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检测28(带解析)
一、(2014·北京朝阳区上学期统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野里的火焰
五月的一个傍晚,我回到乡下。偶然间,我发现了田野里的火焰。火光熊熊烈烈,蓬蓬勃勃,像一束红绸,被人使劲舞动;或一条巨蟒吐出的信子,疯狂地舔食着乡村傍晚的灰暗。
在农村长大,谙熟这乡下的二十四节气,就像熟悉乡亲们那一张张慈祥的脸。明明知道,田野里刚刚完成一场盛大的春收,这火焰是农人在焚烧麦秸,我却不愿往那方面想。我更相信,在这春收与春播的生命更新中,这熊熊燃烧的田野之火,一定隐匿着某种宿命。儿时的乡村景象,就这样再次浮现。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工业文明还孕育在农人依稀可见的梦幻里,化肥农药还是少见的奢侈品。为了培育地力,让哺育了一季庄稼的土地不至于板结衰退,农人便以燃烧的古老方式,让秸秆还田。于是,每当春秋两季,银镰挥舞过后,堆堆燃烧的火焰,像欢乐的篝火,把乡村的静寂寒苦照得通明。我弄不清楚这火燃烧的目的,是在为一个逝去的季节送行,还是在迎接另一茬生命的诞生。总之,我相信,这火的燃烧,是一种庄重的生命仪式,它从人类钻木取火时就已开始。只是到后来,不仅日子越来越艰辛,柴草都变得金贵,收割时节,田野里的燃烧便成了一种浪费;如果临近都市,那还是一种空气污染,早就被禁止。
神奇的还是那火焰下的土地。这土地我太熟悉了,从记事起,我就在它的温床上摸爬滚打。今年春节回家,我还走进田野,亲近这生命中不可遗忘的土地。田土是黑褐色的,疏松而柔软,如母亲的胸膛。正是一元复始的季节,田里长满了庄稼,绿油油的娇嫩而鲜美,在春风里疯长,像母鸡暖翼下的一群鸡雏。一些蟋蟀,在田土间跳来跳去。当时,我就对这土地油然而生一种崇高的敬意。
我不明白,刚刚跨过一个季节,这土地怎么就变得如此沧桑满面,僵硬,板结,困乏,淹没了当初的万般风情。这使我想到了年迈的父亲母亲,耗尽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养育大了儿女,自己却变得憔悴衰竭,老态龙钟,形容枯槁。我甚至有些担心,这土地能否承担得了下一个季节的使命。然而,堆堆燃烧的火焰,像夏夜吹过田野的风,带走了我心中的疑虑。记得有一次,我随父亲来给田里放水,为插秧作准备。从河里抽上来的水,汩汩流进田里,那火燃过的田土,便嗞嗞地冒着气泡,一个季节积攒下来的坚硬顽冥,顷刻土崩瓦解,烂漫成泥,胜过春天的一田沃土。到了第二年,当你再次来到田野,会发现庄稼还是庄稼,似乎那场熊熊大火压根儿就与它们无关。或者,对它们来说,大火并不是一种毁灭,而是一种成全。
其实,不仅仅是田野和庄稼,一切生命体的代谢,都与火焰有关。眼前有两幅画。一幅是摄影家斯坦芬的照片。作品定格了1987年发生在美国的大火。那场大火烧毁了相当于加利福尼亚面积五分之一的热带雨林。当初曾有许多人扼腕叹息,可是,很快人们就发现,大火烧毁了某些植物,却给另一些植物提供了生长机会。不久,土壤里长出了过去很少见的厚皮植物,那野火燃烧过的土地重又生机勃勃。另一幅是米雷斯的油画《奥菲利亚》。画面由玫瑰、罂粟、河水、水草、杂树和一具漂浮的美丽女尸组成,构成了一幅迷幻斑斓的爱情与死亡之景。玫瑰代表炽烈燃烧的爱情,罂粟象征死亡,而河水、水草与杂树,则表示爱情与生命的坎坷与变幻无常。它似乎暗示,爱情与生命最炽烈的燃烧,总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世间最美丽的爱情与生命,常常是用燃烧的死亡来表达的。
田野里,火焰渐渐变小,直至萎缩成一个小小的星点,淹没于黑夜的深邃里。田野恢复了往常的宁静。我想,乡亲们明天该给田里放水了吧,毕竟,节令不饶人呀!
