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5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南京市2015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京市2015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本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黝黑/良莠 迄今/修葺 义愤填膺/应有尽有 B.悲怆/创伤 赡养/占卜 缄口不语/熏陶渐染 C.模糊/摹写 鞭笞/纷沓 大放厥词/波诡云谲 D.绚丽/炫目 蜕变/褪色 纵横捭阖/荷枪实弹 ‎【A】‎ A.yǒu; qì; yīng B.chuàng \chuāng; shàn\ zhān; jiān ‎ C.mó; chī\tà; jué ‎ D.xuàn; tuì; hé\hè ‎2.在下面几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①微博、博客、网络论坛等固然带来了交际的方便,但大量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 ▲ 出了民族文化心理中非理性、不成熟的一面。‎ ‎②虽然名气大、斗志强,但关键技术不能更新提高,对系统性训练 ▲ ,也将使得“体育大师们”在各类比赛中无法一帆风顺。‎ ‎③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TM机日前通过验收,一旦与银行、公安等系统联网,非法持有他人银行卡的人, ▲ 知道密码, ▲ 不能取钱。‎ A.映射 漫不经心 虽然……但 B.折射 漫不经心 即使……也 C.映射 漠不关心 即使……也 D.折射 漠不关心 虽然……但 ‎ ‎【B】‎ 映射:照射。‎ 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表现出来。‎ 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虽然……但:转折关系,强调事实存在;‎ 即使……也:假设关系 ‎3.下列各句描绘的意境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最为相似的一句是(3分)( ▲ )‎ A.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B.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12‎ D.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D】‎ 朱淑真《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4.阅读下面的近年中国石油日均进口量图表,总结出三条结论,不要出现数据。(4分)‎ 答:(1) ▲ ‎ ‎(2) ▲ ‎ ‎(3) ▲ ‎ ‎(1)近年来我国石油日均进口总量逐年递增;‎ ‎(2)原油库存总量在多年相对稳定后有较大增幅;‎ ‎(3)我国石油产品最终消费量历经多年递增后有微幅降落。‎ ‎(4)近年来石油库存远远抵不上石油产品最终消费量。‎ ‎(近年来石油产品最终消费量远远超过石油库存)。‎ ‎(4分。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2‎ ‎【补充训练】‎ 阅读下面关于我国夕阳产业现状和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发展趋势的图表,回答下面问题。(5分) ‎ 图表一               图表二 ‎(1) 图表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表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我国夕阳产业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2分)‎ ‎(2) 未来4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呈快速增长的趋势。(1分)‎ ‎(3) ① 政府加大夕阳产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1分)‎ ‎② 采取多样化养老方式,减缓社会化养老的压力。(1分)‎ ‎5.阅读巴金小说《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12‎ 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 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曾有什么样的“幻梦”?他的“幻梦”又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 答: ▲ ‎ ‎5.觉新。(1分)‎ 他打算中学毕业后到大学深造,还想出国留学;梦想与表妹结婚。(2分)‎ 父亲给他定了一门亲事,结婚的对象不是自己所爱的表妹,年内就要结婚,爱情和升学的梦想都破灭了。