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及答案

ID:149220

大小:32.1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4-08-1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和“傻乐”,如此“审美”,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问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就、迎合、媚悦”。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费主导”,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艺大众化”的一项是(    )(3分)A.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B.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就容易流为迎合、媚悦大众的文艺,对大众无益。 C.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二、(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敏,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除少府卿,出为镇北豫章王长史,随府王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途经下邳,遂为魏人所执。魏徐州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将加箠扑。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拾脱粟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请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乃除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送故依旧订舫,革并不纳,惟乘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日:“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轻艚。”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征入为度支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大同元年卒。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三十》)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    勖:勉励B.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      赍:携带C.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          相:互相D.傍无姬侍,家徒壁立            徒:仅仅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乃泛舟而还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革辞以囚执既久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革厉色而言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D.延明将加害焉              于是余有叹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革敏而好学。他六岁便能写文章。父亲去世后,与弟弟在贫困中仍能坚持读书,不知疲倦。母丧结束后,又与弟弟一起赴太学学习,成绩很优秀。B.江革临危不挠。他曾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被魏人俘获。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软硬兼施,江革始终不从。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还朝。C.江革为官刚正。武陵王年少骄纵,高祖让江革辅佐他。江革任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畏服,连武陵王也怕他。D.江革清正廉洁。他将要离开会稽时,百姓赠送的礼物江革概不接收,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返京。由于船不平稳,渡江危险,便在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压舱。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5分) (2)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秋江写望【宋】林逋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注】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8.“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                                                                           9.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4分)答:                                                                           10.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甲、乙两题任选一题。