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训练题(附解析苏教版选修一)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2、3、4、5
7
8
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6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重庆理综)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理解能力。单个菌落中只含有一种细菌;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而对真菌没有影响;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细菌,通入氧气会抑制其生长。
答案 D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下列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是
( )。
A.配制培养基 B.倒平板
C.接种 D.培养
解析 配制培养基时不需要无菌操作,因为配制后的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
汽灭菌。
答案 A
3.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③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5
解析 在分离土壤中某细菌时,应先选取土样(10 g),然后加无菌水获得土壤浸出液,并进行不同倍数稀释,最后将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并分离和计数。
答案 C
4.下图是几种常用平板划线法示意图,则①~④依次为 ( )。
A.连续划线、交叉划线、扇形划线、方格划线
B.交叉划线、连续划线、扇形划线、方格划线
C.扇形划线、交叉划线、连续划线、方格划线
D.扇形划线、连续划线、交叉划线、方格划线
解析 ①为扇形划线,②为连续划线,③为交叉划线,④为方格划线,上述四种划线方法是常用的平板划线法。
答案 D
5.下列关于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 )。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汽灭菌,培养
B.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
C.配制棉籽壳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汽灭菌,培养
D.配制棉籽壳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培养
解析 培养平菇可使用棉籽壳培养基,但培养基在接种前,须经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6.(10分)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如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是用该方法得到的是________。
5
(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
(4)已知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现提供足量的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和具塞试管,应如何判断待检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稀释涂抹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删除偏差太大的数据,对剩下的多个培养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就可以得到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通过密封培养,大肠杆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以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答案 (1)稀释涂抹平板法 D (2)需要 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3)5.6×108 (4)通过无菌操作向试管内注入一定量待检水样,再注入已灭菌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试管充满,塞上塞子,混匀后置于37 ℃恒温箱培养24 h。若试管内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水样中有大肠杆菌
7.(10分)下图描述了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5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_______,碳源为_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的微生物。
(4)⑥为________组,⑦为________组,设置⑥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经过①~③在液体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增加了该微生物的浓度,这样能确保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然后把该种微生物稀释涂抹到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平板表面,经过适宜条件的培养,在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大部分是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为了获得纯培养物,用灭过菌的接种环采取单菌落挑取法接种到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作为实验组,设置空白对照的目的是说明通过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的微生物。
答案 (1)选择培养基 对羟基苯甲酸 (2)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惟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经选择培养,选择出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3)对羟基苯甲酸 (4)对照 实验 说明通过选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的微生物
8.(10分)为了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成分
含量/g
KH2PO4
1.4
5
Na2HPO4
2.1
MgSO4·7H2O
0.2
葡萄糖
1
尿素
10
琼脂
15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1)简述土壤中可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这
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________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解析 本题考查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解题时,应从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代谢特征入手,对整个过程中需要控制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
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由于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故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将变成红色;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可筛选目的菌;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尿素和葡萄糖;振荡培养的目的是提供氧气;固体培养基培养时的接种方法常用稀释涂抹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倒掉培养基之前应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答案 (1)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2)目的菌 选择
(3)尿素 葡萄糖 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4)稀释涂抹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5)灭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