(2分)‎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周朴园 那双方面都好。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侍萍 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周朴园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 他的脚趾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周朴园 (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 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 周朴园 (沉静)他还是我的儿子。‎ 鲁侍萍 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做父亲。‎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什么?‎ ‎(选自《雷雨》,有改动)‎ ‎6.选段中,周朴园主导了剧情发展,请简要概括周鲁之间的三次主要交锋。(6分)‎ 答: ▲ ‎ 12‎ ‎6.周朴园阻止鲁侍萍提及往事,激起鲁侍萍怨恨情感的爆发;‎ 周朴园搬出旧情安抚鲁侍萍,鲁侍萍心软;‎ 周朴园提出明白地谈一谈,鲁侍萍觉得没有什么可谈;‎ 周朴园企图以血缘关系淡化他和大海的冲突,鲁侍萍强调矛盾不可避免;‎ 周朴园企图用金钱解决问题,激起鲁侍萍情绪激动。‎ ‎(6分。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7.请简要分析下面台词中的人物心理。(4分)‎ ‎(1) 周朴园 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答: ▲ ‎ ‎(1)担忧、紧张。周朴园害怕鲁贵知道了当年的事情,会敲诈自己。(2分,概括、分析各1分)‎ ‎(2)鲁侍萍 什么?‎ 答: ▲ ‎ ‎(2)不解、愤怒。鲁侍萍没想到周朴园会用钱来打发自己,感到人格受到侮辱。(2分,概括、分析各1分)‎ ‎8.有同学认为周朴园亲情冷漠,也有同学认为周朴园内心深处还残留着一丝亲情。请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 ‎ 示例一:周朴园亲情冷漠,当他解除了对鲁贵的顾虑之后,才提起自己的儿子,这赤裸裸地暴露了他的冷漠。(4分。观点1分,分析3分)‎ 示例二:周朴园亲情冷漠,当他解除了对鲁贵的顾虑之后,又顾虑另一个儿子会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亲情冷漠无疑。(4分。观点1分,分析3分)‎ 示例三:周朴园内心还有亲情。他不忘问起儿子的下落,在鲁侍萍说“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后,还认定儿子的身份。可见,内心还是有亲情的。(4分。观点1分,分析3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12‎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二)‎ 程子曰:“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又曰:“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犹知尊周之为义,孔子的时候,周王室虽然衰微了,天下仍然知道把尊重周王室当作道义(3分。“微”、“义”、语句通顺各1分)故《春秋》以尊周为本。至孟子时,七国争雄,天下不复知有周,而生民之涂炭已极。当是时,诸侯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此孟子所以劝齐梁之君也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之改与未改耳。”此孟子所以劝齐梁之君也/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之改与未改耳。(4分。每处1分)‎ ‎(选自《孟子集注》)‎ ‎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 ‎ B.直不百步耳 直:只是 ‎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 D.故《春秋》以尊周为本 本:根本 C(3分。同“敛”,收敛)‎ ‎1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4处)(4分)‎ ‎ 此 孟 子 所 以 劝 齐 梁 之 君 也 盖 王 者 天 下 之 义 主 也 圣 贤 亦 何 心 哉 视 天 命 之 改 与 未 改 耳 。‎ 此孟子所以劝齐梁之君也/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之改与未改耳。(4分。每处1分)‎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3分)‎ 答: ▲ ‎ ‎(1)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刃已经交接,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3分。