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149917

大小:39.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4-12-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⑴蟹六跪而二鳌,                         ,用心躁也。(《劝学》)⑵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⑶                           ,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⑷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⑸                           ,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⑹以中有知足者,                           。(《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独 乐 园 记   司马光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乐也。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                   家:定居,安家B. 杂莳草药                             莳:种植,移植C. 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               居:占,占有D. 而林薄茂密                           薄:靠近,迫近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3分)①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②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③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④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独乐园的描写。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写了作者置身其内伺花弄草、自得其乐的闲趣。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⑴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3分)                                                                                     ⑵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3分)[来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①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注】①本词是作者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而作。②被酒:醉酒。③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谓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3分)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3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7.(1)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A.曹操兵退斜谷,进退两难,发布了“鸡肋”口令。杨修恃力放旷,借机对将士说“鸡肋”表明曹操有退兵之意.曹操以惑乱军心为由将其杀害。B.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五虎大将。张飞怒曰“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后来经解释才拜受印绶带。C.刘备攻取两川时,庞统执意要与刘备兵分两路去攻打雒城,庞统带兵从小路进发。临行前,坐骑眼生失前蹄,把庞统掀下马。刘备将自己的“的卢”马与之交换。庞统骑“的卢”马过落凤坡,被误 认作是刘备,中埋伏死于乱箭之下。D.为了表达善意,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与曹操。曹操打开盛首级的木匣,见关公面如平日,曹操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话未完,只见关羽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曹操惊倒。后来令厚葬关羽。E.刘备自猇亭至川口,布下七百里连营,欲求一战。陆逊总督东吴军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因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下大忌。陆逊见时机已到,借东南风火烧蜀军联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逃到白帝城。(2)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A.马谡守街亭,不依军令,不听劝阻,执意屯军山上。他先笑王平女子之见,后笑诸葛亮多心,后又来笑司马懿 不来围山。结果司马懿大军把山四面围定,后来街亭失守。B.曹魏军师王朗自告奋勇去诸葛亮阵前当说客,两军对阵,王朗在阵前大声辱骂诸葛亮,诸葛亮反唇相讥,驳得王朗无话可说,王朗羞愧难当,撞死于马下。C.司马懿夺得木牛流马数匹,依样制造,也用来运粮;但不知扭转木牛流马口内的舌头,便可控制其行止。于是诸葛亮设计,抢得魏军无数粮草。D.司马懿先布“八卦阵”,被诸葛亮识破。诸葛亮后布“混元一气阵”,诱魏攻阵。司马懿令三位将领领兵破阵均被缚,他挥兵奋死掠阵,又被蜀军三路夹击,结果司马懿大败。E.刘禅很感谢司马昭的不杀之恩,到司马昭府下拜谢。司马昭备酒招待,并令蜀人演奏蜀乐,蜀官们尽皆落泪,只有刘神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台?”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的选段,回答问题。真(曹真)曰:“他原是魏人,不得已而降蜀,又何疑乎?”耀(费耀)曰:“都督不可轻去,只守定本寨。某愿引一军接应他。如成功,尽归都督;倘有奸计,某自支当。”(《三国演义》)“他”是谁?此选段说的是孔明攻打陈仓失利,“他”建议去袭祁山。请简述事情的经过和结果。[(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诸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周瑜想起哪件事才口吐鲜血?后来这件事是怎么解决的?请简述。(《三国演义》)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一)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①。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罕》)(二)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②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注】①鄙事:卑贱的事情。②小人:一般老百姓。樊须,即樊迟。③襁:又称被单,背负小孩的布条。(1)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个小人?请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3分)答:                                                                              (2)孔子说樊迟“ 学稼”、“ 学为圃”是个小人,却又承认自己“多能鄙事”,二者矛盾吗?