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ID:149426

大小:24.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4-09-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一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其典型代表是齐鲁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江南文化自古至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氩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2.8)1.关于“江南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江南文化特性是在与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B.作为一种诗性文化,在感性审美、现实诉求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层面得以体现。C.江南文化有较强的抗争性,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且逐渐占据中国文化的制高点。D.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2.对“江南文化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江南文化自明清时就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对中国近代与实业作出重大贡献。B.江南文化特有的底蕴和特色,孕育了苏浙一带灿若群星的现代文学家,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C.江南文化培育出的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促使全国当代先锋文学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特征明显。D.江南文化浸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当代先锋文学家们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江南文化圈先锋作家对文学的信仰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B.当代江南优秀作家的作品,受益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且都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C.先锋作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且习惯用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同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D.厚重而精致的江南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江南先锋作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加夺目的未来。二、(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节选自《明史•熊鼎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3分)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A.①②⑤                   B.①④⑥C.②③④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控制了局面并使局势恢复平静。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伪官悍将残暴,他就把老百姓迁到江淮间,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有诈,不久叛寇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7.依据上下文,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0分)(1)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2)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三、(1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白    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8.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吾尝终日而思矣,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乙:①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②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⑤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⑥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四、(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少年龙桐蒋勋    战争一直没有发生,但是为了没有发生的战争,整个城市做了很多准备。  每一家的灯泡上都装置了黑布,一旦空袭来临,就可以拉下布套,遮蔽灯光,使前来空袭的敌机找不到对象。  少年听到“呜——呜——”的警报声,即刻躲避到桌子下,用手抱着头部,蜷曲得像一个婴儿。他在空袭警报的声音中分辨着节奏的变化,从缓慢到紧张,越来越急促。“这是紧急警报了,应该赶快跑进防空洞去。”他这样告诉自己。  在犹豫的刹那,警报的声音又舒缓了,慢悠悠的,像慵懒的猫伸着懒腰。他听到了邻近的人家讲话的声音,收音机里广播员字正腔圆地讲述空袭警报演习的声音,还有隔壁厨房里沈妈妈“叮叮当当”开始炒菜的声音。  “没事就来一个空袭演习,他妈的——”隔着竹篱笆,沈伯伯粗犷高昂的声音特别浑厚有力。他喜欢下棋,每次下棋下到一半,突遇空袭演习,他就要停止下棋,因此特别恼怒,骂着骂着,还对着天空加了一句:“有种你就来个真的嘛!干吗穷演习!”  对于战争,大人们常常有很不同的评论,在空袭警报的紧张声音中,通常大人们也都不完全遵照规定噤声,他们或者躲避在桌子下面,或者挤在防空洞中,仍然评论着有关战争的种种。  “战争很可怕吗?”在阴暗的防空洞中,他依偎在母亲怀中,抬头仰看母亲在幽微的光线里微笑着的侧面。  母亲没有回答什么,好像战争是一段没有声音、没有画面的空白。  他记起学校里播放过空袭的影片,飞机轰隆隆飞来,逐渐低飞,飞到城市建筑物密集的地方,从机腹处放下一枚一枚的炸弹,接着是被炸裂的房子,四处飞散的爆破物,滚滚翻腾的硝烟,坐在废墟中哭号的幼儿……  他看过很多次有关战争的宣传短片,大多数是在学校,在固定的时间播放给全校的小学生看;也有时候是在庙口广场,用几根粗麻竹搭架子,架起一张白色幕布,用一台发出很大声音的放映机,播出战争画面——飞机低飞,投掷炸弹,房屋倒塌爆裂,人们奔逃哭叫……  那或许就是“战争”吧——是一部看了又看的陈旧影片,同样的情节一演再演,终于使他觉得“战争”好像是某些人编导的一出戏,可以到处巡回演出,可以使大家在平静无聊的生活里多一点戏剧性的惊恐。  母亲对战争总是沉默微笑以对,仿佛战争从来没有发生过。  “防空洞很安全吗?”在阴暗密闭的圆形穹隆的空间里,少年挤在母亲怀中,听着母亲很近的呼吸与心跳,仿佛又回到了胎儿的状态。母亲依旧没有回答,战争始终没有发生,少年长大了,嘴角冒出青嫩的髭须,头角峥嵘,像一头初长成的小鹿,有敏捷的四肢,可以即时快速奔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一旦奔跑起来,就听到脚后跟着一长串空袭警报的声音。    