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级语文科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 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1~6题,12~14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其余答案请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上。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
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
14
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3分)( )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
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14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
七年,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略定,事多草创,行台所统五十余城,州县之官或擢自将校,或起由民伍,率昧于从政。甚者专以聚敛为能,官吏相与为贪私以病民。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之制,命官分三道纠察官吏,立为程式,与为期会,黜贪惰,奖廉勤,官府始有纪纲,民得苏息。东平将校,占民为部曲户①,谓之脚寨,擅其赋役,凡四百所。子贞请罢归州县。严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请于朝,授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作新庙学,延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致生徒几百人,出粟赡之,俾习经艺。每季程试,必亲临之。齐鲁儒风,为之一变。
岁已未,世祖南伐,召子贞至濮,问以方略。对曰:“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世祖善其言。中统元年,授益都路宣抚使。未几,入觐,拜右三部尚书。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李璮叛,据济南,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璮形势,因说丞相史天泽曰:“璮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合,遂擒璮。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郡提学②课试诸生,三年一贡举。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至元二年,授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帝颇悔用子贞晚。
三年十一月,恳辞,乃得请。特敕中书,凡有大事,即其家访问。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元史》)
【注释】①“部曲户”是蒙古青族和色目地主掳掠的中国人民,为贱民的别称(元代有明确的良民、贱民之分)。②提学,职官名,明代掌管学政及主持考试的官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擢自将校 擢:提拔 B.民得苏息 苏:复苏
C.擅其赋役 擅:据有 D.特畏死尔 特:特别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严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
B.严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
C.严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
D.严实初/难之子贞/力言乃听/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尤敬子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子贞任行台右司郎中,一共统辖五十余城,其官员来自军中和民间,对于治理政事都很无知。
14
B.元世祖很信任宋子贞,因此宋子贞一直得到他的重用,晚年官至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
C.元初设立中书省和各部时,其典章制度大多是由宋子贞裁决制定。足见他治国能力之强。
D.从文中几件事,特别是存平息李璮叛乱的事件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宋子贞的军事谋略过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甚者专以聚敛为能,官吏相与为贪私以病民。(5分)
(2)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郡提学课试诸生,三年一贡举。(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①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蒴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②!
[注] ①这首词为词人晚年罢归山阴后所写。陆游少年时为抗击金兵驰骋奔走却屡遭贬黜,请缨无路的词人晚年只好寄情江湖,渔樵度日。②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8.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逍遥游》)
(2)“ , ”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离骚》)
(3)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阿房宫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学大师饶宗颐
14
余秋雨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还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这位饶公,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饶公是名人,也可算奇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
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顶着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头衔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
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换”来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14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饶宗 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
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正式步人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
C.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我们可以 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
D.饶宗颐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来,广泛的兴趣爱好 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
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寥寥数语,源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
(2)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6分)
(3)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他却说这是一种缘分。如何理解这“缘分”的内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 通常认为,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一说法谈谈你的看法。(8分)
14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甘地今天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亡,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
B.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C.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有巨大的吸引力。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以5:4的比分力克阿拉维斯队的英超劲旅利物浦队,终于实现了夺取足协冠军杯、联赛杯和聪明杯“三冠王”的胜利。
B.正因为有了豪放和婉约的平衡,宋词才刚硬中不失柔情,幽怨中不失激昂,在中国文学的领域里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C.霍尊对重返校园激动不已,他不但以学长的角度给出了专业的点评,更走上舞台与高校人气选手一起同台表演《茉莉花》。
D.风景如画的斯特劳被誉为“科兹沃兹最秀美的村庄”分为两部分,一条名为阿尔斯的小河潺潺流经上下斯特劳。
14.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常听人说 , , 。也有人认为 ,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
①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
②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③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④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⑤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⑥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④②①⑤⑥③ B.②④①⑤⑥③
C.④②⑥③①⑤ D.②④⑥③①⑤
15. 在下面对话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清晰,语言连贯得体。(5分)
张宇:你好。你们的短信说“货品已经发出,预计二日到”,今天已经第三天了,怎么货还没到呢?
网店客服:不好意思, ① 。
14
张宇:噢,那我就在2号等着签收了。还有,你们短信说“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收货方付”,我到底该付哪些费用呢?
网店客服: ② 。
张宇:我明白了。谢谢!
