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若人类对两食物网中的鼠大量捕杀,则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生态系统是( )
A.甲生态系统
B.乙生态系统
C.甲、乙两生态系统受影响程度相同
D.无法判断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知识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一条食物链
D.当外界干扰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恒定不变的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类的破坏能力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一片森林、一块草地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且这种能力是无限的
5.下列选项中的事物可能是我们在中央台《人与自然》栏目中看到过的,其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非洲大草原上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
B.从吉林省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
C.我国最早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D.解放军修建在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生长茂盛的黄瓜和西红柿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说来,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
C.有害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富集
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力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
22
C.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D.蚱蜢→食虫鸟→蛇→鹰
8.如图表示一个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C.稻田中的各种昆虫构成一个种群
D.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水稻
9.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2
0.149
0.009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10.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螳螂和黄雀是肉食性动物
B.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
D.“蝉→螳螂→黄雀”是生态系统中完整的一条食物链
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
B.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C.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2
13.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 .
(5)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14.为了探究某一因子改变对生态瓶的影响,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请回答:
(1)该生态瓶的非生物因素有 、 等.
(2)该生态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使 .
(3)在观察记录生态瓶的变化时,该同学的记录情况如下表.表中所示第3天,生态瓶中有小鱼死亡,可能的原因有 (写出1项即可).
项目
天数
小动物生活情况
(存活数)
植物生活情况
(存活数)
水质
(目测清澈程度)
备注
第1天
10
2
﹣
第3天
8
2
+
第5天
5
2
++
生态瓶内壁上出现少量绿藻
…
(4)生态瓶中放置的材料有植物、小动物、水等,如要探究植物的作用,在作为对照组的瓶中,不需要放置的材料是 .该对照瓶的观察项目有 (写出1项即可),记录水质变化的方法可以是 .
15.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 .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
22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能量沿食物链和 传递.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鲶鱼(肉食性),则在一段时间内,池塘中绿色植物的数量将会 .如果后来该生态系统受到农药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 作用.
16.前些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牲畜,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以下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是 .
(2)在牧草→鼠→狐狸→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 .
(4)草原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如果草原生态系统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
(5)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分析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受到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
A.甲 B.丙 C.丁.
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兔、鼠、鹰等动物属于 .如图未画出的生态系统饿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
(2)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
(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填“植食性”或“肉食性”)动物.
(4)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 .蛇和鹰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 关系.
22
(5)如果在草上喷洒DDT(DDT难以分解,会随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累DDT最多的生物会是 .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干扰的情况下,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来实现的.
18.如图分别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某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图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鹰在该食物网中位于第 营养级.
(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图中缺少的成分有 .
(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如果(二)图表示“禾谷类→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则图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 .
(4)由于工厂废物的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镉污染,(一)图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5)禾谷类植物遭受了蚜虫的危害,农业部门提出两种方案进行防治:第一种方案是喷洒高效农药;第二种方案是放养蚜虫天敌﹣﹣七星瓢虫.你认为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 你的理由是 .
19.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2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试写出一条包含猫头鹰的最短食 .
(2)图中鼠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青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特点: .
20.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 和 部分.
(3)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5)若狐、蛇被大量捕杀,则在一定时期内,鼠和兔的数量会 .
21.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种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物链补充完整: → →狼.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 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的所占的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 ,后则因植被的 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能力,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2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若作为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有 .
(2)写出该网中能量利用率最高的一条食物链 .
(3)若不考虑人为干扰,该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 .
22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3.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 .
(2)“草→鼠→猫头鹰”是图一所示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若图二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这条食物链的三个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3)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24.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 .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 进行的.
(3)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的营养成分来自水稻种子的 .
(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子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
(5)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夏天天气越是晴好,光照越强,水稻的产量就越高;越是阴雨连绵,光照越弱,水稻的产量就越低.根据上述事实,请你就光照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你的问题是 .
2015-2016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7单元第20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步测试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若人类对两食物网中的鼠大量捕杀,则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生态系统是( )
A.甲生态系统
B.乙生态系统
C.甲、乙两生态系统受影响程度相同
D.无法判断
22
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由图分析可知,甲图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乙图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若人类对两食物网中的鼠大量捕杀,受影响最大的是以鼠为食的消费者.甲图中蛇、猫头鹰都吃鼠,生物种类少,因此,受影响最大.乙图中蛇、猫头鹰吃鼠外,还以吃虫的鸟、兔为食物,生物种类多,因此,受影响相对小一些.故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生态系统是甲生态系统.
