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选择题专题复习(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0478.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15年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选择题专题复习(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选择题专题复习(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选择题专题复习(附解析)‎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试说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考情分析:本专题属于中国现代政治史部分,其实,本专题知识比较简单,平时考的题目目的性很强,很清晰考查什么知识点,基本上这部分就是送分题,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更要注重基础,扎扎实地复习,在高考中,一般选择题跟主观题都会涉及,选择题的角度变比较广,主观题一般是考查某一阶段的阶段特征,有以下知识需要关注,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007·广东单科·2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2012·广东文综·17, 2009·广东单科·13,2008·广东单科·1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近几年广东高考没考过;文革(2013·广东文综·39)属于一场内乱,所以考查机率很低。‎ 考点演练 ‎1、在1953年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对其于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其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而这在原来的报告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并删去了有关“联合政府不是国民大会中的多数党组织一党的政府”的论述。与上述变化有着直接关联的历史背景是 ‎(  )‎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实施 B.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经形成 ‎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析】从材料中毛泽东对其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内容的增减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报告突出了中共在新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结合史实可知1953年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已建立,故答案选B项,同时据此排除答案C项;A、D项虽均为历史背景之一,但是与材料内容并不相关,故排除。‎ ‎【答案】B ‎2.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 ‎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可以依据图中的“毛泽东当选全国委员会主席、南下大军、共同纲领”的关键信息来判断时间信息,采用排除法,依据所学知识,B项正确;ACD项的会议的召开的背景都未能从题干中反映。 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材料,实际上还是文字材料,须根据其关键信息,并依据教材知识,判定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全体会议召开的背景。 ‎ ‎3、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中所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 ‎ A.强调工业化在建立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此开始 D.强调宪法的社会主义属性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可 判断此法律为1954年宪法,选择D项。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程,与工业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 ‎【答案】D ‎4.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里的“制度”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故A项正确;B、C项是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A ‎5. 表格《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说明(  )‎ 姓名 毛泽东 朱 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 澜 高 岗 政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 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 共产党 ‎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其政权特点 ‎ B.新政权具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盟特征 ‎ C.新中国在建国初期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 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共产党人在新政权中占据明显的领导地位,而民主党派处于重要的参政地位,恰好体现了新中国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故选A项正确。这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盟,也不是多党制,中共居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所以排除B、C、D项。‎ ‎【答案】A ‎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建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 ‎【解析】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体现了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了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设立体现了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三项措施都反映出中共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管理政策,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但A、B、D三项项都不全面,C项是它们的共同点,故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7.右图所示为新中国某一时期中学课本教材封面(上方文字为:彻底埋葬帝修反!),这一历史时期(  )‎ A.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得以奠定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中断 C.奠定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基层民主有一定扩大和加强 ‎【考点】“文化大革命”‎ ‎【解析】从材料“彻底埋葬帝修反”以及图片“红卫兵”标志可以反映出带有“左”倾思想,是文革时期。B符合文革时期民主政治情况。A是在新中国成立后,C、D是新时期。‎ ‎【答案】B ‎8.1999年,某教授发现入住的小区内有多个单元的防盗门竟是“三无”产品。于是向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举报,要求他们履行打假职能,但未见成效。于是,教授把有关管理部门告上法庭。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为民告官提供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答案】A ‎9.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初的反思和调整,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和变革,2000年以后的延伸和深化以及当前的重新整合和创新发展。下列能反映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和变革”的史实是(  )‎ ‎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B.中共十四大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84年,故A项错误;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项错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故C项错误;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 载入宪法,使我国法治建设步入稳固的发展轨道,故D项正确。‎ ‎【答案】D ‎10.‎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  )‎ 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权力之间的相互监督,故D正确。A项表述不够恰当,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相互监督,不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故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不是深刻实践,故C项不正确。‎ ‎【答案】D ‎11.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解析】题干反映90年代两岸之间的经贸往来的现象,ABCD项都是原因,但这些都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故B项是主要原因,排除ACD项,B项正确。‎ ‎【答案】B ‎12、‎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D.标志“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解析】《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不仅要和平统一,而且要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A正确。材料不能表明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排除B;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提出来的,排除C;“一国两制”‎ 方针正式提出是在80年代初,排除D。