(取材于周闻道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傍晚偶然发现田野里的火焰,唤醒了作者的童年记忆,进而引出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B.春收后,农人在田野里燃起熊熊火焰,举行庄重的生命仪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
C.文章表达了对现代工业文明发展、都市扩张使得传统的农耕方式走向没落的猛烈抨击。
D.经历过大火的考验,第二年庄稼会更旺盛,表现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
E.作者善于捕捉农村生活场景中富有诗意的画面,以色彩鲜明、饱含激情的语言进行描摹。
解析: B.“举行庄重的生命仪式”与原文不符;C.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D.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答案: AE
2.(节点能力对应题)联系上下文,解说“这熊熊燃烧的田野之火,一定隐匿着某种宿命”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文中“明明知道,田野里刚刚完成一场盛大的春收,这火焰是农人在焚烧麦秸,我却不愿往那方面想。我更相信,在这春收与春播的生命更新中”“儿时的乡村景象,就这样再次浮现。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工业文明还孕育在农人依稀可见的梦幻里,化肥农药还是少见的奢侈品”等加以概括,并联系作品主旨及相关写作背景加以分析。
答案: 田野中燃烧的火焰,象征着新旧生命更替的自然法则。
3.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年迈的父亲母亲,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一般而言,要从增加文章的文采以及深化文章的主旨等两方面加以分析概括总结,注意联系实际作答,同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 一方面形象地写出田野孕育庄稼就像父母养育儿女一样无私奉献,表达了对田野的热爱和崇敬,增加了文采;另一方面从田野的季节轮回联想到父母养育儿女的生命传递,进一步表达了对新旧生命更替的自然法则的认识,深化了主题。
4.作者认为“一切生命体的代谢,都与火焰有关”,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分别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文中“为了培育地力,让哺育了一季庄稼的土地不至于板结衰退,农人便以燃烧的古老方式,让秸秆还田……是在为一个逝去的季节送行,还是在迎接另一茬生命的诞生”“那场大火烧毁了相当于加利福尼亚面积五分之一的热带雨林……大火烧毁了某些植物,却给另一些植物提供了生长机会”“爱情与生命最炽烈的燃烧,总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世间最美丽的爱情与生命,常常是用燃烧的死亡来表达的”等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 ①收割之后,经过火焰焚烧,板结衰退的田野重又恢复松软肥沃,生长出新的庄稼。②大火烧毁了热带雨林的某些植物,却给另一些原本很少见的植物提供了生长机会。③爱情与生命总是与像火焰般燃烧的死亡联系在一起,艺术作品中常用死亡来表达。
二、(2014·四川绵阳一诊)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活的视角
□ 李林荣
①在课堂上常教训学生,立论作文一定要有一个特定的视角。其实何止纸上谈兵写论文、发议论需要视角,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一定的出发点和观察位置。别的不说,就以这几年我外出上班从骑车到挤公共汽车的交通形式变化而论,同一个北京城就因此而在我的感觉里有了很多改观。
②住在北四环外龙王堂时,因为多次经受自北太平庄坐公共汽车回家几乎被别人的前胸、后背和膀子、胳膊肘挤成薄片的苦难,所以下定决心骑车出门。到了东三环麦子店安家之后,我的骑车生涯达到了一个小小的巅峰状态。最辉煌的一次纪录是在2002年冬的一天,从早到晚马不停蹄跑了一大圈,将大半个北京城区尽收眼底。
③直到近一年前突然调到二外,把家搬到远郊通州,在大货柜车和小汽车密集交织的车流和它们吐出的浓烈尾气、卷起的阵阵尘土合力的排斥、包围中,我的亲爱的自行车,实在是有点黔驴技穷,再也无从施展它的身手了。