网店客服: ③ 。
张宇:没关系。你们能改进工作就行了。
16. 某高校学生社团招收新成员,约十分之一的报名者在笔试后会幸运进入面试。面试时,考官总会对考生先说几句“开头的话”,以下的话可能会让面试者感觉不舒服,请你根据下面的内容替“考官”改写几句“开头的话”,在温馨的表达中提醒学生注意相关问题,不超过9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你是竞争的幸存者,即将接受考验,接下来在10分钟面试中有2个问题,回答前必须想清楚,不清楚就要赶快问,你可是压力山大哦!现在马上开始。”
五、写作(60分)
17.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孩子缠着父亲去放风筝。父亲说:“今天没风,不能放。”“为什么没风就不能放呢?”孩子问。“因为没有风,风筝就无法飞到天上,只有等有风的时候去放,才能把风筝放飞到天上。”父亲说。“没有风,为什么鸟照样可以飞到天上呢?”孩子问。“因为鸟是自己在飞,而风筝是靠风在飞。”父亲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考试高一级语文科试题答卷
座位号:
7.(10分)
(1)
14
(5分)
(2)
(5分)
8.
(5分)
9.
(6分)
10.(6分)(1) , ?
(2) , 。
(3) , 。
11.(25分)(1)( )( )(5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
14
(6分)
(4)
(8分)
15.(5分)
①
②
③
16. (6分)
90字
17. 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级语文科试题答案
1. D 【解析】原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
14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2. C 【解析】C项与原文“点如高峰坠石”、横画似“牵缰勒马”内容不符。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注意:①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3. B 【解析】B项对“书者,如也”的理解有误,“如”的意思是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直接模示客观形体,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4. D (特:只,只是) 5. A 6. B (“一直得到重用”错了,原文有“帝颇悔用子贞晚”)
7.(1)甚至有的专以聚敛搜刮民财为能,官吏相互勾结贪图私利来坑害百姓。(“贪私”(贪图私利)、“病”(坑害)各1分,句意2分。)
(2)(宋子贞)又奏请建立国学以教育贵族子弟,下旨令州郡提学对诸生实行考试,三年一次向朝廷进贡一批举子。(“教胄子”(胄子,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长子。教胄子,教育贵族子弟)、“敕”(皇帝下诏)、“课试”(对……实行考试)各1分,一贡,1分,句意1分。)
8. 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或答“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凉(或答“失落”“落寞”“惆怅”等);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 (答对两处均为对比手法2分,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3分,共5分)
【解析】上片的“豪举”与“独去”形成对比,“取封侯”与“作渔父”形成对比,结合陆游的身世,可以判断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之叹和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及对自己被闲置的不满。另外“渔父”是个典故,可借鉴屈原的相关诗作来赏析。
9.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或答“蔑视”“不屑”等)之态和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结合诗句理解2分,每种情感2分,共6分)
【解析】“闲人”、“又何必”最能体现词人愤世嫉俗及慨叹世道不公的思想感情。“镜湖”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出现过,考生可以参考。
14
10.(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1. (1)答C得3分,D得2分,E得1分,答A.B不给分。(E从上下文看,准确地说应源自他的“求阙”精神。A没有反面。B 前面一层因果关系牵强。)
(2)①世界知名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②20岁出头整理发表了《潮州艺文志》,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③ 治学,涉猎领域很广。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④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⑤在学术追求上永不知足,有一种“求阙”精神。⑥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每点1分,共6分)
(3)在赴中大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分)其实在此之前他的学问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由此可见:此处的“缘分”是一种机会,它不会凭空而来,是要内外两方面条件的给合。境遇是外部的,自身是内部的,内外结合才能谱写缘分的佳话。(4分)(先结合材料再分析,意思相近即可)
(4)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经过努力,可以做到。(1分)矛盾的两方面也可以结合在一起。饶宗颐就是最好的证明。(1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切地“往里钻”。缔造了他学术“专精”。(3分)饶宗颐在学术方面有一种“求阙”精神。就是要永不知足。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从而拓展学问的宽度。缔造了他学术的“广博”。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3分)(其他观点只要结合材料,言之成理也可)
