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10页,计六道大题,24道小题;‎ ‎2、本次考试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试卷共两部分,第1~16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其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单写在作文纸上。‎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 第 Ⅰ 卷 一、基础知识(8道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菲(fēi)薄 押解(jiè) 撇(piē)开 踯(zhí)躅(zhú)‎ B.征辟(pì) 胴(dòng)体 熨(yù)贴 安步当(dàng)车 C.稽(qǐ)首 轻佻(tiāo) 罹(lí)难 规行矩(jǔ)步 D.拓(tà)片 贾(gǔ)祸 炽(zhì)热 疾风劲(jìng)草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掾子 豢养 撩拨 通癯大道 B.妊娠 倏忽 掮客    鬼鬼祟祟 ‎ C.仳漏    矍铄    天垫    讳疾忌医 ‎ D.商傕 悭吝 潋滟 一鳜不振 ‎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 - 12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2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C.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它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诺贝尔奖评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作家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惟一标准是文学作品的质量,对于作者的政治立场,他们并不关心。‎ B.大学毕业后,卢怀玉带领他的团队培育出12个已经通过国家级、省级审定的棉花品种,多次获得优质产品称号,填补了国家的空白。‎ C.调查结果显示,近40%以上的老年人在消费时曾经被骗,最容易让老人被骗的消费品是:保健品、促销品、旅游商品及预付费消费等。‎ D.在21世纪人们称颂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这表明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确有令人留恋、值得肯定的内容。‎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要善于把握自我,一个人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     ,也许败归。‎ ‎②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击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做出交代,并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③中美贸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取得共识并逐步得到解决的, ‎ 影响中美经贸发展大局。‎ A、凯旋 庄重 不可能也不应该 B、胜利 庄重 不应该也不可能 C、胜利 郑重 不可能也不应该 D、凯旋 郑重 不应该也不可能 ‎8.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几句话,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冬季气候反常,冬暖时间延长,导致荔枝普遍出现冬梢抽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A.如不控制好,会影响荔枝的高产稳产,因荔枝具有"春无花,夏无果,冬来梢"的特征 B.如不控制好,会影响荔枝的高产稳产,因荔枝具有"冬来梢,春无花,夏无果"的特征 C.因荔枝具有"春无花,夏无果,冬来梢"的特征,如不控制好,会影响荔枝的高产稳产 D.因荔枝具有"冬来梢,春无花,夏无果"的特征,如不控制好,会影响荔枝的高产稳产 二、文言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题3分,共12分)‎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 - 12 -‎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释】‎ ‎①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集子。叙,通“序”,为……作序。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③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为正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神情:表情神态 B.孟子所谓不失赤子 赤子:婴儿、小孩的天真趣味 ‎ C.虽介若伯夷 介:狷介,有节操 D.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 居:占有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B.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 D.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 所谓华山洞者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虽然是很会说话的人也得意忘言,只有内心善于体会的人才真懂。