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的作者自比“烈士”,他是
A.项羽 B.诸葛亮 C.刘备 D.曹操
4.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6.阅读右图,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
A.曹操 洛阳
B.刘备 成都
C.孙权 建业
D.曹丕 洛阳
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9.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6
10.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B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1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
13.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14.“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 《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16.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7.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A.吴国 B.蜀国 C.秦国 D.魏国
18.
6
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带来的影响是
A.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了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9.某同学在预习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 C D
20.“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A.柳公权 B.米芾 C.赵孟頫 D.王羲之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在北朝留下的石窟艺术中,最负盛名的是山西大同的龙门石窟和河南洛阳的云冈石窟。
22.“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是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之一。
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24.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一生创作很多,代表作有《洛神赋图》。
25.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6.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史称“五胡内迁”。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7.东晋书法家_______被称为“书圣”,代表作《_______》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称。
2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自然科学方面出现了两部总结性专著,一部是北朝 所著的《齐民要术》,另一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 》。
29.公元前202年,刘备建立汉朝,定都 ;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
四、材料与问答 (共18分)
30.长江中下游地区资源丰富,但其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很长时期的积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 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誊的人
材料二 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六朝(“六朝”是指三国吴、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剑康今
6
南京)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豫章地区(今南昌地区一带)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请回答:
(1)请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所述的发展变化对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材料三 道教作为宗教的一支,依附于老庄,虽然老庄中有一些宗教思想因素给道教以一定的支持,但老庄却不是道教的创始者。先秦和秦时,《老子》、《庄子》等书是学术方面的著作,而不是宗教典籍。而从××××开始,《老子》逐渐被神学化,发现道的人——老子便被尊为道教教主,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也逐渐依附于《老子》的学说。道教原来只是各种世俗迷信的杂合,由于它善于吸收融合、改编道家理论,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而又十分完善的神学体系,才能一跃而起成为与儒、佛两家鼎足而立的大型宗教。
——摘自浦建民《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汉武帝是如何“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的?
(2)材料二中的“南朝”是指哪些朝代的总称?该诗描述了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6
当时反对这种现象杰出的思想家是谁?
(3)请将材料三“××××”填上正确的时期。正如材料所说老子被神化了,作为一位思想家,他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思想,试举例说明。
32. 汉末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一段时间里,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但这一时期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存在许多有利于重新走向统一的积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结束了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广大平原,为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 ——毛泽东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杜甫
诸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是通过哪个战役基本上统一北方的?
(2)材料二是对哪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促成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合,通过取得哪个战役的胜利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国和蜀国对生产都很重视,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参考答案
6
一、选择题
1-10 CCDCD DBABB
11-20 BDCCB CABAD
二、判断题
21-26 BAAABA
三、填空题
27.王羲之 兰亭序
28.贾思勰 水经注
29.成都 夷洲
四、材料题
30.(1)人口稀少,耕作方式落后,经济不发达。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还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江南地区气候适宜;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3)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31.(1)仁和礼。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东晋以后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佛教的盛行。范缜
(3)东汉。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32.(1)曹操 官渡之战
(2)诸葛亮 赤壁之战
(3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