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2015-2016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渭南市2015-2016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 评价分值:120分)‎ 一、 基础知识(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赍发(jī) 赏赉(lài) 干碍(nài) 央浼(měi)‎ B.曾经(cēnɡ) 仍旧(rénɡ) 悖谬(bèi) 提防(dī)‎ C.辖制(xiá) 浸渍(zì) 吁气(xū) 擂鼓(léi)‎ D.祈祷(dǎo) 荫庇(yīn) 薄雾(bó) 饼铛(chē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元凶  袅袅  桃园  世外桃源 B.然诺  天燃气  磺炭  低碳生活 C.气息  水蒸汽  炮仗  明火执杖 D.墙角  高脚鼓  码头  明玛标价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玷污/沽酒  迤逦/绚丽  恶心/深恶痛绝 B.猝然/荟萃  大概/气概  薄荷/日薄西山 C.晦朔/回溯  气度/忖度  下载/载欣载奔 D.点缀/辍学  了解/解围  咀嚼/咬文嚼字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乘客的“最美司机”,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最美”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词汇。将“最美”视为道德浮夸,是杞人忧天的猜想而已。“最美”是带有尊敬和向往的昵称,“最美”们也未曾在掌声和鲜花中迷失自我,依然我行我素,用一己的正能量去辐射他人。多些“最美”的赞誉,并不会稀释我们身边的感动。‎ A.炙手可热  B.杞人忧天  C.我行我素  D.稀释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5年11月,我校以“感恩教育”为德育的切入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 B.为满足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需求,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实在是迫在眉睫。‎ C.基于“学”的视角来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某种程度上是能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本书选题很有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很高。‎ D.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曾作客《艺术人生》栏目向人们讲述她少年时代如何克服困难,青年时代如何努力进取,如何一步步地攀登歌唱艺术的高峰。‎ ‎6.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楼梦》是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每一位读懂它的人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牵动,恨不能与其生,与其死,但也必须进得去,出得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今天的青年人虽不致如此迷眩,也须把《红楼梦》当做文学作品来读,进得去也出得来才好。‎ ‎②文学的美常常是在最细微处令人拍案叫绝的,不进到书中去怎能体会到?‎ ‎③据传清代有一商人女儿读《红楼梦》入了迷,竟至卧床不起,她的父母把书烧了,她在床上大哭道:“奈何烧杀我宝玉!”这就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典型了。‎ ‎④所谓出得来,就是说不要被书中所表现的儿女之情“迷眩缠陷”。‎ - 6 -‎ ‎⑤所谓进得去,当然是指充分欣赏《红楼梦》的文学美,充分体会曹雪芹笔底的波澜、笔端风力,感知作品中人物的一颦一笑。‎ A.④③②⑤①  B.⑤②④③①  C.④②⑤③①  D.⑤①②③④‎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B.《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后简称《水浒传》。清初学者金圣叹删编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C.《边城》意图在于借一个中国边境小城中的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小小说缘何红极一时 小小说是篇幅最短小的一种小说,它又叫“微型小说”、“袖珍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等。它以其短小的篇幅、巧妙的构思、深刻的内涵,赢得读者的青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道文化快餐。它作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被文学权威认可并接受,持续稳定发展并以旺盛的生命力趋向繁荣。‎ 小小说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小”,即篇幅短小,一般在千字左右。但它并没有在内容和其所折射的思想主题上跟长、中、短篇小说脱离开来,所以,它仍然属于小说的范畴。这就要求作者在有限的字数内使内容完整并丰富。因此,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思维和逻辑思维,运筹帷幄。无论是从一个点还是一个面取材,作者都要努力使其完整,并在适合的范围内使其丰富,诠释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思想和主题。‎ 小小说虽然也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作为自己的使命,但是,小小说注重对人物的“一眉一眼”、生活的“一鳞一爪”的细致描绘。也就是说,作者不一定要对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做过细的观察和体验,只要抓住某一使人感奋的闪光点就可以创作,或者有所感奋去借助一定的客观物象加以表现。选材方面,一类是新材,即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这类选材往往因其有很强的新颖性,能够吊起和满足读者的胃口,再配合好的主题,写作起来比较容易成功。另一类是旧材,即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运用这类选材很有挑战性,因为之前这类选材使小小说成功的例子很多。