④于是,我不得不改以坐公共汽车为主要的外出方式。也许正因为换了交通方式,先前骑自行车上下班的那种生活所特有的感触,现在倒越发清晰、明确起来。骑车人的视角,比挤在公共汽车上的人,要开阔得多,也自由得多。跨在小小的自行车上,每一步行程都得自己出力气,这是真实的;每一处眼前的人、物、景观,也都是行迹所至,自然扑近的,这也是真实的;路面上每一个坑坑洼洼的细节,也都是必须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及时小心予以应对的,这同样是真实的。自行车使我们获得了一种与一个城市近距离接触,甚至水乳相融的真实感和细腻感。
⑤骑在自行车上,大概是一座城市里只比坐着、躺着和随便走着的时候高一点的一种生活姿态。骑在车座上,一个人看不到比自己站着时更远的一片视野。但是感谢会旋转的车蹬和车轮吧,它会把一个人原本很平常、很狭小的这片随意往那儿一站就可以得到的视野无限放大、无限铺展,最终,使一个经常骑自行车的人赢得远胜过一个只满足于步行和原地彷徨的人的丰富见识和宽广心胸。当然,这判断仅限于城市生活,要是有人像徒步探险家那样勇于迈步走出城市,双脚走路也是完全可能走出一片无边的天地的。
⑥这么一想,挤在沙丁鱼罐头甚至压缩饼干桶一样的公共汽车里,就成了一种最没出息、最没诗意的生活状态。靠着这么一种状态,自然也可以在一个城市里四处出没、东游西荡,但对于公共汽车上的常客,就算他有永不消退的热衷于挤车的饱满激情,他所得到的,至多是一些困在车窗框里的一掠而过的风景片断,一连串似是而非、指鹿为马、南辕北辙的车站名称和行车线路,还有那种成分极其复杂、味道永远可疑的公共汽车车厢里专有的气息。
⑦而在自行车车座上和公共汽车车厢里,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不知道是入乡随俗呢,还是相由心生呢,反正总是会有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表情。骑自行车的人,有悠然自得的逍遥派,有越蹬越来劲的自我陶醉派,也有自言自语的思索者,还有横冲直撞外带呼啸的野蛮豪放派。愁眉苦脸面露狰狞的骑车人,大概也是有的,但一般总是难得一见。可在公共汽车上,情形就大为不同。失去了审美必要的距离感,又缺乏流通的空气、敞亮的环境,大家一律油汗涔涔,倦容满面,最低限度也总有一种坐着和站着两种乘客间暗自较劲的心理失衡挂在嘴角眉梢,至于丑恶的抢座和该让座不让座,以及因为挤手踏脚怒颜相向、恶语相加等现象,更是令车厢生态进一步逼近了畜道而远离了人道。
⑧我唯一的奢求是,下一回挤在公共汽车的人缝里,自己的嘴脸能够尽可能地慈祥一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用学生立论作文有特定视角开篇,既照应了题目,又自然展开对因视角不同而感觉各异的日常生活的全面叙写。
B.作者对骑自行车和挤公交车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描述细腻,见解独到,表明他留心并思考生活,是生活的有心人。
C.作者善用修辞,语言朴实厚重而又谐趣生动,比如写自己在公共汽车上看骑车人表情时的一组排比句,令人忍俊不禁。
D.作者给“车站名称和行车路线”加上“似是而非、指鹿为马、南辕北辙”的定语,顺手一笔,讽刺了名实不符的乱象。
E.文章尾段中“唯一的奢求”,是“我”向善情怀的流露,也是对公共汽车上那些丑陋现象的嘲讽,文笔委婉含蓄。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从文本结构、内容、人物形象、语言等角度分析。A.“对日常生活的全面叙写”扩大了范围;C.“朴实厚重”和“自己在公共汽车上”均不正确。
答案: AC
6.作者骑自行车有哪些“独有的感触”?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骑车人的视角开阔、自由;②骑自行车的所见、所感真实、细腻(有一种与城市近距离接触,甚至水乳相融的真实感和细腻感);③骑自行车是一种拥有丰富见识和宽广心胸的生活姿态(在城市生活中,可以赢得丰富见识和宽广心胸);④骑自行车与坐公交车,会因处境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心情、表情。
7.(节点能力对应题)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内容。
(1)我的亲爱的自行车,实在是有点黔驴技穷,再也无从施展它的身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是令车厢生态进一步逼近了畜道而远离了人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表明“我”对骑车生活的喜爱和不能骑车的无奈,幽默风趣,生动亲切。
(2)将争抢座位、恶语相加斥为“畜道”,提倡尊重别人、互相礼让的文明之风,对比鲜明。
