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2015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科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甘肃兰州2015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理科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兰州一中2015-2016-1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化 学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①氯化钠溶液 ②氯化铵固体 ③铜 ④石墨 ⑤熔融的NaOH ⑥稀硫酸 ⑦乙酸 ‎ A.⑤ B.①②⑥ C.②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 ‎2.‎250℃‎和1.01×105 Pa时, 2N2O5(g) = 4NO2(g) + O2(g) △H= +56.76 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水力(水能)按不同的分类可看成可再生能源和一级能源 D.可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ΔH= -241.8 kJ/mol ‎ ‎4.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H=4. 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B. 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pH仍相同 ‎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25 ℃,将pH = 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8‎ ‎5.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 H2O2+ I- →H2O +IO-(慢) H2O2+ IO-→H2O +O2+ I-(快)‎ 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 D.v (H2O2)= v (H2O)= v (O2)‎ - 10 -‎ ‎6.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 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体积 B.加大X的投入量 C.减压 D.升高温度 ‎7.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g)+N(g)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若开始只充入2mol M和1mol N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20% B.60% C.80% D.90%‎ ‎8.可逆反应aA(s)+bB(g)cC(g) +dD(g),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 A.T1>T2,正反应放热 ‎ B.TlP2,a+b=c+d ‎ D.Pl<P2,b=c+d ‎9.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 + CO2(g)2CO(g) △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 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 B.pH=13的氨水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12‎ ‎ C.0.2 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 D.pH=12的氨水溶液与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7‎ ‎11.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A.‎1L0.1mol/L醋酸 B.‎0.1L 0.1mol/L H2SO4溶液 C.‎0.5L 0.1mol/L盐酸 D.‎2L 0.1mol/L H2SO3溶液 ‎12.下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 - 10 -‎ ‎~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如下,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13.将固体A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A(s)B(g)+C(g);②‎2C(g)D(g)+E(g)。‎ 达到平衡时,c(D)=0.5mol·L-1,c(C)=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 A.25 B.20 C.16 D.9‎ ‎14.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 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 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 D.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 ‎15.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①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②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③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 10 -‎ ‎④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5℃时将水不断滴入0.1mol/L的氨水中,下列变化的图象合理的是 ‎ A B C D ‎17.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A(g)+B(g),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反应速度:乙>甲 B.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甲>乙 C.平衡时C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甲>乙 ‎18.可逆反应2NO2(g)N2O4(g) △H<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时,欲通过改变条件,达到新平衡后使气体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容器体积 B.温度压强不变,充入N2O4(g)‎ C.温度压强不变,充入NO2(g) D.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 ‎19.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从正方向开始,并达到了平衡,此时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若采取某种措施,导致SO2和O2又消耗了一些,并再次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平衡体系中,SO2和O2物质的量之比仍为2∶1‎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因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新平衡体系与旧平衡体系比较,SO3的浓度肯定增大 D.若采取的措施是缩小容器的容积,则新旧平衡中SO2和O2的转化率之比都是1∶1‎ ‎2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 ‎21.pH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倍、Y倍、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 10 -‎ A.X=Y=Z B.X>Y=Z C.X<Y=Z D.X=Y<Z ‎22.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 热效应为△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2>△H3 B.△H1<△H‎3 ‎‎ C.△H1+△H3 =△H2 D.△H1+△H2 >△H3‎ ‎23.在pH相同,体积相等的盐酸A和醋酸溶液B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若反应停止后,有一份溶液中锌有剩余,则正确的判断是 ‎①反应所需时间B>A ②开始时反应速度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B>A ‎④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B>A ⑤盐酸中锌有剩余 ⑥乙酸溶液中锌有剩余 ‎⑦盐酸中放氢气多 ⑧乙酸溶液中放氢气多 A.③④⑤⑧ B.①③⑥⑦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24.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kJ·mol)‎ 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1)‎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α1+α2﹥1‎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道大题,52分)‎ ‎25.(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 ①CO(g)+2H2(g)CH3OH(g) △H1‎ ‎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 ‎ ③CO2(g)+H2(g)CO(g)+H2O(g) △H3‎ - 10 -‎ 化学键 H H C O C O H O ‎ C 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 ‎26.( 8分)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 △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在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第4min时,若将容器的体 积快速扩大一倍(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画出4min~5min 的AB浓度的变化线。‎ ‎(2)在相同条件下,若开始时向此容器中加入的A2(g)、‎ B2(g)和AB(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mol、0.2mol、0.8mol。‎ 则反应向 反应方向进行(填“正”或“逆”)。判断依据是 ‎ 。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原平 衡相比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2、B2减小,AB增大 ②A2、B2增大,AB减小 ③均不变 ④无法确定 ‎27.(8分)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 - 10 -‎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2)在该温度下,将100mL0.1mol/L的稀硫酸与100mL0.4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此时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 。‎ ‎(3)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28.(10分)FeCl3 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 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 净水的原理是 。FeCl3 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 氧化酸性FeCl2 废液得到FeCl3 。‎ ‎①若酸性FeCl2 废液中c(Fe2+)=2.0×10-2mol·L-1, c(Fe3+)=1.0×10-3mol·L-1, ‎ c(Cl-)=5.3×10-2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 。‎ ‎②完成NaClO3 氧化FeCl2 的离子方程式:‎ ClO3-+ Fe2++ = Cl-+ Fe3++ ‎ ‎(3)FeCl3 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 Fe3++H2O Fe(OH)2++H+ K1‎ Fe(OH)2++H2OFe(OH)2++H+ K2 Fe(OH)++H2OFe(OH)3+H+ K3‎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Fex(OH)y(3x-y)++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NH4Cl d.加入NaHCO3‎ ‎29.(12分)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合成氨反应,2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40%,求:‎ ‎ (1)平衡时v (NH3) 的速率 ‎ ‎(2)求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列出算式,不用计算出结果)‎ ‎ (3)H2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 (4)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 - 10 -‎ 兰州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答题卡 总分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25.(1)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 则△H3= 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 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 是 ‎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 的关系如图2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其原因是 。‎ ‎ ‎ ‎26.(1)请在图中画出4min~5min的AB浓度的变化线。‎ ‎(2)在相同条件下,若开始时向此容器中加入的A2(g)、‎ - 10 -‎ B2(g)和AB(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mol、0.2mol、0.8mol。‎ 则反应向 反应方向进行(填“正”或“逆”)。‎ 判断依据是 。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体 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 (填序号)‎ ‎27.(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2)pH= ,此时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 。‎ ‎(3)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28.(1)FeCl3 净水的原理是 。另一主要原 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①则该溶液的PH约为 。‎ ‎②完成NaClO3 氧化FeCl2 的离子方程式:‎ ClO3-+ Fe2++ = Cl-+ Fe3++ ‎ ‎(3)‎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 ‎29.‎ - 10 -‎ - 10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