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1127.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静安区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静安区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静安区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解析)‎ ‎ ‎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44分)本大题共有14题,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计算:=  .‎ 考点: 极限及其运算.‎ 专题: 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 利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 解答: 解:原式==.‎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 ‎ ‎ ‎2.已知集合M={y|y=2x,x≥0},N={x|y=lg(2x﹣x2)},则M∩N= (0,2) .‎ 考点: 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 集合.‎ 分析: 利用交集的定义和对数函数的性质求解.‎ 解答: 解:∵集合M={y|y=2x,x≥0}={y|y≥0},‎ N={x|y=lg(2x﹣x2)}={x|2x﹣x2>0}={x|0<x<2},‎ ‎∴M∩N=(0,2).‎ 故答案为:(0,2).‎ 点评: 本题考查交集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合理运用.‎ ‎ ‎ ‎3.设(1﹣x)8=a0+a1x+…+a7x7+a8x8,则|a0|+|a1|+…+|a7|+|a8|= 256 .‎ 考点: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专题: 二项式定理.‎ 分析: 由题意可得 (1+x)8=|a0|+|a1|x+…+|a7|x7+|a8|x8,在此等式中,令x=1,可得|a0|+|a1|+…+|a7|+|a8|的值.‎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 (1+x)8=|a0|+|a1|x+…+|a7|x7+|a8|x8,‎ 在此等式中,令x=1,可得|a0|+|a1|+…+|a7|+|a8|=28=256,‎ 故答案为:256.‎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注意根据题意,分析所给代数式的特点,通过给二项式的x赋值,求展开式的系数和,可以简便的求出答案,属于基础题.‎ ‎ ‎ ‎4.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3,公差为4,则该数列的前n项和Sn= 2n2+n .‎ 考点: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由题意代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a1=3,公差d=4,‎ ‎∴Sn=na1+d ‎=3n+2n(n﹣1)=2n2+n 故答案为:2n2+n.‎ 点评: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属基础题.‎ ‎ ‎ ‎5.不等式1﹣<0的解集是 (,4) .‎ 考点: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 计算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原不等式即为或,分别解出它们,再求交集即可.‎ 解答: 解:不等式1﹣<0‎ 即为<0,‎ 即为或,‎ 即有x∈∅或<x<4,‎ 则解集为(,4).‎ 故答案为:(,4).‎ 点评: 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求解,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 ‎ ‎6.一个不透明袋中有10个不同颜色的同样大小的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共有 45 种不同结果(用数值作答).‎ 考点:‎ 组合及组合数公式.‎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由题意可得共有种不同结果.‎ 解答:‎ 解:一个不透明袋中有10个不同颜色的同样大小的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共有=45种不同结果.‎ 故答案为:4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属于基础题.‎ ‎ ‎ ‎7.(4分)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已知PA⊥底面ABCD,PA=1,底面ABCD是正方形,PC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为,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  .‎ 考点: 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根据几何体的性质得出Rt△PAC中,PA=1,∠PCA=,AC=,运用体积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PA⊥底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 PC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为,‎ ‎∴Rt△PAC中,PA=1,∠PCA=,‎ AC=,‎ ‎∵底面ABCD是正方形,‎ ‎∴AB=,‎ V=×1=‎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空间直线平面的几何性质,夹角,体积计算问题,属于中档题.‎ ‎ ‎ ‎8.不等式的解集是 (,4) .‎ 考点: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 计算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不等式即为或,分别求出它们,再求并集即可.‎ 解答: 解:不等式即为 或,‎ 即x∈∅或<x<4,‎ 则解集为(,4).‎ 故答案为:(,4).‎ 点评: 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求解,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 ‎ ‎9.文: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2﹣n+2n+1(其中n∈N*),则该数列的前n项和Sn=  .