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2014-201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肃南县2014-201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肃南县2014-201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地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 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12‎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1. 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 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 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D. 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2. 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2分 )‎ A. 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 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 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D. 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B.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C. 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 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4—7题 12‎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特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 ‎ 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 ‎ 宿诮之曰“君辈佐滕候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 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 ‎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 ‎【注】①折支:军饷。  ②颛:通“专”。‎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左右复问         辟:使……避开 B.宿取具狱繙阅 具:准备 C.而执平民以告也 执:捉住。‎ D.筑石塘百里,捍水患 捍:抵御。‎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胡宿尽职为民的一组是(3分)‎ ‎①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          ②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 ‎③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   ④筑石塘百里,捍水患 ‎⑤既置于法,乃命劫三司吏      ⑥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宿办案慎重,讲究方法。他在宣州做通判时,遇到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案子,经过单独审问,并查阅案宗,终于弄清事情真相,原来是一桩冤案。‎ 12‎ B.胡宿为官刚正,对错误敢于批评。湖州前任太守花巨资兴办学校,下属官员当时不说什么,待其离任后则怀疑其中有欺,胡宿对他们进行了严厉责备。‎ C.胡宿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正直敢言。泾州士兵因军饷迟发煽动作乱,胡宿认为士兵确实有罪,而有关官员和庇护三司吏的包拯也有罪,应一并处罚。‎ D.胡宿洞察事物,明辨事理。赵滋担任守边官员以来,因一些小事南北不断发生摩擦,对此,胡宿主张“外和”,由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辨明即可,不必动用武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 ‎(2)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 ‎ ‎(二)古代诗歌阅读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8-9题。‎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8. 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9. 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极写天气的寒冷,与其前两句酒宴饯别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 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 的结局。‎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外一个。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12‎ 一片苍茫 戴 涛 白生要去茫县做知县,至恩师大学士多举府上辞行。待白生坐定,多举便让人端上一盘水果,问白生,可识得盘中为何物?白生细细打量一番,说,状如梨,梨有皮,或黄或青,而此果似无皮,白如雪,透如水,学生真不知为何方仙果。‎ 多举抚掌大笑,说,这亦是梨,名晶梨,产地即是茫县。他拿起一只递给白生,白生接过梨来,小心翼翼张开嘴,未等劲咬,只听得一声脆响,一股清香扑鼻,一股甘甜沁脾。‎ 好梨好梨,白生情不自禁脱口叫道。多举说,当今从皇亲国戚到满朝文武非此梨不吃,茫县可真是个好地方哟。白生忙跪倒,学生一定不辜负恩师之厚望。‎ 烟花三月,白生起程。一路春色诱人,白生无心恋景,很快便到了茫县。此时一班县衙的官吏幕僚和当地的乡绅名士已迎候多时,寒暄过后便请白生到鸿运楼洗尘。酒过三巡,店小二端上一碟水果,白生见是苹果,随口问道:“咦,茫县不是盛产晶梨么?”小二却面露难色,禀大人,小店什么新鲜果子都有,就是未备晶梨。白生说,入其乡则随其俗,我偏就稀罕这遍地都是的土产。‎ 听得此言店小二却急了,禀大人,这晶梨如今实在是想买也买不到了。白生顿生纳闷,便看坐在身旁的县丞汪过,汪过立刻端起酒杯说,我等还是一起敬白大人一杯吧。众人也都纷纷应和着祝白大人平步青云。白生于是糊里糊涂地举杯。待酒足饭饱,已是掌灯时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白生赶紧升堂。新官上任,自然要漂漂亮亮地审他几件案子,可白生在堂上正襟危坐了一整天,不见一人来告,而且一连三天皆如此。‎ 第四天,白生实在觉得无聊,便喊了退堂,然后换了便服一个人悄悄出了县衙,策马朝乡间跑去。