“鼓”、“曳”、语句通顺各1分) ‎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答: ▲ ‎ ‎(2)这样却不称王的,没有这样的情况(3分。“王”、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 ‎(3)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犹知尊周之为义(3分)‎ 答: ▲ ‎ ‎(3)孔子的时候,周王室虽然衰微了,天下仍然知道把尊重周王室当作道义(3分。“微”、“义”、语句通顺各1分)‎ ‎12.程子说孟子论王道“可谓实矣”,“实”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选文(一)概括说明。(4分)‎ 答: ▲ ‎ 12‎ 王道之始:先发展生产,满足百姓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 王道之成:再教化礼仪,提高百姓精神修养。(4分。每点2分)‎ 四、(10分)‎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寄乐天 元稹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 同登科后心相合,初得官时髭zī未生。‎ 二十年来谙ān世路,三千里外老江城。‎ 犹应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间何处行。‎ ‎(1)“乐天”是唐朝诗人、文学家 ▲ 的表字,和元稹一样被贬谪的他写下了“感商妇之漂流,叹谪居之沦落”的叙事长诗《 ▲ 》。(2分)‎ 白居易 琵琶行 ‎(2)诗中“追寻”了哪些“往事”?(4分)‎ ‎ 答: ▲ ‎ 一同考取功名,年纪很轻做官,二十年来相知,同遭贬谪厄运(4分。每点1分)‎ ‎(3)诗歌尾联包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 对朋友的慰藉;对前途的悲叹;既慰藉也悲叹。(4分。分析略。从一个角度回答即可,情感、分析各2分)‎ 五、(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 。(《论语•季氏》)‎ ‎(1)则修文德以来之 ‎(2)夙兴夜寐, ▲ 。(《诗经•卫风•氓》)‎ ‎(2)靡有朝矣 ‎(3)乘骐骥以驰骋兮, ▲ !(屈原《离骚》)‎ ‎(3)来吾道夫先路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4)枯松倒挂倚绝壁 ‎(5)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5)不尽长江滚滚来 12‎ ‎(6)小楼昨夜又东风, ▲ 。(李煜《虞美人》)‎ ‎(6)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 。(晏殊《蝶恋花》)‎ ‎(7)望尽天涯路 ‎(8)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8)暮霭沉沉楚天阔 六、(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读中国古典 张炜 ‎①一个人去山里封闭读书的情景,我们只能在古书里看到,带一些书到山里,欣赏大自然,采一些草药,采一点茶来喝,是何等快意。那是一种遥远的情怀、一种生活状态,再没有一种生活比它更迷人了。有书,有大自然,有安静,再采摘和制作些对生命有滋补的食物,当然是太美好、太理想化了。可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不可抵达的仙境。 ‎ ‎②《楚辞笔记》是我在深山独居的一段日子读屈原的心得。读古书特别需要安静,因为屈原的作品不好懂,即便带着很多注释读起来也比较困难。要感悟屈原当年的处境、心态,把自己化进作者的情境语境里面,会有助于理解他的作品。而我们一般的阅读,把字和词的意义搞清楚就可以了,这还是浅阅读。最深入的阅读是从字里行间还原个人,这个人就是作者——当我们把一本书读懂了,不是读懂了情节和所谓的主题思想,而是读懂了这个人。比如说他站在面前,你闭眼睛,这个人的音容笑貌都活生生的;随便的一个事情,我们都知道他会怎样处理,想见他眉眼里的神采。 ‎ ‎③那时我在山里面找了个地方,在那儿住了很久,带着基本的食物和书。那个时候万籁俱静,周边只有一点鸟声,或偶尔来几只兔子和獾。到了夜间,星星特别明亮。现在的城里已经很难看到星星,就算看到也是稀疏黯淡的几颗。但是山里的星星不仅又大又密,离得很近,而且似乎觉得它们在旋转,数不清的混沌生命散在远近,就像一些精魂的眼睛。在这种环境下读着屈原,突然觉得跟古代那种没有污染的人与自然的距离相似。这种感受显然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个太奢侈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也不是每个人随时都能找到这种环境。‎ ‎④但如果有了这样的条件,必得好好地利用,没有这种条件,也可以尽其所能地接近。这是一种心态。