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ID:149368

大小:50.2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4-09-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19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人:芗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______,渐车帷裳。    (《诗经•氓》)(3)____________________,忍尤而攘诟。   (屈原《离骚》)(4)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5)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张朴村墓志铭  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自海内耆旧①以及乡里朴学、雍庠②才俊有不能致,则心耻之,而士亦以此附焉。余初至京师,所见司寇之客十八九;其务进取者,多矜文藻,驰逐声气;即二三老宿亦争立崖岸,相镇以名;惟君处其间,敛然静默,体恭而气和。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方稼书先生为当路所排,君上书崐山相国;其后仪封张中丞与江督噶礼互劾奏,谳③久未决,君上书安溪相国。在君见谓义不可以苟止,而以言之不与为众所咍④。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侘傺⑤到今邪?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箚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既出京,会仪封公总督仓场,留主潞河书院;又逾年,然后归。今上嗣位,诏举孝廉方正,江苏布政使鄂公以君为举首,君老不能行,再书辞。大江以南,遂无列荐者。君内行饬修,遭母丧,既禫⑦,子孙请少进肉洎,君固不肯,时年六十矣。将终,语不及私,慨然曰:吾生独君臣义缺,命也夫! 铭曰: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耇,嗣衍昌,归幽墟,宜乐康。 注:①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②朴学、雍庠:这里泛指有知识的人。③谳(yān):奏折递上去后等候裁决。④咍(hāi):讥笑。⑤侘傺(chà chì):失意的样子。⑥箚(zhā)子:古时官用上奏 的一种文书。⑦禫(dàn):古时除丧服时的礼仪。 2.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务进取者        务:谋求       B.多矜文藻     矜:夸耀  C.余间诘其所以然    间:私下       D.君固不肯     固:本来   3.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可“敛其容”的一组是 (    )   ①独阴以名义自砥     ②每欲引手,君辄曲避      ③而君淹留逾时 ④遂无列荐者     ⑤君内行饬修     ⑥将终,语不及私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朴村曾因为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而长期没有结果一事,上 书给安溪相国。  B.张朴村认为义是不可以因为苟且停止下来的,只因这一观点与众不同,所以大家才 纷纷讥笑他。  C.与张朴村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个获得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他们每每想要伸手援助他。  D.张朴村临终前表示自己此生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君臣大义,而且认为这是他自己 的命运所致。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翻译:                                                                          (2)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翻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宋]苏 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高老太爷刚刚死去,高家就上演了分家的丑剧。克定对高老太爷的遗命非常不满——高老太爷给了觉新三千元西蜀商业公司的股票,给了女儿张太太五百块钱的股票,给了陈姨太一所公馆。(《家》)B.加西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安置在钟楼里。一天晚上,克洛德溜进了爱斯梅拉达住的小屋欲行非礼,爱斯梅拉达高声呼救。加西莫多再一次救下她。克洛德把加西莫多踢倒在地,冲下了楼梯,他重复着那句要命的话:“你逃不出我的手心!”(《巴黎圣母院》)C.欧也妮23岁生日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小姐祝寿。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老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都看中我的女儿。”(《欧也妮•葛朗台》)D.吴荪甫提议和杜竹斋共同凑出五十万来与赵伯韬进行抗衡,借着长沙方面张桂军的新发展,市场就会转向卖风。然而筹资做公债的提议引起了杜竹斋对益中收购小厂的不满。吴荪甫便以收旧房加价钱粉刷装修之后再以好价钱卖出的道理作比,说服杜竹斋扩充益中的股本。(《子夜》)E.一开始,涅赫柳多夫对玛丝洛娃的求婚不坚定,是出于忏悔。同玛丝洛娃结婚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贵族生活,涅赫柳多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深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丘霞,很多时候他都觉得她不可救药,因此涅赫柳多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复活》)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时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忧,急聚众官商议。忽一人昂然而出曰:“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三国演义》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前去许都?他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但后来这地图又到了谁的手上?