这就要求作者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在主题方面有所突破,作出更新颖的选择。因此,小小说在及时透露社会生活最新信息上比长、中、短篇小说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小小说素材,一部分来源于书籍,是阅读的积累和收获,但绝大部分来源于生活。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有助于作者对小小说素材的积累。‎ - 6 -‎ 小小说的故事情节比短篇小说更集中、紧凑、单纯。因此,小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也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近年来,通过对国外精短小说的借鉴和吸收,通过小小说主流杂志的媒介支持,通过国内一批小小说作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小小说作为新生事物,迅速发展为文坛的“一匹黑马”,成为雅俗共赏的快餐文化。但美中不足的是,有关小小说的理论尚不成熟,作品与理论同时发展、互相促进的局面并没出现。有关小小说理论的文章少之又少,遗憾地沦落为被冷淡的“潜力股”。用来塑造和表现小小说的手段很多,包括比喻、拟人、对比等各种手法和烘托、铺垫、白描等各种表现手段。小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的处理,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也可以归结到小小说的表现手段中。总之,它的形式很灵活,用起来随心所欲而不拘泥,但不要刻意地去运用,免得使文章显得突兀。它必须有一个契合点,有一个相当的合适的环境。小小说作为灵活轻便的文体受到作者青睐和读者欢迎是理所当然的。加之,一些报刊、网络所组织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大赛”,一些出版社争相出“选集”和“专集”,也为小小说的繁荣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小小说广而杂,多而粗,真正的精品还不多,这就需要小小说作家努力提高小小说的创作水平,使它不仅红极一时,而且光耀千秋。(原文有删改)‎ ‎8.下列关于“小小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小说”名称众多,但其着重点是篇幅、容量,“微型”、“袖珍”、“超短篇”、“一分钟”等词语,对其文化快餐与地摊文化的属性界定非常准确。‎ B.“小小说”以篇幅短小、构思巧妙、内涵深刻见长,不仅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也被文学权威认可并接受,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向。‎ C.“小小说”最重要的特征是“小”,不仅表现在篇幅上,更表现在其内容的单薄和其所折射的思想主题与现实的距离方面。‎ D.“小小说”要求作者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求作者从“点”或“面”上取材,使其丰富,并诠释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思想和主题。‎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小说”的使命为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但其注重对人物的“一眉一眼”、生活的“一鳞一爪”的描绘,且要求作者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真切的体验。‎ B.与其他类型的小说相比,小小说有诸多优势,它可抓住某一使人感奋的闪光点,借助某种客观物象加以表现。‎ C.小小说的选材可新可旧,选择新材能够吊起与满足读者的胃口,较容易成功;选择旧材则富有挑战性,对作者选取的角度要求较高。‎ D.与其他类型的小说相比,小小说在及时透露社会生活最新信息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素材要靠平时的阅读积累,更多则来自生活。‎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小小说篇幅短小,但小小说的故事情节集中、紧凑、单纯,加之小小说的作者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故小小说仍能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B.小小说的创作繁荣,与对国外精短小说的借鉴和吸收、小小说主流杂志的媒介支持、小小说作家的探索与创新密不可分。‎ C.小小说已经成为文坛的“一匹黑马”,但有关小小说的理论尚不成熟,作品与理论互相促进的局面尚未出现,表现出“广而杂”、“多而粗”的格局。‎ D.小说塑造与表现手段多样化,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但应注意避免刻意追求,要找寻相应的契合点,要有一个相当的合适的环境。‎ 三、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6 -‎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1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朝菌不知晦朔              (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毛发,文中指草木)‎ C.此亦飞之至也              (最高限度)‎ D.而御六气之辩            (通“辨”,区别)‎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小年不及大年 B. 众人匹之 C.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D.虽然,犹有未树也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A、于               B.且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也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         夫列子御风而行            奚以知其然也 C.而                 D.以 旬有五日而后反              去以六月息者也 ‎1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 ‎(1)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分)     ‎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分)‎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插 秧 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注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 ‎15.