‎ 考点: 数列的求和.‎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首先把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转换,进一步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求解.‎ 解答: 解:数列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整理得:‎ 则:+2(21+22+…+2n)‎ ‎=4•+2‎ ‎=‎ ‎=‎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 ‎ ‎ ‎10.(4分)已知两个向量,的夹角为30°,,为单位向量,,若,则t= ﹣2 .‎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 计算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 运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和向量垂直的条件即为数量积为0,计算即可得到t.‎ 解答: 解:两个向量,的夹角为30°,,为单位向量,‎ 则=||•||•cos30°==,‎ 由,若,‎ 则•(t+(1﹣t))=0,‎ 即t+(1﹣t)=0,即有t+1﹣t=0,‎ 解得,t=﹣2.‎ 故答案为:﹣2.‎ 点评: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和性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 ‎ ‎11.已知圆锥底面的半径为1,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3π .‎ 考点: 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根据已知中圆锥底面的半径为1,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的扇形,计算出圆锥母线的长度,进而可得该圆锥的侧面积.‎ 解答: 解:∵圆锥底面的半径r=1,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的扇形,‎ 故圆锥的母线l满足:,‎ 解得:l=3,‎ ‎∴该圆锥的侧面积S=πrl=3π.‎ 故答案为:3π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旋转体,圆锥的侧面积,其中根据,求出圆锥的母线长度,是解答的关键.‎ ‎ ‎ ‎12.(4分)已知f(x)=x|x﹣1|+1,f(2x)=(其中x>0),则x=  .‎ 考点: 函数的值.‎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由已知得,由此能求出.‎ 解答: 解:∵f(x)=x|x﹣1|+1,‎ f(2x)=(其中x>0),‎ ‎∴,‎ ‎∴,‎ ‎∵x>0,∴(2x)2﹣2x﹣=0,‎ 解得2x=,‎ ‎∴.‎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及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性质的合理运用.‎ ‎ ‎ ‎13.已知角α的顶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始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终边在射线y=﹣2x(x≤0)上,则sin2α=  .‎ 考点:‎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 由题意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求出sinα与cosα的值,进而确定出sin2α的值.‎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tanα=﹣2,sinα=,cosα=﹣,‎ ‎∴sin2α=2sinαcosα=﹣2××=.‎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以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 ‎ ‎14.(4分)理:已知△ABC的顶点A(2,6)、B(7,1)、C(﹣1,﹣3),则△ABC的内角∠BAC的大小是 arccos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考点:‎ 余弦定理.‎ 专题:‎ 解三角形.‎ 分析:‎ 由三点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a,b,c的值,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os∠BAC的值,即可确定出∠BAC的度数.‎ 解答:‎ 解:∵△ABC的顶点A(2,6)、B(7,1)、C(﹣1,﹣3),‎ ‎∴|AB|=c==5,|AC|=b==3‎ ‎,|BC|=a==4,‎ ‎∴cos∠BAC===,‎ 则∠BAC=arccos,‎ 故答案为:arccos 点评:‎ 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 ‎ ‎15.(4分)若α,β是一二次方程2x2+x+3=0的两根,则= ﹣ .‎ 考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由已知结合韦达定理,可得α+β=﹣,α•β=,进而根据=代入可得答案.‎ 解答:‎ 解:∵α,β是一二次方程2x2+x+3=0的两根,‎ ‎∴α+β=﹣,α•β=,‎ ‎∴===﹣,‎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 ‎ ‎16.已知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l1:x﹣y+1=0和l2:2x﹣y+2=0,则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大小为 arctan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考点:‎ 两直线的夹角与到角问题.‎ 专题:‎ 直线与圆.‎ 分析:‎ 这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和2,设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大小为θ,再利用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求得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大小.‎ 解答:‎ 解:这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和2,设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大小为θ,‎ 则由tanθ=||=||=,∴θ=arctan,‎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两条直线的夹角公式的应用,反正切函数,属于基础题.