8.概括全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全文主旨: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认识生活,还要追求自由、真实、美好的生活。(2)感悟:略。
三、(2014·成都外国语学校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 事
①最近安居,我把我出租几年的屋子里的旧书搬了回来,清点整理中,我发现了很多书还在,像看见我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喜悦,当然也让我想起了我收藏的很多珍贵的书籍都不在了。
②最近我又要讲现代诗歌,很想意外发现我当年珍爱的那本《朦胧诗选》,那本朦胧诗集收录了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卞之琳等人七八十年代写的发抒、反思文革的诗歌,我非常喜欢。90年代出来教书,那时的教材政治化太浓,我就一直给学生们讲这些朦胧诗,一届一届地讲,孩子们非常喜欢,讲完了就有同学借阅,但因为这本书要用于教学,在那个年代又不好买,所以我是一直看管得很紧,但后来还是一时疏忽,找不到了。也许这不是我的疏忽,实在是那本书太好了,对于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们那实在是一本“及时雨”。
③我从教20多年了,20多年穷老九的拮据生活,我不舍得将钱花在自己的衣食上,但碰到自己心仪的书籍那是一定要破财购买的,20年来我不间断地购买,又不间断地流失。大部分是被学生借走,少部分是被同事借阅,有些书籍我还记得被谁借走的,大部分说不出来历了,虽然20年来那些书籍不间断地在一路丢失,但是我从来不因为这个而遗憾,因为它不像钞票金银珠玉一般消耗散去,也不担心它会被人当着引火材烧掉,没有引火材的年代没有人愿意烧掉一本珍爱的书籍,而现在人们虽然不珍惜书籍,但也不需要用书籍做引火材了。那些遗失的书籍散落在人间,不断地流传,书上的文字不断地传播,不断地感染,不断地孕育精神,那是书籍产生的本质目的。
④我在青少年时期,阅读过不少书籍,《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封神演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等,还有《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十月》《啄木鸟》等不少杂志,这些书和杂志是我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食粮,我在青少年时期有幸读了,可我家里除了一本黄历外父母没有买过一本书。这其中大部分是向同学借阅的,只记得有一本《东周列国志》是我在我表叔家里玩借来的,现在书也不在了,但我清楚地记得我没有归还他。我感谢我的青少年时代那些让我读到这些书的同学和叔叔阿姨们,他们都不知道他们施予我少年时代弥足珍贵的恩惠。所以,我从来不会因为我珍爱的书籍的丢失而可惜,因为它也许不断地在施予,这是书的作用,相对于金钱来说书籍的传播具有精神温度,不似金钱仅满足物质甚至于增长冷血的欲望。
⑤我还记得我用于课外教学用的现代小说,有一次被一个学生借阅了,我知道是谁借阅的,我向他索要了几次,直到毕业都没有还给我,这事就过了。那个同学的成绩很好,考进了武汉大学哲学系,几年后,我的这个学生来看我,提了一大堆书,只记得其中有《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书籍,他告诉我他当时把我的书给弄丢了,没法交代,希望这样能弥补。他92年高中毕业,96年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省政府部门工作,现在是处级干部,写作很厉害,是单位的笔杆子,也许那些书在他的人生启蒙中有了些作用。
⑥原本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很热爱书籍的民族,明代的张溥每读一本书都要亲手抄录七遍,他的书斋因此命名“七录斋”。宋濂《赠东阳马生序》里就讲过他借书抄书的情景,为了不延期,天大寒,抄得手指都僵硬了;先秦时期人们写书读书都不容易,他们习惯把书全部背下来,汉初因为始皇焚书,好多人是靠记忆把书传下来的。我们不如古人文章好,缘于我们不如古人读书花的功夫深。
⑦进入互联网的时代,我更不需要为我的《朦胧诗选》遗失而遗憾了,现在我的教学很方便,互联网上要找谁的作品都非常容易;现在读书也很方便,但是我们的孩子不读书了,在他们最需要广泛阅读的时候,他们却被迫沉浸在题海里。
⑧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关于各国全民阅读的调查,我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中国人的阅读排位。是谁造成了中学生和全民阅读的现状?谁能拯救阅读?!