请你简述事情的经过。                                                                                (2)宝钗忙问因何又打他,探春悉把昨夜怎的抄捡,怎的打他一一说了出来。尤氏见探春已经说了出来,便把惜春方才之事也说了出来。探春道:“这是他的僻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为何打人?“惜春方才之事”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                                                                                  选第(    )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②子曰:“当仁不让于师①。”(《论语•卫灵公》)③淳于髡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③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孟子•离娄上》)      〔注〕 ①不让于师:不必按“师道尊严”之礼谦让。②淳于髡:战国时齐国有名的辩士。③权:变通。(1).请简要概括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看法。(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子为什么赞同“嫂溺,援之以手”的做法?请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illectual Responsibil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是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琅珰,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B.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D.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11.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3分)                                                                                   12.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15分)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看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      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有删节)(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B.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自鸣钟,凤姐珠光宝气的打扮,传来的一桌子饭,都写出了荣府的豪富奢华。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D.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这个角色使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让人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E.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14)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                                                张再生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春天,海滨某军港,一派严肃、紧张的气氛。原来这里正在进行航天事业的一项重要试验:卫星回收工程。按照测算,卫星将于2分钟后落入眼前的水域。人们一个个屏住呼吸,两眼直瞪着蔚蓝的天空。2分钟后,“飞物”突然从天而降,落入大海,水柱冲天。快艇迅速劈波斩浪,去迎接这“天外来客”。顿时,岸上、船上的官兵和群众情不自禁地又跳又叫,欢声雷动。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测算卫星落点而熬过许多不眠之夜的首功之臣束星北教授。      束星北出生于江苏邗江。其父束日璐曾是南通张謇实业集团的知名人士。束星北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童年入私塾,深得秀才老夫子魏楚翘钟爱。1924年束星北以优良成绩考取三江大学。两年后又远渡重洋,入美国拜克大学读书。身在异邦,束星北克勤克俭,矢志苦读。当时,他父亲是实业巨子,生母家是江都望族,可他却谢绝长辈们的经济资助,搬住在美国三藩市同乡会馆内,与工人们一道参加体力劳动,挣得收入以支付学费。      束星北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1929年,他对爱因斯坦相对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几近一年,他屏绝人事,埋首书斋。智慧之树骤然开放出奇葩——研究“相对论”的两篇论文脱稿了。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热望,化开了层层坚冰,“四维时空”的科学课题又如一盏神灯在远方闪烁,导引他走向新的境界,去寻找当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已是如日中天,蜚声全球。他身材矮小,仪容和蔼。对于这个来自东亚的门徒,他一见如故。他们通宵达旦畅谈,大师赞誉了束星北的两篇论文。不久,大师从柏林大学替束星北争得经费,物理界的巨星和新星合作了。作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助手,束星北工作一年,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从多方面发展了“相对论”。更大收益是,束星北继承了大师“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由于希特勒排犹之风日盛,爱因斯坦被迫离德,束星北经大师安排,于1929年10月转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在天体物理方面颇有创见,获博士学位。1930年登上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漫长的物理学教学生涯。      身为海外学人的束星北,一直萦怀祖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毅然辞聘而归,准备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回国后,束星北被浙江大学慕名求聘,请他与王淦昌教授共同研究“衰变”这一尖端课题。      