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4分)‎ ‎16.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任意一联诗句进行赏析。(4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临清流而赋诗。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并序》)‎ ‎(2) ,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 ‎(3)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斯已矣。(《逍遥游》)‎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爸爸,请别走得太远 ‎①“爸爸去哪儿啦?”‎ - 6 -‎ ‎②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在向他们的妈妈或祖辈提问。答案形形色色,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爸爸要加班,爸爸有应酬,爸爸要为养家挣钱……“爸爸”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另一个舞台,甚至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 ‎③孩子们睁大眼睛疑惑不解,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个家庭的颓其一角,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 ‎④一档“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习以为常的这个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⑤节目中的五位爸爸,几乎都是演艺时尚界人士,这是一群最忙的爸爸,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由他们和孩子来担纲这档节目,不但有明星效应,也颇典型地诠释了平时经常“缺席”的爸爸们,在孩子面前的不知所措:完全不知该怎么哄哭闹不停的孩子;从未下过厨,不知该怎么填饱孩子的肚子;不会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节目出人意料飙升的收视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明星宝贝们在野外、沙漠、海岛的笨拙天真等萌点让人倍觉温暖,更让公众开始关注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否则,仅仅是把家庭亲子关系、把儿童教育变成一场流行的表演秀,就太得不偿失了。‎ ‎⑥随着节目的进展,一直和孩子们“泡”在一起的爸爸们,终于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招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们的喜怒哀乐,牵系着很多家庭。只是,在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女粉丝的数量仍然远远超过男士。节目中让人心灵熨帖温存的变化,是妈妈们的向往。而在现实中,当节目中的爸爸与孩子难得地享受相亲相爱时,无数的中国爸爸们仍然无暇关注诸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敏感问题。‎ ‎⑦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很多城市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母亲。开家长会时,到场的多是妈妈,连周末陪孩子辗转于课外班的,也多是妈妈。父亲们一方面确实很忙碌,另一方面也有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作祟,似乎对孩子投入过多精力,显得过于婆婆妈妈,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儿。哪怕是在应酬中,为了陪孩子告假或早退,也似乎成了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理由。‎ ‎⑧但是,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的缺席,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岂能担当大任?‎ ‎⑨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⑩现在,很多中国妈妈都想上演一出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让时常缺席的爸爸和孩子一起走向野外、走向远方,让他们美好地独处,当然,前提是没收爸爸们的手机……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1日05版)‎ ‎17.结合文意,概括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经常缺席的主要原因。(4分)‎ ‎18.结合文意简析第③段中“习惯”二字的内涵。(5分)‎ ‎19.文中④⑤⑥段结合了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来分析问题有什么作用?(6分)‎ 六,语言运用(4分)‎ ‎20、下面一段文字是围绕“交友难”而展开的,中间缺少了若干(三到四)个连接过渡性语句,请补出来,使上下内容完整,语意连贯。(4分)‎ 交友是一件寻常事,人人都会有几个朋友;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与司马光、苏轼都不是势利之人,但因为政治和学术上的相争,致使原是道义之交的好友闹得如市侩之人一般的你死我活。交友之难,由此可见。‎ 七,写作40分 - 6 -‎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首诗云:“我本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老葛朗台说,人生就是一场交易。