茫县多丘陵,举目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一片雪白,清气四溢,悦人眼目。待马跑近,但见一株株一人多高的梨树枝繁叶茂,盛开着朵朵娇嫩的小白花,更有无数蜂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白生看得如痴如醉,连连喝道,美景美景!‎ 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一男童,上前来捉蜜蜂。捉到后便立刻将蜜蜂撕成两段,随即放到嘴边贪婪地吮着。‎ 白生问,你吃什么?男童答,蜂蜜。‎ 白生说,可这小生灵却被你无端弄死了。男童说,我饿。‎ 白生大怒,饿你回家吃饭呀!家里没饭。‎ 白生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男童竟是如此瘦弱。‎ 白生随着男童到了他家。几排东歪西倒的茅屋,其中一间,推门进去,白生一惊,四壁空空,只有土坑上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白生问男童,你爹呢?男童答,这就是我爹。白生又是一惊。‎ 12‎ 从男童家出来,白生又踏进另一间茅屋……当白生离开村寨,心沉得如同铅坠,抬头西望,残阳如血,遍地的梨花也是殷红殷红的。‎ 你别看这晶梨雪白雪白的,可在我们百姓眼里它可是血红血红的。‎ 你说每户上交一筐梨给朝廷也算不得什么,可你知道么,这晶梨多么刁钻古怪,三亩地一粒粮食没种,全种了梨树,也只能收得这一筐好梨。‎ 你问我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挑剩的孬梨到外边换得半年的杂粮已是大幸,余下的日子就靠要饭了。‎ 回到县衙,白生将县丞汪过叫到书房,阴沉着脸问道,汪大人,你可知道百姓为梨遭的罪?汪过说,知道。白生说,就没办法吗?汪过说,有,白大人,您把梨伺候好喽,早点儿像您的前任那样由幽谷迁乔木,茫县,此外别无他法。‎ 白生沉默无语。‎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金秋十月,晶梨收获的季节。今年的梨格外好,个儿大肉嫩透着水灵。衙门上下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把梨收齐了,一个不落全装了船。按惯例,由县丞押运进京,临行前白生突然对汪过说,这趟不劳你的驾了,我亲自走一趟。汪过淡然一笑,自当相让。‎ 一月有余,运梨船终于回归。不出汪过所料,白生果然没有回来。又过了数天,朝廷果然派来了新知县。汪过旁敲侧击地打听白大人,谁料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白生送到朝廷的梨不知何故竟然又酸又硬,皇上才咬了一口,梨没有咬下,却将半颗圣牙咬落,于是龙颜大怒,将白生打入死牢。‎ 腊月二十八,圣旨传来,命茫县砍去所有梨树,永不得再种。百姓闻听此讯,雀跃欢呼,奔走相告,个个操起砍刀奔向自家梨园。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 是夜,京城,白生被推出午门,天地一片苍茫。‎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作品中有许多出乎文中人意料之外的笔墨,如新官无案审、名县无粮吃、白生有去无回、梨树永不再种……这种笔法的运用,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有趣。‎ B.作品开篇以多举荐梨入笔,自此“晶梨”便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梨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相交织,最终演绎出一曲为民谋福者殒身不恤的悲歌。‎ C.作品将主要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上有贪婪的皇上、多举等权贵,下有狡诈的汪过等地方污吏,白生处境之艰难决定了其反抗态度之坚决。‎ D.这篇作品语言较为雅致,“心沉得如同铅坠”的比喻,用语贴切;“雪白”与“殷红”的对比,色彩鲜明;“你别看”“你问我”等人物语言,真切传神,颇具感染力。‎ E.“苍茫”,即空阔辽远、无边无际之意。作品以此为题,便寓有作者对百姓深重苦难的怜悯,对父母官孤独悲壮的哀叹,对世道昏暗荒谬的忧愤,韵味苍凉。‎ 12‎ ‎(2)茫县官吏乡绅为自生接风洗尘这一部分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 “第四天……”一段中,画线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3)对倒数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应怎样理解其作用?(6分)‎ ‎(4)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白生这一人物形象及其现实意义。(8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精神贵族”钱钟书 ‎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份。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12‎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中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之情。‎ B.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C.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独特的个性与作品的别具一格所致。‎ D.《管锥编》是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这部书引述材料虽很少,但处处都是精到的见解,在作者看来是“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 E.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 ‎ ‎(3)钱钟书“精神贵族”的表现很多,请根据文章概括并简析。(6分)‎ ‎ ‎ ‎(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2‎ A.在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中,导师徐教授不赞一词,而是严肃地指出了文章在逻辑上存在的诸多错误。‎ B.中国政府认为,中国海军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厚非,完全合法。‎ C.快速阅读不利于深入思考,看上去读得多,读得快,但“上心”的并不多。长此以往,文化会变得浮泛和肤浅。‎ D.安宏纺织公司近年来对员工管理严格,求全责备,产品质量过硬,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D.最近几年,我省科协走协商、协调、协作之路,团结、动员、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独特作用,开展了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人民的科学素养。‎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 。到了乾隆年间,这地方成了一片苇塘。‎ ‎①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的形式。