在浙大,束星北誉满校园。他开的课,学生爱听,教师也争相入座,他不照课本宣讲,而是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乍听似乎无章,细加揣摩却句句有着。他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是研究的对象,寻求其中规律,这是十分有趣的。天性率真的束星北有时跳上讲台,有时坐在椅背上,大发宏论,侃侃而谈,一条腿还下意识地晃动着。课堂上,一旦哪位学生指出他的疏漏之处,他便肃然静坐,恭听学生发言。每当学生讲出新的见解,束星北就会情不自禁地捶他一拳,连呼:“妙!”就是这种“波尔”学风,造就了一批物理人才。其中最负盛誉的便是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当年,束星北特别器重这位学生。李政道一度想辍学参军,是束星北切意挽留;李政道因车祸伤腿,束星北又特意把他接到重庆,精心安排治疗调养。难怪,数十年后,李政道仍念念不忘乃师之恩,曾致书问候:“我物理的基础……成就归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的时候,束星北教授心潮澎湃。他夜以继日,勤奋科研。1952年到山东大学任物理系教授,除了正常教学研究外,还兼研气象学,曾在《中国气象学报》上发表多篇具有灼见的文章,成了竺可桢、赵如章的好朋友,被聘到中国气象学会青岛研究所负责科研。1980年,他又为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立下了赫赫功劳。直到他生命最后一息,还在指导他的学生做“海洋内波研究”。       一代大物理学家束星北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名却永载史册。诚如其学生李政道的唁函所说:束老师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国际闻名,桃李满天下……(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束星北家境优越,自幼才智过人,凭着自身的聪明好学、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三江大学,后来又进入了美国拜克大学读书。B.束星北器重、爱惜人才,他曾鼓励学生李政道走求学之路,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 C.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束星北怀抱一腔热情,毅然回归祖国,准备投笔从戎,回国后被浙江大学慕名聘请,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物理教学与研究生涯。 D.本文详细记述了中国物理大师束星北热情求学、享誉校园、成就非凡等几方面的事迹及其科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展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科学家的感人形象。 E束星北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物理教学与研究之外,他还兼研气象学,并参与了航天工业的卫星回收试验,准确测算出了卫星的落点,立下赫赫功劳。(14)在浙大讲学期间,束星北深受师生欢迎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分)                                                                                    (15)这篇传记中,束北星先后以学生和老师的角色,与爱因斯坦和李政道有过深厚的师生情谊。你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四、语言运用(13分)1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小说的情节”下定义。(3分)①如果说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背景,那么小说的情节则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②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③也就是人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过程。答: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俄罗斯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   B.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介绍,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黄淮地区和山东省大部遭遇的最严重干旱,干旱的原因是降水稀少。 C.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的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多为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致。     D.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在2013年暑假热播的各档“汉字书写”节目中,许多生活中的常用词语,纷纷成为选手闯关的“拦路虎”。而对观众的调查也证实,许多人写不出“烙饼”“害臊”“电饭煲”等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对汉字书写中普遍存在的“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五.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打牌是人们在旅途中喜爱的一种消遣方式,无论是在列车上还是在候车室,几个人凑在一块,摊开一副扑克牌,时间很快就被打发过去。从概率统计的角度来讲,一把牌分摊下来,每个玩家手里的牌数均等,能摸到好牌固然难得,如何合理使用更为重要。有时候,摸到的是“烂牌“,但通过玩家的运筹帷幄,常常能左右局势,笑到最后。其实,人生也与此有些类似。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2014学年高三年第二次联考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1.(1)以手抚膺坐长叹  (2)淇水汤汤  (3)屈心而抑志兮 (4)吟鞭东指即天涯  (5)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6)不霁何虹2.D(固:坚决)。  3.B(③④与“敛其容”无关,⑥表其大公无私。)  4.B(曲解原意。大家讥笑张朴的原因是,他的观点近似迂腐而且言语与众不同。 5.(1)(译出大意1分;“异”的适用,1分;“就”,1分)我心里认为他很不一般,而他也私下愿意与我接近。