‎ B.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 自以为把心思花在不切实际的空想、离开世俗纷扰就是“心远”了。‎ C.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 这正是趣味的最正宗最上等最高级境界。‎ - 12 -‎ D.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 所以全世界的人嘲笑他,他也不管不顾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得之于自然的情趣才是深层的情趣,从学问中得到的情趣往往是受到了种种束 缚的肤浅的情趣。 ‎ B.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的儿童时代因为不知道有情趣,所以情趣无处不在。这也是人 生最快乐的时期。 ‎ C.品第卑下,人的追求势必低下,故而作者对“或为酒肉”“或为歌伎”的“情趣”‎ 采取了否定态度。 ‎ D.本文通篇言趣,可以推断,陈正甫编著《会心集》,也并不是完全按当时社会的正 统思想来收录的。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共24分,前4题每题3分) ‎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大体。‎ 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黄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复业,勿渡,众汹汹不肯还。天璋虑其生变,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国宝从之,遂以无事。‎ 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决之。帅服,田竟归民。‎ ‎ 武宗时,迁宗正府郎中。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尚书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因问今何官,天璋对曰:“臣待罪刑部郎中。”复问谁所荐者,对曰:“臣不才,误蒙擢用。”帝曰:“先朝以谢仲和为尚书,卿为郎中,皆朕荐也。汝宜奉职勿怠!”即以中书刑部印章付之。既视事,入觐,赐酒隆福宫,及锦衣三袭。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府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升浙江廉访副使,到任阅月,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 ‎ - 12 -‎ ‎(节选自《元史·卜天璋传》)‎ ‎1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被命治反狱 狱:监狱 ‎ B.劭农兴学 劭:鼓励 ‎ C.时省臣董田事 董:监督 ‎ D.民赖全活 全:保全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田竟归民 何竟日在此,大类女郎也?‎ B.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 ‎ C.因问今何官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D.必俟得请而后赈 图穷而匕首见 ‎1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悟而止  ‎ 丞相醒悟,制止了这种作法 B.复问谁所荐者  ‎ ‎(皇帝)又问是谁举荐(卜天璋)为官的 C.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 ‎ 因为更改田制,(卜天璋)改任饶州路总管 D.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 ‎ 省臣因此怀恨,要以严酷的法令中伤(卜天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处理饥民南徙的问题上,卜天璋的出发点是“虑其生变”,所以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结果没有生出事端。‎ ‎ B.卜天璋以秦暴政为例,尖锐地批评了“罪犯及其家属都‘服青衣巾’”的做法,这也说明他是有爱民之心的。‎ ‎ C.卜天璋因为提拔自己做刑部郎中的尚书省臣是个罪人而深感惭愧,认为自己也有罪过,被提拔是错误的。‎ ‎ D.卜天璋勤政爱民,施政不扰民,因此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地方上安定,人民乐业,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 ‎ - 12 -‎ 第 Ⅱ 卷 ‎17.文章第一段中说“(卜天璋)识大体”,意思是说卜天璋能够忽略一些次要的方面而看到大局的利益或更重要的道理,这是卜天璋的特点之一,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一特点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2分)‎ 三、文言断句(共10分)‎ ‎1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 莫 不 举 贤 或 以 治 或 以 乱 非 自 遁 求 同 乎 己 者 也 己 未 必 得 贤 而 求 与 己 同 者 而 欲 得 贤 亦 不 几 矣 使 尧 度 舜 则 可 使 桀 度 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取材于《淮南子·缪称训》)‎ ‎19.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①曰:“财不足,请敛于民。”