(6分)【甲】早岁那知世事艰,                 。                ,           。                     ,                。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乙】(1)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2)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3)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4)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5)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6)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五个饽饽①(有删节)莫言除夕日傍黑天时,下了两天的雪终于停了。爷爷嘱咐我把两个陈年的爆竹放了,那正是自然灾害时期,煤油要凭票供应,蜡烛有钱也难买到,通宵挂灯的事只好免了。母亲把家里的两盏油灯全点亮了,灯芯剔得很大,屋子里十分明亮。母亲在灶下烧火,干豆秸烧得噼噼啪啪响。火苗映着母亲清癯的脸,映着供桌上的祖先牌位,映着被炊烟熏得黝黑发亮的墙壁,一种酸楚的庄严神圣感攫住了我的心……奶奶把一个包袱郑重地递给爷爷,轻轻地说:“供出去吧。”爷爷把包袱接过来,双手捧着,像捧着圣物。我跟着爷爷到了院子里,院子当中已放了一条方凳,爷爷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把饽饽摆好。“来吧,孩子,给天地磕头吧!”爷爷跪下去,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磕了头。我这个自称不信鬼神的中学生也跪下,将我的头颅低垂下去,一直触到冰凉的雪。天神地鬼,各路大仙,请你们来享用这五个饽饽吧!……这蒸饽饽的白面是从包饺子的白面里抠出来的,这一年,我们家的钱只够买八斤白面,它寄托着我们一家对来年的美好愿望。不知怎的,我的嗓子发哽、鼻子发酸,要不是过年图吉利,我真想放声大哭。就在这时候,柴门外边的胡同里,响起了响亮的歌声:财神爷,站门前 / 看着你家过新年 / 大门口,好亮堂 / 石头狮子蹲两旁/大门上,镶金砖/状元旗杆竖两边 / 进了大门朝里望 / 迎面是堵影壁墙……我从地上爬起来,愣愣地站在院子里,听着“财神”②的祝福。他都快要把我家说成刘文彩家的大庄院了。“财神”的嗓门宽宽的,与其说是唱,还不如说他念。他就这样温柔而悒郁地半念半唱着,仿佛使天地万物都变了模样。多好的精神会餐!我被“财神爷”描绘的美景陶醉了。我端着碗走到胡同里,“财神”急步迎上来,抓起饺子就往嘴里塞。“财神,你别嫌少……”我很惭愧地说。他为我们家进行了这样美好的祝福,只换来六个饺子,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不少,不少。大侄子,快快回家过年,明年考中状元。”“财神”一路唱着向前走了,我端着空碗回家过年。“娘。咱家要是真像财神爷说的有一麻袋钱就好了。那样,你不用去喂牛,奶奶不用摸黑纺线,爷爷也不用去割草了。”“哪里还用一麻袋。”母亲苦笑着说。“会有的,会有的,今年的年过得好,天地里供了饽饽。”——奶奶忽然想起来了,问:“金斗他娘,饽饽收回来了吗?”“没有,光听‘财神’穷唱,忘了。”母亲对我说,“去把饽饽收回来吧。”我来到院子里,伸手往凳子上一摸,心一下子紧缩起来。再一看,凳子上还是空空的。“饽饽没了!”我叫起来。爷爷和母亲跑出来,跟我一起满院里乱摸。“找到了吗?”奶奶下不了炕,脸贴在窗户上焦急地问。爷爷找出纸灯笼,把油灯放进去。我擎着灯笼满院里找,灯笼照着积雪,凌乱的脚印,沉默的老杏树,堡垒似的小草垛……我们一家四口围着灯坐着。奶奶开始唠叨起来,一会儿嫌母亲办事不牢靠,一会儿骂自己老糊涂,她面色灰白,两行泪水流了下来。已是后半夜了,村里静极了。一阵凄凉的声音在村西头响起来,“财神”在进行着最后的工作,他在这一夜里,要把他的祝福送至全村。就在这祝福声中,我家丢失了五个饽饽。“弄不好是被‘财神’这个杂种偷去了。”爷爷把烟袋锅子在炕沿上磕了磕,沉着脸站起来。“爹,您歇着吧,让我和斗子去……”母亲拉住了爷爷。“这个杂种,也是可怜……你们去看看吧,有就有,没有就拉倒,到底是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爷爷说。我和母亲踩着雪向村西头跑去。积雪在脚下吱吱地响。“财神”还在唱着,他的嗓子已经哑了,听来更加凄凉:快点拿,快点拿 / 金子银子往家爬 / 快点抢,快点抢 / 金子银子往家淌……我身体冷得发抖,心中却充满怒火。“财神”,你真毒辣,你真贪婪,你真可恶……我像只小狼一样扑到他身边,伸手夺过了他拎着的瓦罐。“谁?谁?土匪!动了抢了,我咧着嗓子嚎了一夜,才要了这么几个饺子,手冻木了,脚冻烂了……”“财神”叫着来抢瓦罐。“大田,你别吵吵,是我。”母亲平静地说。“是大嫂子,你们这是干啥?给我几个饺子后悔了?大侄子,你从罐里拿吧,给了我几个拿回几个吧。”瓦罐里只有几十个冻得梆梆硬的饺子,没有饽饽。饽饽上不了天,饽饽入不了地,村里人都在过年,就你“财神”到我家门口去过。我坚信爷爷的判断是准确的。我把瓦罐放在雪地上,又扑到“财神”身上,搜遍了他的全身。“财神”一动也不动,任我搜查。“我没偷,我没偷……”“财神”喃喃地说着。“大田,对不住你,俺孤儿寡妇的,弄点东西也不容易,才……金斗,跪下,给你大叔磕头。”“不!”我说。“跪下!”母亲严厉地说。我跪在“财神”面前,热泪夺眶而出。“起来,大侄子,快起来,你折死我了……”“财神”伸手拉起我。屈辱之心使我扭头跑回家去,在老人们的叹息声中久久不能入睡。天亮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五个饽饽没有丢,三个在下,两个在上,呈宝塔状摆在方凳上……   我起身跑到院里,惊得目瞪口呆,我使劲地揉着眼睛,又扯了一下耳朵,很痛,不是在做梦!五个饽饽两个在上三个在下,摆在方凳上呈宝塔状……【注解】①本文是以1961年春节为背景写的一短篇小说。有删节。②财神:除夕夜里,有乞丐站在门外高声唱些吉利话,人们把煮好的饺子倒在乞丐的瓦罐里;乞丐把一个草纸叠成的小元宝放到空碗里。纸元宝端回家去,供在祖先牌位下。这叫“接财神”。文中“财神”是村里一个四十多岁的光棍。 11.本文第一段有何作用?(6分)   12.试简要分析“财神”这一人物形象。(6分)   13.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划线的段落进行赏析。