‎ ‎【答案】A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试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情分析:本专题属于中国现代经济史部分,一般中国现代史要出主观题,经济史肯定是跑不掉的,其实就是在讲4个时期,过渡时期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即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12·广东文综·38,2011·广东文综·39, 2011·广东文综·18, 2010·广东文综·38)、文革十年、改革开放新时期(2013·广东文综·39, 2009·广东单科·28, 2011·广东文综·39, 2010·广东文综·3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重点时期,不管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常有题目涉及,但同学们只要把这4个时期的相关知识,构建好知识网络,也就不难的,文化大革命一般很少考,毕竟是一场动乱,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关注以下知识:‎ ‎(1)过渡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 ‎(2)全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中的探索经验与教训。‎ ‎(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变化。‎ 考点演练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时,说“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此时要建设的“新农村”是(  )‎ ‎ A.农业合作社 B.人民公社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解析】把握材料时间“1957年”,这时候三大改造刚刚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故选A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故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以后,故排除C项;土地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1950—1952,故排除D项。‎ ‎【答案】A ‎2.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成分 年份 比重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经济 资本主义 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A.1952年国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1956年没有完全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考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解析】从表中反映1956年中国的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资本主义经济已被改造完,说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奠定了,我国已基本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项排除,D项正确;1952年应是个体经济占主导地位,A项排除;合作社经济是公有制经济,B项排除。‎ ‎【答案】D ‎3.在中国历史上前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 A.“一五”计划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考点】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考查新中国建立后对“一五”计划的理解。关键信息是:‘‘58%……致力于工程技术”、“译自俄文的书籍”,曲此即可判断是在“一五”计划时期,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向苏联学习。‎ ‎【答案】A ‎4.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 A.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 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从1957—1960年农业和工业的增长率看,农业负增长,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迅猛增长,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农轻重比例和增长率,不能反映出工业体系门类是否齐全,故B项错误;也不能反映出工业化是否实现,根据所学我们知道只是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C项错误;从图表很明显可以看出经过1957年到1960年的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大倒退,重工业畸形增长,故D项正确。‎ ‎【答案】D ‎5. 1977年11月在广东,邓小平指出,(农村)民主评分不能普及,大队核算也不能搞早了。生产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不能随便过渡。这主要强调(  )‎ ‎ A.在农村分配中不能实行民主制度 B.在农村不能实行平均分配的制度 ‎ C.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D.人民公社化的体制必须彻底否定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针对当时一系列“左”的错误做法,大力倡导恢复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生产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不能随便过渡。”体现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水平,故选择C项符合题意。A、B选项中民主和平均分配不是不能,而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适应。D项“彻底否定”在题中没有体现。‎ ‎【答案】C ‎6.阅读《1949至1966年中国城市发展简表》‎ 项目 ‎1949年 ‎1957年 ‎1960年 ‎1966年 城镇人口数 ‎5765万 ‎9949万 ‎13073万 ‎13045万 全国城市数 ‎35个 ‎78个 ‎208个(1961年)‎ ‎171个 对此表的分析,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发展受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 B.中国城市发展与中国经济水平同步发展 ‎ C.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D.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考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数据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准确分析,从数据看,1957年—1960年间城镇人口数和城市数远远高于其他时期,联系1957—1960年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是当时“左倾”错误经济政策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B项城市发展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发展,故B项错误;D项缺乏材料依据,故D项错误。‎ ‎【答案】C ‎7. 1962年刘少奇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这反映了(  )‎ A.党中央否定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党中央已决定放弃“左”的指导思想 C.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了较为实事求是的认识 D.党内阶级斗争十分激烈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调整方针 ‎【解析】AB错在讲话者的身份不能代表党中央,且也没有完全否定和放弃的意思。D错在此时已经完成三大改造,阶级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材料中也看不到“阶级斗争”。材料中刘少奇的话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利弊的反思,选项C正确。‎ ‎【答案】C ‎ 改革开放 ‎1.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 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促成了生产力显著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对内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故1979年显著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决策,促进生产力解放。故选A。79、93年后不仅仅是公有制加速发展,而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快速发展,B错误;这些改革都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而非政治制度的变革,C错误;这三次改革生产关系并未作出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D错误。‎ ‎【答案】A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 A、“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 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考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能力。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此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D ‎3、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广大农村作用不同,主要由于( )‎ A.土地所有制不同 B.经营方式不同 C.产品分配方式不同D.生产力水平不同 ‎【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家庭承包经营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分配方式的不同,人民公社平均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人民没积极性;家庭承包经营多劳多得人民自然有积极性。选择C项。‎ ‎【答案】C ‎4、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9》统计,1991年与1980年相比,国有(营)经济比例由75.97%下降到56.16%,城乡个体经济比例由0.02%上升到4.83%,其他经济比例由0.47%上升到6.01%,集体经济由23.54%上升到33.0%。导致这些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对外开放的深入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农村的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考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本质,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故A项正确;1992年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数据变化没有关联,故B、D两项错误。‎ ‎【答案】A ‎5、图7是‎1984年11月15日《新民晚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反映出(  )‎ A.