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ID:147908

大小:30.9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4-07-0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第一卷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世界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综观500年来世界历史的进程,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他们走过的道路,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他们所具有的那种文化能力(这一民族或国家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二是需求(一种普遍的需求)。   这两者的关系决定了一流国家的产生或消失。当一种文化能力最能满足的需要还没有产生时,这种能力被荒废着。比如商业不发达时,犹太人的市场经营能力被荒废了;制造业没有产业化时,德国人、日本人的制造能力毫无用武之地;当软件不知为何物时,印度怎么想都不可能取得在国际软件行业的位置。民族、国家、地区和个人发达的前提条件就是需求,一种人类的普遍需求。当这一需求出现,而一个民族、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的文化能力可以充分满足这一需求时,他们的发展和发达就指日可待了。从民族到个人的发达无非是人类需求、我最擅长、能者不多三条的结合。   欧洲人(尤其是北欧人)因为生存需要,几千年来都有一种强烈的物质需求,这种需求激发了它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体现出了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生存需要的精神。就像韦伯说的:自律、节俭、勤奋、进取、征服,这一系列的理念是在它的需求与自然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当人们必须通过制造、生产物质产品来满足生存需要时,这种理念自然就出现了。当一系列的理念形成文化,当这种精神和文化成为欧美普遍自觉的文化观念和方式以后,这种能力就养成了。可是,为什么在这种文化能力养成后,欧洲在公元1500年至公元1800年里没有发展起来呢?这是因为一种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还没有出现,也就是现代生活还没有被全世界所认同。比如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而只有当现代化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普遍需求的时候,这种文化能力的历史机遇才可能出现。当众多民族、国家、个人的生活都要实现现代化时,这一巨大的社会需求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世界市场。欧洲在千百年里为满足这种需求准备了充足的文化能力,深刻地体悟到了这种需求,并用这一能力开始进行生产、营销、发展。100年来现代化成为全世界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普及过程、宣扬过程和实现过程就是一流国家形成的过程。把这些观念、方式和他们所走的道路归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一种深刻的文化能力同一种普遍需要的社会需求相结合,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国家。   20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证明:凡是制造业最为先进的国家也都是发展和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顶尖地位的国家。这个过程使我们看到了现代一流国家的产生或者说现代化的一个特点:那种深刻的、普遍的文化能力同某种社会普遍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后,由某种机制化、体制化的方式运作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变得十分容易和轻松。这样的国家既不必实行文化变革,也毋须强化管理,因为那里的人们已经普遍自觉于时间、节俭、规则、科学、严肃、精细、理性等一系列文化理念,并已落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1.下列对“一流国家”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具有悠久历史和先进文化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   B.具有很强的个人文化能力和发达的经济实力的国家。   C.具有适应时代的文化能力并可以满足世界范围普遍的需求的国家。   D.具有制造能力与市场经营能力和领先于世界的软件行业的国家。 2.下列不属于发达国家的经验的一项是( )(3分)   A.在现代生活还没有被全世界所认同时,应该暂时停止发展自己的文化能力。   B.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具有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并有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   C.北欧人强烈的物质需求,激发了他们自律、节俭、勤奋、进取、征服等文化理念的形成。   D.普及、宣扬并实现现代化,为人类需求而生产、营销、发展,是形成一流国家的必经之路。   3.下列理解不属于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需求的精神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的体现。   B.在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的时代,是不会出现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的。   C.在发展和生活水平方面居于当代世界顶尖地位的国家,其制造业必然是最先进的。   D.当人们把科学、节俭、精细、时间、理性等落实在工作和生活中并已形成自觉的文化理念时,所谓文化变革、强化管理等就没有必要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4——8题。(22分)  陶渊明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义煕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宋书·隐逸列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躬:亲自 B.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白:禀告 C.而蓄素琴一张             素:古老的 D.毕,还复著之             著:穿,戴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6.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思想的一项是(  ) 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②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③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④义煕末,征著作佐郎,不就 ⑤我醉欲眠,卿可去 ⑥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自幼志向高远,但因家境贫困,父母年迈,不得不去做官;又因无法容忍官府的束缚,所以不久便又辞官。 B.陶潜有志过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怎奈身体瘦弱多病,不得不再次出来做官。 C.陶潜先后多次出仕,分别做了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著作佐郎等,终于不能忍受官府的束缚,彻底辞官归家,并赋《归去来》。 D.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陶潜,但未能达到目的。在陶潜前往庐山的途中,王弘便派陶潜的老朋友庞通之在半道上邀请陶潜。 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琅琊溪①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9.