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ID:153627

大小:34.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5-03-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曝晒(pù)        恪守(ɡè)          远见卓识(zhuō)        一蹴而就(cù)B. 媲美(pì)       剽悍(biāo)         岿然不动(kuī)         曲径通幽(qǔ)C.  聒噪(guā)        朔望(shuò)         奴颜婢膝(bēi)          嘉言懿行(yì)D.  干涸(hé)       蜕变(tuì)         风驰电掣(chè)          泰然处之(chǔ)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内敛         沉缅         伶牙俐齿       众志成诚B. 诙谐         缜密        怨天尤人       迥然不同C. 蛰伏       撕杀         无是生非       破涕为笑D. 焕散         妥帖         各抒己见       再接再励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在国内创下13亿元电影票房纪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海外却遭遇窘境,在北美3天的票房仅为19万元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B. 在本赛季中,CBA上届冠军北京队惜败山东队,遗憾地止步于半决赛,但马布里和队员们已经尽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C. 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何一舟为表爱心,去购物中心给母亲买礼物,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商品有些不知所措。D. 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要防止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影响社会稳定,扰乱教育秩序。B.近年来,原创剧本少、主题雷同、过度追求票房和频遭盗版等原因,将导致中国电影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C.随着出境游人数迅速增加,中国人海外购物量持续增长。中国游客的“全球购”在有力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高了部分商品的价格。D.实验显示,燃放鞭炮产生的PM2.5平均浓度约为正常空气浓度的5倍,最高可以达到66倍左右,约等于堵车时汽车尾气的排放浓度。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文章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孟子》是“四书”之一,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B.《察传》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C.萧红是深受鲁迅赞许的现代著名作家,《呼兰河传》是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另一部重要作品是《生死场》。D.墨子,名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反对战争,提倡兼爱,有《墨子》一书传世。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对红外辐射有着非常强的吸收能力。②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被“截留”下来。③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上,部分被大气层或者地面反射。④地球表面以及靠近地面的大气层,变得有如温室一般。⑤地球被照射后会以红外的长波方式向外辐射能量。A.①②③⑤④    B.③⑤①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③④①⑤②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圣人之所加虑也,故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杨子见歧道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注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贤者有小善以致大善,不肖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东徙也,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梁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注:葆祷,用土石修筑的小城。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戎寇至    即:假如B.褒姒之败    败:失败C.遂逝迎之    逝:前去D.知之审也    审:清楚8.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幽王欲褒姒之笑也            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B.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而平王所以东徙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昔也往责于东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9.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B.周宅酆、镐,近戎人。(戎人)与诸侯约C.幽王击鼓,(然)诸侯兵不至D.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舜、尧、禹)入于泽而问牧童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和杨子由所见想到人会惑于相近事物而受到负面影响或误入歧途,因此哭泣。B.褒姒之死引发了周平王东迁以及秦襄公、晋文公因护驾有功而获赐封地的结果。C.作者借黎丘丈人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被看似有才者迷惑而不能识别人才的人。D.要想不受“疑似之迹”的困扰,必须借助合适的人,即了解实际情况的人。 第二部分(100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11. 