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2014年11月18日,湖南省商务厅召开湖南老字号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旨在为湖南老字号铺就一条现代化的转型之路,使风行数十年的品牌得以存续。实现上述愿景,必须( )
①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工艺和营销模式 ②对传统的东西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正确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对传统工艺和营销模式先继承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为湖南老字号铺就一条现代化的转型之路,使风行数十年的品牌得以存续,必须在对传统工艺和营销模式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④观点错误。
答案:C
2.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歌曲创作者将隽永的古诗词融入现代韵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这说明( )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革故鼎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将隽永的古诗词融入现代韵律中来”,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①符合题意。“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体现了革故鼎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④符合题意。②干肢不符。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③说法不准确。
答案:B
3.昆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京剧则是我国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之一。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这体现了文化活动中( )
A.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B.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解析:“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说明昆曲与京剧的关系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故答案选D项。
答案:D
4.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②文化交流不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 ④文化发展必须摒弃一切外来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离开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发展的根基,这说明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①③正确。②④观点明显错误。
答案:A
5.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曾说:“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这是因为( )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把它生产出来的”,说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2014年10月28日,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中国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举行。与会专家都认为,海峡两岸动漫产业只有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专家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们认识到( )
4
A.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C.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不断推陈出新是正确的文化选择
解析:“海峡两岸动漫产业只有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说明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7.要破解漫画《叫卖》所反映的难题,有效的途径是( )
叫 卖
①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的特定功能
②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要增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漫画《叫卖》反映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因此教育对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具有一定作用,①符合题意。②③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有利于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外来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观点错误,④应排除。
答案:C
8.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启示我们必须( )
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避免出现与传统文化重复的东西 ④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启示我们必须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①②符合题意。③割裂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联系,观点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观点错误。
答案:A
9.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文化自身传承因素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下列属于文化自身传承因素的是( )
①社会制度更替 ②科学技术 ③思想运动 ④教育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社会制度更替属于政治范畴;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因此,①④不属于影响文化传承的自身因素。
答案:B
10.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上述材料说明( )
A.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4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乡规”“村规”“族规”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说明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应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C
11.近10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这表明(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文化繁荣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文化是人们心灵的火炬和引领前进的旗帜
解析:辛亥革命属于社会制度的更替,“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说明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2.创作于11~14世纪的西藏夏鲁寺佛教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对壁画进行数字化摄影、后期拼接、制作虚拟漫游等处理,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壁画的“永续”流传。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改变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手段 ②改变了文化资源传递、储存的手段与方式 ③延续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是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解析:科技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敦煌研究院的做法,有利于壁画“永续”流传,促进文化传承,故选②④。科技的利用仍是文化交流的手段,排除①。实践活动不断延续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不是科技,不选③。
答案:A
13.毛泽东曾热情赞扬鲁迅,称他是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肯定“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表明( )
A.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解析: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体现了思想运动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故答案选A项。
答案:A
14.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一要求体现了( )
A.教育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B.教育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在创造文化中的功能
D.当前教育传递文化的方式不断变革
解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意味着中小学教材内容的调整,体现了教育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5.京剧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为了弘扬京剧艺术,南京、苏州等市纷纷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试点工作。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
①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实际就是发挥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①观点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④表述不准确,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答案:C
4
二、非选择题
16.有人说,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老北京的记忆,可能是房檐饱经风霜的雕花瓦当,也可能是胡同里叫卖糖葫芦的声韵悠长。一度,这些人文记忆的画面逐渐模糊。然而,当粮票、顶针、老字号品牌“走”出博物馆,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铁站台等公共空间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找到了更亲密的接口,北京这座城市的人文形象也更加立体化。传统文化不应自封在角落里,也不应冰冷地说教,如何让传统与现代齐飞,既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能“火起来”,着实值得我们思考。
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回答如何才能让传统与现代齐飞,既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能“火起来”?
答案:(1)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收集、选择、传递、储存传统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4)发挥教育在文化选择、传递、创造上的特定功能,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17.近年来,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使得原本乡土文化气息浓重的村落逐渐出现“空心”现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8月20日,中国文化部召开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文化部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②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村庄寄托着乡情乡思,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④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②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