请结合文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小说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手  铐 汪海潮乡长被抓走的那天,陈大明正在乡长办公室里向乡长汇报高岭乡旅游度假村的建设情况。陈大明清楚地记得,他刚刚汇报完第一件事,办公室的门就被撞开了,两个全副武装的公安走了进来,其中一个手里举着一张逮捕令,走到乡长面前高声说:“你被依法逮捕了!”另一个人就马上拿出一副锃亮的手铐,“咔嚓”一下铐住了乡长的双手,然后不由分说地把乡长带下楼,塞进了警车,警车就“呜呜呜”地开走了。乡长被抓走后,陈大明被县里任命为代理乡长,继续负责旅游度假村的建设。陈大明当上了乡长后,眼前老是晃动着那副锃亮的手铐,虽然他与原乡长的贪污案并无牵连,但原乡长被抓的那一幕还是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决心引以为鉴。为防止自己意志不坚定,他还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果然,自从他当上乡长后,前来拜访的人便络绎不绝,有送名烟名酒的,有直接送现金的,还有以送给他妻子的名义送金银首饰的,他都一一回绝了。其实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妻子常年下岗在家,孩子今年又刚刚上大学,农村老家还有一个经常患病的母亲。事事都得花钱,可是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多块,因此,他几乎月月都出现“财政赤字”。有一次,他感到自己实在顶不住了,很想赌一把,他已经把一个建筑商送来的一万元塞进了抽屉,但就在那一瞬间,他立刻想起了悬挂在床前的那副手铐,就赶紧又将钱退回去了。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老同学到他家来玩,看到了那副手铐。那个老同学就问他:“你这是从哪买来的?”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同学,是从一个地下的工艺品商店买来的。老同学就又将那副手铐把玩了很长时间,然后很认真地说:“没错,就是它,就是它!”陈大明一下子迷惑了,老同学就告诉他,其实这副手铐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他曾是一位海外华侨的传家之宝;它也不是普通的钢铁制造的,而是用一种稀有金属制成的,至于那位华侨为什么要把手铐作为传家之宝,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副手铐值钱,最起码值五万元钱。陈大明对老同学的话将信将疑,就带着这副手铐到市里一家最有名的古玩店里做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老同学的话是真的,这副手铐真的很值钱!陈大明兴奋不已,马上将手铐以四万八千元的高价卖给了古玩店。毕竟,他太需要钱了!有了这笔巨款,陈大明就可以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他把老母亲从农村接到自己身边,还请了一个保姆;他抽出两万元给妻子开了一家油米店,还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他的生活压力没有了,他感到无比的畅快,也体会到了有钱的幸福。他从内心里深深感谢那个同学。从那以后,老同学就成了他家的常客。老同学是个“能人”,陈大明对他是信得过的,很快就安排他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再后来,陈大明又发现了不少“能人”,一一让他们参与到旅游度假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旅游度假村很快建好了,开业的那天,陈大明喝了很多很多酒。回家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了那副手铐!第二天,他决定去把它赎回来,不论花多少钱!钱对他来说已经不成问题了。他找到了那家古玩店,但古玩店的老板告诉他,那副手铐是他代人收购的,早就被一位客商以五万元的价钱买走了。不过幸好老板记下了那位客商在市里的地址,陈大明决定按图索骥。陈大明很快找到了那座豪宅,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把他领到一个池塘边,并告诉他,主人就在那边钓鱼。他匆匆地赶过去,发现他的同学正在笑吟吟地等着他。他一下愣住了,但嘴里却问道:“我的手铐呢?”老同学恰好此时钓起了一条大鱼,他一边收线一边拍着钓竿说:“那东西有什么好,我早已将它改成了钓竿。看,这钓竿多结实,五万块呢!”陈大明一下子明白过来,恨不得马上离开这地方,但他分明听到了老同学在喊他:“别走啊,陈乡长,中午咱们喝鱼汤啊!……”在此以后的好多天里,陈大明眼前总是没来由地晃动着一副锃亮的手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第一段中描写原乡长被捕过程,其细节描写真实细腻,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给人深刻的印象。B.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颇具匠心,主人公从开始坚持不受贿,到最后发现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最终发现老同学向他行贿,故事情节波澜顿生,高潮迭起。C.陈大明虽然吸取前任乡长的教训严于律己,但还是由于一时的糊涂,被别有用心的老同学设计了一条“鱼竿”,引了他这条“大鱼”上钩。D.陈大明因“手铐”而受贿,表面上看是不知情,但实际上骨子里还有着个人的私欲,从而告诉人们要不断加强自律,完善自我道德修养。E.这篇小说主题深刻,文章通过主人公因手铐而受贿的故事,告诉人们即使真正廉洁的公仆,即便暂时避免了有形的刑具,却无法避开无形的刑具。11.主人公陈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2.这篇小说以“手铐”为题,有主题表达、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答: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荒漠中的苇王剑冰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种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想望。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2011年第3期《散文选刊》)13.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在第⑧段中巧妙地运用了“苇”“萎”“伟”三个同音词,“萎”,有“萎蔫”“萎谢”“萎落”之意,着重于“苇”的外形的描写。“伟”,有“伟岸”“伟大”之意,着重于“苇”的精神的表现。两个同音字的巧妙运用,将“苇”的外在形质与内在精神对举,表现了作者对“苇”的赞美之情。B.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存活时间长。C.“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这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以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气势但顽强生长的特点。D.荒漠中的苇瘦削、不成气势(或少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E.本文立意高远,借景抒情,赋予了“苇”以新的内涵。14. 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为“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阐述作者改动的意图。(4分)答: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5.作者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探究一下作者要表达的情感。