故选:A.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知识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一条食物链
D.当外界干扰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
解答: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
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只有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
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有消费者,无生产者,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C错误;
D、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恒定不变的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类的破坏能力
解:A、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片森林中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只有生物部分,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了流动的,B符合题意;
C、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因此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具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种生物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是往往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造成生态灾难,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一片森林、一块草地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且这种能力是无限的
解: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是错误的,A错误;
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
C、一片森林和一块草地,即包括了森林(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正确;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因此,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错误.
故选:C.
5.下列选项中的事物可能是我们在中央台《人与自然》栏目中看到过的,其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非洲大草原上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
B.从吉林省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
C.我国最早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D.解放军修建在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生长茂盛的黄瓜和西红柿
解:A、非洲大草原上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非洲大草原上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不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从吉林省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也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C、我国最早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D、解放军修建在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生长茂盛的黄瓜和西红柿,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说来,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
C.有害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富集
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力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解:A、一个生态系统中,在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如食物链: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中,由前往后,营养级别依次升高,最低的是绿色植物,最高的是肉食动物.因此数量最多的是绿色植物,数量最少的生物是以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A错误;
22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所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正确.
故选:A.
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
C.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D.蚱蜢→食虫鸟→蛇→鹰
解: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A、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符合食物链的写法;
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而此选项中有细菌,细菌是分解者.不符合食物链的概念和写法;
C、写食物链的时候,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而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故此选项不正确;
D、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不是,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8.如图表示一个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C.稻田中的各种昆虫构成一个种群
D.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水稻
解: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鸟.故A的说法不正确.
22
B.鸟和青蛙均以昆虫为食,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故B的说法正确.
C.稻田中的各种昆虫构成多个不同种群,故C的说法不正确.
D.营养级别越高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水稻的营养级别最低,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鸟和青蛙的级别最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故D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B
9.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2
0.149
0.009
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表格中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2、E0.009、B0.024、A0.045、D0.149.因此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是:C→E→B→A→D.
故选:D.
10.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螳螂和黄雀是肉食性动物
B.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
D.“蝉→螳螂→黄雀”是生态系统中完整的一条食物链
解:A、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因此都是肉食性动物,故不符合题意;
B、蝉、螳螂和黄雀,它们都是动物,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故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植物→蝉→螳螂→黄雀.故不符合题意;
D、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正确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22
解:A、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有四条食物链: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故A正确.
B、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减少.故B正确.
C、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故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
B.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C.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解:A.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箭头指向消费者,由图可知该食物网的生产者是戊.A选项不符合题意.
B、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三条食物链分别是:戊→甲→丁→丙;戊→乙→丁→丙;戊→乙→丙.B选项符合题意.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生物丙获得的能量小于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3.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5 条食物链.
(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农作物→鼠→蛇 .
22
(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 .
(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 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 .
(5)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 .
解:(1)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①农作物→鼠→蛇,②农作物→昆虫→蜘蛛→鸟,③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④农作物→昆虫→青蛙→蛇,⑤农作物→昆虫→鸟.
(2)该食物网中蛇占有第三、四、五营养级3个营养级. 根据能量流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少,所获得的能量越多,因此该食物网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农作物→鼠→蛇.
(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
(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
故答案为:(1)5;
(2)农作物→鼠→蛇;
(3)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
(4)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
14.为了探究某一因子改变对生态瓶的影响,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请回答:
(1)该生态瓶的非生物因素有 阳光 、 水分 等.
(2)该生态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光能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使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3)在观察记录生态瓶的变化时,该同学的记录情况如下表.表中所示第3天,生态瓶中有小鱼死亡,可能的原因有 氧气量减少 (写出1项即可).
项目
天数
小动物生活情况
(存活数)
植物生活情况
(存活数)
水质
(目测清澈程度)
备注
第1天
10
2
﹣
第3天
8
2
+
22
第5天
5
2
++
生态瓶内壁上出现少量绿藻
…
(4)生态瓶中放置的材料有植物、小动物、水等,如要探究植物的作用,在作为对照组的瓶中,不需要放置的材料是 植物 .该对照瓶的观察项目有 小动物的存活情况 (写出1项即可),记录水质变化的方法可以是 目测 .
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该生态瓶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分等.
