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
1.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2. 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注意节约用电
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4.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5.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烧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的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6.洪涝地区欲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下列处理过程中较合理的顺序是( )。①化学沉降(加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7.下列化工生产中体现“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 )。①减少“三废”排放量 ②考虑催化剂和载体的重复使用 ③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熔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 ④考虑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 ⑤拒绝使用无法替代,无法回收,不能再生,具有毒副作用、污染严重的原料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不属于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SO2 B.甲醛 C.苯 D.PM10
9.环境污染已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环境问题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
A
酸雨
O3
B
温室效应
CO2
C
南极臭氧层空洞
SO3
D
光化学烟雾
N2
10.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垃圾
废易拉罐
废塑料瓶
废荧光灯管
不可再生废纸
垃圾
分类
可回收物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
可燃垃圾
1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 ④田间焚烧秸秆 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12.使用化学手段可以消除某些环境污染。下列主要依靠化学手段消除环境污染的是( )
A.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 B.将某些废旧塑料熔化后再成型
5
C.把放射性核废料深埋于地下岩层 D.用多孔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
13.“填埋”是目前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设计合理、清洁的填埋式垃圾处理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防止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源的污染。下图是填埋坑的地下剖面示意图,图中P管设计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排放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
B.收集在底部汇聚的过滤液
C.监测垃圾是否污染周围的地下水
D.作为衬垫层,防止过滤液渗入土壤
14.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Cl2、N2、酸雨 B.HCl、O2、N2、粉尘
C.SO2、NO2、CO、粉尘 D.NH3、CO2、NO、雾
7.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氟氯烃——臭氧层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调查在距离汾河4 km左右的地方修筑的鱼塘,引入河水养鱼,却不能成活,这说明汾河的水体已污染
B.土壤荒漠化也属于环境污染
C.用洗菜水浇花,虽然保护了水资源,但是会污染土壤
D.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垃圾造成的污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1)选择造成下列环境问题的原因填空(填字母)。
A.空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 B.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
C.工业上大量排放SO2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E.大量使用氟利昂
环境问题
造成原因
(1)
酸雨
(2)
温室效应
(3)
臭氧层被破坏
(4)
白色污染
(5)
土壤污染
(2)下列标志表示的意义或垃圾种类分别是①,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
(3)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①2014年2月,全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雾霾形成的主要污染物
是 (填字母)。 A.SO2 B.NO2 C.PM2.5
②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有关生活垃圾的处理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用厨余垃圾生产沼气B.废旧塑料露天焚烧C.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③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居室污染。劣质胶合板释放出的主要污染物
是 (填字母)。 A.NO B.CO C.甲醛
18.(12分)汽车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智慧的杰出体现,它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研究新的清洁燃料。
(1)新型环保出租车采用LPG+汽油的双燃料系统,其尾气中的有毒气体成分较普通车型下降80%左右,缓解了汽车尾气排放给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上述有害气体的是 。A.CO2和H2 B.NO2和NO C.CO和SO2 D.C粒和含铅化合物
(2)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使用汽车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
5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3)我国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
B.燃料中的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化工合成等方法制得
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燃烧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是因为它不含硫元素和氮元素
(4)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化石燃料进行 。对汽
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可以使NO、CO相互反应转化为CO2和 。(填化学式)
19.(12分)铅是一种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207。铅和铅的化合物有很多用途,如:制造颜料、蓄电池等。但铅类化合物大多有毒,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等都是主要的铅污染源。铅一旦进入人体会累积,对人脑、肾脏和造血功能都有损害。为了了解环境中的铅污染问题,小红同学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1)小红查阅到下图资料,图中记录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处种植的卷心菜中铅的含量。由该图推测:卷心菜内里叶片的铅可能直接来自于 ,造成卷心菜外围叶片含铅量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