(2)(译出大意1分;淹留1分,“以为”古今异义,1分)    书已经修订完成,但张朴村久留在别处超过了时间,大家开始因为这而怀疑他。文言译文:   张朴村名字叫云章,字汉赡,号朴村,是江南嘉定人。以前崐山的徐司寇喜欢文学,因为招揽人才而闻名,从大江南北年高望重的人到一般乡里有点才能的人如果不能被他招揽至门下的话,他就会认为这是一种耻辱,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因此都依附了他。我刚到京师时,看到的徐司寇宾客有十之八九;其中谋求进取的人,多是自恃文采好,竞相追逐海口;就是那两三个资格较老的人也是互相对峙,以自己的名气来压制对方;只有张朴村在其中表现出内敛安静,谦恭和气。我心里认为他很不一般,而他也私下愿意与我接近。   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解》而客居在司寇家里的,这之后,其他的学士们考证修订文史资料,必然会和别人发生关系,而张朴村向陆稼书先生求教,自己也独自暗暗地用名和义来自我勉励。当时陆稼书先生被当权者所排挤,张朴村上书给崐山相国;此后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相持了很长时间而没有结果,张朴村上书给安溪相国。在张朴村看来,义是不可以苟且停止下来的,而且因言语与众不同而被大家饥笑。张朴村在官场几十年,与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登上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但每次想要伸手援助他,张朴村都会曲折逃避,因此最终也没被重用。   康熙52年,上面下诏寻访隐居而有才能的人。当时华亭的王司空奉命修订《尚书》,上奏折让张朴村做参校;书已经修订完成,但张朴村久留在别处超过了时间,大家开始怀疑他。我私下责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假如我是个急功近利的人,怎么会到现在还这样失意呀?只是自己私下想,遇到了圣明之君,我要将平生的志向一一准备在奏折上,在进见时以便能够让我有话说。”出了京师之后,适逢仪封公督查粮仓,让他主管潞河书院;又过了一年,才回到家乡。现在皇帝刚刚即位,下诏举荐孝廉之时,江苏布政使鄂公将张朴村举荐为第一名,张朴村年老行动不便,两次写信推辞。长江以南,于是就没有再被举荐的了。张朴村的思想言行谨严合礼,母亲去世,除去丧服之后,子孙们请求他稍稍吃些肉汤,张朴村坚决不肯,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岁。临终前,所说的话决不涉及私事,只是慨叹然道:“我此生只是缺少了君臣之间的节义,这是命啊!”   墓志铭写道: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耇,嗣衍昌,归幽墟,宜乐康。(意译:内敛严谨,志向刚毅。身居蓬荜,名声显赫。一生长寿,子孙繁盛,归于丘墟,理应极乐。)  6.(1)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1分)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以及怀念亲人、孤寂落寞的无限忧愁。(2分)[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情感,“复杂情感”说明不是一种情感,这一点在审题时要清楚。此题考查对诗句中蕴含情感的把握能力。要能结合诗句描写,抓住表情词语,概括诗歌的情感。上片的表情词语是“凉”,下片的表情词语是“愁”“孤”;另外中秋“北望”的情感也应该注意。(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1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如何抒情”要注意首先明确抒情手法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这首词写了很多景物,很显然是借景抒情;指出手法后要写明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7.BC(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解析] B项,爱斯梅拉达没有高声呼救,而是拼命挣扎,吹响铁哨。克洛德说的话不是“你逃不出我的手心!”而是“谁也不会得到她”。C项,“他们都看中我的女儿”有误,应是“他们都看中我的钱”。8.(1)张松。(1分)张松入都拜见曹操,因相貌丑陋遭到曹操的傲慢对待,被曹操乱棍赶走。(2分)张松在归川的路上,赵云等人奉命在路上迎接他,张松得到刘备的厚待,遂将私自绘制的西蜀地形图交给刘备。(2分)(2)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探春于是大怒,在她的脸上打了一巴掌。(2分)当丫头入画被搜出了男人物件时,惜春不顾他人的劝阻,执意把入画赶走。(2分)惜春还声称要和宁国府断绝来往。(1分)9、(1)“仁”是“礼”的基础;(1分)为了“仁”,可以对“礼”进行变通。(2分)2.救助溺水的嫂子体现了对亲情和人的重视,是符合“仁”的做法;伸手救助嫂子虽然违背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但这只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变通,并不是反对“礼”。因此孟子赞同对溺水的嫂子施以援手。(3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 第1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看法,在原文中对应的语句是“人而不仁,如礼何”和“当仁不让于师”,其中“人而不仁,如礼何”是一个反问句,改写为一般陈述句,即可提炼出“仁”是“礼”存在的前提;“当仁不让于师”中“让于师”就是“礼”的表现,为了“仁”而“不让”,其言外之意即是:为了“仁”可对“礼”变通。第2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分析。“嫂溺,援之以手”其实体现的就是第1题所归纳的“为了‘仁’可对‘礼’变通”,考生应在此基础上,结合语段③中“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一句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援”体现了“仁”,“以手”则是对“礼”的变通。[参考译文]①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②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③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是礼法的规定吗?”孟子说:“是礼法的规定。”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落水了,那么能用手拉她吗?”孟子说:“嫂子落水了而不去拉,这就如同豺狼了。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落水而用手去拉,这是对礼法的变通。”淳于髡说:“现在,天下的人都掉落水中了,您不去救,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的人都落水了,要用王道去救;嫂子落水了,要用手去救。