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有所转变 C.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D.上海享有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图7‎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个人和集体认购股票”这体现了企业的股份公司制改革,这是企业所有权的变更,体现经济体制的转变,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承包经营”经营权的转移,故A项错误; C项“社会共识”说法太绝对,故C项错误;D项经济特区不包括上海,故D项错误。‎ ‎【答案】B ‎6. 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 ‎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 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 C.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78—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所有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仍然占主导地位,个体经济作为私有制被排斥,因此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邓小平南巡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说明人们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A项说法太绝对,C项是1992年中国十四大,D项是21世纪初,故答案应为B。‎ ‎【答案】B ‎7.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  )‎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学习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建国初经济发展没有出现“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B、D项错误;建国初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改革开放后学习西方市场经济,故C项正确。‎ ‎【答案】C ‎8.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去的10年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其中“转换阶段”包括(  )‎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初步建立市场经济 ‎③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④启动城市经济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加入世贸 ‎【解析】材料中“过去的10年”为为1999年以后。③④分别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试说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 ‎ 考情分析:本专题式中国现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交史部分。本专题选择题与主观题的命题可能性都有,不能死扛选择题或主观题,建议要扎实的复习,构建好知识网络,这部分知识不难,只要高考卷中有这部分题目出现无论是主观题还是选择题,一般都能拿下,相信自己,其实主要是讲3个时期的外交,分别是50年代的外交(2013·广东文综·17, 2012·广东文综·38, 2011·广东文综·39, 2010·广东文综·18)70年代的外交(2012·广东文综·38)新时期外交(2009·广东单科·27),主要理解3个外交时期的成就与核心政策,另外,60年代的外交虽然考纲不明确要求,但最好了解一下,60年代外交政策的核心是两个拳头出击,一个打苏联,一个打美国,主观题除了要注意3个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外还要注意一个点,就是50年代外交政策的背景.‎ ‎ 考点演练 ‎1.“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背景的是(  )‎ A.中国外交“一边倒” B.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扶蒋反共”政策失败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一边倒”;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朝鲜战争 ‎【解析】材料中“朝鲜战场烽烟四起”可知C是其背景。而又说“莫斯科的‘傀儡’”可知A也是其背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正是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D项也是其背景。而题目问的是“不属于”的,“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在60年代才出现,而材料中的朝鲜战争是50年代,故B项符合。‎ ‎【答案】B ‎【方法归纳】按时间顺序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 ‎(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 ‎①特点:“一边倒”。‎ ‎②原因: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 ‎③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 ‎(2)20世纪70年代:。,,。,‎ ‎①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③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3)80年代起:‎ ‎①特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②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③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 ‎ ‎2.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考点】 建国初期的新中国外交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注意时间“1950年”和“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的理解。首先可以排除A,“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的;依据所学知识,“另起炉灶”是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材料无法体现;“一边倒”是指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不符合题意,排除D。C项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是驱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符合题意。 ‎ ‎【答案】C ‎3、《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另起炉灶”‎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可知新中国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签订的条约,而要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外交关系,这正符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故C项正确;独立自主是基本外交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述,建国初期具体表现为三大方针,故A项错误;B、D两项外交方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D两项错误。‎ ‎【答案】C ‎4. 1952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中印关系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 A.中印度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大力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而不是结成同盟关系,故A项错误;“一边倒”外交是在建国初,故C项错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故D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转变,故B项正确。‎ ‎【答案】B ‎5.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肯定地说道:“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活动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参加26届联大 D.毛泽东出访苏联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日内瓦会议的意义 ‎[解析]关键信息: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必须走出去。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项正确,ACD项是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万隆会议不仅是亚非国家团结起来走向世界舞台的标志,也是中国同亚非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  )‎ ‎ A.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 B.完全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和分歧 ‎ C.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 D.展示了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万隆会议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1950年中国与苏联结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奉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万隆会议没有完全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和分歧;中国提出“求同存异”,表明与亚非国家合作的诚意,展示了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排除ABC项,故选D项。‎ ‎7. 以下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1950‎ ‎1956‎ ‎1960‎ ‎1966‎ ‎1970‎ ‎1971‎ 票 ‎10‎ ‎24‎ ‎34‎ ‎47‎ ‎51‎ ‎76‎ ‎ 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 C.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D.直接推动了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题干明确告诉大家支持中国票数呈现增长的趋势,故解答关键是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而1950年至1971年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新兴国家越来越越多,故C项正确;A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B项“放弃”说法错误,如美国抛出一中一台;D项“直接推动”说法错误,有本末倒置。