‎ 有人用物质换取精神,有人则用精神换取物质;有人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收获,有人却用大的代价换取小的收获;有人交换得来了幸福、坦然,有人交换得来了终生不幸……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交换,这些交换决定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以“交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该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大,但学生容易在选材上陷入平庸化,如写父母如何用自己的辛苦劳累换来儿女的成长,或者自己如何用刻苦的学习换来优异的成绩,这样的选材非常容易雷同。所以,考生在构思时要开阔思路。“交换”可以在自己与父母、同学之间,可以在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也可以在社会、历史、自然、宇宙之间,等等。另外,在对待“交换”的态度上,也要有所区别,尤其是写议论文,更要辩证分析。在立意上,要适当升华主题,避免就事论事。‎ - 6 -‎ ‎1.解析 A.碍ài;B.曾cénɡ;D.荫yìn。答案 C ‎2.解析 B.天燃气—然;C.水蒸汽—气,明火执杖—仗;D.明玛标价—码。‎ 答案 A ‎3.析:A项,diàn/gū,lǐ/lì,ě/wù;B项,cù/cuì,gài,bò/bó;C项,shuò/sù,dù/duó,zài;D项,zhuì/chuò,jiě,jué/jiáo。答案:A ‎4.解析:A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此处用错对象。答案:A ‎5.解析:A项,语序不当,“一系列”应放在“多种多样”之前;B项,搭配不当,“培养”不能与“水平”搭配;D项,成分残缺,“讲述”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经历”。答案:C ‎6.解析:根据文意,首先应介绍“进得去”“出得来”。故⑤②④③,最后总结并提出观点,即①。答案:B ‎7.解析 C项中“边境小城”的陈述不当。答案 C ‎8.解析:A项,“地摊文化”属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提到此方面的内容;C项,“其内容的单薄和其所折射的思想主题与现实的距离方面”表述错误,原文为“并没有在内容和其所折射的思想主题上跟长、中、短篇小说脱离开来”;D项,偷换概念,“形象思维”应为“整体思维和逻辑思维”。答案:B ‎9.解析:A项,“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真切的体验”错,原文为“作者不一定要对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做过细的观察和体验”。答案:A ‎10.解析:A项,强加因果,“小小说的作者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与“能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两者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答案:A ‎11.D.辩:通“变”。‎ ‎12.A.(B:“众人”今指“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此处意为“一般人”;C:“羊角”此处意为“旋风。”;D:虽然,此处意为“虽然这样”。)‎ ‎13.D.(A:介词,对于/介词,比;B:表递进关系,况且/副词,将要;C:表修饰/表承接)‎ ‎14.①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 ‎②况且世人都称赞他,他却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议,他却不因此而沮丧 ‎15.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赏析诗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解题时可从结构、内容、主题几个角度入手分析。‎ 答案 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2分)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2分)(共5分)‎ ‎16.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要求对其“平易自然”中的“新奇快语”作出赏析。作答时首联可从动词的连续运用进行分析;颔联可从比喻角度入手,颈联可从“折腰不答”的细节入手;尾联可从“照管鹅、鸭”的语言描写入手。注意,无论选择哪一联进行分析,都必须答出总的表达效果。‎ 答案 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既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从“盔甲”防护严密,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最妙的是尾联写出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家人赶紧照看好那帮鸭鹅,把送饭的也拉上差了。‎ 四,(1)登东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 ‎ (2)襟三江而带五湖 ‎ (3)落霞与孤鹜齐飞 ‎ (4)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17.答案:①社会转型,城镇化加速。②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③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作祟。(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 ‎18.答案:“习惯”二字,间接反映出父亲在“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这一现象的普遍性(2分),表达了孩子们对这一现象的无奈(1分),也体现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同情(1分),以及对父亲们的委婉批判。(1分)‎ ‎19.答案:①内容上:用节目中的爸爸们与小孩子相亲相爱(1分)反衬(1分)出现实生活中爸爸在孩子成长中时常缺席这一现象,进而使作者的论述更有说服力(1分)。选用热播节目,能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1分)‎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承接前文在现实生活中爸爸成为孩子教育的缺席者这一现象,引出下文有关爸爸在孩子成长中时常缺席的原因的分析。(1分)‎ ‎20、【答案】 示例:交友也不是一件易事,很少能有真正的朋友。势利之交固然容易破裂,就是道义之交也难免破裂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