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15年高一化学5月月考试卷(带解析)
一、单选题
1.已知在25℃、1.0×105Pa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1/2 O2(g) △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 △H=-484 kJ·mol-1
C.H2(g)+1/2 O2(g)H2O(g) △H=+242 kJ·mol-1
D.2H2(g)+O2(g)2H2O(g) △H=+484 kJ·mol-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H小于0,故C、D错。放出484kJ的能量是生成气态水时产生的,故B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就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2.有关下列物质分子结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乙烯容易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B.苯分子的结构中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C.和属于同一种物质,不能用来解释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
D.1mol CH3CH2OH与Na完全反应只生成0.5 mol H2,不能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它氢原子不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加成反应的特点、苯分子的结构、甲烷的结构、乙醇与钠的反应。1mol双键发生加成可消耗1mol溴单质,故A正确。苯中碳碳之间其实不是单双交替的化学键,而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故B错。和
- 8 -
属于同一种物质,能用来解释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如果甲烷不是正四面体结构,则和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故C错。在CH3CH2OH中只有羟基上的氢能与钠发生反应生成醇钠和氢气,所以1mol CH3CH2OH与Na完全反应只生成0.5 mol H2,能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它氢原子不同,故D错。
3.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同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比硫强
B.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2
C.酸性:H2SeO4>H2SO4
D.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与钾元素同周期,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弱,故A错。第ⅥA族元素的最高价为+6价,则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3,故B错。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弱,所以酸性H2SeO4<H2SO4,故C错。第ⅥA族元素的最高价为+6价,最低负价为-2价,则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故D正确。
4.有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R-CH=CH-COOH,式中的R为烷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与镁反应能放出氢气
B.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含-COOH,属于有机酸,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与镁反应能放出氢气,故A正确。 B、含C=C,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含C=C,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含-COOH,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C。
- 8 -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丙烷(C3H8)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有机物的结构、鉴别等知识。A、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故A正确。B、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苯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D、单糖不发生水解,故D错误。故答案为A。
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无乙烷;⑤可能有乙烷;⑥可能有丙炔。
A.②③⑤
B.⑤⑥
C.②④⑥
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结合图可知,3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6mol水,则该混合烃中平均含有H原子数为:=4;3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小于5mol,则混合烃中平均C原子数为:=≈1.67,故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7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7,且为气体,可能含有乙烯、丙炔,一定没有乙烷、丙烷,故正确的为:②一定有甲烷、④一定无乙烷、⑥可能有丙炔。故答案为C。
- 8 -
7.aX(g)+bY(g)cZ(g)+dW(g)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 min达到平衡时,X 减少n mol·L-1,Y减少 mol·L-1,Z增加 mol·L-1。若将体系压强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则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b∶c∶d应为
A.3∶1∶2∶1
B.1∶3∶2∶2
C.3∶1∶2∶2
D.1∶3∶1∶2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a∶b∶c=n∶=3∶1∶2,增大压强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即平衡不移动,则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相等,可得a+b=c+d,即3+1=2+d,则d=2,所以a∶b∶c∶d=3∶1∶2∶2,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8.Ⅰ.对于4FeS2+11O2 2Fe2O3+8SO2,试回答有关的问题:
(1)常选用哪些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
(2)为了提高生成SO2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FeS2的量 B.增大O2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减小压强
Ⅱ.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填字母)。
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B.A、B、C的浓度都相等
- 8 -
C.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E.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已停止
F.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Ⅰ、(1)O2、SO2
(2)B C
Ⅱ、(3)2A(g) + B(g) 2C(g)
(4)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Ⅰ.(1)反应中FeS2和Fe2O3是固态,浓度通常是常数,不用固态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常选用气态物质O2和SO2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2)A.增加FeS2的量,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错误; B.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 D.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减小压强,反应速率不变,错误,故选BC。Ⅱ (3)相同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方程式为:2A(g) + B(g)2C(g);(4)A.气体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B.A、B、C的浓度都相等,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C.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错误;E.可逆反应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错误; F.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故选C。
三、实验题
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
其实验操作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
试回答:
- 8 -
(1)预计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该实验中①②操作之间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
(3)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能量之间的关系 。
【答案】(1)U形管里的红墨水会沿开口端上升(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检查装置气密性;(3)CaO+H2OCa(OH)2;(4)1mol CaO和1mol H2O的能量和大于1mol Ca(OH)2的能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通过实验形式来探究放热反应。(1)该实验是由于气压原因导致的实验现象出现,所以实验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2)氧化钙和水之间的反应是放热的,所以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导致内部压强增大,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会沿开口端上升,故答案为:U型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3)CaO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CaO+H2OCa(OH)2。(4)CaO+H2OCa(OH)2,根据实验现象知道:氧化钙和水之间的反应是放热的,CaO和H2O的能量和大于Ca(OH)2的能量,故答案为:CaO和H2O的能量和大于Ca(OH)2的能量。
四、推断题
10.乙烷、乙烯、苯均是来自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
(1)区别乙烷和乙烯这两种气体,可选择的试剂有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选择的试剂有 (填写序号)。
①碳酸钠溶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溴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已知乙烷的一种同系物,在标况下其密度是氢气的22倍,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 种。
(3)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
【答案】(1)③④;③;(2)2; (3)间三甲苯
【解析】本题考查乙烷、乙烯和苯的结构和性质。(1)乙烷是烷烃,乙烯是烯烃,区别两种有机物可以用溴水和高锰酸钾,选③④,除去乙烯用溴水,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已知乙烷的一种同系物,在标况下其密度是氢气的22倍,相对分子质量为44,应是C3H8,一氯代物有两种;(3)C9H12符合苯的同系物的通式,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间三甲苯。
- 8 -
五、综合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 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 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 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 Al
NaOH溶液
偏向Mg
5
Al Zn
浓硝酸
偏向Al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 (用“是”或“否”回答);
(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式:
铝为_______极, ;
石墨为______极, ;
(3)实验4中的铝为_____极,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 。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答案】(1)否
(2)负极:2Al-6e- → 2Al3+;正极:6H+ + 6e- → 3H2↑
(3)负极;电池总反应式:2Al +2NaOH+6H2O2Na[Al(OH)4]+ 3H2↑
(4)由于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反以锌为负极。
(5)与另一种材料的活泼性、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电解质溶液的氧化性强弱等因素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及正负极的判断。(1)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则实验1中Mg的活泼性大于Al,所以Al作正极,而实验2中Al的活泼性大于Cu,所以Al作负极。(2)实验3中Al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3+,石墨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6H++6e-═3H2↑,电池总反应为2Al+6HCl2AlCl3+3H2↑。(3)实验4中Mg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铝可以发生反应,2Al +2NaOH+6H2O 2Na[Al(OH)4]+ 3H2
- 8 -
↑;(4)实验5中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与另一种材料的活泼性、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电解质溶液的氧化性强弱等因素有关。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