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ID:150244

大小:1.41 KB

页数:1页

时间:2015-01-0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一、基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粗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道劲  (jìn)    嗔(chēn)目    溘(kè)逝       拊(fǔ)心B.拘泥 (nì)     霉菌(jūn)      矫正(jiǎo)     参乘(chēng)C.遏制 (è)      漫溯(sù)       目眩(xuán)     揕 (zhèn) 胸D.倾圮  (pǐ)    下载(zài)     隽(jùn)秀       创(chuāng)伤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  榆阴  豆萁  沧海桑田     B.寥廓  宣泄  瓦菲   橘子州头C.竞争  通牒  杯杓  偃旗息鼓     D.笙箫  变徵  竹篙   扭怩不安3.下列各旬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家饭店服务态度差,饭菜质量差,在这周围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口岸好,每天的顾客却并不少。B.老李头今年70岁了,短小精悍,耳聪目明,干起活来一点不比年轻人差。C.科学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D.如果日本政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所有的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大批携带武器荷枪实弹的警察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处。B.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C.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D.他的情绪剧烈波动起来,从深深的怀疑到极度的愤怒,又到孤独凄凉,觉得被残酷的命运出卖了。5.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          ’”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8题。(每小题3分,共9分)【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北蛮夷之鄙人                 鄙:边远的地方。B.持匕首揕之                   揕:刺。C.长跪而谢之                   谢:道歉。D.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分)       (     )A、乃不知有汉                    乃为装遣荆轲B、夫晋,何厌之有?              要离之刺庆忌也C、徒以有先生也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D、图穷而匕首见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8,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第Ⅱ卷  (共96分)三.诗文(24分)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分) 小 重 山  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10.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4分)答:                                                                                                                         11.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感情的?(4分) 答:                                                           12.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①塞上长城空自许,                                  ②                                        千载谁堪伯仲间。③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④千岩万转路不定,                   。⑤吴楚东南坼,                     ⑥                      ,画船听雨眠。⑦星垂平野阔,                       ⑧                          ,但愿长醉不愿醒。四、现代文阅读(22分)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一个人的仪式      夏立君返回山东的路上,我特意绕道上海,去拜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和陈子龙墓。多年了,明清易代之际的陈子龙和夏氏父子,尤其是少年夏完淳最令我难以释怀。知道这三个人的人,已经少之又少。去拜谒他们墓地的计划,干脆不跟任何人提及,起码能免掉解释的麻烦。来到余山镇广富林村,陈子龙墓就在湿地中间一块略高的台地上。一圈围墙围成一个墓园,园内生满翠竹绿树,坟丘很低,几与地平,几块石碑立在周围。这是隔着高高的栅栏门看到的景象。我进不去墓园,门上挂着锁。不能到墓前凭吊一下,不能读—读那些碑文,心有不甘。村干部安慰我说:隔着门看看就行了,进去看也就是那个样。独立栅栏门外。我望了望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陈子龙啊,你虽是大英雄,却不能为当代人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注定要寂寞了。我打量着这道门,然后手脚并用,翻过了栅栏。这一回把该看清的都看清了。绕坟一周,揣摩碑文,拍照,默哀,原路退出。离开余山镇,来到了小昆山镇荡湾村。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村北开阔的田野中,守墓人打开门后就走了。墓丘上遍覆翠竹,墓前有九株合抱粗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颇有蓊郁之像。父子俩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年了。1645年(清顺治2年)9月17日,夏允彝抗清失败后在家乡投水殉国。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在南京遇难。行刑方式是斩首,夏完淳拒绝下跪,刽子手只好从颔下以刀抹其喉。父殉国时虚岁50,子就义时虚岁17,他们以近似宗教的虔诚先后献出自己的生命,生命成了他们向故国山河所能奉献的唯一祭品。有人拿后来的民族融合的事实来否定他们这类人的伟大,这是极麻木极浅薄极无聊的实用主义。  我盘桓良久,不忍离去。这里和陈子龙墓园一样,一片寂静,在我到来和离去的全过程中再没见到一个人。在碑前站好,垂手,阖眼,默哀,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仪式。翠竹无声,香樟无语,他们似乎和我这个远道之人一起默哀。默哀进行了多长时间,我不知。一阵风来,似从空中压到脚底,香樟树叶竹叶及墓园内所有植物的叶子飒然作声,仿佛三百年前的凄风苦雨骤然而至,我忽然悲从中来,禁不住张开喉咙,放声大哭,热泪长流。整个清代,对夏氏父子墓一直是保护的。乾隆时,还对这些抗清义士予以表彰。满清统治者没有让自己陷于麻木状态。后来,极麻木的事竞让新时代的汉人做了。1955年4月,荡湾村民盗掘夏墓,打开夏允彝棺椁,掘出墓志铭一方、印章二枚、松江布数匹,还幸亨折扇、扇坠等物,大多被村民分抢。极为宝贵的手稿一卷、线装书十余册,当场损毁!  又回到小昆山镇驻地。忽见一个路标,指明前方是“二陆读书台遗址”。二陆是谁?晋代才子陆机、陆云兄弟?经询问,果然是。二陆是小昆山人,当地与他们有关的景点有多处,都是热闹的地方。才子到底比英雄可爱。我是奔英雄而来的,就不到才子那里凑热闹了。忽然又想到夏氏墓园里的那些鸡鸭。守墓人在墓园里养了不少鸡鸭,它们在坟茔:背面的丛林里组成一个鸡鸭帝国。我的突然而至的哭声,那些鸡鸭该听得最为真切,不知吓着了它们没有?我痛哭的时侯,忘了天地宇宙,也忘了这个鸡鸭帝国。对英雄来讲,它们倒的确是麻木的。1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4.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默哀时的场景,请简析其艺术手法及作用。(4分) 15.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指出其中的三处。