用现代汉语翻译第二大题文言阅读文本中画线的语句。(2分)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2.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5分)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国语•鲁语下》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①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诗经•氓》)②诚既勇兮又以武,         。                         (屈原《国殇》)③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前赤壁赋》)④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⑤                ,乐琴书以消忧。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⑦ 子曰:“                 ,毋吾以也。                     (《论语》《侍坐》)⑧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论语》《侍坐》)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凤栖梧  兰溪宋•曹  冠桂棹悠悠分浪稳,烟幕层峦,绿水连天远。赢得锦囊诗句满,兴来豪饮挥金碗。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翠竹谁家门可款○1?舣○2舟闲上斜阳岸。注:○1款:敲打,扣。○2舣:yǐ,使船靠岸。①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中“悠悠”和“稳”表面上写行船缓慢稳当,实际是写乘船人的心境悠闲。   B.“烟幕”二句写词人放眼所见:碧水连天一望无际,重峦叠嶂的山峰若隐若现。   C.“赢得”二句写出了词人触景生情后,雅兴顿起,边豪饮边吟诗的狂态和情致。   D.末二句写出词人因沉醉于山水忘归,只好停船靠岸,不知到谁家借宿的惆怅。② 有评论者称“飞絮撩人花照眼”一句为词人作品中的佳句,请对此句作赏析。(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①乡土小说的现代审美特征,决定于现代乡土小说的内质。对现代乡土小说内涵与外延的不同厘定,会对其现代审美特征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论概括。“乡土文学”虽然至少包含着广义的(指文化意识范畴)和狭义的(指题材范畴)两种,但就乡土小说而言,惟能明确狭义的规范,才能标识乡土小说文体的边界,凸显其现代审美特征,从而能够准确地叙述出它的历史性状态。一、乡土小说的题材阈注限②典范意义上的现代乡土小说,其题材大致应在如下范围内:其一是以乡村、乡镇为题材,书写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生活;其二是以流寓者(主要是从乡村流向城市的“打工者”,也包括乡村之间和城市之间双向流动的流寓者)的流寓生活为题材,书写工业文明进击下的传统文明逐渐淡出历史走向边缘的过程;其三是以“生态”为题材,书写现代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区别乡土小说的题材阈限,就是明确乡土小说的外延,从而确定乡土小说文体的边界。如果没有较为明确的题材阈限,乡土小说便名存实亡。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所勾画的题材阈限还会有所变化。二、乡土小说的          ③有着较为明确的题材阈限的乡土小说,通常有三个不同的书写侧重点:一是揭示乡村文化的氛围,二是描写农民的文化性格,三是深刻地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本质特征,达到改造国民性的高度。就这三个侧重点而言,由于实际情形不同,我们不能说因为选择了哪个侧重点就决定了作品的质量。由三个侧重点可以概括出乡土小说的三种基本形态:乡土文化小说,乡土性格小说,乡土精神小说。这三种形态的乡土小说的共同点,除了要有较为明确的题材阈限之外,就是要致力于“风土人情”的描写。如果忽视用“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来规范乡土小说的基本特征,乡土小说就很难与农村题材小说划清各自的边界。三、乡土小说的            ④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落差性,深蕴艺术的魅力与生命力,也就永远是乡土小说表现的广袤空间。“地方色彩”与“异域情调”交融一体的“风土人情”,可以展开为差异与魅力共存的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三画”既是乡土存在的具体形相,同时也是描绘乡土存在形相的的乡土小说的文体特征。乡土小说书写浓墨重彩的风景画、风俗画与风情画,将之与奇诡无常的人生结合,不仅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而且可以实现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如果说“三画”这一美学形态主要呈现为现代乡土小说的外部审美要求,是现代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底色,那么,作为“三画”内核的自然色彩、神性色彩、流寓色彩和悲情色彩这一美学基调,便是现代乡土小说的精神和灵魂之所在。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现代乡土小说的“三画四彩”审美特征都将在演变中保持着自己的基本形相,成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比较恒定的内在质素与外在叙述模态。(取材于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注:阈,yù,泛指界限或范围。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乡土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含义,而现代意义的乡土小说只有狭义一种的含义。  B.乡土小说的题材阈限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但仍然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边界。  C.不同的书写侧重点,形成了乡土小说的不同形态,也决定了它们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D.表现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落差性,是乡土小说的基本创作要求,也是其最终目的。16.把文章第③、④两段的小标题填写完整。(每空不超过10个字)(2分)1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请概述什么是“乡土小说”。