(6分)答: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2分)16. 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2009-2011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题  材 2009年 2010年 2011年谍战剧 5.1 19.1 27.6家庭剧 22.0 23.6 22.1古装剧 25.1 26.2 23.4军事剧 4.3 13.5 21.2言情剧 32.8 13.2 3.2农村剧 10.7 4.4 2.3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来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1分)                                                                                17.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1分)   为这幅漫画拟定一个标题,要求:能形象地概括画面特点,使用四字成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70分)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美国作家阿扎洛夫,前半生努力和勤奋,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他在后半生,丧失理智地与一个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与其在小报上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论战,将其视为对手。结果,这个马利丁靠着他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他,在无端地空耗青春与生命的同时,竟成为世人耻笑的对象,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013年秋高三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答案[参考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一箪饭(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瓢水”,“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鹪鹩( jiāo liáo, 是一类小型、短胖、十分活跃的鸟)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各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乐趣。   熙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把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子,引水往北流贯连屋下,中间作为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处注入水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把它命名为弄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像打渔人的草屋,把它命名为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的窗子可以吹来凉风,前后多种植优雅的竹子作为清凉消暑的所在,把它命名为种竹斋。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通达遮蔽作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芍药等覆盖着它,四周种植草木药材等作为藩篱,把它命名为采药圃。药圃的南面有六个围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占二个,每种(花)只种了两丛,(为了)辨识它的名称形状罢了,不求多种。围栏的北面有个亭子,把它命名为浇花亭。洛阳城距离山不远,但树木丛生茂密,常常看不到,于是在园中砌筑石台,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轘辕,直到太室(都能看见),把它命名为见山台。   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进入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依靠(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灌注热水洗涤双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我(非常)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感受的乐趣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  (2)因为周瑜想用火攻,当风刮起旗角拂过周瑜的脸时,周瑜才想起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只有西风和北风,没有东风和南风。而自己是在南岸,如果用火攻只会烧自己的部队,所以才口吐鲜血。孔明在七星坛上祈求来东南风,帮助周瑜火烧曹军。  10.【解析】选AD。B项中“高潮迭起”不准确,文章中只有最后情节的突变;C.“一时的糊涂”错,仔细阅读本文,就会发现主人公还是禁不住金钱的诱惑;E.对主题理解有误,真正廉洁的公仆是能够避开无形的刑具的。11.答案:①小心谨慎。乡长被抓,他引以为鉴,一一回绝别人送的礼物,塞进了抽屉的钱,又退回去。②严于律己。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③由于对金钱的需求,遇事考虑不周,致使上当受骗。12.答案:观点一:以“手铐”为题,使小说主题深刻。①以“手铐”为题,一语双关。②“手铐”具有警示作用,人生路上处处有手铐。③官场上遍布手铐,步步为营,稍有不慎,便是别人“鱼竿”上的“大鱼”。观点二:以“手铐”为题,使小说情节显得巧妙。①构成小说的线索,使情节集中紧凑。②以“手铐”为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手铐”构成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③小说以“手铐”始又以“手铐”终,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17. 厚此薄彼 18.【写作提示】首先要弄清话题的内涵。什么是“对手”?“对手”是自己要战胜的对象,是竞争的伙伴;“对手”是要征服的高山,是要跨越的河流;“对手”是自己的一堵墙,又是自己的一面镜子……选择对手,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一道选择题;而选择什么样的对手,是这道选择题能否答对的关键,反映出你自身的睿智与理性。明确了话题的内涵,才能保证作文不偏离题意。因此,这个话题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是“选择什么样的对手”的问题。选择远远超出自己的人作对手,你面对的是不断的失败,在失败中,你的信心、勇气会不断受到打击,也许你会沮丧沉沦;选择比自己能力低的人作对手,你似乎不断在成功中体会快乐,但这种快乐是廉价的,而你自身的提高也会成为一句空话。选好对手,能使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让你的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能让你与对手在竞争中共同提高。这个话题易出现偏离题意的问题: 只谈“对手”却忽视了“选择”,只谈“选择”却忽视了“对手”,将话题偷换成了“对手”或“选择”,把“选择对手”界定为“竞争”,无限制扩大“对手”内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