花会期间,洛阳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希望让四方宾客看到一个文明、有序、整洁、亮丽的美好城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2分)
在热闹的火车站售票大厅的一角,一位60岁左右的男子无视大厅的禁烟标志,正在一边吸烟一边等人。此时,身为控烟志愿者的你走上前去对这位吸烟的男子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2分)
云南的歌会
①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②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③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7. 选文写的是两种场景下听到的民歌演唱,请根据内容给每个场景拟个小标题。(2分)
8. 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9. 第①段中加点词“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什么?(3分)
10. 有人评价第②段对人物的描写细腻真实,联系文段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细腻真实”的?(2分)
11. 第③段大量使用了景物描写,它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7题。(14分)
黄土的功与过
①一提到黄土高原,自然就想到那块贫瘠的土地,那里不但干旱少雨,水土还大量流失。千百年来,流失的泥沙被卷入黄河,导致黄河水患不绝。黄河的泛滥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可以说,人们对黄河又爱又恨,一方面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另一方面又称黄河为“中国的忧患”。这一切都源自于可爱又可恨的黄土。
②打开中国地形图,会看到一条横贯南北的太行山脉,把中国的中部地区分为两半。高耸的太行山阻挡了西北吹来的强劲的季风,数百万年来,西部内陆荒漠的沙尘被风吹扬到太行山脚下,堆积成山,形成了黄土高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被黄土高原阻挡,绕道北上,进内蒙草原,后又不得不掉头南下,横穿黄土高原,最终东出三门峡,经华北平原入海。
③在穿越黄土高原时,黄河被泥沙染成了黄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色的河。据统计,现今的黄河每年从黄土高原带下约16亿吨泥沙,也许历史上还有比这更大的排沙量。因为在2500多年前就有黄河“一斗水七升泥”之说,《汉书·沟志》也说黄河“一石水有六斗泥”,照此一说,当时的黄河水比现在还混浊,因为在三门峡观测站曾测到每立方米666公斤的较大含沙量。即使含沙量相当,二三千年前的降雨量比现在要大,所以带走的泥沙还要多。
④数百万年来,黄河不断地把黄土送到华北平原和大海。正是有了黄土和黄河,才有了华北冲积平原,为中华民族带来大面积肥沃的土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黄河以其独有的功能填海造陆数十万平方公里。至今,黄河每年继续造地十几平方公里。正是由于黄土流动,使得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这里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⑤反过来,也是黄河的泥沙摧残着中华文明。据历史记载,在距今2500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两次,大的改道26次,其影响范围北到天津,南到淮河,可以说,整个华北平原到处都可找到黄河改道的遗迹。黄河泛滥与改道史不绝书,给下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许多古代繁华都市都被掩埋于黄土之下。
⑥因为有了黄土,黄河的频繁泛滥是很自然的事,即使没有人为干扰,黄河也是要泛滥的。正如尼罗河的泛滥创造了古埃及的文明,黄河的泛滥孕育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因为有了人,黄河的泛滥成为天灾。为了拦截黄土的下移,人们在黄土高原修建了数十万座沟壑坝(淤地坝),为了控制和疏导黄土,人们在黄河上修建了数座大型水利设施。堵截黄土短期内可以奏效,但从长时间来看,黄土不能只堆积,而不向下游输运。
⑦正如喜马拉雅山长高一样,黄土高原还在继续增长。虽然黄土的流失几千年来一直比较严重,但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比起其堆积来说可能还是略为逊色。黄土高原的年均降尘量可能还没有人调查计算过,但是近3000多年来的降尘堆积覆盖层厚度达40~80厘米,如果按第四纪每万年长高60多厘米计算,近几万年来每万年长高1米多,长高速度似乎越来越快了。
⑧人们喜欢也好,怨恨也罢,黄土高原依然如故。人们希望它不要再增高,也不要再流失,会有这么一天吗?
(本文来自科学松鼠会,有删改)
12. 阅读全文,说一说黄土“可爱又可恨”之处表现在哪里?(2分)
13.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引用了历史资料,简要说明其作用。(2分)
14. “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平均每三年发生两次”中的“平均”能否去掉?为什么?
15. 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高耸的太行山阻挡了西北吹来的强劲的季风,数百万年来,西部内陆荒漠的沙尘被风吹扬到太行山脚下,堆积成山,形成了黄土高原。
16. 第⑥段画曲线句应该怎样理解?(2分)
17. 作者在结尾表达了对黄土高原的担忧,洛阳位于黄河流域,同样会受到黄土高原的影响,读完本文,你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黄土高原不再增高,也不再流失?(2分)
[NextPage]
[NextPage]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②笈: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8. 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
(3)媵人持汤沃灌 ( )
(4)负笈从师 ( )
20. 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答: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
21.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2分)
(二)阅读古诗,完成22~23题。(4分)
行路难(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2. 面对美酒佳肴,作者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分)
2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24. 任选一题作文。
(1)汪曾祺永远怀恋童年时在端午节“挑鸭蛋”“玩鸭蛋”“吃鸭蛋”的情景;琦君永远怀恋小时候母亲亲手酿制的“春酒”;同学们,你一定也有过与此相似的体验,也许心里一直怀恋着一段生活……
请你以“怀恋_________”为题,写下自己最难忘的那一段生活,也许那将是你一生中最纯净最深沉的一段情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感动,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例如: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事迹的难忘,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的上海世博会的自豪,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的无私奉献……一桩桩,一幕幕,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师长的哺育、同学间的关爱、陌生人的帮助……一点点,一滴滴让我们激动不已。生活的感动燃烧着激情,催人奋进,永不停息。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题目_____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1. B 2. C 3. (1)去掉“能否”或句首加“有无”。
(2)去掉“通过”或“使”。 4. (1)①托尔斯泰 ②贝多芬
(2)示例:贝多芬一生经历坎坷曲折,自幼丧母,父亲对其经常打骂,在他的事业上升时期,双耳失聪,使他陷入了无尽的孤独痛苦之中,但他没有被命运打倒,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创造了不少不朽的音乐。
5. (1)天街小雨润如酥 (2)人有悲欢离合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 (1)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圆满结束。
(2)示例:景点:龙门石窟。理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里面有数以万计的佛像、题记、碑刻,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造诣。
(3)为了他人的健康,请您灭掉手中的烟,为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一)7.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8. “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仍有其它内容。与下文“也唱其他故事”照应,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练,不可去掉。
9. 指: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题;互嘲互赞。
10. 示例: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11. 以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烘托映衬出“赶马女孩的歌唱”,表现人物的美好动人,歌声的情韵动人。
(二)12. 可爱:黄土流动,使得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可恨:黄土使黄河的泛滥更频繁,摧残着中华文明,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3. 说明黄河的含沙量较大,引用史料,增加了可信度。
14. 不能去掉。说明黄河决口不能是每三年就一定发生两次,去掉后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 作诠释。具体地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16. 黄河的频繁泛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17. 示例:植树造林,修筑堤坝,兴修水利设施等。
三、(一)18. (1)手指/不可屈伸 (2夫/人好学
19. (1)学问渊博的老师 (2)穿,同“披” (3)热水 (4)背
20. (1)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1. 都是通过描写求学的艰难来表现学习的努力、刻苦。
(二)22. 失落、苦闷、抑郁。 停杯 投箸 拔剑 四顾
23. 乐观进取,对理想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