(2)在查阅资料时,小红又发现,儿童从空气中吸
入的铅量约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为了
探讨这个现象,她展开了如下研究。利用所学
知识完成以下填空。①课题名称为: 。
②通过取样分析,得到了以下实验数据:
离地面
高度/m
0.8
1.0
1.2
1.4
1.6
1.8
2.0
1.10
0.98
0.91
0.72
0.66
0.54
0.50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果是 , 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3)在走访调查中,小红观察到某乡镇颜料厂排出的废水带有颜色,经鉴定含有铅。为了测定废水中铅的浓度,她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废水样品含Pb2+溶液PbCrO4沉淀
①步骤中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和玻璃棒。
②步骤中a操作称为 ,缺少此操作,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通过研究,小红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铅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是 。 A.使用无铅汽油B.开发新的无铅颜料
C.倡导使用铅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车D.燃煤电厂、金属冶炼厂的废气经除尘后排放
20.(16分)下面是新设的一组垃圾箱的说明:
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
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1.纸类2.玻璃
3.金属4.塑料
5.橡胶6.纺织品
1.厨房垃圾2.灰土
3.杂草4.枯枝
5.花卉
1.日光灯管2.电池
3.喷雾罐4.指甲油瓶
5.药品药瓶6.涂改液瓶
(1)小明在整理房间时,清理出如下物品,它们应分别放入哪个垃圾箱(请
填序号):A.废作业本;B.汽水易拉罐;C.生锈铁钉;D.矿泉水瓶;E.烂苹果;F.涂改液瓶
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放入“有害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以重新使用它,请写出盐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铜有两种回收方法:
方法一:Cu+4HNO3===Cu(NO3)2+2X↑+2H2O(X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5
方法二: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方法一中,X的化学式为 ;方法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从氯化铜溶液中提取铜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请从可回收垃圾的类别中,举例说说化学的研究成果给社会进步带来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人教版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4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
D
D
D
A
A
C
D
D
B
B
B
A
C
C
C
C
1.解析 ②⑤都是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答案 D
2.解析 植被被破坏,植物根系固定土壤的能力减弱,造成土地流失。答案 D
3.解析 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A;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B;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排除C;薪柴为燃料,燃烧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体现低碳思想,符合要求。
答案 D
4.解析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包含CO2和CH4,但不包含N2。
答案 A
5.解析 A项:因发生反应CaCO3CaO+CO2↑,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可减少SO2的排放量;B项:臭氧浓度大时损害人
体健康;C项:pH在5.6以下的降水称为酸雨;D项: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答案 A
6.解析 河水转变为饮用水首先需在沉淀池中进行自然沉降,然后加入絮凝剂静置,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沉淀,再加入杀菌消毒剂杀灭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杀菌消毒,最后经过加热煮沸即可饮用。答案 C
7.解析 抓住“绿色”含义,对环境无污染。答案 D
8.解析 可吸入颗粒物(PM10)属于大气污染物,不是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答案 D
9.解析:造成酸雨的是SO2和氮氧化物,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是CO2,造成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汽车尾气、氟氯烃气体的排放,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是氮氧化合物。答案:B
10答案:B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问题。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均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答案:B
12解析:A项反应的方程式为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B、C、D三个选项都不涉及化学反应。答案:A
13.解析:卫生填埋垃圾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工程化、规模化、具有环境保护措施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填埋要防止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污染,因此现代化的填埋场都设有各种衬层、导流管、导气管设施,并在填埋场封场后,表层实行绿化。答案:C
14解析:我国的大气污染物是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及烟尘等。
5
答案:C
15.答案:C
16.解析:用洗菜水浇花,是有效利用水的方法,不会污染土壤。答案:C
17.答案:(1)C A E B D
(2)电池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可堆肥垃圾
纸类 可燃垃圾 塑料
(3)①C ②A ③C
18答案:(1)A (2)B (3)AB
(4)脱硫处理 N2
19.答案:(1)土壤(根系吸收) 汽车尾气含铅,离公路距离越近,空气中含铅量越高 (2)①近地面不同高度空气中含铅量的研究 ②离地面越低(高),含铅量越高(低)
铅和铅的化合物密度大 (3)①烧杯 漏斗 ②烘干 偏高 (4)C
20.解析 (1)生活垃圾的处理应根据垃圾的成分分类处理,有些可回收再利用,有些不可回收的要进行处理。
(2)除铁钉上的铁锈可用稀盐酸。
(3)方法一中HNO3被铜还原,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应生成NO2,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方法二不会产生污染性气体,从CuCl2中提取Cu,可用废铁屑置换,CuCl2+Fe===FeCl2+Cu。
(4)可结合题干中的表中的垃圾类型,联想与可回收垃圾有关的化学应用成果回答,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通过讨论回答,可从以下几方面回答:①三大合成材料的制造、应用,②金属的制造、应用,③玻璃,④纸张的制造、回收等。
答案 (1)A、B、C、D E F
(2)Fe2O3+6HCl===2FeCl3+3H2O
(3)①NO2 没有污染物生成 ②Fe+CuCl2===Cu+FeCl2 置换反应
(4)①三大合成材料的制造、应用;②金属的制造、开采、应用、合金、保护、回收;③玻璃等无机材料;④纸张的发展、特种纸的开发、纸的制造和回收(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