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一中2015年秋高一语文期中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鹤岗一中2015年秋高一语文期中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鹤岗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 ‎ ‎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 宋代家训的特点 ‎ 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宋代家训集成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 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的《家范》等。‎ ‎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家族成员修身、齐家,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 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也是维持大家族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宋代家训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宋人把简朴当作自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袁采《袁士世范》)。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集中。除了道德教育外,宋代家训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它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告官、驱逐、移乡等。‎ ‎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得到朝廷的许可与支持。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提倡辩证的节俭,把简朴当作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 B.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等儒家思想贯彻集中。‎ - 9 -‎ C.宋代家训对子孙的训导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等惩罚方式。‎ D.宋代家训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它汇集了宋及宋前历代的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提高子孙素质,宋代家训既对子孙加强道德教育,又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的教育。‎ B.在家训发展史上,宋代家训是个重要阶段,其标志之一就是家训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前代。‎ C.宋代选官以科举为主,一些家族为使其成员能科举入仕,积极纂述家训,这是宋代家训繁荣的唯一原因。‎ D.家训是为家庭的兴旺长久,而社会的长治久安又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因此,家训并不违反朝廷的法律。 3.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在宋人家训的诸多教育原则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B.重视家庭治生,这是宋人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及参加科举考试经济基础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 C.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还提倡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D.在礼法社会中,家训与法律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制订的出发点和目的方面又略有侧重。‎ 二、古代诗文阅读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 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节选《晋书•祖逖传》‎ ‎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B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C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D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9 -‎ A.孝廉和秀才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选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秀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魏晋时沿袭察举复改为秀才。‎ B.《左传》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C.《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其中本纪是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例如《项羽本纪》。‎ D.《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祖逖从少年时代起就闻鸡起舞,博览书记,乡党宗族都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B.京师发生大乱,祖逖率领亲属宗党数百家避难途中,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C.祖逖认为晋朝发生大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是由于藩王争权,自相残杀,使戎狄乘机占领中原。‎ D.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了粮食、布匹,但不提供武器,并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 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 ‎ ‎ (2)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 ‎ 初 晴 游 沧 浪 亭 ‎ 苏舜钦 ‎ 夜雨连明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 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当时正是诗人游赏闲居的私人花园。②连明:直至天明。③娇云:彩云,云的美称。弄: 吴 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④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8.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 ‎ ‎ 9.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 9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 ‎ 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4) 子曰:三人行, ______________,‎ ‎ (5)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1、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 民国奇人刘文典 鲁先圣 ‎ 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作为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他的思想学问博大精深。