在我们的课堂、车间和办公室,也同样可以去寻找自己心中的屈原,毕竟环境不是最大的问题,形式也不是最大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让心静下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人人匆促。但是我们要使它慢下来,再慢下来——如果不能够慢下来,我们的创造力,包括人生的享受,都会大打折扣,大大受挫。设法慢下来的最好途径,还是归结到刚才说的两个字:阅读。 ‎ ‎⑤一个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读中国的古典名著。诸子散文要不停地读,百读不厌。对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这些古代作家,是一生都不应放弃的,每一次阅读都给人全新的东西。比如把苏东坡的所有文字全部仔细地看遍,再读一下他的传记,会觉得那个传记只可打七十分。我们通过作品所理解的苏东坡比别人写的还要丰富、多趣和怪异。要了解这个极其复杂的人,惟有读他的作品。如果从他创造的全部文字去接近他的灵魂,就会觉得这个人简直是太有趣了,太迷人了——‎ 12‎ 我们现代人比起苏东坡的丰富,实在是太贫瘠、太单薄无趣,也太枯燥了。我们是那么狭隘,那么不堪一击。‎ ‎⑥现代人与人的关系是种利益的需求,而古代人也会面临当时的人际关系,也有他的社会性。比如说苏东坡,在权力斗争中不停地被流放,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个小官,南北奔波。他的人生起伏跌宕到了极处。我们很多时候不停地抱怨自己命运的曲折艰难,那就看看苏东坡,原来他比今天大多数的抱怨者要苦上十倍。但是苏东坡多么达观,就在这种苦境下仍写了那么多意气风发的有趣文字。他还研究怎样长生,开出很多药方,过得非常有滋味。‎ ‎⑦对中国的古典,许多人的体会是,只要读进去,就会享受无限,收获无限。每一个古典作家都值得我们一生相伴。‎ ‎(选自《张炜文集》,有改动)‎ ‎15.古书阅读的“浅阅读”和“深阅读”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答: ▲ ‎ 浅阅读指阅读时搞清楚字词意思,读懂情节和主题。深阅读指阅读时感悟作者当年处境和心态,从字里行间还原作者。(4分。每点2分)‎ ‎16.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作用。(6分)‎ 答: ▲ ‎ ‎①运用对比、想象(比喻)、以动写静的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3分)‎ ‎②突出山间生活给人丰富的感受,表明跟古代相似的安静环境促进了作者读懂屈原作品,照应前文一个人去山里读书是理想化的仙境的说法。(3分)‎ ‎17.简要分析心境与阅读古书的关系。(4分)‎ 答: ▲ ‎ ‎①心态安静,才能拉近自己与古代的距离,慢慢读进古书。‎ ‎②阅读古书也是让人节奏慢下来,心静下来,摆脱匆促感的最好方式。(4分。每点2分)‎ ‎18.文章最后说“每一个古典作家都值得我们一生相伴”,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意蕴。(6分)‎ 答: ▲ ‎ ‎①阅读古书,要百读不厌,每一次阅读都会给人新的认识。‎ ‎②阅读古书,把喜欢的作家的所有文字读遍,通读他的一生,自己会有丰富的收获。‎ ‎③阅读古书,读进去就会收获无限,这些收获会是自己一生的财富。‎ ‎④阅读古书,使我们营造安静的环境,获得宁静的心境,由此获益一生。(6分。答对三点即可)‎ 12‎ 七、(70分)‎ ‎19.微写作。(10分)‎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人孤单寂寞。请展开想象,描写老人孤孤单单呆在家中的一个场景,不少于200字。‎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人孤单寂寞。请展开想象,描写老人孤孤单单呆在家中的一个场景,不少于200字。‎ 审题说明:‎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老人,关注老龄化社会。审题难度较小,重点抓住以下核心词展开描写,即可视为符合题意:‎ ‎1.“场景”——不必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只要描写老人呆在家中的一个场景。‎ ‎2.“想象”——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也可以根据想象进行合理虚构。‎ ‎3.“孤孤单单”——老人处于孤孤单单的状态。‎ ‎4.“孤单寂寞”——老人的精神世界是孤单寂寞的。‎ ‎……‎ 评分细则:‎ 从语言、描写方法、场景的感染力等角度综合判分。‎ ‎①7分:切入分,能以孤单的老人为对象,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有一定的场景感。‎ ‎②8分:能抓住老年人的特点,想象合理,描写较生动,场景真切。‎ ‎③9分:能突出老年人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个性,描写生动,场景感强。‎ ‎④10分:所描写的老年人个性鲜明,语言生动形象,描写方法灵活、恰当,有如临其境之感。‎ ‎⑤5-6分:注意到对场景和老人孤单状态的描写,但想象有不合理之处。‎ ‎⑥3-4分:描写未能突出老人的孤单状态,且想象明显不合理。‎ ‎⑦0-2分:无视题目想象、描写、突出老人孤单寂寞的写作要求,“另起炉灶”作文。