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苏教版六下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苏教版六下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教科书里都教学一种策略,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本单元没有安排新的策略,只是应用前面教学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策略在解决新颖问题、复杂问题时的作用,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多样、策略灵活,体会各种策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体会转化可以多样 例2 通过假设和调整解决问题,体会假设与调整可以多样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加强对策略的体验和方法的领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各种策略对于解决不同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知识间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合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的策略解决新颖、复杂的问题,体会一个问题多种方法及各种策略之间相互的关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转化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1和第28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 ‎。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 ,回顾策 ‎1.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四.课堂小结 , 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3题。‎ 第二课时:假设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的例2和第29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假设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 画图法。‎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并填写右表。‎ 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① 出示表格。‎ ‎②借助表格调整。‎ 第一步:假设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引导思考: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② 检验结果。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三.巩固练习 ‎ ‎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 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 ‎2.完成练习五第4题。‎ 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 四.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5题。‎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五第6~9题和思考题,了解“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 二.练习应用 ‎1.练习五第6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 结合画的图进行分析:要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可以通过上层放书的数量100本,及所对应的份数5,先求一份的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如把比转化成分数来解答。‎ ‎2.练习五第7题。‎ 结合图引导思考: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2∕3,可以想到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也是客车行驶路程的2∕3,接着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并解答。‎ ‎3. 练习五第8题。‎ 学生读题,出示右图:‎ 先在图中表示出第二、三堆的白子和黑子。‎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可能在第二、三堆中把白子和黑子平均分,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 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完整的一堆棋子,也就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量,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4. 练习五第9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 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 ‎5. 练习五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 ‎6.课外了解。(第32页“你知道吗”)‎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渗透国情教育,并思考解决。‎ 三.课堂小结 ‎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策略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