他“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文,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 ‎ 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专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人懂庄子,一个是庄子,另一个他没说,半个则是他本人。这话可以与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才高八斗”论相媲美。当年的谢灵运也是心高气傲的人,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两人的高傲简直如出一辙啊!‎ ‎ 刘先生最经典的怪诞故事发生在1928年他任安徽大学校长时期。安大闹学潮,蒋介石来安庆视察。蒋介石看他外表邋里邋遢,就问:“你就是刘文典吗?”刘文典不高兴地反问:“你就是蒋介石吗?”蒋介石命令他惩办罢课学生。他说:“我这里只有教师学生,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负责。”蒋介石非常气愤,严厉指责刘文典没有尽到管束学生的责任。刘文典毫不退让地指着蒋介石的鼻子说:“你是军阀!”奋勇扑上来要打蒋介石。被拉开以后,蒋介石不得不自下台阶骂道:“真是个疯子!”‎ ‎ 一直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最瞧不起新文学运动。因此,因为新文学白话小说的成就驰名国内被聘任为教授的沈从文,遭到刘文典的公开侮辱和蔑视。刘文典公开质问:“他沈从文有什么资格当教授?”并在课堂上说:“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值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昆明遭日军空袭时,刘文典和学生一起护卫着陈寅恪向防空洞奔跑,看到沈从文也匆匆地跑,他当众大骂:“我被炸死了,就没人给学生讲庄子了,你沈从文跑什么跑!”幸亏年轻的沈从文很有涵养,不与他计较,假装没有听见地赶快躲开,不然,他恐怕是免不了年轻人的一顿拳脚的。‎ ‎ 1943年,联大中文系代主任闻一多决定将刘文典解聘。因为刘文典擅自离校,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原因是他喜欢抽鸦片,而磨黑产上好鸦片。当地的朋友知道他的爱好,就邀请这位大学者去。他自作主张地一口应承,只跟少数人打了个口头招呼就丢下课程走了,而且乐而忘返,一去半年不回。‎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他平时上课都是边吸鸦片边讲,还要求校方给他安排一个杂役提着茶壶随时为他加水,影响很坏,深为师生诟病。闻一多坚决主张不再聘用,语言学家王力为他讲情,说老先生从北平随校南迁,还是爱国的。闻一多发怒道:“难道不当汉奸就可以擅离职守,不负教学责任吗?”‎ - 9 -‎ ‎ 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坛上怪人奇人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刘文典先生是数得着的一个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文典认为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人懂得庄子,庄子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是自己的恩师,半个是自己。这种说法既表现出刘文典的自负,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老师的尊敬。‎ B.安大闹学潮,刘文典面对蒋介石的指责,毫不退让,破口大骂,甚至要与蒋介石动粗。从这一点来看,刘文典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已是深恶痛绝,甚至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 C.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瞧不起白话文运动,将这种怨气自然就撒在写白话小说的沈从文身上,只不过沈从文涵养深厚,对此不大在意。‎ D.刘文典做事往往率性为之,为吸食上好鸦片,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这引起了闻一多的强烈不满,执意要解聘他。‎ E.本文摘取了刘文典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了他非同寻常的一些事迹,表现了他“荒唐 怪诞”的性格特征。‎ (2) 刘文典“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的“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举例分析。(6分)‎ ‎ ‎ (3) 文章的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情况?(6分)‎ ‎ ‎ (4) 对于刘文典的一些做法,闻一多非常不满,坚决主张不再聘用。你对闻一多先生的做法有什么看法?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8分)‎ ‎ ‎ ‎ 第Ⅱ卷 ‎ ‎12.下列各句句式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 ‎ B.大王来何操 ‎ ‎ C.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D.夫晋,何厌之有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B.①吾其还也 ②君知其难也 ‎ C.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D.①吾属皆且为之虏矣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已有的历史经验告诫我们,仅仅是称谓、用词的改变非但对于改变政治逻辑无济于 事,反而给专制统治者更大的扩权借口。这一点,可以从民国时候袁世凯力倡政府官员要做人民“公仆”窥见一斑。‎ - 9 -‎ ‎ B.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 ‎ ‎ C.爸爸去哪儿?来自河北滦平的打工者王秀青的回答是去井下。继群租、蜗居这些司空见惯的生存方式之后,最近北京又爆出“井居”一族。‎ ‎ D.iPhone 6最令人不齿的就是“掉漆门”,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几乎每一家配件厂商都处心积虑,寻找对策。‎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铝业将亏损的原因归为主要产品的价格下滑,其实产能过剩,不断攀升的人力、物料和运输成本都是压垮国内电解铝的最后一根稻草。‎ ‎ B.尽管政府三令五申,但一些企业在农民工进厂后,不按时发工资、不购买劳动保险、不签订劳动合同,很多农民工为了有活干只能把苦往肚里咽。‎ ‎ C.我们对主权之所以看得更重些,原因是中国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敌入侵的缘故。中国人民对国家主权和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往往最为敏感。‎ ‎ D.记者走访景区发现,由于缺少监管,很多农家乐定价具有随意性,有的甚至有两套价目表,在游客人数激增的节假日便使用定价较高的价目表。‎ ‎1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②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己的关系,应以人为先。‎ ‎③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④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 ‎⑤《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A. ‎③⑤②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①②④‎ ‎17.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5分)‎ ‎18.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老师问我:“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 - 9 -‎ 我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老师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 ‎ ‎1.D 2.A 3.B ‎【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是对文中重要内容“家训特点”的判断,根据原文第一段“辑录体家训是将……”可知,D项是以偏概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结合文本逐项分析、判断即可。