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0.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四、名句默写(6分) 11.在横线处写出课文原句。每小题1分 (1)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24分) 执虚如盈 张丽钧 每当听到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执虚器,如执盈”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好喜欢这两个短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它,被提醒的顿悟与被寄望的欣悦暖暖地包围了我。 从字面上来看,它很好理解——就算你手里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  我试图让自己潜入这两个短句的深层,轻轻叩问一下作者:先生究竟出于怎样的考虑,号召人们视“虚”为 “盈”呢?难道说仅仅是为了爱惜器物、不使堕地吗?  ——当然不是。 先生应该是十分看重那颗“恭肃的心”的。即使是捧着一只粗瓷的空碗,也当那里面盛满了佳肴美馔,不因“空”而生狎昵,恭肃的心,惴惴地悬了,让“盈”在这一刻成为“虚”的别解。 我得承认,我是慢慢喜欢上那种“执虚如盈”的庄肃感的。在这个美好的提示面前,我郑重地将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归了类,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 在“执盈如虚”的岁月里,何曾知道自己正“执盈如虚”?生活将那么多盛满了琼浆的精美器物送到我手中,我却没想到它们都是需要我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去珍爱的。这颗心,与其说是粗疏的,不如说是贪婪的,它惯于挑剔,惯于骄横,惯于在一朵花前遥想另一朵花。    后来,生活或是恼了?竟粗暴地略去了“洽谈”的程序,劈手从我怀里掠走了一些,又掠走了一些。我不能呼告,不能悲鸣,只能默默注视着自己越来越空虚的怀抱,惊恐莫名。于是,赞歌喑哑,腹诽茁长。一双“执虚如虚”的手,注定逃不掉被荒漠吞噬的命运。    感谢那个飘着海腥味的夏天,它使我幸福地读懂了“盈虚”的内涵。在那条仿佛被世界遗弃了的夜航船上,我站在甲板上看下弦月,一位写诗的大姐静静地站在我身旁,我叹口气说:“月缺的日子,总是多于月圆的日子——多像生活!”大姐却说:“换个角度想想,每一天的月亮其实都是圆的——你用光明的想象补充上那暗影部分就成了。”我把这说法进驻我的心的那一天看成节日,因为就是打从那一天开始,我渐渐修炼了一项将一弯金钩看成一轮玉盘的本领。  那一年,在大昭寺,顺着导游的手指看去,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些牙齿都是朝圣者的,他们不幸死在了朝圣途中,同行者便敲掉他们的牙齿,带到了这令他们神往一生的圣地。浩叹四起。我知道这些浩叹背后不乏鄙夷的同情,但是,我却忍不住朝那些牙齿深深鞠躬。想那毅然踏上朝圣之路的人,大概都曾逆料过这样一个途中抛尸的结局,可这却没有成为他们逃遁的理由。甘心的生命,甘心的灵魂,将空虚的朝圣之旅装扮得一路花开。 恭肃的心,充盈了器物;颖慧的心,充盈了月亮;虔敬的心,充盈了天地。说到底,真正空虚空洞的,既不是器物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昏花的眼与蒙昧的心。  ——“执虚器,如执盈”,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啊。 12.第四段作者连用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中把“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这样划分的理由是什么?(6分)                                                                                                                                                                                  14.按照下面的要求,赏析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6分)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2)对于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我”与众人的态度不同,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5.本文题目是“执虚如盈”,请联系全文,探究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8分)                                                                                                                                                                                                                                                               第二卷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蹒跚/珊瑚     嫁接/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 C.慑服/拍摄     昭示/软着陆     荒诞/肆无忌惮 D.忏悔/阡陌     储蓄/处方药     复辟/刚愎自用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冀望    建档   捷足先登   宁缺毋烂 B.抵御    修葺   玲珑剔透   信马由缰 C.壁垒    赎职   心驰神往   视如寇仇 D.缄默    疏浚   得垄望蜀   望风响应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1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示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20、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21.安晴同学一直想参加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天,安晴向转会组织委员李华同学询问相关情况 。下面是他们交谈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 安晴:①                                                                        李华:当然可以,欢迎你加入! 安晴:②                                                                        李华:下周六正好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安晴:③                                                                       李华:我们打算赠送一些书籍、文具,还要给他们辅导功课呢。 安晴:哦,我有一些书,正好可以带过去。 李华:④                                                                         安晴:好的,我出个小节目。   六、本大题共一题(60分) 20.作文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20、【答案示例】溪流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不断穿行,意在告诉我们:学会追求。 河流在一望无垠的大地滚滚奔向大海,意在启迪我们:学会奋斗。 21、【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答题时,应该先了解安晴的诉求,答话者李华是回答安晴的诉求的,揣摩他们的谈话内容,交谈的要点信息,注意他们对话的礼貌委婉得体。答案示例: ①你好!我想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吗? ②请问协会近期有什么活动? ③我想参加,有哪些内容呢? ④太好了!我们还打算跟她们联欢呢,你能出个节目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