‎ ‎ ‎ ‎17.(4分)(2012•绍兴一模)已知tanα,tanβ是方程x2+3x+4=0的两根,α,β∈(﹣,)则α+β= ﹣ .‎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此题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tanα+tanβ的值和tanαtanβ的值,根据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即可求出α+β,但一定要注意α,β的范围 解答:‎ 解:tanα,tanβ是方程的两根,‎ tanα+tanβ=﹣3,‎ tanαtanβ=4,‎ tan(α+β)==‎ 又∵α、β∈(﹣,),∴α+β∈(﹣π,π).‎ 又∵tanα+tanβ=﹣3,tanα•tanβ=4,‎ ‎∴α、β同为负角,∴α+β=﹣.‎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两角和的正切,解题时一定要注意α,β的角度范围,这是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 ‎ ‎ ‎18.直线l经过点P(﹣2,1)且点A(﹣2,﹣1)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1,则直线l的方程是 或 .‎ 考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专题:‎ 直线与圆.‎ 分析:‎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2,不成立;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kx﹣y+2k+1=0,则=1,由此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 解答:‎ 解: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2,不成立;‎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y﹣1=k(x+2),即kx﹣y+2k+1=0,‎ ‎∵点A(﹣2,﹣1)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1,‎ ‎∴=1,‎ 解得k=,‎ ‎∴直线l的方程为:或.‎ 故答案为:或.‎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合理运用.‎ ‎ ‎ ‎19.(4分)已知实数x、y满足|x|≥|y|+1,则的取值范围是 [﹣2,2] .‎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先画出满足条件的平面区域,设z=,则y=zx+2,将问题转化为求直线的斜率的范围,通过图象求出答案.‎ 解答:‎ 解:画出满足条件|x|≥|y|+1的平面区域,‎ 如图示:‎ ‎,‎ 设z=,则y=zx+2,‎ 当直线过(﹣1,0)时,z最小为:﹣2,‎ 当直线过(1,0)时,z最大为:2,‎ ‎∴﹣2≤z≤2,‎ 故答案为:[﹣2,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问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考查了转化思想,是一道中档题.‎ ‎ ‎ ‎21.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负数,各项和为S,则S的取值范围是 0<S<2 .‎ 考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q<0,由题意可得S==,可得<0,从而可求S的范围 解答:‎ 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q<0‎ ‎∵S==‎ ‎∴<0‎ ‎∴0<S<2‎ 故答案为:0<S<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试题 ‎ ‎ ‎22.(4分)理:两名高一年级的学生被允许参加高二年级的学生象棋比赛,每两名参赛选手之间都比赛一次,胜者得1分,和棋各得0.5分,输者得0分,即每场比赛双方的得分之和是1分.两名高一年级的学生共得8分,且每名高二年级的学生都得相同分数,则有 7或14 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参加比赛.(结果用数值作答)‎ 考点:‎ 组合及组合数公式.‎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设高二学生有n名.则共比赛场,每名高二年级的学生都得相同分数为k.可得.化为n2+(3﹣2k)n﹣14=0,通过对﹣14分解质因数,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 解答:‎ 解:设高二学生有n名.则共比赛场,每名高二年级的学生都得相同分数为k.‎ ‎∴.‎ 化为n2+(3﹣2k)n﹣14=0,‎ ‎∵﹣14=﹣2×7=2×(﹣7)=﹣1×14=1×(﹣14).‎ 当2k﹣3=7﹣2时,可得k=4,此时n=7,‎ 当2k﹣3=14﹣1时,可得k=8,此时n=14.‎ 而2k﹣3=2﹣7或2k﹣3=1﹣14,k<0,舍去.‎ 综上可得:n=7或14.‎ 故答案为:7或14.‎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组合的计算公式、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 ‎ ‎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20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23.(5分)在下列幂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的是(  )‎ ‎ ‎ A.‎ y=x﹣2‎ B.‎ C.‎ D.‎ 考点:‎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由幂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以及定义,对选项加以判断,即可得到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的函数.‎ 解答:‎ 解:对于A.有f(﹣x)=f(x),是偶函数,但在(0,+∞)上递减,则A不满足;‎ 对于B.定义域为[0,+∞),不关于原点对称,不具奇偶性,则B不满足;‎ 对于C.有f(﹣x)=﹣f(x),为奇函数,则C不满足;‎ 对于D.定义域R关于原点对称,f(﹣x)=f(x),则为偶函数,且在(0,+∞)上递增,则D满足.‎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幂函数的性质,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判断,注意运用定义和性质,属于基础题和易错题.‎ ‎ ‎ ‎24.