战争像是罩在灯泡上黑布的阴影,黑布拿掉了.那暗影却始终留在苍白的墙上摇晃。    防空洞上长满了杂草、野花,覆土厚的防空洞上甚至栽植了扶桑、芙蓉,一年四季开着艳红或浅粉的美丽花朵,在阳光下迎风摇曳,使人逐渐忘记那个地方与战争的关系。   有些防空洞被拆除了,盖起了房舍。有些防空洞被遗忘了,成为附近居民丢弃垃圾的地方,建筑物的废料、剩余的食物、猫或狗的死尸、破旧断脚的家具……都堆放在防空洞四周,防空洞成为肮脏、破败的记忆,好像大家努力在这里丢垃圾,是想要用垃圾掩盖掉对战争的恐惧。因为连日豪雨积水,防空洞附近被淹成一片水泽,很快有青绿色的浮萍蔓延生长起来。甚至还从附近的池塘漂来布袋莲,一个一个圆鼓鼓的球茎浮在水中,上面开出紫蓝色有黄斑点的花。他是为了观察布袋莲来的,走近防空洞附近,发现有小小的鸭雏在水中游泳,看到他走近,并不惊怕,反而抬起头侧着眼睛看他。少年翻着书包,想起中午的便当里还有吃剩的饭,便拿出来,把米粒摊在手掌上,呼叫鸭雏来吃食。    鸭雏疑虑了一会儿,不多久,游了过来,望着少年手掌上的白饭粒,似乎感觉到是美好的食物,便一摇一摆走来,用小小的喙叼食饭粒。   他陶醉于鸭雏的叼食,芙蓉花的摇曳,积水中的布袋莲,以及水中倒映的云天的影子。    忽然一阵巨大的吐喝响起“天杀的,你们要把我怎么样?”    他一回头,一个蓬松着头发,一脸花白胡子的瘦削男人看着他,紧紧地握着拳头。    少年望着那如同野兽被惊吓时的眼睛,觉得似曾相识,却又不记得在哪里见过。    那男子咆哮着“你追到这里来了啊—一个防空洞的人都死光了,你还不肯放过我啊—你饶了我吧!你饶了我吧!’’    男子号陶咆哮,跌坐在泥泞中,满身满脸都是泥水,一身都是垃级一样的臭味。    少年想起学校老师警告过他们,不要去被弃的防空洞玩。‘那边有疯子—”老师说。    “这是疯子吗?”    少年望着这个蒙着脸号啕大哭的男子,他哭号的声音这么粗哑低沉,像是空袭警报的声音,忽长忽短,忽然瞬张,忽然放松。    “战争还没有给束吗?”    少年看着男子,心里一片凄伤的回忆,仿佛灯泡上的黑布影子又摇晃了起来。11.第一段中说整个城市为战争做了很多的准备,请概括做了哪些准备。(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并分析它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如果将“少年”换成”我”,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试做比较。(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章的结尾写了一个“疯子”,这样安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阅读经验,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表达题  共85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厮杀   弈棋   股分制   粲然一笑B.宣泄   推脱   天然气   委曲求全C.嘻戏   脉搏   冷不防   形迹可疑D.亟盼   果腹   佼佼者   哀声叹气1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在今年以来国际金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下,究竟还有多少中国投资者敢于火中取栗,投资黄金理财产品以期获得收益,这确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B.眼下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组合自然是“凤凰传奇”,他们第三张专辑同名主打歌《最炫民族风》再度爆红,成为2012乐坛神曲,红遍全球。    C.从新赛季前一阶段的比赛来看,变化较大而且表现尚可的球队主要有火箭、快船和黄蜂等几支球队,尤其是火箭队,可以说是改头换面。    D.八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联合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但如果落实不到实处,就会像前面出台的文件一样成为一纸空文。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B.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芬兰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情报机构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仍身处莫斯科机场过境区,就美国提出移交斯诺登,普京断然予以拒绝。    C.日前,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调查报告称,他们检测了购自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九芝堂、胡庆余堂等九家品牌药店的多种常用中药材大都有多种农药残留。    D.《环球时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从当地军方渠道得知,菲律宾近来加大了对中国南海的海空侦察,以确保在仁爱礁和其他”占领南海岛礁驻防军事目标的安全”。18.下面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黄山,请用简洁的短语概括,每点不超过6个字。(6分)黄山,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东经11801',北纬30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介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黄山82峰,或崔鬼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欢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19.将下面一个长句变成四个短句,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的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神舟十号飞船在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神静”发射升空后,将在轨飞行15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高三某班张华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班长李平对他进行了劝导,下面是他们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6分)    李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华:是的,我昨晚玩游戏玩到夜深了。    李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华:我也知道,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李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华:谢谢你,我会改变的!五、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21世纪是一个人人自由的“言说时代”,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爱上发言。小到生活琐事、娱乐八卦,大至公共政策、经济问题、文化现象、学术交流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多元地言说。对谁说?言说什么?如何言说?男女老少、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角度、看法。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或者认识?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和套作。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