(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大地清明周伟(1)又是一年清明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如期而至。  (2)我们一起向杨里塘的老祖坟山上走去,向青草更青处走去,去赴一场人生的盛宴。祖先们,仿佛都从泥土中醒来,长幼有序,排排坐定,喜笑颜开,把酒话桑麻。谈起去年土里的收成,今年的新打算。问起猪牛鸡鸭好不好养,娃儿出息没出息……主事的就一五一十向祖先们禀告,生怕漏掉一丝春天的讯息、大地上的甜美。(3)我们做晚辈的,一一跪拜下来,跪成一地嫩绿生鲜的蔬菜瓜豆。祖先们见了,一起好欢喜呀。我偷偷地抬起头来,一眼瞥见奶奶端坐对面。奶奶,还是那般清和、安详,比安详还安详,比温暖还温暖,比美好更美好。  (4)方圆几十里,谁都知道奶奶。只要一提起她,总有人接茬:喔,善塘铺里的奶奶……过路的,闲聊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见了奶奶只要亲热地喊一声,便能喊出奶奶的笑声,和奶奶的茶水与坐凳。要借个物什,或者手头短缺点油盐钱,只要一开口,都不会落空。碰上吃饭的时刻,还会被硬拽着坐到饭桌上……我问奶奶,你这样有求必应,救苦救难,不就是大家敬奉的观世音菩萨吗?奶奶瞬即用眼神制止我,说,可不能乱说,哪敢比啊?奶奶说,我们是善塘人,善字当头,一心向善才是。你们长大了,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自己是善塘人,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5)奶奶文化不高,认不得多少字,却把一切都看得清明。每天大清早,奶奶都要我去村头老井挑水。奶奶常说,越早水越清,越早水味越正。小时候挑水的情景,我记忆犹新。第一回挑水,挑了大半桶,水总是免不了淌出来。第二回,少挑了许多,想是不会淌出来了。挑起来,一路轻快,欢喜到家。回过头一看,哟,星星点点,湿漉漉的,怎么淌了一路?第三回,奶奶要我把桶里的水满上,再看看。我依了,竟然没再淌出来。(6)每天一早,奶奶总是吱呀一声,第一个推开大门,看得很远、很远,然后,清清朗朗地大声告诉我们:山青水清,人勤水甜,大地清明……  (7)小时候,奶奶还跟我讲,奶奶是伟宝(我的小名)的奶奶,也是大家的奶奶。有好东西吃,总是这个一点,那个一点,一个小孩不漏地散发着。谁家小孩听话了,奶奶就轻轻地摩挲着他的脑袋,不停地夸奖;若是哪个犯错了,也从不偏袒,对我也一样。那个时候,我很是不解,别人的奶奶就是别人的奶奶,我的奶奶就是我的奶奶,怎么也是大家的奶奶呢?   (8)奶奶还总是那样絮絮叨叨,对我们小孩说:你们还小,要懂事。本事不是娘肚子带出来的,要靠一分一分地积攒起来,攒鸡蛋一样,攒足本钱了,心里有底,就会遇事不慌、处变不惊。本事,是壮身的,多了,不压身;少了,挠头掏手心都不行,手心上哪能煎出个鸡蛋来?本事,少不得,也虚不得…… 爬山时,她也絮絮叨叨,说,要昂首,要挺胸,眼要看前方;向上,向上,再向上,不得停歇。做人做事,都得这样!你们以后要爬的山还会很多很多,要一直保持今天这样的好心情。我们一个个似懂非懂,鸡啄米般的头点个不停。现在,体味体味、琢磨一下,那时的心情,是不是应该就叫“绿色心情”呢。         (9)奶奶的絮絮叨叨,就如同她的那架纺车,咿咿呀呀地,悠扬而绵长,一直唱到火塘边的油灯快干的时候,还是那样地好听,令人动情。奶奶要走的时候,把我叫到她的床前,絮絮叨叨:“人嘛,一生一世,就两个字,一个是生,一个是死。生就好好地生,死就静静地死。心存清明,一世淡好。”奶奶还说,“想奶奶了,有什么好事,有什么委屈,有什么疑惑,清明那天,都要一古脑儿告诉奶奶,让奶奶放一百个心。”奶奶说得平平淡淡、安安静静……(10)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众生芸芸,置身尘世铅华中,人生看得几清明?                                                               (有删改)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篇,用一个“总是如期而至”,表明清明祭祖这件事在家乡人们心中的重要。B.奶奶通过挑水一事巧妙地告诫“我”:只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就可以做好一切事情。C.第(9)段中,写奶奶的絮絮叨叨如同她的纺车的咿咿呀呀,旨在表现奶奶为人的勤快。 D.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中间辅以插叙,由清明祭祖引出对奶奶生平和处事原则的回忆。E.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和想象等手法,使文章表达生动、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19.文章为何以“大地清明”为题?(6分)20. 结合文章,解释“置身尘世铅华中,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含义。联系你的生活体验或其他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1.作文 (5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与思考?    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试卷高  二  语  文  答  案  2013.5一.选择题(每题2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B D C A B B A B B3.D.( A.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B. 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C. 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D. 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4. C. [A.语序应为“扰乱教育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且调整后,应在“扰乱”前加主语。 B.“将导致”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矛盾。D.“最高可以达到”与“左右”不搭配;“约等于堵车时汽车尾气的排放浓度”具体指向不明]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11.(2分)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参考答案】村里有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后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着他并在路上捉弄他。【评分要点】“之”“效”“道”“苦”作为得分点,每点0.5分。对“……有……者”的句式特点不做要求。12.断句(5分)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为可断可不断。] 