‎ ‎【答案】C ‎8.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准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日内瓦会议有关材料 B.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外事活动——收集万隆会议的有关材料 C.中美建交——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D.中日建交——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A项错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B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不是意味着中美建交,C项错误。《中日联合声明》的发表,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最佳答案为D项。‎ ‎【答案】D ‎9. “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 ‎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 C.继续阻止中国返回联合国 D.准备调整对华政策 ‎【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这段文字反映出,1970年美国总统在外交政策咨文中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对抗关系,准备调整对华政策,这一变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有利条件,故D项正确;A、B、C三项观点与题意刚好相反,故排除。‎ ‎【答案】D ‎10.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是当时我国的对日方针 B.当时中日两国处于紧张对峙的“不正常状态”‎ C.直接促成了中日两国外交关系的改善 D.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改善中日关系的巨大诚意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日建交 ‎【解析】结合所学我们知道中日外交关系的改善直接促成因素是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故C为应选项。材料周恩来语直接表明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故A理解正确;结合所学我们知道50年代日本紧随美国外交,中美关系紧张对峙,故B理解正确;从材料中周恩来的话可以看出D项理解正确。‎ ‎【答案】C ‎11.冷战期间,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条线”、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以来“独立自主”。(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一条线”主要是指( )‎ A.与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B.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广泛外交关系 C.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 ‎【解析】根据时间信息70年代,以及该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可判断选择D项。‎ ‎【答案】D ‎12.1991~1993年,全世界共有23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其中22个国家集中分布在两个大洲。这两个大洲是(  )‎ ‎ A.亚洲、非洲 B.欧洲、美洲 C.非洲、美洲 D.亚洲、欧洲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多边外交 ‎【解析】冷战时期,亚洲、欧洲许多国家受苏联、美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不敢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亚洲、欧洲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13.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时期我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这一知识点,“外交大事记”所列举的外交事件都是这一反映。分析四位同学的观点,丙丁符合题意,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如建立上合组织等;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如中国参加APEC等,与本题无联系。正确的选项是D项。‎ ‎【答案】D 四.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试说明: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考情分析:近三年高考都有出题考查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013·广东文综·15, 2008·广东单科·7)到毛泽东思想(2012·广东文综·16)到邓小平理论(2008·广东单科·28),并具有现实性。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试题的难度中等。在复习时特别重点把握:1、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异同,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评价其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他们的科学内涵、精髓、联系,解决了中国社会的什么根本问题,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的不同作用。3、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联系起来。‎ 考点演练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  )‎ 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 C.实现民主政治 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 ‎【考点】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解析】据材料民国为国民所公有,民主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可见明确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也就是实现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结束满洲贵族统治诚然为目标之一,但是是初级而非终极目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故B项错误;材料亦未涉及平均地权,故D项错误。‎ ‎【答案】C ‎2.1912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的演说中指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 A.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B.平均地权,土地国有 C.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D.推翻满人统治,建立民国 ‎【考点】孙中山与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孙中山提出“社会主义”的背景,鉴于欧美国家贫富差距悬殊,社会进化论盛行,而社会主义学说主张社会财富的平均和人民普遍幸福,这和民生主义相同,因此孙中山多次讲到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平均地权”对于私有制不是消灭,而是低价收购地主的土地,故A项错误;C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工农的利益,其目的在于扶助农工,推动国民革命,并不是针对贫富差距悬殊,故C项错误;D项属于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3.中国近代史上,各派人士在是否向西方学习和学习什么的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斗争激烈,下列观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是(  )‎ A.“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B.“中国文明未进步,工商未发达,故社会革命易”‎ C.“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D.“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为读懂言论所体现的向西方学习的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选项符合。A主张学习民主与科学,C主张开民智,即进行思想启蒙后实行君主立宪制,D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B ‎4. 新三民主义指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这一观点在当对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加快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程 B.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C.促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题新三民主义。干材料主要说明新三民主义将民生主义与照顾工农的政策相结合,必将调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参与国民大革命。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A、D两项不是最主要的影响;C拔高了新三民主义的作用。‎ ‎【答案】B ‎ ‎5.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  )‎ 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解析】1925年,此时第一次国共合作还是比较好,故D项错误;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可见反帝是明确的,结合时间,新三民主义是1924年提出的,故A项正确;而材料说的是对外的,故B项错误,因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是对内的;也不是要实现民生主义,故C项错误;‎ ‎【答案】A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考点】毛泽东思想 ‎【解析】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主要的成就是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科学分析与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等,A项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成就,故A项正确;B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成就,故B项错误;C项抗日战争时期的成就,故C项错误;D项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成就,故D项错误。