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测试(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测试(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时测试(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读某种粮食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及播种时间差异图,回答1~3题。‎ ‎ ‎ ‎1.该种粮食作物及最适合该作物种植生长的“黄金地带”分别是(  )‎ A.小麦 三江平原 B.玉米 黄土高原 C.水稻 华北平原 D.玉米 松辽平原 ‎2.该种作物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量 B.市场需求 C.气温 D.地形 ‎3.该种作物年际产量波动大,主要是因为(  )‎ ‎①主产区受干旱影响较大 ②机械化水平较低 ③优良品种较少 ④市场需求量逐年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D 2.C 3.A ‎【解析】‎ 9‎ ‎ 第1题,本题考查了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该作物的分布区和播种时间可以判断该作物为玉米,最适宜种植在松辽平原。第2题,东北地区气温低,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玉米适宜在春季播种(春播玉米);华北地区气温较东北地区高,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玉米需要在6月上旬冬小麦收获之后进行播种(夏播玉米),因此东北地区玉米播种时间较早。第3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的市场需求量是逐年增大的。‎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某种农作物的主要生长周期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大豆 ‎5.据图可知该农作物(  )‎ A.主产区为青藏地区 B.地区适应性强 C.在西南地区产量最大 D.在甲地区生长期短 ‎【答案】 4.A 5.B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在华北地区,该农作物为秋播、夏收,故为冬小麦。第5题,该农作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说明地区适应性强;从图中无法判断出哪个地区的产量最大;甲地区该农作物生长时间短,而不是生长期短;青藏地区不是小麦主产区。‎ ‎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题。‎ 9‎ ‎6.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答案】 B ‎【解析】 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国受东北信风影响,多时令河,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农业生产最紧缺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故选B项。‎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7题。‎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7.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9‎ ‎ 考查植被生长与环境的关系。读材料知,板栗喜光、喜暖,甲地位于山地东南坡,属于向阳坡,光、热条件均优于西北坡(背阳坡)的乙、丙、丁,故甲地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故A项正确。‎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热量 ‎9.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A.灌草种植 B.畜牧业 C.小麦农场 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答案】 8.A 9.C ‎【解析】 第8题,图中信息反映该地位于干旱地区,绿洲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所以影响该地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因素为水源。第9题,过渡带分布在荒漠边缘,不适合大规模的耕作业,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 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油产量的近10倍,在油料作物中居首位,有“世界油王”之称。读世界油棕种植区的地理扩散图,完成10~11题。‎ 9‎ ‎10.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有(  )‎ ‎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我国油棕种植面积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答案】 10.A 11.B ‎【解析】 第10题,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种植技术的提高,棕油产量不断上升。第11题,油棕主要分布在热带气候区,而我国热带气候区面积小,因此油棕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小,可见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气候。‎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2~14题。‎ ‎12.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13.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9‎ ‎14.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答案】 12.C 13.C 14.A ‎【解析】 第12题,情人节是北半球冬季,此时美国气温低,不利于玫瑰花的生长,而哥伦比亚地处热带,气温高,有利于玫瑰花的生长。而两国地形、降水、土壤都比较复杂,不限定具体地方很难比较,故A、B、D错误。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哥伦比亚距美国本土约20个纬度,运输距离较远,而玫瑰花属于易变质的鲜货,需要快速运到市场,所以选择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为美国邻国,距美国近,故运输费用低,A项正确;墨西哥比哥伦比亚纬度高,热量条件不具优势,B项错误;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技术优势不明显,C项错误;鲜花的品种从题中无法判断,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44分)‎ ‎15.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于1518年,至1850年已有70多个葡萄品种。能生产品质极佳且拥有本土风格的葡萄酒,价格不贵。‎ 材料二 智利的葡萄有13个种植区,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如图1所示为该国最主要的八大葡萄产区。图2为其中的一个产区,Ⅰ区、Ⅱ区为波状起伏海岸山脉中的两山谷,图3为该产区内沿南纬28°的夏季日较差分布线。‎ 材料三 席卷全球的经济萧条,蔓延到实体经济,从欧洲到大洋洲,从北美到南美,葡萄酒行业也陷入困境。图4中A、B、C、D为新西兰的葡萄产区。‎ 9‎ ‎(1)描述图3沿南纬28°的夏季日较差东段变化特征,并据材料分析原因。‎ ‎(2)据材料分析比较智利的葡萄比新西兰品质优良,种类多样的原因。‎ ‎(3)据材料评价图2产区两山谷种植葡萄的水源条件。‎ ‎(4)据图分析新西兰的葡萄产区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答案】 (1)特征:日较差大且波动变化。‎ 原因:海岸山脉波状起伏,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山地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东南信风(离岸风),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天气晴朗。‎ ‎(2)智利葡萄主要产自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晴天多,光照足,日较差大,所以葡萄品质优良。智利纬度跨度大,热量南北差异大,地形复杂,所以品种多样。‎ ‎(3)有利: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汇成河流交汇在河谷。‎ 不利:冰雪融水汇成的河流径流量小。‎ ‎(4)分布在岛屿东侧。‎ 原因:该国终年受西风影响,西侧降水多,光照少,日较差小。‎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段气温日较差较大,在‎14℃‎左右,且波动变化。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第(2)题,智利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这里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因而品质好。智利地形复杂,南北纬度跨度大,因而葡萄种类多。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位于河流的干支流交汇处,但是冰雪融水的径流量较小。第(4)题,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岛屿东侧光照相对较多,因而是葡萄的主要分布区。‎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9‎ 材料二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砂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甲地地表砂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4)分析乙地种植西瓜的劣势气候条件。‎ ‎(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为改造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 ‎(2)砂砾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砂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水下渗,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3)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 ‎(4)乙地位于季风区,春季时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旱涝灾害频发。‎ ‎(5)针对风沙灾害多的问题,可以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针对春季降水少的问题,可以推广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如薄膜覆盖、地方名优特产品培育;针对夏季旱涝灾害频发的问题,可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 ‎【解析】‎ 9‎ ‎ 本题考查了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材料二,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即可。第(2)问,砂砾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当地昼夜温差,同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改善当地的水分条件。第(3)问,薄膜覆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当地的水热条件。第(4)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旱涝灾害频发。第(5)问,从水资源利用、农田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 9‎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