(6分) 16.本文以“一个人的仪式”为题,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6分) 五、作文(50分)一天,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朋友在院中散步,他们经过每一道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有必要吗?”朋友纳闷地问。乔治微笑着说:“哦,当然有必要,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令人沮丧的失败,然后又可以去重新开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⑴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800字。开城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答题卷班级:                姓名: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1 2 3 4 5 6 7 8       第Ⅱ卷  (共96分)三.诗文(24分)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4分)答:                                                                                                                         11.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感情的?(4分) 答:                                                           12.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①塞上长城空自许,                                  ②                                        千载谁堪伯仲间。③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④千岩万转路不定,                   。⑤吴楚东南坼,                     ⑥                      ,画船听雨眠。⑦星垂平野阔,                       ⑧                          ,但愿长醉不愿醒。四、现代文阅读(22分)1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4.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默哀时的场景,请简析其艺术手法及作用。(4分) 15.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指出其中的三处。(6分) 16.本文以“一个人的仪式”为题,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6分) 五、作文(50分)一天,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朋友在院中散步,他们经过每一道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有必要吗?”朋友纳闷地问。乔治微笑着说:“哦,当然有必要,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令人沮丧的失败,然后又可以去重新开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⑴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  .D( A 劲 jìng  B乘shèng    C眩xuàn )2  A  (B.洲      C. 竞    D. 忸   )3  B  (有口皆碑:人人称赞。 不容分说:不允许分辨和说明。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4  D (A“.携带武器荷枪实弹”重复    B. 解决…用水浪费的问题 C. “不仅“ “而且”用反了。5  C6  C(第四段中有“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句,此项以偏概全)7.D(A项,“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评价是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的观点,不是文本的观点。B项,从“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魅影”来看,是作者的猜测,不是铁定事实。C项,从第五段“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突出的区别……”来看,说“突出的特色”就与原文矛盾。)8.A (作者认为: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9.答案: A (解析:鄙,浅陋。)10.答案:D(A.竟然、于是;B.宾语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C.因为,用来D.都表承接关系)11. B(因侍立殿上的臣子没带一点兵器)12. (1)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易”“直”各1分,大意1分。)(2)(他们)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函” “唯”各1分,大意1分。)13. 形象:14.金文  小篆(篆书) 隶书15.(1).答:古老的长城饱经沧桑,是历史的见证,(1分)长城无视人间悲欢,(1分)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长城面前,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长城历经风雨不为所动。(2分)  (2).答:(1)作者俯瞰长江,借骤起的秋风,纷飞的落叶、凝滞的流水等意象,(1分)描绘了一幅开阔凄凉的秋季江景图。(1分)(2)诗人触景生情,(1)触动了诗人的羁旅长愁,抒发了诗人思乡怀归的感情。(1分)  16.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②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③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④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⑤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⑥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⑦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⑧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只要有错该空无分,全答按前5题评分)17. (1)交代我独自绕道上海拜谒两处墓地的原因;(2)设置悬念,引出下文自己先后拜谒两处墓地的叙写;(3)和下文写墓园的“寂静”、无人来访相照应;(4)暗示题旨。(答对一点给2分)18.(4分)(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从听觉、内心感受等方面描写(1分).(2)营造了凄清、肃穆的氛围(1分),表达了内心悲抑、孤寂的感受。(1分)。(意思对即可)19.(6分)①作者对夏氏父子、陈子龙的崇敬仰慕和人们对英雄的冷漠;②清代对夏氏父子墓的保护和当代荡湾村民盗掘墓穴、损毁文物;③英雄之墓的冷清和才子之墓的热闹。(答对一组2分)20.(6分)①作者用“站好、垂手、阖眼、默哀”这样简单而肃穆的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行为的肯定、对英雄精神的赞扬;②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为无人拜谒英雄而痛心、为人们漠视英雄而悲伤;③寂静的墓园中只有作者进行着一个人的仪式,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追逐经济效益、追逐热闹的行为的否定和批判;④“一个人的仪式”引起读者的思考,如何准确公正地对待、评价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21. ①松竹含笑一门和气乐桑榆   ②冷凉粉热凉粉冷热由人22. 答案示例:我们更赞赏贝蒂对点滴施与的至高的尊重,她带领孩子们撒播的事实,足以证明她有领受他人恩惠的资格。 (开放作答)23. 如果井水洁净,深井也一眼见底。如果内心是一片洁净的真情,深刻的人看上去也简单。 24.    起评分为45分(同三等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