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卷(带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2016高中物理模块综合检测卷(带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卷 ‎(测试时间:50分钟 评价分值:100分)‎ ‎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4·上海卷)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B)‎ A.质子 B.中子 C.β粒子 D.α粒子 解析:重核的裂变需要中子的轰击,在链式反应中,不断放出高速的中子使裂变可以不断进行下去,B项正确.‎ ‎2.(2014·福建卷)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① 表示γ射线,③ 表示α射线 B.② 表示β射线,③ 表示α射线 C.④ 表示α射线,⑤ 表示γ射线 D.⑤ 表示β射线,⑥ 表示α射线 解析:因为γ射线不带电,所以电场和磁场对其都没有力的作用,②⑤表示γ射线,A错误;β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受到电场力向左,受到洛伦兹力向右,①⑥代表β射线,B、D项错误,C项正确.‎ ‎3.氢原子分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 赤 橙 黄 绿 蓝—靛 紫 光子能量范围(eV)‎ ‎1.61~2.00‎ ‎2.00~2.07‎ ‎2.07~2.14‎ ‎2.14~2.53‎ ‎2.53~2.76‎ ‎2.76~3.10‎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A)‎ 7‎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 解析: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 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 eV、10.2 eV、1.89 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 eV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的六种光子,1.89 eV和2.55 eV属于可见光,1.89 eV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靛,A正确.‎ ‎4.(2014·上海卷)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B)‎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解析: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发生了偏转,少数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反向运动,说明原子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核内;且和α粒子具有斥力,所以正电荷集中在核内;因为只有极少数反向运动,说明原子核很小;并不能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项正确.‎ ‎5.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则a+b可能是(D)‎ A. B. ‎ C. D.‎ 解析: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A都不守恒,B质量数不守恒,C电荷数不守恒,D正确.‎ ‎6.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相等的还有(C)‎ A.速度 B.动能 C.动量 D.总能量 解析: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波长相等,则动量p亦相等,故选C.‎ ‎7.(2014·北京卷)带电粒子a、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7‎ 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若a、b的电荷量分别为,质量分别为,周期分别为.则一定有(A)‎ ‎ ‎ 解析: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 ,解得:r=,由于mv、B相同,故r∝;‎ r∝,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故,故A正确;由于动量mv相同,但速度大小未知,故无法判断质量大小,故B错误;周期T=,虽然知道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但不知道速度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周期关系,故C错误;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故:=,虽然知道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但不知道速度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比荷关系,故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经一次α衰变后成为 B.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组成 C.温度升高不能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周期 D.核反应方程应遵循质子数和中子数守恒 解析:经一次α衰变后,质量数为12,电荷数为4,故A错误;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组成,故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周期与环境无关,故C正确;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故D错误.‎ ‎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所有元素都有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D.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解析:有些原子核不稳定,可以自发地衰变,但不是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7‎ 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核外电子无关,故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故B正确;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只能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中的一种,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故C正确,D错误.‎ ‎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在核电站中利用石墨、重水和普通水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 B.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因此这些核最稳定 C.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解析: 在核电站中,通过控制棒(一般用石墨棒)吸收中子多少来控制反应速度,故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所以这些核是最稳定的,故B正确;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很难观察到它的波动性,故C错误;物质波是概率波,不可预知其某时刻的位置,故在微观物理学中不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故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4分)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Hz和5.4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A).‎ A.波长 B.频率 C.能量 D.动量 解析:两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不同,则它们的逸出功也不同,由W=hν0可知截止频率大的,逸出功也大.由Ek=hν-W可知,用同样的单色光照射,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由p=知,其动量也较小,根据物质波p=知,其波长较长.‎ ‎12.(14分)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物块A、B和C,它们具有相同的质量,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开始时,三个物块均静止,先让A以一定速度与B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然后又一起与C碰撞并粘在一起,求前后两次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之比。‎ 解析:设三个物块的质量均为m;A与B碰撞前A的速度为v,碰撞后共同速度为;A、B与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7‎ 设第一次碰撞中动能的损失为,设第二次碰撞中动能的损失为,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答案: 3 ‎ ‎13.(18分)(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如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0.8 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 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1)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2)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解析:(1)B球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得:‎ ‎①‎ ‎(2)设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碰撞前后,A球的速度分别为,B球的速度分别为,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7‎ ‎②‎ 由于碰撞时间极短,两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守恒,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则:‎ ‎,(碰后A球速度为0)③‎ ‎,④‎ 又知,⑤‎ 由运动学及碰撞的规律可得B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即碰撞后速度大小为4 m/s.则由运动学规律可得,⑥‎ 联立①~⑥式可得h′=0.75 m.‎ 答案:(1)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 m/s ‎(2)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75 m.‎ ‎14.(18分) 如图所示,在厚铅板A表面上放有一放射源M,它可向各个方向射出相同速率的质量为m、电量为q的β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为了测出β粒子从放射源M射出的速率,可在金属网B与A板之间加电压U(A板电势低),使β粒子经A板与金属网B之间的匀强电场加速后穿过金属网B撞到荧光屏C上发出荧光,现发现荧光屏C上有半径为R的圆形亮斑,知道A、B间的距离为D,和B、C间距离为L.‎ ‎(1)从什么方向射出的β粒子到达荧光屏C时离圆形亮斑的中心最远.‎ ‎(2)求出β粒子从放射源M射出的速率.‎ 解析:(1)沿A板平行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C时离圆形亮斑中心最远.‎ ‎(2)沿A板平行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C时离圆形亮斑中心的距离为R,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1,‎ 则:粒子在AB间沿电场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d=at2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为:a=,‎ 7‎ 由以上二式得:.‎ 粒子在BC间沿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 则: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在电场中加速的末速度为:,‎ 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所以:.‎ 在垂直于电场方向(平行于极板方向)上一直以初速度v做匀速运动,有:‎ ‎,‎ 则:‎ 答案:(1)沿A板平行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C时离圆形亮斑中心最远 ‎(2)β粒子从放射源M射出的速率为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