晏子曰:“止 夫 乐 者 上 下 同 之 故 天 子 与 天 下 诸 侯 与 境 内 自 大 夫 以 下 各 与 其 僚 无 有 独 乐 今 上 乐 其 乐 下 伤 其 费 是 独 乐 者 也 不 可。”   (选自《说苑》) ‎ ‎【注】 ①家老:春秋时卿大夫家中的家臣。‎ 四、诗歌鉴赏(共23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1分)‎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①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②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估客:指乘船商人。②三湘:指湘江的三条支流,此泛指洞庭湖和湘江一带。‎ ‎①这首诗在体裁上属于近体诗中的 。它在语言形式方面要求必须对仗的是诗中的 联和 联。(3分)‎ ‎②这首诗写了作者在舟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情绪较为低沉。具体而言,流露出诗人□□□□、□□□□、□□□□、□□□□等复杂的心情。(每条不超过4个字)(4分)‎ ‎③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一联作简要赏析。(4分)‎ ‎21.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2分)‎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12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好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 D.尾联烦劳蝉最好常与自己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 ‎②“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请解释“故园芜已平”这句诗的含义。(3分)‎ ‎③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3题。‎ ‎⑴偶然闯入桃花源的“渔人”是一个懂得自然审美、喜欢观赏风景的人。“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使他受到了吸引,他为之惊异,甚至沉醉于美景之中。试比较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审美心态而言,“渔人”和李易安并没有什么差异。由此可见,陶渊明笔下的“渔人”绝不是没有文化的普通渔夫,而应该是一位隐者。隐者有“赏心”——审美的情怀,而为了生计天天打鱼砍柴的渔夫却很难有这样的情调。由此,我们就可以初步确认“渔人”的真实身份了。‎ ‎⑵《桃花源记》还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在等级森严的东晋时代,这位“渔人”居然可以很随便地拜访郡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他讲述自己的奇异经历。不仅如此,他的讲述还能够引起太守的高度重视,乃至派人跟随他去重觅桃花源。因此,就人物原型而言,“渔人”肯定是一位具有深厚社会背景的隐士。如果一定要说他“以捕鱼为业”的话,那也只能意味着他是“以捕鱼作为平生的志业”,也就是隐居避世的一种方式。陶渊明所说的“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过是一种障人眼目的文学托词而已。当然,这种文学托词是建立在我国文学传统之上的。‎ ‎⑶“渔人”,或称“渔父”,或称“渔翁”,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画廊中十分常见的形象。如柳宗元著名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12 -‎ 在大雪纷飞的酷寒天气里,钓鱼很难有什么收获,徒受寒冻。然而,一位执着的渔翁却驾着一叶孤舟,顶风冒雪,寂然凝坐,独钓于寒江之上,这无疑是诗人自我的化身。再如李煜的《渔父词》:“浪花有意千重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鳞,世上如侬有几人。”作品中的“渔父”寄托着诗人的情志,靠捕鱼谋生的人岂能如此潇洒、如此自由?当然,柳柳州和李后主皆生于陶渊明之后,陶渊明对他们的作品自然是无缘寓目的。但是,其作品中“渔人”的形象特征确实可以相互印证。‎ ‎⑷《桃花源记》的“渔人”形象既负载着我国古典文学的“渔人”描写传统,也有其历史人物的原型。就传统而言,他是虚的;就原型而言,他是实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这正是《桃花源记》叙事艺术的主要特点。‎ ‎(取材于范子烨《中的“渔人”是谁》,有删改)‎ ‎2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与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心态如出一辙。‎ B.“武陵人捕鱼为业”只是陶渊明隐藏自己深厚社会背景的障人眼目的文学托词而已。‎ C.柳宗元《江雪》和李煜《渔父词》中的“渔翁”和“渔父”形象都寄托着诗人的情志。‎ D.历史人物的原型与文学传统形象的融合,体现了《桃花源记》虚实相生的叙事艺术。‎ ‎23.作者认为《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不是没有文化的普通渔夫,依据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4分)‎ 六、写作。(共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 12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 一、基础知识(8道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答案】1.