‎ ‎⑧不足200字,酌情扣分,最高不超过7分。‎ ‎20.作文。(60分)‎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一位奥地利艺术家将椅子形状的金属框架绑在树上,创造出了自然长成的椅子;在椅子成形的过程中,没有使用钉子、螺丝或者胶之类的物品。树木按照金属框架的形状生长,20年之后最终长成椅子的形状。‎ ‎(一)审题和立意 本则材料介绍了奥地利艺术家创造自然长成的椅子的方法。审题时要重视以下几点:‎ ‎①原理:利用树生长过程中易受外力作用而改变生长形态的特点。‎ ‎②方法:将椅子形状的金属框架绑在树上,不使用钉子、螺丝或者胶之类的物品。‎ ‎③时长:20年。‎ 基于上述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并联系社会、人生等展开议论:‎ ‎①创新(创意):相对于传统椅子的制作方法,“长成椅子”是一种创新。‎ ‎②引导(塑造):奥地利艺术家利用树木生长的特性做成了独特的椅子。‎ ‎③扭曲(束缚、禁锢):艺术家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以金属框架捆绑的方式改变了树木的自然形态。‎ ‎④改变:树木顺应外力作用改变原有生长形态,长成了与众不同的“椅子树”。‎ 12‎ ‎⑤慢的艺术:一把椅子“长”了20年才成形。‎ ‎……‎ ‎(二)评分说明 ‎①45—50分:切入分45分,能就某一方面展开议论,立意清楚、正确,论据恰当。‎ ‎②51—55分:选择合适的角度发表见解,立意准确,论据有代表性,有一定说服力。‎ ‎③56—60分:立意准确,角度独特、新颖,思辨理性、说理能力强,语言生动形象。‎ ‎④36—43分:立意普通,或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语言平淡,论据普通,论证缺乏力量。‎ ‎⑤35分以下:立意不正确,曲解材料的意思,或论据明显与观点不符,基本不能证明观点。‎ 从“坚持与目标”“环境与命运”等角度立意,与材料关系似是而非,原则上不超过42分;从“信念与精神”等角度立意,脱离材料立意,原则上不超过36分。‎ ‎【特别说明】‎ ‎①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还要看作文的语言文采、谋篇布局、思维逻辑等。‎ ‎②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前言不搭后语、思路混乱,游戏人生、格调低下者,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以六类判分。‎ ‎③凡文体不明、不伦不类者,最高不超过20分。‎ ‎④完篇者,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未完篇者,一般200字以下,0—5分;300字左右10—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一般26—35分。‎ ‎⑤一般只要有字,不得简单判为0分。‎ ‎⑥没有题目,扣2分。‎ 评分细则 ‎4.年份不算数字。意思对即可。‎ ‎(1)得分点为“近年来”“日均进口量”“逐年增加”,缺一个扣1分;“逐年增加”答“呈上升趋势”亦可;或答“近年来我国石油日均进口量增长趋于缓慢”。‎ ‎(2)得分点为“原油库存总量”“多年相对稳定”“有较大增幅”,缺一个扣1分。‎ ‎(3)得分点为“石油产品最终消费量”“多年递增”“微幅降落”,缺一个扣1分。‎ 增补:(4)近年来石油库存远远抵不上石油产品最终消费量。(近年来石油产品最终消费量远远超过石油库存)。得分点为“近年来”“原油库存总量”(或“石油产品最终消费量”)“远远抵不上”(或“远远超过”),缺一个扣1分。‎ ‎5.第二问:“深造”或“留学”1分;“与表妹(梅)结婚”1分。‎ 第三问:得分点为“父亲给他定亲”“结婚对象不是表妹”“年内就结婚”,缺一点扣1分;笼统答“爱情和升学的梦想都破灭了”1分。‎ ‎6.能围绕“往事”“苦痛”“旧情”“血缘”“金钱”等角度谈两人的冲突即可。‎ ‎7.(1)“担忧、紧张、不安、害怕”答到一点即可。(2)“不解、惊讶、疑惑、愤怒”答到一点即可。表现心理的词语出现在具体分析中即可。‎ 12‎ ‎11.各句指定得分点以外词语的翻译无错,语顺1分即可得。‎ ‎(1)“曳”译作“拽”亦可。‎ ‎(2)“未之有也”译作“没有这样”亦可;“王”译成动词即可;“然而”译作“这样却”。‎ ‎(3)“微”译作“衰弱”“衰败”“衰落”等均可;“义”译作“正义”“大义”等亦可。‎ ‎12.从“物质”“精神(礼仪)”两方面概括分别得2分;具体抄、译一方面给1分,抄、译两方面给2分。‎ ‎13.(1)第一空答“白香山”亦可,第二空答“琵琶行并序”亦可。‎ ‎(2)按原标准评判,意思对即可。‎ ‎(3)答案点为“对朋友的慰藉或勉励”“对朋友或自己前途的悲叹、迷惘或无奈”“既有对朋友的慰藉或勉励,也有对朋友或自己前途的悲叹、迷惘或无奈”。每答到其中一点得2分,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再得2分。‎ ‎14.每句1分,错、漏、增字均不得分。‎ ‎16.如学生将特色和作用联系起来作答,4个特色答到任意3个,并能结合文本简析即可。‎ ‎18.围绕阅读古代经典的获益作答,意思对即可。‎ 12‎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