你难道想用手去救天下的人吗?”10【答案】A (3分)   (B项据原文第一段,“负起知识的责任”与“养成道德的勇气”均为“建立新的人生观”的前提条件,而并非是后者的目的。C项绝对化表述错误,原文是“体现负责”,并非“就是负责”;D项是为了说明“对负责的思想负责”,根据当段中心句可知。)11【答案】①第一个 “负责”是形容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的”;② 第二个“负责”是动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推进和扩充”。(3分)    (根据题目关键词回溯原文,找到答题区域在第四段以及第五段。)12【答案】①有负责的思想,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②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袁隆平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③负起更重大的责任:袁隆平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肩负着解决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的责任。(3分)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甲)(13)BE   (A “这是她的的谨慎性格所致”不当,实为一见面就张口求人,“情有所难”。C “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不是为了说明“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这与主题不符,可参照AD两项。D“行乞的幌子”评价不当,最多是“求助”,第二年刘姥姥即带着“头一茬摘下的瓜菜”二进荣国府,以感谢贾家的关照;“话语那么突兀”之说不当。) (5分,答对一点给3分)(14)为引入正文做铺垫;烘托或反衬人物的情感或情绪;渲染环境氛围。这一细节描写十分高明,它通过刘姥姥的听觉和视觉来渲染王熙凤的出场。这个自鸣钟就是挂钟,这个甭说在乾隆中期,就是在解放前,谁家里面有一个自鸣钟,那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财产,由此可见贾府之盛极一时。(4分,结合文章,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15)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① 运用“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和傲慢,② 运用了“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③ 运用了“瞋怪周瑞家的”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①运用了满面春分的神态猫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② 运用了“忙欲起身”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③运用了多处语言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周到和客气。(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13)BE   (A项“父母的严格要求及耳濡目染”文中没有依据;C项束星北的物理“研究生涯”在他出国后就开始了D项本文“详细记述了”束星北“科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不准确) (5分,答对一点给3分)(14)①讲课不照本宣科,能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探寻科学之美;②为人天真率真,洒脱不拘,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③爱惜人才,对学生关心照顾,培养了大批物理人才。(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二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15)我认为:师生之间应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理由:①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爱因斯坦与束星北的师生合作,使束星北进步更快,造诣更深,硕果累累,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因此得到多方面发展;②应营造师生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束星北继承了爱因斯坦“自由平等讨论的波尔学风”,教学中不以自我为权威,尊重学生的创建,虚心对待学生指谬,为中国造就了一批物理人才,桃李满天下;③教师应鼓励、关心、提携学生,学生也应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爱因斯坦为束星北争取研究经费,并安排他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进行研究;束星北对李政道十分器重,鼓励他走求学之路,在并在其车祸后给予帮助;李政道对老师的这份恩情念念不忘,并将自己的卓越成就归功于束星北。(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  小说的情节是能够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有组织的表现人物斗争和发展过程的生活事件。 17、答案 C 解析 A.语序不当,应将“基本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置;B.表意不明,应将“和”改为“特别是”,加以强调;D.成分残缺,在“交通”之后加“问题”。  1819.(7分)答案【示例1】“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其实事出有因。网络时代,书写工具发生改变,人们的书写很大程度上依赖电脑,书写水平退步得很厉害,以致连常用字的结构、笔划也印象模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缺乏“敬畏之心”,没有认识到汉字的书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常用词语只满足于会说会用,而不注重正确的书写。【示例2】要解决“写不出常用词语”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妨从增加日常生活中手写机会做起。比如,在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将输入法改为手写;与家人、朋友沟通时,经常使用手写留言条。如果人们能自觉地创造并利用手写机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