‎ ‎②采用了白居易的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后来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宴会之所。‎ ‎③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其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 ‎④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 ‎⑤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 A.⑤④②①③ B.①③⑤④② C.⑤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⑤①‎ ‎16.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如今,参观北大、清华已经如同逛长城、游故宫一样成为众多旅行社必备的旅游线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他们迫切希望孩子通过与名校的亲密接触,提高学习热情。“高校游”成为热门旅游项目。面对摩肩接踵的人群、一拨又一拨的旅行团穿梭来往等诸多问题,近日,北大、清华等高校先后推出“限游令”,该措施引发了社会热议。‎ 你如何看待北大、清华的“限游令”?赞同还是反对?请选择一个角度写几句话,以阐述理由。不超过60字。‎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下面示例,再写三句话,使全段构成排比句。(6分)‎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在娱乐享受中玩物丧志;‎ 生活需要歌舞,但不能在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的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正确使用这种能量,足以成就丰功伟业。相反,如果正能量不足,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你一事无成。 ‎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D(“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是“中”而不是“中庸”)‎ ‎2.C(这是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缘由)‎ ‎3.A(B.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D.因果关系颠倒) 4.B 5.C 6.C ‎7.(1)你们辅佐滕侯很长时间了,如果他有过错,为什么不及早指出纠正呢?‎ 12‎ ‎(2)如今官员中有人耻于燕蓟之地被敌人占据,(但)天时人事的条件还不具备(或:时机不成熟),却妄想(胡乱地图谋)难以成功的收复失地的事。‎ ‎8.(4分)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为后两句作者的惊异之情作铺垫。‎ ‎9.(4分)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何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除侧面描绘山雨之奇外,还在中间两联正面描绘山雨的特征。‎ ‎10. (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 ‎(2)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1.(1)A、C ‎(2) 这一情节写了店中无梨的境况和县丞汪过的遮掩,用这一连串令人感到蹊跷的事构成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2分)这段景物描写,一方面表现出梨树繁茂,梨花娇艳,用“雪白雪白”的梨林美景反衬出后文百姓“血红血红”的悲苦生活;另一方面用蜂蝶起舞引出下文男童捉蜂吮蜜的情状,推动情节的发展。(4分)‎ ‎(3)内容方面:这句违背事理逻辑的描写,写出了人们普遍具有的幻觉(或: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出白生义举的感天动地,使枯树生花,使严冬呈现春意;同时,也以满树的白花为白生被斩寄托哀思。(3分)结构方面:与前文写春时梨花盛开相照应,为下文写白生被斩营造悲壮的气氛,使作品前后意境相谐,浑然一体。(3分)‎ ‎(4)白生临行前拜见多举,示其不敢忘恩,可见其有情有义。白生到任第二天即投入问案等事物中,并微服私访,示其想要有所作为,可见其胸有志向。白生挨家挨户走访民情,示其能够体恤下情,可见其对百姓的一颗爱心。白生能用自己的方式使百姓摆脱“梨灾”,可见其处事有智谋。白生为了百姓的利益敢于冒犯龙颜、蹈死不顾,可见其有舍生取义的大勇。(任答出其中四点4分。与生活实际结合合理即可4分。如:官员要做有追求、干实事的好官。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要从实际出发解决民生问题。要有敢于为民请命的勇气等等)‎ ‎12.(1)C (3分),E (2分),B(1分)。(A项“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错。B项“不愿出国的心意”不确切,形象地拒绝去国外,主要表现他不事张扬,不热衷出头露面的活动。D项由上下文看,该书旁征博引,最能表现先生的博闻强记;事实上它引证了四千位著作家上万种著作中数万条书证。)‎ ‎(2)(6分)①性格方面:恃才傲物且有童心、聪明机智、博闻强识、淡泊名利、乐于助人;②文学方面:创作了《围城》《管锥编》等名著,文学成就显著;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③生活方面: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 (每点2分,概括1分,简析1分。)‎ ‎(3)(6分)①不看重金钱,物质上要求低:拒绝普林斯顿大学的高薪聘请、拒绝出售重金求购的英文大辞典、婉拒好莱坞片商的多次盛邀、别人借钱对折送人、家里陈设朴素;②重视精神追求: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③在困境中仍能坚守:困居上海时学术文稿没人买,写《围城》仍旧精工细作。(每点2分,概括1分,简析1分。)‎ ‎(4)(8分)①名家也需要钱养家糊口,但绝不把发财当作做学问的目的;②当今商业化社会一味追求财富的名家很多,他们应该学习钱钟书的精工细作精神,向社会奉献高质量的文化成果;③‎ 12‎ 一些出了名到处走穴挣钱的人,应该多学学钱钟书坚守文化阵地、潜心研究学问的高尚品格;④名家当如钱钟书不迷信金钱,超越金钱,把知识看作是自己最大的财富。(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2分)‎ ‎13.A 14.B 15.B ‎ ‎16.赞同:校园环境与秩序会受很大影响,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会受干扰;会滋生旅游行业的乱象,增加了治理难度。‎ 反对:高校应该是开放的,“限游”限住了人们对名校的“憧憬”;名校的教育支出来自国家,“限游”是对纳税人的不尊重。(理由只要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17.生活需要艺术,但不可投机取巧而违背原则;‎ 生活需要勇气,但不可冒险而丧失良机;‎ 生活需要重复,但不可在失败后重蹈覆辙。‎ 12‎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