(5分)   14.小说的结尾,丢失的五个饽饽又神秘的出现了,你认为这个情节是否多余,,请结合你对整篇小说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7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效仿/肖像   搭讪/籼米    缉私/作揖    呼吁/长吁短叹B.旋律/舷梯   捭阖/柏树    压轴/皱纹    巷道/万人空巷C.阴霾/埋怨   荟萃/仓猝    编纂/篡改    模范/装模作样D.豇豆/豆豉   掣肘/妯娌    刹那/霎时    炮烙/如法炮制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目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条分缕析,教师过分的讲解,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C. 记者赶到李婉芬生前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耳濡目染了许多平凡而有动人的故事,了解到这位平民艺术家的许多东西。D. 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B.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C.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更自豪与自信。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18.根据名著《三国演义》的相关常识填空。(5分)《三国演义》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    ”诸葛亮,“    ”关羽,“奸绝”曹操。诸葛亮鞠躬尽瘁,曾六出祁山,失街亭后司马懿兵临城下,他摆出     ,化险为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但刚愎自用,最终败走    ;曹操尊奉“宁可我负天下人”的信条,在   之战中大败袁绍后统一北方,和刘备、孙权三分天下。                                                           19.仿照画线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续写句子,结构要一致。(4分)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李白说,生活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                                ;                                    。20.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写一条短信,60字左右。(6分)2010年12月11日,十八名缺乏专业装备的复旦大学学生进入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探险”,被困后报警求救,下撤途中民警张宁海坠崖牺牲。一名获救学生给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发了一条短信“                                       。”张培伦回复短信表示,保护人民是民警的责任,宁海尽到了民警应尽的职责做得很对。同学们不必来看望他了,希望同学们不要有负担,安心学习,今后努力工作,用好的表现来告慰宁海。六、(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苏轼在《定风波》中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漫长,难免遇到一些风风雨雨,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呢?请以“风雨人生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校联考参考答案1.C(此项是对“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理解,不是谈“文艺大众化”的。)2.C(概念理解错误,“艺术对象”就是艺术作品。)3.(1)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2)文艺“俯就、迎合、媚悦”大众;(3)文化产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4、相:表动作偏指一方。5.C C.表修饰 A.于是/竟然;B.表原因/介词,用、拿; D.代词或兼词/句末语气词。6.B 江革被放还朝,是作为魏帝请梁朝放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的交换条件,而非“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7.(1)(谢朓)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当卧具,然后才离开。(“弊”“耽”“手”各1分,句意2分)(2)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次到朝宴的时候,总有褒贬之言,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疾”“谢”“为……所”各1分,句意2分)8.“浸”为“倒映”之意(1分),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特点,营造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 ( 2 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1 分)。(2 分。意思对即可。)9.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 分)。