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东湖塘中学九年级化学练习
第Ⅰ卷(选择题)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火烧赤壁 C.凿壁借光 D.铁杵磨成针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新鲜的空气 C.矿泉水 D.石灰石
3. 在天然气供应站应贴有的图标是
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酿酒 B.农家肥腐熟 C.牛奶变酸 D.酒精燃烧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嗅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给少量液体加热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D.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7.能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过氧化氢分子 B.氢分子 C.氧分子 D.氢、氧两种原子
8.对下列实验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
A
B
C
D
9
实验
现象
解释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9.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氢气+氯气 氯化氢 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 水
C.水+二氧化碳 → 碳酸 D.水 氢气+ 氧气
10. 下列微观图是某些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11.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了PM2.5的检测指标。PM2.5是指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的扬尘控制
1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以下是小羊对该实验的分析、推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B.红磷的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C.可以用碳、硫等物代替红磷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红磷熄灭后瓶内可能还有少量氧气
1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酱油和食醋——闻气味 B.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澄清的石灰水
C.汞(水银)和氧化汞—— 看颜色 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14.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
9
,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
高锰酸钾
时间/t
氧气质量/g
氯酸钾
15. 右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
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C.反应所需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D.用相同容积的试管需要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_________构成,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17.选用下列物质填空: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氖气、氦气、水
(1)可充填安全气球的气体__________;
(2)航标灯中充入的气体,通电发红光______;
(3)用于作保护气和制氮肥________________。
18.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写出反应类型
(1)过氧化氢溶液与硫酸铜(CuSO4)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9
⑴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⑵ 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则试管口应放 。收集氧气常选用E装置,是因为 __________ _____。
⑶ 实验室若选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若实验室用此法代替KMnO4制取O2,
其优点是 (填编号,下同)。
A.操作简便 B.需加热 C.速度快
⑷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加热硫酸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若使用装置F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____(填“b” 或“c”)通入。
⑸ F装置可以用来收集和储备气体。利用药品氯酸钾和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a、b、c、d):a→ → → 。当装置中收集满氧气后,如果需要排出氧气,则可使用水排法。水应从(填“b”或“c”) 端通入。
20.如图所示装置可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分析下列各步操作,回答问题:
(1)在试管底部铺一层细沙,并放一小块擦干的白磷,先关闭活塞,把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大试管中并接触白磷,将胶塞塞紧,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
(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3)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9
方案一 方案二
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原因是 。
21.水通常是可用来灭火的,但有时水却是可引火的。将少量超氧化钾(KO2)粉末用棉花包裹没有任何变化。(已知棉花和超氧化钾不反应)但如果将少量水滴到包有超氧化钾粉末的棉花上,则棉花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请回答:
(1)从这一实验现象作出对该反应结果的推理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
(2)某探究小组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推理。
用以证明推理①的实验方法是: ;
用以证明推理②的实验方法是: 。
2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有关氧气的系列探究实验。
9
【探究一】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
氧气(O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结束时,
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MnO2)分解放出氧气(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K2MnO4)分解放出氧气(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⑴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 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
⑵ 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
【探究二】以下是某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溶液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溶液
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①
5
1
20
0.1
4
16.75
②
15
1
20
0.1
4
6.04
③
30
5
35
0
2
49.21
④
30
5
55
0
2
10.76
①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②如果要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做2个实验(不要写出具体步骤):
; 。
9
初三化学十月练习答卷纸
第Ⅰ卷(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 。
17、(1) (2) (3) 。
班级 姓名
18、(1) ( )
(2) ( )
(3)
19、(1) (2)
(3) (4)
(5) a→ → → ,
20(1) ,
(2) ,
9
(3) ,
21、(1)① ________ _________ ,② 。
(2) ;
22、 ,(1) 猜想 错误,实验方法是 。
(2) ①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_________
② 。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