9.以下对文章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搬书时发现自己以前读过的旧书还在时的喜悦和生活拮据时仍然坚持破财买书的材料,体现了作者对书籍的喜爱,对精神追求的珍视。
B.作者谈到《朦胧诗选》,表现了作者在文化僵化的时代,作为有前瞻的教师将其作为补充教材的珍视,并为其最终流失而深表遗憾,也流露出对借书不还的现象的谴责。
C.作者家里只有一本黄历,说明家境贫寒,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能够借阅到同学和叔叔阿姨们的书籍阅读感到庆幸和感激,这是他的书被借阅流失而不遗憾的主要原因。
D.作者用一个考上武大的学生还书的事例具体生动地印证了书籍带给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精神引领作用,表意具体生动。
E.最后一句用各国全民阅读调查排位,委婉揭示出当今时代青少年和大众阅读现状,寄寓深切的忧思,从而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解析: B.作者并不感到遗憾,更无谴责之意;C.只一本黄历并不就一定能说明其家境贫寒,书被借阅流失而不遗憾的主要原因是它在传播精神。
答案: BC
10.(节点能力对应题)解释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含义。
(1)没有引火材的年代没有人愿意烧掉一本珍爱的书籍,而现在人们虽然不珍惜书籍,但也不需要用书籍做引火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于金钱来说书籍的传播具有精神温度,不似金钱仅满足物质甚至于增长冷血的欲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从表现手法上看,将过去与现代形成对比,“没有引火材的年代没有人愿意烧掉一本珍爱的书籍”,表明人们对书籍的珍视;“不需要用书籍做引火材了”表明现在生活富裕了;“而现在人们虽然不珍惜书籍”,说明人们不珍惜书籍。(2)从表现手法上看,将金钱和书籍进行对比,“精神的温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明书籍给人们带来的是精神追求的满足。
答案: (1)运用对比,揭示了贫穷时代人们对精神产品的珍视和崇尚,富裕以后对文化精神追求的遗失。
(2)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揭示出书籍给人们带来的精神追求和享受是有别于物质的。
11.从这篇充满温度的散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简要概括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对文章进行梳理,找出关于“我”的相关描述,结合“我”对书籍的种种做法、种种感悟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二是画出关于人物言行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答案: 作者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师。他酷爱书籍,虽经济拮据仍然花钱买书;他热心文化传播,不局限于教材,精选人文含量高的课外读物;他关心学生,体贴他人,借书给学生,不因为书籍流失而抱怨;他有忧国忧民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情怀。
12.文章最末一句说:“是谁造成了中学生和全民阅读的现状?谁能拯救阅读?!”你以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全民阅读不良现状,怎样才能拯救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以从原文出发,结合现实来整理答案。从原文来看,现代人缺少阅读,现代学生缺少阅读,有社会大风气的影响,人们对阅读缺少足够的重视和认识,只重物质,不重精神;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阅读。因此考生可以从这两方面谈一谈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