(2)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最低营养级生物(水草)含有的能量最多;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在观察记录生态瓶的变化时,该同学的记录情况,从表中所示第3天,生态瓶中有小鱼死亡,可能的原因水质清澈程度较差,氧气量减少.
(4)生态瓶中放置的材料有植物、小动物、水等,如要探究植物的作用,在作为对照组的瓶中,其变量应该是植物,不需要放置的材料是植物,观察不放置植物瓶内水质的变化和小动物的存活情况等,并与放置植物的瓶内对比,记录水质变化的方法可以是目测清澈程度.
故答案为:(1)阳光;水分;
(2)光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氧气量减少;
(4)植物;小动物的存活情况;目测.
15.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 鱼、虾 .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阳光 ,能量沿食物链和 食物网 传递.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鲶鱼(肉食性),则在一段时间内,池塘中绿色植物的数量将会 增加 .如果后来该生态系统受到农药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 鲶鱼 .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 光合 作用.
22
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图中水草、浮萍、水绵 属于植物为生产者,鱼、虾 是动物为消费者,所以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
(3)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鲶鱼(肉食性的鱼类),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虾的数量会因捕食者鲶鱼增加而减少,则池塘中绿色植物的数量将会因小鱼和虾的数量的减少而增多.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该生态系统中,鲶鱼的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DDT含量最多.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和能量来源.
故答案为:
(1)鱼、虾; 分解者.
(2)阳光; 食物网.
(3)增加; 鲶鱼.
(4)自动调节.
(5)光合.
16.前些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牲畜,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以下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有 4 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是 牧草→鼠→鹰 .
(2)在牧草→鼠→狐狸→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鹰 .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 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 .
(4)草原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 能力.如果草原生态系统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生物影响环境 .
(5)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分析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受到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C .
A.甲 B.丙 C.丁.
22
解:(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体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其图中可以发现4条食物链:①牧草→人工放养的牲畜→人②牧草→昆虫→食虫鸟→鹰③牧草→鼠→鹰④牧草→鼠→狐狸→鹰.其中最短的是牧草→鼠→鹰.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所以获得能量最少的应该是鹰.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因此.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正在影响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这些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
(5)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图二所示,其食物链丁→乙→甲→丙中的乙数量减少时,丁由于丁失去食物,数量会急剧减少.
故答案为:(1)4;牧草→鼠→鹰;(2)鹰;(3)结构简单(或生物种类较少);(4)自动调节;生物影响环境;(5)C.
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生产者 ,兔、鼠、鹰等动物属于 消费者 .如图未画出的生态系统饿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分解者 .
(2)该图中共有 5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食物网 .
(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植食性 (填“植食性”或“肉食性”)动物.
(4)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 增多 .蛇和鹰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 竞争 关系.
(5)如果在草上喷洒DDT(DDT难以分解,会随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累DDT最多的生物会是 鹰 .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干扰的情况下,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能力 来实现的.
解:(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草属于生产者.兔、鼠、鹰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兔、鼠、鹰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如图未画出的生态系统饿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
(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如鼠、兔等.
(4)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因捕食者鹰大量减少而增多.
22
鹰吃蛇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蛇和鹰是捕食关系;蛇和鹰相互争夺食物鼠,因此还有竞争关系.所以蛇和鹰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5)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所以,如果在草上喷洒DDT(DDT难以分解,会随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累DDT最多的生物会是鹰.
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干扰的情况下,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来实现的.如果,人类的干扰超过了这种能力,生态平衡就会受到破坏.
故答案为:(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5;食物网;
(3)植食性;
(4)增多;竞争;
(5)鹰;自动调节能力.
18.如图分别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某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图的食物网由 3 条食物链组成,鹰在该食物网中位于第 3、4 营养级.
(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图中缺少的成分有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
(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禾谷类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如果(二)图表示“禾谷类→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则图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 兔 .
(4)由于工厂废物的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镉污染,(一)图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鹰 .
(5)禾谷类植物遭受了蚜虫的危害,农业部门提出两种方案进行防治:第一种方案是喷洒高效农药;第二种方案是放养蚜虫天敌﹣﹣七星瓢虫.你认为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 第二种方案 你的理由是 喷洒农药杀死蚜虫和蚜虫的天敌,使生物种类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或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 .
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禾谷类→吃草籽的鸟→鹰、禾谷类→兔→鹰,因此图的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鹰在“食物链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中是第4营养级,在食物链“禾谷类→吃草籽的鸟→鹰,或禾谷类→兔→鹰”中是第3营养级,所以鹰在该食物网中位于第3、4营养级.