(5分)已知直线l1:3x﹣(k+2)y+6=0与直线l2:kx+(2k﹣3)y+2=0,记.D=0是两条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的(  )‎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 ‎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专题:‎ 简易逻辑.‎ 分析:‎ 根据3(2k﹣3)+(k+2)k=0得出k=﹣9或k=1,分别判断当k=1时,直线l1:x﹣y+2=0,直线l2:x﹣y+2=0,l‎1l2重合,‎ 当k=9时,直线l1:3x+7y+6=0,直线l2:﹣9x﹣21y+2=0,l1∥l2,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 解:∵直线l1:3x﹣(k+2)y+6=0与直线l2:kx+(2k﹣3)y+2=0,记.‎ ‎∴3(2k﹣3)+(k+2)k=0‎ k2+8k﹣9=0,‎ k=﹣9或k=1,‎ 当k=1时,直线l1:x﹣y+2=0,直线l2:x﹣y+2=0,‎ ‎∴l‎1l2重合,‎ 当k=9时,直线l1:3x+7y+6=0,直线l2:﹣9x﹣21y+2=0,‎ ‎∴l1∥l2,‎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得出:D=0是两条直线l1与直线l2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线与直线平面的平行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属于中档题.‎ ‎ ‎ ‎25.(5分)已知i为虚数单位,图中复平面内的点A表示复数z,则表示复数的点是(  )‎ ‎ ‎ A.‎ M B.‎ N C.‎ P D.‎ Q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 由图可知:z=3+i.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即可得出.‎ 解答:‎ 解:由图可知:z=3+i.‎ ‎∴复数====2﹣i表示的点是Q(2,﹣1).‎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 ‎ ‎26.(5分)到空间不共面的四点距离相等的平面的个数为(  )‎ ‎ ‎ A.‎ ‎1个 B.‎ ‎4个 C.‎ ‎7个 D.‎ ‎8个 考点:‎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对于四点不共面时,画出对应的几何体,根据几何体和在平面两侧的点的个数分两类,结合图形进行解.‎ 解答:‎ 解:当空间四点不共面时,则四点构成一个三棱锥,如图:‎ ‎①当平面一侧有一点,另一侧有三点时,令截面与四棱锥的四个面之一平行,第四个顶点到这个截面的距离与其相对的面到此截面的距离相等,这样的平面有四个,‎ ‎②当平面一侧有两点,另一侧有两点时,即构成的直线是三棱锥的相对棱,因三棱锥的相对棱有三对,则此时满足条件的平面个数是三个,‎ 所以满足条件的平面共有7个,‎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空间四点问题,当不共面时构成三棱锥,由几何体的特征再分类讨论进行判断,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和空间想象能力.‎ ‎ ‎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74分)本大题共有5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 ‎27.(14分)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所对的边长,且满足.‎ ‎(1)求∠B的大小;‎ ‎(2)若b=,△ABC的面积S△ABC=,求a+c的值.‎ 考点: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专题: 解三角形.‎ 分析: (1)由正弦定理列出关系式,结合已知等式求出sinB的值,即可确定出B的度数;‎ ‎(2)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把已知面积与sinB的值代入求出ac的值,再利用余弦定理列出关系式,即可确定出a+c的值.‎ 解答: 解:(1)由正弦定理:=,得==,‎ ‎∴sinB=,‎ 又由B为锐角,得B=;‎ ‎(2)∵S△ABC=acsinB=,sinB=,‎ ‎∴ac=3,‎ 根据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7+3=10,‎ ‎∴(a+c)2=a2+c2+‎2ac=16,‎ 则a+c=4.‎ 点评: 此题考查了正弦、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 ‎ ‎28.(14分)上海出租车的价格规定:起步费14元,可行3公里,3公里以后按每公里2.4元计算,可再行7公里;超过10公里按每公里3.6元计算,假设不考虑堵车和红绿灯等所引起的费用,也不考虑实际收取费用去掉不足一元的零头等实际情况,即每一次乘车的车费由行车里程唯一确定.‎ ‎(1)小明乘出租车从学校到家,共8公里,请问他应付出租车费多少元?(本小题只需要回答最后结果)‎ ‎(2)求车费y(元)与行车里程x(公里)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f(x).‎ 考点: 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分段函数的应用.‎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1)由题意可知,这8公里内的前3公里的收费是14元,超过3公里而10公里以内每公里按2.4元计价,则8﹣3=5公里的收费是5×2.4=12元,两者相加即是小明应付的车费;‎ ‎(2)分三种情况:前3公里、超过3公里而10公里以内、大于10公里,分别写出函数的表达式,最后用分段函数表示.‎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起步(3公里以内)价是14元,则这8公里内的前3公里的收费是14元,超过3公里而10公里以内每公里按2.4元计价,则8﹣3=5公里的收费是5×2.4=12元,总共收费14+12=26(元)‎ 故他应付出出租车费26元.‎ ‎(2)3公里以内价是14元,即0<x≤3时,y=14(元);‎ 大于3公里而不超过10公里时,即3<x≤10时,收费y=14+(x﹣3)2.4=2.4x+6.8(元);‎ 大于10公里时,即x>10时,收费y=14+7×2.4+(x﹣10)3.6=3.6x﹣5.2(元).‎ ‎∴y=‎ 点评: 本题考点是分段函数的应用,分段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很重要的函数模型,其特点是在不同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函数解析式不同.‎ ‎ ‎ ‎2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P为面ADD‎1A1的对角线AD1的中点.PM⊥平面ABCD交AD与M,MN⊥BD于N.