【断句翻译】过去圣贤的国王为老百姓安置居所,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的才能,因此(君主)就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姓劳动水平不高,是因为过度享乐。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讲道义的,是因为他们勤劳。 13.默写(8分)信誓旦旦               终刚强兮不可凌渺沧海之一粟           无以至千里悦亲戚之情话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吾一日长乎尔         为国以礼14. ①(2分)D②(4分)答案示例: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态,用“照”字表现出花朵色彩艳丽。动静结合,共同组成了春天美景的画面,表现出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15.(2分) B16.(2分)答案示例:①基本形态   ②外形内质17.(5分)答案示例:乡土小说是以农耕或游牧生活、流寓者的流寓生活、自然生态为题材,通过描摹乡村的风土人情,揭示乡村文化氛围、农民性格、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小说。五、本题共3小题,共20分。18. [参考答案]:A、E[B挑水一事要告诫“我”的是做事不可取巧,“ 人勤水甜,大地清明”,且“做好一切事情”没有依据;C奶奶的絮絮叨叨不是为了表现她的勤快;D不是倒叙而是插叙,且没介绍奶奶的生平]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项2分] 19. [ 答案要点]:①“清明”是文章的线索:作者对奶奶的追忆由清明祭祖时写起;奶奶把世间一切看得清明; 大地清明是奶奶每日清早常说的话;奶奶临终遗言是“心存清明,一世淡好”。②“清明”是奶奶的处事原则,是文章要告诉我们的主旨。③“大地清明”更是一种期盼,寄托了作者希望与读者达到的共鸣。      [评分标准:本题6分。点出线索并简要分析2分;点出主旨并简要分析2分;点出期盼并简要分析2分]20. [答案要点]这句话在于告诫人们,在尘世铅华中,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心存清明,知止承福,不去追名求利,只求于心无愧,只有洞悉社会自然的规律,才能活得明白透彻,获得内心的清明(A看淡金钱财物;B洞悉许多人间道理;C处事公平、认真、公正等都可以理解为正确)。(从全文看,此处“清明”并非时节上的清明,不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而应属于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联系阅读经历或生活体验分析(可以围绕“只有这样,才可以……”展开,也可围绕“芸芸众生中多少人可以看明白,又可以看明白多少呢,但求无愧于心”展开。也可以持反对态度,何必事事看得那么明白呢?难得糊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当然也可以围绕“含义”中的一点展开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标准:本题10分,含义的理解2分;联系阅读经历或生活体验分析6分,其中观点2分,材料和分析4分;语言表达2分(层次清晰1分,语言准确1分)] 【附:文言阅读文本参考译文】能使人非常迷惑的,必定是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性。玉工担心的是和玉石相似的石头(扰乱自己的判断);品定宝剑的人担心的是与吴国的干将剑相似的普通剑(扰乱自己的判断);英明的君主担心的是博闻善辩似乎学术通达的人(扰乱自己的判断)。亡国之主好像聪明绝顶(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亡国之臣好像都很忠诚(其实是大奸大恶)。相似的东西,让愚笨的人备感困惑,也让圣人更加担忧。所以,墨子看见柔软洁白的绢丝就为之哭泣,因为它可以染成黄色也可以染成黑色;杨朱看见岔路口就为之哭泣,因为从这里可以通向北面也可以通向南面。(按:墨子看到染丝情况,联想到纯洁的人落到某个环境中会变得与环境相适应,会变得丑恶,因此墨子流下了眼泪。杨朱走到岔道上,可以向东,也可以向西,究竟该选择哪一条道路前进呢?如果选错了就可能走到错误的地方而遭到灭顶之灾,因此杨朱大哭。)周王朝定都酆、镐,邻近西戎的地盘。于是,周王和各路诸侯约定:在大路旁筑起高堡,上面放置大鼓,鼓声远近都能听到。如果戎人入侵,就击鼓报警,彼此传告,各路诸侯兵马都要赶来救援周王。有一次,戎人入侵,幽王派人击鼓报警,各路诸侯兵马纷纷赶来,幽王的宠姬褒姒看见,开心地大笑起来。幽王想让褒姒高兴,就几次击鼓,各路诸侯几次兴师动众赶到,却不见敌人。到后来戎人真的打来了,幽王再次击鼓,诸侯兵马却不来了,结果幽王兵败,自己死在骊山脚下,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因为在戎寇没来时的谎言失掉了真有戎寇来时的信任。贤能的人积累着做小的好事成就自己可以做成大的好事,昏庸无才的人就会做小的坏事来纵容自己做出大的坏事。褒姒败坏国事的行为使周幽王由于喜好小的欢乐以致遭到了大的灭亡。正因为这样,周幽王灵魂与身体分离,三公九卿诸大臣都相继逃离周朝。这就是褒姒被杀,周平王被迫向东迁都,秦襄公、晋文公保卫周天子迁都而周天子报答他们劳苦功高赏赐封地的原因。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村子,那有个奇怪的鬼,那个奇鬼喜欢装扮成别人的儿子、侄子、兄长、弟弟的样子。村里有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后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着他并在路上捉弄他。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我对你不够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腾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讨债,可以问问欠债的人。”他的父亲相信了他的话,说:“哎呀!这肯定是那奇鬼干的,我本就曾经听说过的。”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奇将它刺死。第二天老人到街市上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顺利回家,就前去迎接他。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老人的理智被像他儿子的鬼弄糊涂了,因而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那些被冒牌的贤士搞糊涂的人,见了真的贤士,反而不能认同,他们的理智其实和黎丘老人是一样的。令人疑惑的相似现象,不能不审察清楚。审察这种现象,一定要找适当的人。舜驾着车,尧坐在左边,禹坐在右边,到了大泽就问牧童这里的情形,到了水边就问渔夫那里的状况,为什么呢?因为牧童渔夫知道得详细周密。长得很相像的孪生子,他们的母亲总是能够辨认,因为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得清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