选C。 A.菲(fěi)薄 B.征辟(bì) D.炽(chì)热 ‎ ‎【答案】2.选B。 A.椽子、通衢大道 C.纰漏、天堑 D.商榷、一蹶不振 ‎【答案】3.选B。( A项中,成语“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得上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A句的意思显然是说“赶不上”“比不上”,与“望其项背”的意思正好相反。B 项中“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用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C项中“首当其冲”是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用在句中和句意不符。D项中,“万人空巷”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物把居民吸引、轰动一时的情景。但D句是说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那就谈不上“万人空巷”了。可见这里是误解了这一个成语的意思,以为路上没有行人,才算是“万人空巷”。)‎ ‎【答案】4.选A。(A 项中“光怪陆离”的意思是“现象奇异,色泽繁杂,形容奇形怪状,各式各样”,用来修饰“现代观念”是可以的。 B 项中“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隔阂一下子完全消除。用在此明显是望文生义。 C句“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词;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D句“弄巧成拙”意思是“本想耍弄技巧,结果反坏了事”,对孩子提过高要求不是耍弄技巧。)‎ ‎【答案】5.选D。(A项搭配不当,“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挽救失足青年”可以,“培养失足青年”就讲不通了。B项应为“以……为”的格式,应改为“由本土向以太平洋……为中心”。C项“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应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时时刻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 ‎6. 选A。 [B 项语序不当,“已经”应放在“培育”之前;主语暗换,“多次获得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应是“棉花品种”。C项赘余,“近”与“以上”矛盾;不合逻辑,“保健品、促销品、旅游商品”不属并列关系,“预付费消费”亦不属“消费品”。D项语序不当,首先是“值得肯定”,然后才“令人留恋”。]‎ ‎【答案】7.D[①“凯旋”与“败归”相对,比“胜利”更恰当;庄重:多指态度(言语、举止)不随意、不轻浮;郑重:指严肃认真。从语句的环境来讲,“庄重”不合语意,且修饰“指出”不当。]‎ ‎【答案】8.选B。(本题是事理逻辑问题。首先承上"普遍出现冬梢抽生现象"说"如不控制"会带来严重后果,排除C、D,剩下A、B;从事理逻辑说"冬来梢"是"春无花,夏无果"的原因,其语脉必为"冬来梢,春无花,夏无果",排除A,选B。)‎ 二、文言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题3分,共12分)‎ ‎9. A 神情,这里指精髓。10. A 11.A 12.C ‎【参考译文】‎ 世间人所难获得的只有趣罢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颜色,水里头的滋味,花里头的光影,女人里头的恣态,即使擅长言辞的人也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只有那些内心体会的人才能够知道。‎ - 12 -‎ 现代人仰慕著趣的名声,追求近似於趣的东西;於是有辨说著书法绘画,鉴赏著古董就自以为是「清」了;又有不务实际想些玄奥道理,离开红尘、不问世事就自以为是「远」。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韦苏州(应物)的刻意烧香煮茶的人。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神情没什麼关系。‎ 趣从自然而然中得来的就深刻,从后天学问中得来的就浅薄。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不知道什麼叫做趣,然而无论做什麼统统是趣啊!脸上没有严肃的表情,眼睛没有固定的样子,嘴巴喃喃发声而想说话,脚跳来跳去而不固定,人生的至乐境界,真没有超过这个时候了。《孟子》所谓的「不失赤子之心」,《老子》所谓的「能婴儿」大概就是指这个啊!这正是趣的最高最高境界。山林里的人,不受限制不受束缚,能够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所以虽然没有在追求趣,却已经接近趣了,那些愚味庸俗的人他们接近趣,往往因为他们没有品味。可是品味愈差,他们所追求的就愈来愈下流,有的人就纵酒吃肉,有的人放情声伎,完全顺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毫不忌讳、全不害怕,自认为自己无望於世,所以全世界嘲笑他他也不管,这又是一趣了。等到人年纪渐大,官职渐高,品味就渐渐地大,身体的行动受拘束、无法自由,内心充满荆棘、城府很深,全身的毛孔、骨节,都被闻见知识绑住了,吸收的道理愈深,可是他这个人距离趣就愈来愈远了。‎ 我的朋友陈正甫,是个深深获得趣的人。所以他所写的《会心集》一些人,趣占了大半。否则的话,即使有人狷介好像伯夷,清高好像严光也不录取在里头。啊!谁说品味像陈君这样,官职像陈君这样,年纪壮盛像陈君这样,竟然能够懂得趣到这样的地步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共24分,前4题每题3分) ‎ ‎13.A 14.D 15.B 16.C ‎ ‎17.