B根据原文第1段可知,选项“质量远远超过了前代”的表述属无中生有;C根据原文第2段“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可知,选项“为使其成员能科举入仕”的表述曲解原意;D根据原文第4段“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可知,选项“家训并不违反朝廷的法律”说法绝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要求选择“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结合文本,逐项分析即可。B项,根据原文第3段“宋人重视家庭治生……这也是……的经济基础”可知,因果倒置。‎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C ‎5C《史记》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6A试题分析:根据原文可知祖逖年十四五犹未知书,后来才博览书记。称赞他有济世之才的不是乡党宗族,而是到京师后见到他的人。‎ ‎7(1)那么各郡豪杰一定趁机归赴,或许国耻可昭雪,希望大王好好考虑这件事。‎ ‎ (2)他用船桨在水中敲击着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返。‎ ‎【参考译文】 ‎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人。他性格豁达,不修习仪表。直到十四五岁,还没有读书,他的哥哥们常为他担忧。但他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都很敬重他。后来他就博览群书,多涉猎古今史实,每来往京城时,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治国的才干。后来他乔迁平阳郡居住。24岁时被推举为孝廉和秀才,他都不接受。他与司空刘琨同任司州主薄,两人志趣相投,共卧就寝。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 等到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避难到淮河、泗水地区,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计谋,因此老少都敬重他,推举他做流民首领。到达泗口后,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 祖逖因为西晋政权遭颠覆,常常怀有振兴复国的大志。他的门客都是勇士,祖逖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弟。那时正遇上饥荒,这些人原来多是偷盗之徒,常抢劫富豪。有人被捉了,祖逖就为他解绳释放。当时晋元帝正在拓展平定江南地区,无暇北伐,祖逖就进言:“‎ - 9 -‎ 晋朝之乱并不是因为主上政治无道以致百姓怨恨反叛,而是因各地藩王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使得西北民族有可乘之机,贻害中原地区。现在百姓遭受极大的伤害,人人都有奋起反击之心,大王如果能够振作军威派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带兵出征,那么各郡豪杰一定趁机归赴,或许国耻可昭雪,希望大王好好考虑这件事。”元帝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布匹,但不提供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祖逖就带领着先前同流亡来的部属几百户乡亲一起渡过长江,船到江心,他用船桨在水中敲击着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返。”他言辞形容慷慨壮烈,大家都为之慨叹。‎ 8. 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画面。春日雨霁,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少,天上轻柔的云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3分)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由衷喜爱沧浪亭景色的心情。(2分)‎ 9. ‎9.①情景交融。全诗无一字言情,但景中寓情,以景传情。②运用拟人。“娇”“弄”两字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③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或衬托手法)。第三句写花竹静立,第四句写乳鸠鸣啼,更突出环境的静谧。‎ ‎10 略 ‎11【答案】‎ ‎(1)(5分)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题中,A项“另一个是自己的恩师”的说法脱离原文,无中生有,没有依据,后面“也体现出他对老师的尊敬”没有着落;B项,“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已是深恶痛绝”也是想当然,与原文不符;D项,“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的说法只是引起闻一多强烈不满的一个原因,表述不全面。‎ ‎(2)①做学问自视清高。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实在太少;研究古典文学,蔑视新文学运动。(2分)②面对强权有铁骨铮铮。安大学潮时与位高权重的蒋介石发生冲突,差点儿同他动粗。(2分)③授课不拘常规。讲课时边吸鸦片边讲,还要求校方给他安排一个杂役提着茶壶随时为他加水。(2分)(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谢灵运才高八斗,心高气傲,狂妄自大,与刘文典的恃才傲物,品格相似;(2分)②谢灵运的诗篇竞相抄录,其文学才能得到宋文帝的赏识,从侧面反衬出刘文典怀才不遇的孤高性情;(2分)③作者以谢灵运与刘文典类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2分)(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不同意闻一多的做法。(2分)刘文典的“狂”是他精神上的独立,他不依附任何权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是一种对权贵的蔑视,是一种对尊严的坚守。人人身上都可能有瑕疵,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要多看其积极的一面。(6分)(示例二)同意闻一多的做法。(2分)刘文典的“狂”虽然有其真才实学、捍卫独立和尊严的一面,但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坚守心灵的一片净土,不应因自身的嗜好而受人诟病。(6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12【答案】A试题分析:A项为被动句,其余三句都为宾语前置句。 ‎ ‎13【答案】C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①句末语气词;②疑问代词。B.①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②代词。D.①表被动;②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C.①②假如没有。‎ ‎14【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D处心积虑:蓄谋很久,千方百计地谋算。此处不合语境,应为“绞尽脑汁”。‎ ‎15【答案】D试题分析:A.不合逻辑。导致铝业亏损的原因有多重,因此不能都是最后一根稻草。搭配不当,“压垮”的宾语是“国内电解铝”不恰当。B.语序不当。应该是“‎ - 9 -‎ 不签订劳动合同,不购买劳动保险,不按时发工资”。C.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的缘故”杂糅,删除“的缘故”。‎ ‎16【答案】A【解析】根据“中国文化是尚群的文化”这句提示,判断③应是中心句,引领下文,排除CD两项;然后根据语句内容叙述以及句首关联词等,排除B项。‎ ‎17【答案】构图要素:该标识以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设计元素。(2分)‎ 寓意: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共同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1分)。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1分),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1分)。飞翔的和平鸽也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这点也可)。‎ ‎18作文略 - 9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