‎ ‎【答案】A ‎2.“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一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材料出自毛泽东的(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解析】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关键信息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由此可知应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选C。‎ ‎【答案】‎ ‎3.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 和所学史实指的应该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通过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理。‎ ‎【答案】A ‎4.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是(  )‎ ‎①《论十大关系》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③《论人民民主专政》 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考点】毛泽东思想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时间为1956到1966年,而《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6月30日,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答案】D ‎5.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 A.完成了拨乱反正 B.打破了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深化了体制改革 ‎【考点】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 ‎【解析】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拨乱反正的步伐,92年南方谈话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故A项错误;两次谈话都打破了思想束缚(前者打破了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后者打破了左的思想的束缚),故B项正确;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是前一次谈话的影响,后者没有,故C项错误;两次谈话主要从思想层面推动思想解放而非具体的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 ‎【答案】B ‎6.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 A.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考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 ‎【解析】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强调坚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内容,故选A项正确;开发开放浦东是在1990年,故排除B项;C项的时间是在1978年以后,应排除;上合组织是在2001年建立,故排除D项。‎ ‎【答案】A ‎7.“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三个代表”、“全面雄设小康社会”‎ ‎【考点】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社会主义本质是十四大召开前,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内容之一,随后中共十四大规定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二者成为当时的热词,B正确。A项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的说法。C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说法。D是2000年提出的。‎ ‎【答案】B ‎8.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邓小平强调的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实现社会主义,故A正确。B、C、D与材料发挥生产力认识相脱节,不正确。‎ ‎【答案】A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考试说明: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情分析:本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较少,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在复习时关键是把握基本的历史事实。从命题角度来看,试题更加着眼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2009·广东单科·28)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2013·广东文综·39, 2010·广东文综·17, 2008·广东单科·13)的成就、背景、作用、经验教训等问题的分析,同时与政治、地理学科等的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考点演练 ‎1.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取得任何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答案】A ‎2.‎2011年9月19日,在湖南省农科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袁隆平宣布“百亩片”试验田亩产首次突破900公斤,这是杂交水稻产量的第三次突破性飞跃。下列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袁隆平首次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B.“左”倾错误得到纠正是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品种成功的前提 C.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他的这项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答案】B ‎【点拨】袁隆平选育成功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当时正处于“文革”的极“左”路线时期,而“左”倾错误的结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B项不正确。‎ ‎3.右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答案】C ‎【点拨】考察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977年的图表反映出报考的人数与招生人数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与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导致大学招生削减,1977年恢复高考,致使近十年间的未高考的人数,踊跃报名。报考人数也就与招生人数呈现巨大的差距。正确答案为C。‎ ‎4. 下表为新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数统计表(注:1949年为当年高校毕业人数)。‎ 年份 ‎1949‎ ‎1952‎ ‎1965‎ ‎1966—1970‎ ‎1977‎ ‎1979‎ ‎1984‎ ‎1992‎ ‎1998‎ ‎2008‎ 人数(万人)‎ ‎1.2‎ ‎6.6‎ ‎16.4‎ ‎0‎ ‎27‎ ‎28.4‎ ‎48‎ ‎75‎ ‎160‎ ‎599‎ 下列各项对此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促进了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B.三大改造的完成推动了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C.政治动荡导致了“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瘫痪 D.“科教兴国”战略促使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解析】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结束于1956年。从图表推断不出它的完成推动了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故符合题意的答案为B。‎ ‎【答案】B ‎5.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其中1956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答案】B ‎【点拨】从材料“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一次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新中国成立后,本题选D项,1954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A项是在清末;B项民国时期;C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不可能将劳动人民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人。‎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教育。1912年是民国元年,教育应体现民国初期的社会特征。从A项中“多讲本朝仁政”可知是清末教育目标;B项应该是新中国初期的教育目标;从C项中“进化”“政体之沿革”“民国”可知是1912年的教育目标。1936年处于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这种状况影响到中学教学,即揭发列强侵华事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与民族复兴思想。由D项中“近代所受列强侵略”“民族复兴”可知是1936年的教育目标。‎ ‎6.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晴的留学热潮 ‎①‎ 第二次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②‎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③‎ 第五次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创业立业 ‎ 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答案】A ‎7.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考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学术问题上的分歧应该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心静气地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体现了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A项与题意相反,CD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故答案应为B。‎ ‎【答案】B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