文内有两例:一是“劝总管张国宝听民自渡”,二是“不待请而发廪赈民”,这两件事概述二选一为文内证明“识大体”的例子。按要求,这两例任举一例即可。要求陈述清楚卜天璋“忽略了什么”(2分)看到的“大局的利益/更重要的道理是什么”(2分)。‎ 文外的“实际”可以是“史实”,亦可为“时事/当下”。(共4分)具体赋分参考文内部分。语言4分。共12分。‎ ‎【参考译文】‎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卜天璋自幼聪颖,长大后正直,研读书史,懂得成败大体。‎ ‎ 至元年间,出任河南府府史,当时黄河以北有饥民数万人,聚集在黄河上准备向南迁徒。皇帝下诏,令百姓恢复旧业,不得南渡,众人喧哗不肯归家。卜天璋顾虑发生变乱,劝总管张国宝听凭这些人渡河,张国宝接受了他的意见,才没有生出事端。‎ ‎ 大德四年,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一名刘帅,强横地夺取他人产业,官吏不敢处理,中书省调卜天璋前去断决,刘帅屈服,所夺回地又归于民。 ‎ ‎ 武宗时,迁升为宗正府郎中。尚书省设立后,又迁升为刑部郎中。当时盗贼很多,有人建议,让罪犯及家属都穿青色的衣帽,以区别于良民百姓。卜天璋说:“穿着褐衣的犯人堵塞道路,这是秦代的弊政,何足效法!”丞相醒悟,制止了这种作法。有人报告诸候中有人图谋不轨,皇帝责令卜天璋审讯处理,为此得到了优厚的赏赐。尚书省臣获罪,元仁宗召卜天璋入官晋见,当时兴圣太后也在座,仁宗指着他对太后说:“这是不贪贿赂的卜天璋。”太后问他现任什么官职,卜天璋回答说:“臣下任刑部郎中。”又问是谁推荐的,回答说:“臣下无才,误被皇帝擢升任用。”仁宗说:“先朝任命谢仲和为尚书,爱卿为郎中,都是朕亲自推荐的。你们应尽忠职守,不得怠懈!”当即把中书刑部的大印交给了他。走马上任时,他入官晋见,皇帝赐酒在隆福宫款待,并赐锦衣三套。后受命处理谋反的案件,仁宗看着左右大臣说:“卜天璋是个清廉谨慎的人,一定会得到实情。”‎ ‎ ‎ - 12 -‎ ‎ 皇庆初年,卜天璋任归德府知府,鼓励农耕,劝导学业,修复河流渠道,河水泛滥之患得以免除。升任浙江廉访副使,到任数月,因为更改田制,改任饶州路总管。卜天璋到任后,任凭百姓自报田产,施政毫不扰民,百姓欢悦,境内清静肃然。当时行中书省大臣负责更改田制之事,他们作威作福,州县官员争着贿赂他们,希望以此免受谴责。只有饶州路不送,中书省臣因此衔恨,要以严格的法令中伤卜天璋,但追查其罪状却毫无所得。属县报告发生饥荒,卜天璋当即发放官粮赈济,僚佐们都认为不能这样做,卜天璋说:“百姓如此饥饿,若是向上面请求后再赈灾,百姓定会饿死的。如果有事前未申报的责任,我独自承担,不会连累各位。”终于发放官府存粮赈济,百姓因此得以免于饿死。 ‎ 第 Ⅱ 卷 三、文言断句(共10分)‎ ‎18.(5分)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处可断可不断,其它共10个断句处,每断对两处得1分,每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参考译文:一般而言,人们都欣赏自己所喜欢的人,而所喜欢的又是自己感到愉快的人或物。世上没有人不举荐自以为贤能的人,但有的能够使国家得到治理,有的却使国家混乱,这并不是举荐的人自己骗自己,而是因为寻求和自己相同的人的缘故。自己未必是贤人,而寻求与自己相同的人,这样要想得到贤人,不是离得很远吗。让尧去鉴识度量舜是可以的,让桀去衡量识别尧,就好比用升来度量石一样是没法量的。‎ ‎19.(5分) ‎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①曰:“财不足,请敛于民。”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四、诗歌鉴赏(共23分)‎ ‎20.‎ ‎⑴七言律诗(或“律诗”);颔(或“第二”);颈(或“第三”)。‎ ‎[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空1分。]‎ ‎⑵伤老;悲秋;思归;厌战。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 ‎⑶“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一联,写诗人如霜的鬓发与凄凉的秋色相映,想要归家的内心与冷清的明月相对(2分),将憔悴的形象、惆怅的情绪与暗淡的景物融于一体,情景交融(2分)。‎ ‎[评分标准:本题4分。诗句大意(情景是什么),2分;简析关系(情景怎么样),2分。单纯回答“情景交融”等术语而无阐释分析,不给分。]‎ ‎21.(12分)‎ ‎①(3分) D(“相警”不是“互相提醒”的意思)‎ ‎② (3分)意为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已经成片,表达了作者思家归隐之意,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悲凉心情。‎ ‎③(6分)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喻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 ‎(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 12 -‎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3题。‎ ‎22.(3分) B(“陶渊明隐藏自己深厚社会背景”有误)‎ ‎23.(4分)‎ ‎①《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具有审美情怀,普通渔夫忙于生计很难有欣赏美景的情调。‎ ‎②《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能与郡中最高行政长官密切交往,普通渔夫不可能做到。‎ ‎③《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具有诗人情志的“渔人”形象之一。‎ ‎【评分参考】⑴答对3点得4分,答对2点得2分,答对1点得1分。‎ ‎⑵意思对即可。‎ ‎⑶不分条概括减3分。‎ - 12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