‎ ‎(1)求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的大小;(结果可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2)求三棱锥P﹣BMN的体积.‎ 考点: 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 分析: (1)判断出∠PNM为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在△PMN中,∠PMN为直角,,求解得出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的大小为.‎ ‎(2)BN=,运用,求解得出体积.‎ 解答: 解:(1)∵点P为面ADD‎1A1的对角线AD1的中点,且PM⊥平面ABCD,‎ ‎∴PM为△ADD1的中位线,得PM=1,‎ 又∵MN⊥BD,‎ ‎∴,‎ ‎∵在底面ABCD中,MN⊥BD,AC⊥BD,‎ ‎∴MN∥AC,‎ 又∵A‎1C1∥AC,∠PNM为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 在△PMN中,∠PMN为直角,,‎ ‎∴.‎ 即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的大小为.‎ ‎(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空间直线的夹角问题,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属于中档题.‎ ‎ ‎ ‎30.(14分)理: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2,AA1=4,点P为面ADD‎1A1的对角线AD1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PM⊥平面ABCD交AD于点M,MN⊥BD于点N.‎ ‎(1)设AP=x,将PN长表示为x的函数;‎ ‎(2)当PN最小时,求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考点: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 专题: 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空间角.‎ 分析: (1)求出PM,AM,运用余弦定理,求得PN;‎ ‎(2)求出PN的最小值,由于MN∥AC,又A‎1C1∥AC,∠PNM为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的平面角,通过解直角三角形PMN,即可得到.‎ 解答: 解:(1)在△APM中,,; ‎ 其中; ‎ 在△MND中,,‎ 在△PMN中,,;‎ ‎(2)当时,PN最小,此时.‎ 因为在底面ABCD中,MN⊥BD,AC⊥BD,所以MN∥AC,又A‎1C1∥AC,‎ ‎∠PNM为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的平面角,‎ 在△PMN中,∠PMN为直角,,‎ 所以,‎ 异面直线PN与A‎1C1所成角的大小.‎ 点评: 本题考查空间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求法,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和运用:求最值,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 ‎ ‎31.(16分)已知函数(其中a>1).‎ ‎(1)判断函数y=f(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求函数y=f(x)的反函数y=f﹣1(x);‎ ‎(3)若两个函数F(x)与G(x)在闭区间[p,q]上恒满足|F(x)﹣G(x)|>2,则称函数F(x)与G(x)在闭区间[p,q]上是分离的.试判断函数y=f﹣1(x)与g(x)=ax在闭区间[1,2]上是否分离?若分离,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不分离,请说明理由.‎ 考点: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反函数.‎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1)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进行判断;‎ ‎(2)根据反函数的定义,反解x,主要x的取值范围;‎ ‎(3)根据两函数在闭区间上分离的概念课求得 解答: 解:(1)∵,∴函数y=f(x)的定义域为R,(1分)‎ 又∵,‎ ‎∴函数y=f(x)是奇函数.(4分)‎ ‎(2)由,且当x→﹣∞时,,‎ 当x→+∞时,,得的值域为实数集.‎ 解得,x∈R.(8分)‎ ‎(3)在区间[1,2]上恒成立,即,‎ 即ax+a﹣x>4在区间[1,2]上恒成立,(11分)‎ 令ax=t,∵a>1,∴t∈[a,a2],在t∈[a,a2]上单调递增,∴,‎ 解得,∴.(16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反函数以及新概念的题目、‎ ‎ ‎ ‎32.(16分)在数列{an}中,已知a2=1,前n项和为Sn,且.(其中n∈N*)‎ ‎(1)文:求a1;‎ 理: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文: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理:求;‎ ‎(3)设,问是否存在正整数p、q(其中1<p<q),使得b1,bp,bq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组(p,q);否则,说明理由.‎ 考点: 数列的求和;极限及其运算.‎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1)利用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对首项进行验证.‎ ‎(2)利用(1)的结论直接求出极限.‎ ‎(3)首先假设存在p和q,进一步进行关系验证求出具体的值.‎ 解答: 解:文(1)因为,‎ 令n=2,得,所以a1=0,‎ 当n≥2时,‎ ‎,‎ ‎,‎ 推得,‎ 又a2=1,a3=‎2a2=3,‎ 所以an+1=n当n=1,2时也成立,‎ 所以an=n﹣1.‎ ‎(2)直接利用(1)的结论:‎ 解得:=‎ ‎(3)文理相同:假设存在正整数p、q,使得b1,bp、bq成等比数列,‎ 则lgb1,lgbp、lgbq成等差数列,‎ 故,(1)‎ 由于右边大于,则,‎ 即.‎ 考查数列的单调性,‎ 因为,‎ 所以数列为单调递减数列.‎ 当p=2时,,代入(1)式得,‎ 解得q=3;当p≥3时,(舍).‎ 综上得:满足条件的正整数组(p,q)为(2,3).‎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利用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极限的应用,存在性问题的应用.属于中等题型.‎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