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ID:148095

大小:40.9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4-07-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望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的境界”。人生之初,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的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和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识;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生,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这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22分)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  ②一以贯这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今君乃亡赵走燕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D.人之不我信也                           是不材之木也 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予一以贯之                B.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C.吾何为于此                D.人之不我行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8.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4分)                                                                                             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3分)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3分)                                                                                             9.阅读这首宋词,回答下面两题。(8分) 鱼游春水 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①,望断清波无双鲤②。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注】①“孤雁”出自《汉书•苏武传》,汉使诈称汉昭帝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上有苏武捎来的帛书。② “双鲤”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孤雁”“双鲤”都代指书信。 (1)参照注释,再从词中的“应怪归迟”、“梅妆泪洗”等词句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绪?(3分)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作一个简要赏析。(5分)                                                                                                                                                                                                    10.名篇名句默写(两小题任选一题)(6分) (1)①欲速则不达,                  。  ②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③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民之归仁也,                 、兽之走圹也。  ⑤饰小说以干县令,                     !  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而心意自得。 (2)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                 。合抱之木,              。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                         。                      ,则无败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4分) 讲故事的人 莫言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选文为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有删改) 11.选文主要回忆了作者成长中哪三个故事?从中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回答。(8分)  (1)故事1:                                                                               (2)故事2:                                                                              (3)故事3:                                                                                 母亲形象:                                                                               12.文中画线的A、B两处句子分别描写了母亲和“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6分) A:                                                                                                                                                           B:                                                                                                                                                            13.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关键词语。(3分)                                                                      14..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7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1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不惮(dàn)∕箪(dān)食      逡(qūn)巡∕田畯(jùn)      揠(yà)苗助长∕偃(yǎn)旗息鼓 B.孳孳(cī)∕慈(cí)祥    潦(lǎo)水∕缭(liáo)绕     纵横捭(bǎi) 阖∕ 稗(bài)官野史 C.崖涘(sì) ∕俟 (yì) 命     气馁(něi)∕绥(suí)靖      啜(chuò)菽饮水∕缀(zhuì)玉联珠 D.木铎(duó)∕络绎(yì)       笑靥(yàn)∕餍(yàn)足      不容置喙(huì)∕掾(yuàn)属 1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B.这个工作要求很严,不能出丝毫差错,没有运斤成风的本领,休想干好。 C.你看他疾首蹙额的神态,就知道他的头痛又犯了。 D.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屋子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计划投入二千万美元进行节能改进,以便到2013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百分之三十八,这一举措每年可节约四百四十万美元。 B.油荒引发的节油比拼已在各种重型卡车品牌之间展开,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已成为国内该类企业当前的主流产品。 C.故宫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D.一些分析师认为,出动“死神”无人机虽能发挥预警和保护过往船只,但治标难治本,索马里海盗问题的根本还在其国内。 18.下列选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①而相泣于中庭                 ②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①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①伟哉夫造物者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19.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站在政治的立场,我们曾批评过孟子的义利之辨,                                  。   ①他把一个属于道德的原则,予以扩广越位地运用了    ②义利之辨不仅是保住人格的一道防线   ③那是因为   ④站在道德的立场   ⑤而且是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之间辨识的一个标准 A.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③①     C.③①④②⑤     B.③②⑤④① 20.仿写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比句。(6分) 色彩给人许多美丽的感受,有关颜色的词语也十分丰富,而且还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气息“青”比喻年轻,象征着廉明,因而有“青春”“青天老爷”等词语;           ;             。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鱼对水说:“我哭了,但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对鱼说:“我可以看见你的泪,因为我在你心中。” 细细品味这段话的内涵,并结合实际,写一篇800字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10、(6分)默写 (1)①见小利则大事不成;②曲肱而枕之;③申之以孝悌之义;④犹水之就下;⑤其于大达亦远矣;⑥逍遥与天地之间。 (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此。 11.(5分)(1)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被母亲批评);(2)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3)母亲默许我去集上听书。(每点2分) 母亲形象:母亲是一位慈爱、正直、坚强、感情细腻、对孩子要求宽严有度、希望孩子有出息的普通又伟大的劳动妇女。(2分) 12. (6分)A:流泪的原因:因我占了人家的便宜而难过、失望、羞愧。表现母亲为“我”占便宜而难过、羞愧的心情;B:以为失去母亲而极度痛苦,表现我对母亲的依恋与热爱。 13.(3分)批评 默许担忧(忧心忡忡) 14. (7分)莫言喜欢上集市听书,并善于复述说书人的故事,说明语文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说,善于在生活中学习。莫言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想象,要通过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总之莫言的成功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多听、多想、不断创新。(两点7分,根据选文,言之有理即可) 15.A【解析】B中“孳孳(cī)”为“zī”,C中“俟 (yì) 命”为“sì”,D中“笑靥 (yàn)”为“yè”。 16. B【解析】A项中“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此处不是形容 “穷困”或“艰苦”;B项中“运斤成风”用来比喻技术极为熟练高超。一般作定语;C项中“疾首蹙额”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D项中“管窥蠡测”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是贬义词。 17. A【解析】B 项,“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和“ 主流产品”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最伟大”应该放在“人类建筑史上的”的后面;D项,成分残缺,应为“发挥预警和保护过往船只的作用”。 18 .D【解析】A.为宾语前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C为被动句,D前一句为主谓倒装句,后一句为定语后置句。 19 .C【解析】②⑤的衔接毫无疑问,而且,从“保住人格”来看,属于“道德”角度,故应放在④后,①句虽含“道德”一词,但把属于“道德的原则”,“越位地运用”恰巧解释了首句“站在政治的立场”“批评过其义利之辨”的原因,所以用句③衔接首句和句①。故选C。  20. “红”比喻富贵,象征着吉祥,因而有“红榜”“红运”等词语,“绿”比喻自然,象征着生命,因而有“绿洲”“绿色食品”等词语。 【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知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了!”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