12. A 悲恸欲绝:伤心得要死,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B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 C项,“略胜一筹”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此处不符合语境;D项,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用在此处不当。)
13. B (A项,成分残缺,句末缺少了“实现了”的宾语; C项,有两处语病,“以……角度”搭配不当,可以表达为“从……角度”或“以……身份”;“一起同台”成分赘余,删去一起;D项,句式杂糅,应是“风景如画的斯特劳被誉为‘科兹沃兹最秀美的村庄’,这个村庄分为两部分”。)
14. D (②承接上文的“文化遗产”包括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④具体讲孔子思想,⑥③承接④。肯定孔子思想的作用,①⑤指出孔子思想的弊端,放于“也有人认为”后面。 )
15. (1)我们的意思是“本月2号”
14
到货。(2)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和送货费由您付。(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您付。)(3)对不起,我们工作不细致,给您带来了不便。(一句1分,两句3分,三句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题时要兼顾上下文内容。文中顾客的抱怨是由于他认为商家承诺两天能到,然而到了第三天都没到,而这是由于短信中的“二日”带来了歧义。因此在第①处填空中,要能解释“二日”是本来的意思,准确回应顾客的抱怨;顾客的疑问是由于短信的内容“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收货方付”有歧义,所以在第②处填空中,要解释清楚商家已付费的项目是什么;说明清楚客户需要付费的项目有哪些。最后要表达道歉,检讨自己工作中的失误。
16. 你好!祝贺你进入面试,我们会问你2个问题,面试时间为10分钟。在回答问题前,你可以思考一下。没有听清楚的问题可以要求我再说一遍。请注意把握好时间,不要紧张。好,现在开始吧。(6个信息点,每个1分,表述不得体或照抄原文内容,该点不得分,超过字数5个以上扣1分。)
【解析】这个题目其实是要求我们找出原文中不得体不合情景的文句加以改正。用语要有拉近距离、温馨表达之效。
17.【写作提示】只是一则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的生活小故事,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是有风的时候风筝才能飞上天,而小鸟在没有风的时候也能飞上天,就是因为它是靠自己的能力飞的,而不是像风筝一样靠风在飞。由此,我们在确定立意的时候,可以从“风筝”的角度出发,“风筝”在有风的时候可以飞上天,但在没风的时候就不能飞翔,这说明,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要善于把握机会,如果不看机会,不看条件,有些事情就可能会事倍功半;从另一角度,善于借助外物,也就是荀子说的“善假于物”,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从“小鸟”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外因固然重要,但内因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鸟无论有风没风都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身具备飞翔的素质,正因如此,即使没有很好的机遇,它照样能取得成功。
【附:文言文译文】
宋子贞,字周臣,是潞州长子人。他生性聪明好学,擅长填词作赋。二十岁受举荐参加礼部会试,与同宗族兄长宋知柔一同补为太学生,在当时都有名声,人们用“大小宋”来称呼他们。
七年,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初定,什么事都还是开始,行台所统辖的五十余城,州县之官有的是从将校中选拔,有的是来自民间,对于治理政事都很无知。甚至有的专以压榨搜括民财为能,官吏相互勾结贪图私利来坑害百姓。子贞仿照前朝观察采访的制度,派专员分三种途径纠察官吏,立为规章,与他们约定时间相会商,罢黜那些贪赃懒惰者,奖励廉洁勤恳的官员,于是官府才有纲常纪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东平将校强占百姓为自己私兵,称之为”脚寨”
14
,任意向百姓征收赋税,遣派劳役。像这样的共有四百处。子贞请求将将校所占民户归属于州县。严实开始还有些为难,经子贞极力说服才同意照办,百姓都认为很好。严夹去世,他的儿子忠济承袭爵位,尤其敬重子贞。向朝廷奏请授予贞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建立新学庙,聘请前朝的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招收学生几百人,由官府出粟来供养他们,使他们学习经艺。每季课程考试,他都必亲临试场。齐鲁一带读书风气为之一变。
完宗九年(1259),元世祖往南进兵,召唤宋子贞到濮州,向他咨询进军方略。子贞说:“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能广泛施与。百姓之所以抵抗,只是因为怕死。若对投降者不杀,胁从者不问罪,宋的郡县一纸檄文就可平定。”世祖以为这话很对。中统元年(1250),授予贞益都路宣抚使。不久,宋子贞入朝觐见皇上,授予右三部尚书。当时,中书省及各部是新建,其典章制度多由子贞裁决制定。李璮反叛,占据济南,朝廷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人独骑到济南考察李璮的形势,趁机劝说丞相史天泽:“李璮拥兵从益都往东而来,坐守济南孤城。应该增筑外城,防他突围。他一旦粮尽援绝,则济南城不攻自破。”这一提议与天泽不谋而合。其后李璮果然被擒。宋子贞又奏请建立国学以教育贵族子弟,下旨令州郡提学对诸生实行考试,三年一次向朝廷进贡一批举子。这些建议朝廷命中书省一-施行。至元二年,授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世祖对重用子贞晚了颇为后悔。
至元三年(1266)十一月,宋子贞恳切辞职,才得到批准。世祖特令中书省,凡有大事,到子贞家中咨询。享年八十一岁卒。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