诗中描写了安详打吨的鹭鹭、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的炊烟(l 分),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1 分),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1 分)。(4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10.略11【参考答案】(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与背景。(2)渲染一种沉重、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3)突出了时代的贫困,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答对1点给2分,答对大意即可。)12【参考答案】(1)生活贫困,迫于生计扮“财神”。(2)纯朴善良。被冤枉之后,任由一中学生搜查;洗清冤屈后,谦卑地原谅对方。(3)有“才华”,很会编写吉祥话。(6分。每点2分。答对大意即可。)13【参考答案】(1)这一段话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用“递”“接过来”“捧着”“到”“蹲下去”“摆好”一系列的动词简洁而又详细的写出了爷爷供奉神灵的过程。(2分)(2)同时又用“郑重”“双手”“像捧着圣物”“小心翼翼”等词语来体现爷爷对五个饽饽的珍惜和祈求神灵庇佑的虔诚.(2分)这段供奉神灵的描写表现了全家渴望摆脱苦难,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1分)14【参考示例】情节不多余:(1)五个饽饽被偷,给这个本来就贫困无比的家庭带了巨大的伤痛,以至于“母亲”让“我”给“财神”下跪,这给小偷内心带来了极大地震动,所以将五个饽饽偷偷送了回来。这是符合生活逻辑的。(2)通过这个情节,表现了尽管在极度苦难中,人们的良知并未泯灭的主题。(3)这一情节使小说在过于沉重抑郁的氛围中透出一丝亮色,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阅读心理。情节多余:(1)小说以“我”梦中见到了五个饽饽没有丢结尾,以虚写的形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余味和思考。(2)也更能突出下跪的屈辱给“我”造成的内心的创伤。(3)五个饽饽又神秘的出现,冲淡了小说沉重抑郁的氛围,也减弱了对那一段苦难生活的深入反思的主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学生言之成理即可。15.C   16.D(条分缕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褒义。不是弊端;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换成“耳闻目睹”。)  19.示例:苏轼说,生活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20. 【答案示例】 张伯伯(称谓1分):对不起,我们轻率的探险让您失去了宝贵的儿子(道歉2分)。以后,我们就是您的子女,我们会每年定期拜祭张宁海烈士,探望二老(表达看望之意,2分)。获救学生XXX(发信人落款,1分)【参考译文】江革,字休映,是济阳考城人。江革自幼聪明敏捷,六岁便能写文章。九岁时父亲去世,与弟江观孪生,年少孤苦贫穷,兄弟互相勉励,读书精力充沛毫不疲倦。十六岁时母亲又去世,因服丧有孝行而闻名。服丧期满后,与江观一起前往太学,补为国子生,并在考核中取得优秀的次第成绩。齐朝吏部谢朓十分钦佩器重他。谢朓曾在宫中宿卫,回来时去探望江革,当时下着大雪,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当卧具,然后才离开。江革被授予少府卿,出任镇北豫章王长史,并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江革因一向不熟习骑马,就乘船而回,途经下邳时,竟被魏人俘获。魏朝徐州刺史元延明听说过江革的才名,对他厚加接待。江革称患有脚病不向他施礼参拜,元延明想要加害他,见江革辞色严正,就更加敬重他。元延明让江革写祭彭祖的文章,江革以被囚禁的时间太久,没有心思写作为由推辞。于是元延明逼他更加厉害,将要对他施以鞭杖之刑。江革厉色说道:“我今年已经六十,不能杀身报效君主,今日以死为幸事,誓不替人执笔写作。”元延明知道不能使他屈服,就取消了鞭杖。每天只给江革糙米三升,仅能维持性命而已。正值魏帝请求梁朝让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于是就释放江革还朝。当时武陵王在东州,极为骄傲任性,高祖召见江革当面吩咐他说:“武陵王年少(任性),而臧盾性情软弱,不能尽其辅佐之责,想让你替代臧盾(辅佐武陵王)。”于是授予江革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江革的门生故吏,家大多在东州,听说江革将要到来,都携带礼物沿途迎候。江革说:“我一概不接受馈赠,我不能成为故人的礼品筐。”到任之后,江革只依靠官俸过日子,吃得也很简单。会稽郡殷实富裕,地广人众,诉讼案件每天多达数百起,江革分类判案,从无疑案积压。江革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百姓安居,官吏畏惧,百城都敬畏他。(就连)武陵王也害怕他,极为敬重他。江革将要返回京都时,百姓都恋恋不舍,赠送的礼物江革一概不接收。送行故吏,按旧例要定做新船,江革并不采纳,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船舱已经偏斜,不能安卧。有人对江革说:“船不平稳,渡江极其危险,应当搬重物来压住小船。”江革没有重物,便在西陵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使船只充实加重。他就是如此清贫。(江革)入朝任度支尚书。当时尚书令何敬容掌管选拔人才,录用的人大多都不合适。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次到朝宴的时候,总有褒贬之言,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大同元年去世。江革历任八府长史,四王行事,身旁却没有侍妾,家徒四壁,世人因此敬重他。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