(2)图(一)中禾谷类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图中缺少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2
(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禾谷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禾谷类→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从多到少依次是禾谷类、兔、鹰.如果(二)图表示“禾谷类→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则图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兔.
(4)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一)图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所以由于工厂废物的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镉污染,(一)图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5)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因此第二种方案“放养蚜虫天敌﹣﹣七星瓢虫”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理由是喷洒农药杀死蚜虫和蚜虫的天敌,使生物种类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1)3;3、4;
(2)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3)禾谷类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兔
(4)鹰
(5)第二种方案;喷洒农药杀死蚜虫和蚜虫的天敌,使生物种类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或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
19.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有 4 条食物链,试写出一条包含猫头鹰的最短食 草→鼠→猫头鹰 .
(2)图中鼠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初级消费者 ;青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第三 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草 .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所以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猫头鹰.
(2)鼠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地以草为食,因此图中鼠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中,青蛙吃初级消费者食草昆虫,因此青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草.
22
(3)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能量以及能量流入分解者一部分,因此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故答案为:(1)4;草→鼠→猫头鹰;
(2)初级消费者;第三;草;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0.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草 .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 分解者 和 非生物 部分.
(3)该食物网中有 3 条食物链.
(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
(5)若狐、蛇被大量捕杀,则在一定时期内,鼠和兔的数量会 先增加后减少 .
解:(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鼠、兔、蛇、狐.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狐,草→鼠→蛇,草→兔→狐.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5)如果狐、蛇被大量捕杀,在一定时期内,鼠和兔的数量增加,他们数量增加导致草的数量减少,因而他们又会因为缺少食物数量减少.所以鼠和兔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故答案为:(6分) (1)草 (2)分解者;非生物 (3)3(4)太阳能 (5)先增加后减少
21.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种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物链补充完整: 草 → 黑尾鹿 →狼.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 稳定 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的所占的 比例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 增多 ,后则因植被的 减少 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生态系统稳定性 中起着重要作用.
22
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凯巴森林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草→黑尾鹿→狼;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数量最多的生物应是生产者,数量最少的是最高级消费者.其中草是生产者,数量最多,狼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数量最少,
(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黑尾鹿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数量增多;黑尾鹿数量增多会破坏植被,使生产者(草)减少,导致黑尾鹿由于食物不足而大量死亡.黑尾鹿因死亡而减少,但是植物不一定会增多.因此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鹿群数量先是因为狼群数量的骤减而增加,后则因植被的减少而减少.
(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们应该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保护动物多样性.
故答案为:
(1)草;黑尾鹿;
(2)稳定;比例;增多;减少.
(3)自动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若作为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有 非生物的物质和分解者 .
(2)写出该网中能量利用率最高的一条食物链 草→兔→鹰(或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 .
(3)若不考虑人为干扰,该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该示意图表示的只是某一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2
(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该食物网中共5条食物链.
(3)若不考虑人为干扰,该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草→兔→鹰(或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3.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 分解者 .
(2)“草→鼠→猫头鹰”是图一所示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若图二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这条食物链的三个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草
(3)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 大量减少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并逐级递减,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也会被分解者分解,所以沿着食物链,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逐级递减.在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草,所以丙对应的生物是草.
(3)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兔、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多,因此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草;
(3)大量减少.
24.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 细菌和真菌 .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 进行的.
(3)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 习俗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的营养成分来自水稻种子的 胚乳 .
(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子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 生态平衡 中起重要作用.
22
(5)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夏天天气越是晴好,光照越强,水稻的产量就越高;越是阴雨连绵,光照越弱,水稻的产量就越低.根据上述事实,请你就光照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你的问题是 光照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吗? .
解:(1)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判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缺一不可.因此若要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水稻→田鼠→蛇,田鼠吃水稻,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田鼠的体内,蛇吃田鼠,田鼠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蛇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就是淀粉,糯米是水稻食用的部分,水稻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4)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同时由于在本生态系统中,除了麻雀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不至于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或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麻雀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能维持生态平衡.
(5)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夏天天气越是晴好,光照越强,水稻的产量就越高;越是阴雨连绵,光照越弱,水稻的产量就越低.根据上述事实,光照是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原因?所以提出的问题是:光照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吗?
故答案为:(1)细菌和真菌(或分解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胚乳;
(4)生态平衡;
(5)光照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吗?(符合题意均可得分)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